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939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苏教版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20分)

1.根据课文默写。

(10分)

①,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②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③,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⑥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⑧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⑨,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⑩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A.凄:

()B.清:

()

C.居:

()D.去:

()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今年五·一期间,风景秀丽的鼋头渚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无论狡猾的嫌疑犯如何据理力争,公正的审判员始终不为所动。

C.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D.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的气势和独具匠心的构思来抒情言志,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从而提高居民的用水品质。

B.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一些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真正走进作品,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D.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5.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

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研究,仔细揣摩。

所以,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的读。

A.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

B.有的书只须咀嚼揣摩,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

C.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有的书需要钻研、咀嚼。

D.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

6.下列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2分)

A.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冬妮娅,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达雅,以及他妻子丽达。

B.在朱赫来的启发和教育下,保尔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

C.保尔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教科书”。

二、阅读与欣赏(34分)

(一)江上(5分)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7.请从修辞角度对“晚云含雨却低徊”一句作点赏析。

(2分)

答:

8.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三、四句展现的画面,并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

(3分)

答:

蕴含道理:

(二)圯上老父(10分)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

“孺子,下取履!

”良愕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

“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

“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

“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

“与老人期,后,何也?

”去,曰:

“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

“后,何也?

”去,曰:

“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半往。

有倾,父亦来,喜曰:

“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

“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异之,常习读诵之。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有一老父衣褐()顾谓良曰()

父曰:

“履我!

”()才当如是()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随目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B.久之,目似瞑,以暇甚

C.因长跪履之D.能以径寸之木

12.本段文字表现了张良的优秀品质。

(2分)

(三)(6分)

①外出吃饭,拿出手机扫描一下餐桌上印制的二维码,就可知道这家餐厅卫生有没有达标、评价如何、哪几道菜最受欢迎;到景区游玩,只需凭借二维码,就可省略买票、验票步骤,“刷”一下就过关……不知不觉,二维码已悄悄来袭,你准备好迎接“码”时代了吗?

②许多人初次听到二维码时会一头雾水,但实际上,大部分人早就与它有过接触:

在火车票右下角,那个正方形黑白相间小方块,就是二维码。

它通过肉眼不能识别的方式,记录了乘车人身份证号以及车次、车号、座位号等大量复杂信息。

③用专业名词来解释,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可看作是条形码的升级,它诞生于1980年,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图形,能够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二维内包含的信息就能显示出来。

④对于普通人,到底怎么使用二维码?

很简单,下载一款手机二维码软件,启动手机摄像头,对准产品的二维码轻轻一扫描,这样“拍一下、扫一下”,就可以获取产品隐藏的信息,全过程只需几秒钟。

⑤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存入你的通讯录,不用再进行复杂的输入;想到哪家餐馆吃饭,上网扫描一下它的二维码,餐馆地址、招牌菜、网友评价、消费水准等信息一应俱全;超市购物,扫描一下食品二维码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时间等“来龙去脉”就会映入眼帘……

⑥二维码的广泛应用将会极大改变我们生活。

比如,报纸广告信息承载量小,而如果在旁边印上二维码,读者只需“一拍一扫”,就可直接进入公司网站,获取更多信息。

你甚至还可以去下载二维码制作软件,把自己想要存储的信息,“放”进这小小黑白方块,制作属于自己的二维码。

⑦二维码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13.文章以人们的生活体验开头有什么好处?

(2分)

14.请根据第③段内容,给二维码下个定义。

(2分)

15.二维码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请分条概括说明。

(2分)

(四)红豆树下(13分)

陈歆耕

①在绵密的江南细雨中,我伫立在古里红豆山庄的红豆树旁。

当年钱谦益柳如是共同生活的红豆山庄,已了无踪迹.只余一片废墟,“硕果”仅存的只有这一棵见证了当年钱柳缠绵情史的红豆树。

②废墟反衬出了红豆树的古老、沧桑、孤傲、孤独……

③我撑着雨伞,夹在数十位观者之中,听不清大家围着红豆树在窃窃私语些什么。

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红豆树,躯干之粗须数人伸臂合抱;虽已经是初春时节,可是它仍然面容枯槁,似有满腹忧愁;它的枝丫,如利刃般直刺蓝天苍穹……

④唐代王维的咏红豆诗最有名: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可是,江南春雨,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它已经有80年未开花结果,到哪里去采撷红豆?

远近的老百姓把它视作“神树”,逢年过节,有很多善男信女来树下烧香跪拜。

这些善男信女在心中祈祷些什么呢?

⑤我收起了雨伞,索性让细雨浙浙沥沥地滴落在自己的面颊上。

流连在红豆古树下,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写出传世史著杰作《柳如是别传》的国学大儒陈寅恪先生。

在史海跋涉20年,用文言文写就80余万字、厚厚三大卷的《柳如是别传》,让很多人不理解:

一位史学大儒为何要耗费如许光阴,为柳如是这位曾经沦落风尘的女子作传?

其实,只要熟悉柳如是全部人生经历的人就会明白,寅恪先生为柳如是作传,其意旨不在为钱柳姻缘留下详实的历史记载,或传播一段轰动一时又为世俗所诟病的爱情佳话。

他是要为一位生于国破家亡的乱世,却表现出超凡民族气节和风骨的奇女子作传,是为一种伟大的人格和魂魄作传。

而柳氏这样一种“风骨”,与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血脉、心灵上则是相通的。

寅恪先生以此大著“痛哭古人,留赠来者”。

我们这些后来者,在面对先生的精神遗产时,是否存有几分愧疚呢?

⑥据记载,在钱牧斋80岁大寿时,柳如是为他做寿.恰逢红豆树二三十年后又一次花开满树,她从阁前的红豆树上觅得仅有的一颗红豆,作为寿礼呈上,使钱谦益大喜过望。

红豆有情,可显然不是为钱某人开花结果的——钱氏在明灭后降清失节不说,又不愿过隐居生活,遂不听柳氏的反复劝说,非要到清廷去谋一官半职。

柳氏则坚决不肯随同前往,做降臣命妇。

没有想到,钱氏到京后不被重用,半年后只好托病回老家。

他的仕途失意,成全了柳氏在田园山水间安享夫妻生活的愿望。

我坚信,有生命的美丽的红豆之花.肯定是为从内而外皆美洁如玉的柳如是而开的。

⑦世间空余“钱牧斋”,“如是”风骨何处寻?

⑧从柳如是到陈寅恪,昂然挺立、傲视红尘的红豆古树,可以看作是他们人格的象征吗?

⑨我觉得.需要到红豆古树下跪拜的.倒是那些缺钙、患软骨病的人……

⑩可惜的是,此刻,在红豆树的废墟周围,推土机正在发出轰鸣,施工车辆穿梭往来,一厘再造的红豆山压将在这里重现。

令我忧虑的是:

人工再现的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红豆山庄,加上熙来攘往的红男绿女,反倒会把孑然孤傲的红豆古树给淹没了——我更欣赏它现在的模样,一副卓尔不群的身姿!

(11)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

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惘怅和忧思……

16.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4分)

答:

17.文中描写红豆树的同时,多次提到“雨”,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18.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世间空余‘钱牧斋’,‘如是’风骨何处寻?

”这句话的含义。

(4分)

答:

19.作者主张红豆山庄的再造吗?

为什么?

(3分)

答:

三、表达与交流(44分)

20.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4分)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行”字解码中即可见一斑!

“行”字本来的读音应该是háng,是个名词。

从甲骨、金文所画的字形来看,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它的本义是道路,是四通八达的路。

《诗经》上说“置彼周行(háng)”,“周行”就是通向西周京城的大道。

《诗经》上还说“遵彼微行”,“微行”就是小路。

路是人走的,所以从道路的“行”引申为“行走”的“行”,是很自然的事情。

读音也变成了xíng,词性也变成了动词。

(1)人们常说“步行”,细看右图,请模仿画线句,解码汉字“步”。

(1分)

(2)有人说:

“在电脑时代汉字是进入信息时代的瓶颈,甚至有可能使汉字这一古老的文化载体,成为阻挠今日走向现代化的难关,因而应该抛弃汉字,而使用拼音文字”。

你同意以上观点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不少于80字)(3分)

100

三、作文(40分)

种下玫瑰的种子,你将收获满园芬芳;种下瓜果的种子,你将收获四季甘甜;种下好奇的种子,你将拥有启智的钥匙;种下责任的种子,你将拥有担当责任的肩膀……也许在你十四五岁的花季里,乐观、勇敢、质疑、坚毅、诚实、文明、智慧等种子,已经在你心中悄然种下……

21.请以“的种子在我心中种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字数不少于600字。

(3)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4)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八年级语文期中性测试答卷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课文默写。

①②

③④

⑤⑥

⑦⑧

⑨⑩

2.(4分)A.凄:

()B.清:

()

C.居:

()D.去:

()

3、(2分)()4.(2分)()

5、(2分)()6.(2分)()

二、阅读与赏析(34分)

(一)(5分)

7.(2分)

8.(3分)

蕴含道理:

(二)(10分)

9.(4)衣:

谓:

履:

是:

10.句子翻译(2分)

(2分)

11.()(2分

(2分)

12.答:

(三)(6分)

13.

(2分)

14.

(2)

15.

(2)

(四)(13分)

16.

(4分)

17.

(2分)

18.

(4分)

19.

(3分)

三、表达与交流(44分)

20(4分)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