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linux知识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948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linux知识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linux知识点.docx

常用linux知识点

第一章Linux系统简介及安装

一、Linux简介

1.Linux是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在Internet服务器领域占据很大市场

2.组成

内核、基本库、应用程序

3.版本

内核版:

稳定版(次版本号为偶数、开发版(奇数

发行版:

RedHat、Suse、Debian

4.开放源代码软件

开源指软件是自由的,并不是免费的

许可协议,GPL(通用公共许可,要求严格、LGPL(宽通用公共许可

5.RedHat主要版本

RedHatLinux:

面向普通用户,可以免费下载使用,最后版本9.0

RedHatEnterpriseLinux:

面向企业,不免费下载使用,但开源,目前4.0

二、Linux概念

1.硬盘分区

主分区:

最多4个

分区设备表示:

DDMN

DD,hd(IDE设备、sd(SCSI设备、fd(软驱

M,a、b、c、d(分别代表第1234个设备,其中IDE设备表示其位置

N,1、2、3、4、5(第1234个主分区,第1个逻辑分区

2.文件系统

支持Ext2、Ext3(默认、swap(交换分区,内存的2倍、NTFS、FAT

3.目录结构

/:

根目录,只有一个

/boot:

存放引导文件

/home:

存放普通用户宿主目录

/root:

存放管理员(root的宿主目录

/bin:

存放普通用户的可执行文件

/sbin:

存放管理员的可执行文件

/usr:

存放应用程序

/etc:

存放各种程序的配置文件

三、安装Linux

1.制作引导盘(USB

#ddif=/media/cdrom/images/diskboot.imgof=/dev/sda

2.安装

用1号盘引导,安装过程中系统提示换盘

分区,建议自动分区,手工至少建2个分区(swap、/

网络设备文件,eth0(第一块以太网

第二章常用命令及帐户管理

一、命令格式

1.命令选项对象

2.选项

短格式,-h,可操作性强

长格式,--help,可读性强

3.命令提示符

$,普通用户

#,超级用户

二、获得命令帮助

1.help命令,查看内部命令的帮助

2.--help选项,如ls--help

3.man命令,查看随机手册得到帮助

4.info命令,查看带链接的帮助信息

三、目录操作

1.ls,显示指定目录和文件信息

-a,全部(包括隐藏文件

-l,详细信息

2.pwd,显示当前目录位置

3.cd,更改当前目录

cd/,到根目录

cd..,到上一级目录

cd~,到当前用户的宿主目录,等同于cd

cd-,返回到刚才的位置

4.mkdir,创建目录

5.rmdir,删除空目录

四、文件操作

1.file,显示文件类型

2.touch,更新文件日期时间,建立空文件

3.cp,复制文件

格式:

cp源文件目的目录

4.rm,删除文件或非空目录

-r,非空目录

-f,不提示

5.mv,移动文件或重命名

mv文件新目录--移动

mv文件新文件名--重命名

6.find,查找文件

find路径选项对象

-name,根据文件名

注:

可以通配符*(任意多个字符?

(一个字符7.查看文件内容

cat命令,只显示最后一屏

more命令,分屏显示

less命令,分屏显示,可回调

head命令,显示文件头,默认10行,-n设置

tail命令,显示文件尾,默认10行,-n设置

五、使用光盘和U盘

1.使用光盘

mount-t格式设备文件挂载目录

如:

mount-tiso9660/dev/cdrom/media/cdrom

简写为mount/dev/cdrom

2.卸载(弹出光盘

umont/dev/cdrom

eject-t

3.制作光盘镜像文件

cp/dev/cdromcd.iso

4.使用U盘

mount-tvfat|ntfs/dev/sda1/mnt

5.fdisk-l:

显示当前系统中的存储设备

6.df:

显示存储设备及挂载点

六、管理用户和组

1.创建用户

useradd用户名

passwd用户名--设置密码,否则不可用

2.删除用户

userdel用户名

-r,连同宿主目录删除

3.修改用户属性

usermod选项用户名

-L,禁用

-U,启用

-l,改名

4.用户相关配置文件

/etc/passwd,用户帐户信息

/etc/shadow,用户加密的口令

/home/用户名,用户的宿主目录

注:

同时创建了一个同名的组

/etc/skel,用户的初始配置文件

5.创建组

groupadd组名

6.删除组

groupdel组名

7.更改用户属于组

usermod-g组名用户

8.组相关配置文件

/etc/group

七、管理文件权限

1.介绍

文件类型(1所属用户权限(3所属组权限(3其他用户权限(3文件类型:

-普通文件,d目录,l链接文件

权限:

r读,w写,x执行

2.更改文件权限

chmodugoa+-=rwx文件名

chmod777文件名

3.更改文件所属用户或组

chown用户:

组文件名

第三章文本编辑

一、编辑器介绍

1.分类

行编辑器、全屏编辑器

字符编辑器、图形编辑器

2.常见文本编辑器

vi、emacs、namo、gedit

二、VI使用

1.启用

vi

vi文件名

2.退出

:

wq--保存退出

:

q!

--不保存退出

:

q--退出(没有修改的情况下

3.文件操作

:

e文件名--退出当前文件打开新文件

:

e!

文件名--不保存当前文件,打开新文件:

r文件名--把文件内容插入当前文件

:

w--保存文件

:

w文件名--另存为文件

4.光标移动

hjkl--左下上右

^--行首

$--行尾

Ctrl+f--前滚整页

Ctrl+b--后滚整页

:

setnu--显示行号

:

setnonu--隐藏行号

1G--文件的第一行,3G、5G

GG--文件的尾部

5.进入输入模式

i--光标前输入

o--新增一行输入

a--光标后输入

6.删除操作

x--删除光标处的单个字符

dw--删除光标处的单词

dd--删除行,3dd、5dd

7.撤销操作

u--逐步撤销

Ctrl+r--逐步恢复

8.复制粘贴

yy--复制行

p--粘贴

9.查找、替换

:

s/旧/新--只改当前行的第一个

:

s/旧/新/g--只改当前行的所有的

:

s/旧/新/c--要求确认

:

n,ms/旧/新/g--改从第n行到第m行的所有的:

%s/旧/新/g--改全部的

10.同时操作多文件

vi文件1文件2…

注:

:

next(向后切换文件

:

prev(向前切换文件

可以在多个文件间,复制内容

第四章Shell的使用

一、Shell概述

1.Shell是用户和操作系统交互的界面

2.分类

Bsh、Csh、Ksh、Bash

注:

RedHat默认使用Bash

3.用户默认shell的设定

/etc/passwd

二、Shell变量

1.分类

环境变量、预定义变量、位置变量、自定义变量

2.环境变量

使用大写字母,不用人工修改,由系统自动维护

查看:

set

调用:

$变量名

显示:

echo$变量名

设置:

变量名=变量值

如,PS1='[\u@\h\w]\$',显示当前目录的绝对路径环境变量的配置文件

/etc/bashrc、/etc/profile:

对所有用户有效

.bash_profile、.bashrc:

位于每个用户的宿主目录3.位置变量

$1,命令的第一个参数

$2-9,分别代表命令的第2到9个参数值

4.预定义变量

$#,参数的数量

$?

执行命令返回状态

$$,当前进程号

$0,当前进程名

5.自定义变量

设置:

变量名=变量值

显示:

set

清除:

unset

调用:

$变量名

定义全局变量:

export变量名=变量值

注:

全局变量在所有子shell中有效

三、常用功能

1.命令行编辑

2.命令补全

补全命令(唯一时,Tab键

路径补全

3.命令历史

查看:

history

调用:

上下方向键、!

n、!

命令首字符

4.命令历史文件

~/.bash_history

5.清除命令历史

history-c

6.别名

alias别名=‘原命令行’

unalias别名或unalias-a--清除

四、管道和重定向

1.标准输入和输出

0号文件,标准输入(键盘

1号文件,标准输出(屏幕

2号文件,标准错误输出(屏幕

2.重定向

使得命令的结果不从标准文件输入或输出

命令行>文件:

标准输出到文件

>>:

追加到文件

<:

输入重定向

&>:

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重定向到文件

3.管道

把第一个命令的结果作为第二个命令的输入

命令1|命令2

五、脚本使用

1.作用:

由多个命令构成,执行脚本时,同时执行多个命令

2.编辑

首行,#!

/bin/bash--定义脚本运行shell环境

#……--注释

3.执行

.脚本

bash脚本

./脚本--先设置可执行权限

第五章Linux应用程序安装与管理

一、概述

1.命令,是完成对Linux系统本身的管理工作,以命令行的形式运行

2.程序,是完成其他特殊的任务,以命令行、图形界面的窗口形式

3.应用程序组成

可执行文件,/usr/bin、/usr/sbin

配置文件,/etc

文档文件,/etc/share/doc

帮助文件,/etc/share/man

二、RPM包管理

1.RPM,RedHat包管理,管理简单方便(.rpm

2.查看

rpm-qa--建议使用管道(|grep

rpm-qpl包--查看包中文件列表

rpm-ql包--查看安装后文件列表

3.安装

rpm-ivh包--安装、安装过程信息、进度条

4.卸载

rpm-e包

5.升级

rpm-U包

6.高级

rpm--force--强制

rpm--aid--自动安装依赖包

三、编译安装源代码程序

1.检查编译环境

rpm-qa|grepgcc

2.解压源代码包

tar-xzf.tar.gz

tar-xjf.tar.bz2

tar-xf.tar

3.进入源码目录,配置

./configure

./configure--prefix路径--指定安装位置

4.编译

make

5.安装

makeinstall

第六章Linux系统管理

一、系统启动过程和运行级别

1.启动过程

开机-MBR-GRUB-INIT(inittab-启动相应服务(chkconfig

-rc.sysinit-rc.local

2.运行级别

0(关机1(单用户2(多用户,无NFS3(完全多用户,字符4(未使用5(完全多用户,图形6(重启

显示:

runlevel

改变:

init0123456

查看服务在各级别的状态:

chkconfig--list[服务]

设置服务在各级别的状态:

chkconfig--level级别服务on|off设置服务在xinetd的启动状态:

chkconfig服务on|off|reset3.系统初始化

初始化进程:

INIT,进程ID为1

INIT配置文件:

/etc/inittab

格式,ID:

级别:

动作:

命令

初始化脚本:

/etc/rc.d/rc.sysinit

/etc/rc.d/rc.local

二、进程管理

1.进程,正在运行的程序,每个进程对应一个PID

2.查看进程

ps-aux,静态

top,动态

pstree,进程树

3.启动进程

正常运行命令(前台

命令&(后台

4.调度启动

at时间,指定时间运行1次(atq,查询;atrm,删除

5.改变进程运行方式

Ctrl+z,停止当前进程,调入后台

jobs,查看后台进程

fgn,把第n个后台进程,调入前台

Ctrl+c,结束当前进程

killPID,终止进程ID对应的进程,-9为强制终止

killall进程名,终止全部进程名

6.周期执行任务

确认vixie-cron、crontabs已经安装

确认crond进程已经运行(servicecrondstatus|start|restart编辑cron任务,crontab-e(分时日月周命令

查看cron任务,crontab-l

删除cron任务,crontab-r(全部

cron相关文件:

/etc/crontab(配置文件

/var/spool/cron/(所有用户的任务目录

三、日志管理

1.日志位置

/var/log/

2.日志分类

应用程序独立管理日志,没有统一格式

syslogd管理的系统日志,采用统一格式(时间:

主机:

程序:

消息

四、配额管理

1.可以限制空间、文件数目、用户、组、软限制、硬限制

2.配置

1新建用户

2编辑/etc/fstab(usrquota,grpquota

3重启reboot

4检查配额文件:

quotacheck-cmug/(产生/aquota.user,/aquota.group两个文件

5启用配额:

quotaon-avug

6编辑配额:

edquota-u用户名

7显示配额:

quota-u用户名

五、文件归档

1.备份

tar-cf*.tar源目录

tar-czf*.tar.gz源目录--使用gzip压缩

tar-cjf*.tar.bz2源目录--使用bzip2压缩

2.解包

tar-xf|-xzf|-xjf-C指定目录

3.查看包文件列表

tar-tf|-tzf|-tjf

第七章Linux基本网络配置

一、网络信息查看

1.查看网络接口信息

ifconfig-a--所有

ifconfigeth0--指定

2.查看主机路由信息

route

3.测试连通性

ping目的IP--选项-cn(发送n个包

4.测试经过路由

traceroute目的IP

5.查看主机名

hostname

6.查询域名解析

nslookup

二、使用命令对网络设置(立即生效,重启无效

1.设置IP地址

ifconfigeth0地址netmask掩码

2.设置网关

routeadddefaultgw网关地址

3.设置主机名

hostname主机名

4.设置DNS服务器

nslookup

>server地址

三、基于配置文件的网络配置

1.通过netconfig修改配置文件

修改IP、掩码、网关、DNS

需要重启网络服务:

servicenetworkrestart

/etc/init.d/networkrestart

ifdowneth0,ifupeth0

2.网络接口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ifcfg-eth0

包含,IP、掩码、网关、MAC地址

3.主机名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

4.本地主机名解析文件

/etc/hosts

5.域名服务器配置文件

/etc/resolv.conf

注:

最多3个nameserver,当第一个DNS服务器无效时,尝试使用第二个

第八章NFS文件系统

一、概述

1.NFS,网络文件系统,可以进行网络间的文件共享,直接访问网络上的文件

2.NFS是C/S模式

二、配置NFS服务器

1.确认已安装portmap、nfs-utils

2.确认nfs已经运行(先设IP

3.配置/etc/exports文件

共享目录的绝对路径主机(权限

/usr/doc*(sync,ro

4.输出共享目录

exportfs-rv

5.停止共享

exportfs-auv

6.恢复共享

exportfs-av

7.显示服务器端被使用的目录showmount-a三、配置NFS客户端1.显示目标主机共享目录showmount-e目标IP2.挂载共享目录mount-tnfs目标IP:

共享目录挂载点3.显示已挂载的共享mount四、配置Windows下的NFS客户端OmniLit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