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9896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docx

环境教育九年级下教案

第一课环境安全的概念

环境安全的概念:

将环境安全分为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和社会政治性的环境安全两类,认为广义的环境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或者说人类和世界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危害的良好状态,它表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态意义上的生存和发展的风险大小。

一是要加快工业污染治理步伐,努力消减工业污染排放总量。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改善农村环境状况。

四是要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从源头上防止新污染源产生。

五是要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六是要抓好环境宣传教育,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

一是要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二是要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为抓手,全面深入排查和整改隐患。

三是要严格执法,强化监管。

四是要强化宣传和学习培训,构筑防范事故的思想防线。

五是要健全完善应急救援体系,严格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

 

第二课我国环境安全面临威胁

1、水环境状况恶化:

一是水污染相当严重。

全国每年约有200亿立方米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湖中,还有大量未达标处理的废水被偷排、漏排,不少地方“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

二是水污染治理仍然滞后。

到2005年底,全国还有278个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至少有30多个城市50多座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不足30%,甚至没有运行。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不达标也加剧了水污染。

三是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

不少化工、石化等重污染企业建在大江大河沿岸、城市饮用水源地附近和人口密集区。

四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

淮河、辽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60%,海河超过90%,明显超出国际上30%~40%的水生态警戒线。

部分城市由于地下水长期超采,还引发了地面下沉、管网漏损率增加等问题。

此外,供水安全存在隐患、用水效率偏低、防洪减灾压力较大、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都是改变我国水环境所必需面对的问题。

2、大气环境状况严峻:

大气环境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空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

大气污染对大气物理状态的影响,主要是引起气候的异常变化。

这种变化有时是很明显的,有时则以渐渐变化的形式发生,为一般人所难以觉察,但任其发展,后果有可能非常严重。

大气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其自然的变化进程相当缓慢,而人类活动造成的变化祸在燃眉,已引起世界范围的殷切关注,世界各地都已动员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防范、治理。

控制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代人类一项重要事业。

大气是混合气体,它无色无味,通常人们看不见它的存在,大气的主要成份是氧和氮。

而其它气体,如氢、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等,只占大汽体积总量的百分之一。

3、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生态环境退化是指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和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生产力下降以及土地生产潜力衰退、土地资源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现象。

4、有毒有害污染物威胁环境安全

 

第三课我国环境不安全的影响

1、影响社会稳定

中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形象。

2、制约经济发展

中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形象。

主要表现为: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问题依然突出;环境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中国国际形象和对外贸易。

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

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

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3、危及人体健康

长期生活在低浓度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机体可受到慢性潜在性危害,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高。

如目前吸烟引发肺癌、石棉引起石棉肺、二氧化硅致矽肺等已为人们所共知。

水是人体的基本成分,也是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水体是以陆地为相对稳定边界的天然水域。

如果外界许多物质被混入天然水源,降低了水质,通过稀释、混合、挥发、沉淀等物理方法,氧化、还原、酸碱中和、化合、分解等化学方法,以及水生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过程,使杂质下降,这就是水体的自净能力。

当排入水中的物质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称之为水体污染。

工业“三废”中排出的废水含有铅、镉等重金属毒物,灌田后可以通过稻米造成慢性镉中毒(疼痛病)和铅中毒;含砷、汞农药污染土壤引起慢性砷中毒和汞中毒;“三废”和农药污染土壤后,再经雨水冲刷而污染地面水和地下水,人们通过饮水、食物以及家畜通过饲料都可引起中毒。

社会环境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制约作用是巨大的,作为社会人口中正经历着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的高中学生这一群体来说,也毫不例外地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我国现有80多万所中小学校和1000多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2亿多人,约占我国人口的1/5以上。

他们不仅在社会人口比例中数量大,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人类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希望所在。

因此,研究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各种社会因素,特别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同辈群体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为其在走上社会以前打下良好的身心健康素质基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4、影响产品国际竞争力

 

第四课影响我国环境安全的原因

1、人口压力

随着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大变化,以及人民群众觉悟和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增长,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九大突出矛盾和问题。

这九大突出矛盾和问题分别是:

1.低生育水平不稳定。

现行生育政策和群众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在人口忧患意识淡化、行政手段弱化和利益导向政策滞后的条件下,任何盲目乐观和麻痹松懈的思想情绪,任何政策的偏差和工作的失误及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都可能导致生育水平的回升。

2.人口总量持续增长。

今后20年左右,全国总人口仍以每年净增1000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

据预测,按总和生育率1.8计算,2034年人口达到14.86亿后可能实现零增长;如果将一些复杂多变因素考虑进来,按总和生育率2.0计算,21世纪中叶的2043年,人口将达到15.57亿。

这就是说,全国总人口还要增加近3亿,在接近16亿之后方能实现零增长。

3.人口总体素质不高。

全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年均4%—6%,约80万到120万。

6000万残疾人中,1200万属于呆傻和弱智。

6000万左右地方病患者,波及全国1800多个县(市、区)。

同时,中国在人口健康水平、人均受教育程度、人们的道德心理等方面均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人类发展指数居世界104位,属人力资源低下的国家之一。

4.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凸现。

一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已达117。

0至9岁人群中男性比女性多1277万。

长期下去,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是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以上老年人口,2020年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1.8%,21世纪中叶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4。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

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GDP10000美元时进入老龄社会,中国是在不足1000美元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因此,老年健康和保障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5.就业压力十分巨大。

2020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将达9亿多,比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总和多3亿。

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两亿多,庞大的人口和无序的流动构成中国就业市场的巨大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困难。

6.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体系十分薄弱。

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2000年农村人均预防保健经费仅有12元;3亿左右的人喝不上洁净水;1亿多人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服务;乙肝病毒携带者1.2亿人;艾滋病传播进入快速增长期,80%的感染者在农村,暴发传染的可能性极大。

7.新的困难群体开始显现。

率先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父母相继进入老年,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父母年迈而缺乏保障,生活陷入困难。

8.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尖锐。

中国人口正在逼近目前科学发展状况下自然环境容量的极限。

庞大的人口在未来几十年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和影响极为深远。

9.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实施后,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正常经费缺口很大。

20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基层工作和服务网络在不少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陷入困境。

2、结构性不合理

3、自然环境先天不足

4、环境法制不完善

5、认识偏差、工作失误

6、环境管理体制不顺,投入不足

环境管理对我国的环境执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一直强调并习惯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即使是经济刺激手段也是依赖行政得以实施,带有行政制度的色彩。

国家之所以享有环境管理职权,是由其作为国际法主体及其在国内法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

国家根据其所享有的环境管理职权,采取各种措旌对开发利用环境的活动加强管理,以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国家环境管理权如何设置以及这种权力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关系安排关系到环境管理系统的运行状态、效率和效能。

环境管理的加强将有力地促进环境状况的改善,而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管理体制则是提高环境行政效率的根本保证。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也得到了不断完善,但是仔细考察我国制定的一系列有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法律中关于环境管理体制的规定就会发现:

有关管理体制的规定显得十分零散。

 

第五课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纷纷采取传统的“增长第一战略”来发展本国经济,其主要特征是大力推行工业化,以谋求国民生产总值的迅速增长。

传统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的战略,虽然使许多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经济上的较快增长,但却暴露了一系列严重的弊病。

由于它是以人主宰自然为指导思想,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浪费来换取经济的繁荣,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

同时,为了追求GNP(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往往偏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衣食住行需要而注意生产那些高产值、高利润的奢侈品,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还常表现在失业率上升、“城市病”蔓延、发展中国家债台高筑(尤其是拉美和非洲更为突出)、贫富两极分化等方面。

因而从70年代传统发展模式开始受到人们的批评,世界各国在探索新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理论被提出及被认同。

人们为寻求一种建立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的长期发展的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先后提出过“有机增长”、“全面发展”、“同步发展”和“协调发展”等构想。

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

“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

”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

(G.H.Brundland)任主席。

联合国要求该组织以“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制订“全球的变革日程”。

1987年该委员会把研究长达4年、经过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提交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该报告对当前人类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评价,指出过去我们关心的是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我们则迫切感到生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在不久以前我们感到国家之间在经济方面相互联系的重要性,而现在我们则看到在国家之间的生态学方面的相互依赖的情景,生态与经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互相紧密地联系在一个互为因素的网络之中。

从1981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Brown)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BuildingaSustainableSociety)一书问世,到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表明了世界各国对可持续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聚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认识深化的结晶。

“持续”(sustain)一词来自于拉丁语Sustenere,意思是“维持下去”或“保持继续提高”,针对资源与环境,则应该理解为保持或延长资源的生产使用性和资源基础和资源的完整性,意味着使自然资源能够永远为人类所利用,不至于因其耗竭而影响后代人的生产与生活。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最初应用于林业和渔业,指的是对于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如何仅将全部资源中的合理的一部分加以收获,使得资源不受破坏,而新成长的资源数量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

经济学家由此提出了可持续产量(由可再生资源的一定最优存量所得)的概念,这是对可持续进行正式分析的开始。

很快“可持续”一词被用于农业、开发、生物圈,以及不限于考虑一种资源的情况。

“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的支持下制订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TheWorldConservationStategy)。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从生态学范畴中引伸而来,当它应用于更加广泛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范畴时,则可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许多机构或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可持续发展做了不同理解和定义: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在1991年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中提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世界资源研究所1992年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Pearce)和沃福德(Warford),在1993年所著的《世界无末日》中提出“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长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的经济观点,定义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被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而来的,它“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思想正式被接受是在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诸多的环境问题能否通过全球合作解决,这关系到人类是否能在这个地球上继续生存与发展下去。

第一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其内涵与特征也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各个学科从各自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不同的阐述,至今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定义和公认的理论模式。

尽管如此,其基本含义和思想内涵却是相一致的。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一)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我们共同的未来》是这样定义可持续发展的: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这一概念在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第15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得到接受和认同。

即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认为,可持续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和跨越国界的合作。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国家内和国际间的公平,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加强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及经济增长。

此外,可持续发展表明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以上论述,包括了两个重要概念,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1.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

可持续性的概念源于生态学,即所谓“生态持续性”。

它主要指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

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1991年对可持续性的定义是“可持续地使用,是指在其可再生能力(速度)的范围内使用一种有机生态系统或其他可再生资源”。

同年,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进一步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属性。

他们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更新能力”。

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

此外,从自然属性方面定义的另一种代表是从生物圈概念出发,即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

2.着重于社会属性的定义

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了《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其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

“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进而提出了可持续生存的9条基本原则。

这9条基本原则既强调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130个行动方案。

报告还着重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报告认为,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各自的发展目标。

但是,真正的发展必须包括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人权的发展环境。

3.着重于经济属性的定义

这类定义均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看成是经济发展。

当然,这里的经济发展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而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

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Pearce)和沃福德(Warford)在1993年合著的《世界末日》一书中,提出了以经济学语言表达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

而经济学家科斯坦萨(Costanza)等人则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能够无限期地持续下去——而不会降低包括各种“自然资本”存量(量和质)在内的整个资本存量的消费数量。

他们还进一步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动态的人类经济系统与更为动态的,但在正常条件下变动却很缓慢的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关系。

这种关系意味着,人类的生存能够无限期地持续,人类个体能够处于全盛状态,人类文化能够发展,但这种关系也意味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保持在某些限度之内,以免破坏生态学上的生存支持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基本功能。

4.着重于科技属性的定义

这主要是从技术选择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倾向这一定义的学者认为: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还有的学者提出:

“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

他们认为污染并不是工业活动不可避免的结果,而是技术水平差、效率低的表现。

他们主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技术合作,缩短技术差距,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生产能力。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它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而是特别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它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它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必须通过经济增长提高当代人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但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

这就是说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部分。

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和质量,采取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才是可持续的。

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

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审计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式,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从而减少每单位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

环境退化的原因产生于经济活动,其解决的办法也必须依靠于经济过程。

(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

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条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如果经济决策中能够将环境影响全面系统地考虑进去,这一目的是能够达到的。

但如果处理不当,环境退化和资源破坏的成本就非常巨大,甚至会抵消经济增长的成果而适得其反。

(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单纯追求产值的经济增长不能体现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可以不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当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发展是基础,自然生态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才是目的。

而这三者又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只要社会在每一个时间段内都能保持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这个社会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显然,在新的世纪里,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的基本需求;就其经济观而言,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就其自然观而言,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中所体现的基本原则有:

(一)公平性原则

所谓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之间的横向公平。

可持续发展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给他们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过美好生活的愿望。

当今世界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状况完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因此,要给世界各国以公平的发展权、公平的资源使用权,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消除贫困。

各国拥有按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理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责任。

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的纵向公平。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后代人满足其发展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后代人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

(二)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有着许多制约因素,其主要限制因素是资源与环境。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这一基础和条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无从谈起。

因此,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人类发展必须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为前提,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临界性,必须适应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换言之,人类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需要根据持续性原则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确定自身的消耗标准,而不是盲目地、过度地生产、消费。

(三)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球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也各有差异,但是,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则是一致的。

并且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必须争取全球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