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008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docx

高中文明礼仪教案课程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教案

一、文明礼仪的内涵及实质:

内涵:

1、礼仪是人内在的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意,以令人愉快的方式通过美好的仪表形式、规范的言谈举止表达出来,就是礼仪。

2、礼仪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具体体现为:

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实质:

一种尊重。

礼貌:

是言语、动作上的表现。

礼节:

在人际交往中所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仪表:

是指人的外表,容貌、服饰、气质。

仪式:

是礼的程序形式,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

如:

升旗仪式、颁奖仪式等。

三、为什么要学礼仪?

(一)、对个体1、不学礼,无以立。

2、使个人的言行在社会活动中与其身份、地位、社会角色相适应。

3、衡量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

(二)、对社会1、塑造组织形象,提高办事效率。

2、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四、文明礼仪你知多少?

1、课堂礼仪:

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

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

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

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

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

穿着的基本要求是:

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

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

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

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

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5、集会礼仪:

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

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

升国旗仪式: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

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

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

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

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

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

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五、请同学们谨记:

当你走出家门,肩上就扛着家庭的荣辱!

当你走出校门,肩上就扛着学校的荣辱!

当你走出国门,肩上就扛着国家的荣辱!

文明礼仪修养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礼仪作为人们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交际、生活和事业的成败,影响着集体、国家、民族的形象与事业的兴衰。

因此,请大家学礼仪、知礼仪、守礼仪,做一个讲文明,守礼仪的人。

篇二:

高中生文明礼仪教案

高中生文明礼仪教案

(一)

教学内容:

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校内校外、家中应该做到的礼仪。

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注重日常礼仪,做一个与时代相符合的文明公民。

教学重点:

礼仪原则。

教学难点:

礼仪与实际相结合。

教学方法:

调查、讨论、表演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过程):

一、什么叫礼仪?

(重要性、概念)

对个人而言,礼仪体现了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

当你在跟人问了路之后,省略了"谢谢"一脸不屑地扬长而去的之后,或许会听到你问过路的大妈嘟囔出了一句:

"没家教!

"其实,你真是没家教吗?

只是一时忽略了礼仪罢了。

例:

1、问路老人里/步

2、朱元璋马皇后失态装聋作哑

3、纪昀老头子

4、送礼物犹如送炸弹

中国普遍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而凡是大贺大喜之事,所送之礼,均好双忌单,但广东人则忌讳:

4这个偶数,因为在广东话中,4听起来就像是死,是不吉利的。

再如,白色虽有纯洁无瑕之意,但中国人比较忌讳,因为在中国,白色常是大悲之色和贫穷之色,如一穷二白词等。

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

而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另外,我国人民还常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钟表,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亦不分梨吃,因送钟与送终,梨与离谐音,是不吉利的。

还有,如不能为健康人送药品,探视病人最好上午早去。

不能为异性朋友送贴身的用品等好礼如春风。

法国作家大仲马:

有些人学习了一生,也学会了一切,但却没有学会怎样才有礼貌。

礼仪与法律、道德,被称为人参幸福的三维守护神。

古人云:

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打仗是面对敌人也是先礼而后兵,立刻以化干戈为玉帛。

那什么是礼呢?

先来看看礼貌、礼节、礼仪的概念。

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体现着时代的风格与道德品质;礼节是礼仪礼貌的具体表现形式;礼仪即教养"的含义,是指学习礼仪、运用礼仪,展示自己的良好修养,它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1、亲密距离:

距离是人际交往的最小距离,可以称为亲密无间。

在0-15厘米,属于肌肤亲密接触的距离。

常发生在恋人、父母与子女之间;在15-45厘米,是身体不相接触,但可以用手相互摸触到的距离,如挽臂执手,多半用于兄弟姐妹、亲密朋友、同事之间。

2、个人距离:

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

在45-120厘米之间。

适合在较为熟悉的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可以亲切握手、交谈。

3、社交距离:

已经超出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

在120---21厘米之间。

一般是工作场合与公众场所人们时常处于的一种距离。

如接待因公来访的客人、上级向下级布置工作等。

如果在210---360厘米之间,则表现为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是会晤、谈判等场合使用的距离。

4、公众距离:

在360厘米以上,人际交往和沟通大为减少,很难进行直接交谈。

一般是演讲会、电影放映等距离。

如在教室说话声音太大,全班就只听见你的声音,不合式5、问别人问题,要适可而止,不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对人不礼貌。

自律原则对自己要求严格,有些人对自己放松一些,对别人却严格要求,别人做了一点不好的事,他就把这当作天大的事,我们学样同学之间也是这样,经常有同学不说,打起来,到了教师那儿,教师问,怎么会打起来,"他先打我,""他先打我!

""他先骂我""他先骂我。

"这样的话。

其实,管些同学都是不自律,把别人的错当作很大的错误,把自己的错当作很小的错,别有有错不饶他,自己有错尽是原谅自己。

你们说,这样两人不会打起来才怪。

宽容原则

能容人。

能原谅别人的过失。

我们要努力学会以己推人,设身处地为对方多着想。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时常树立容纳他人的意识。

篇三: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案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礼仪、知礼仪、守礼仪,做一个讲文明守礼仪的人。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礼仪、知礼仪、守礼仪,做一个讲文明守礼仪的人。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多媒体展示:

文明礼仪的内涵及实质:

内涵:

1、礼仪是人内在的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2、礼仪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具体体现为:

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实质:

一种尊重。

礼貌:

是言语、动作上的表现。

礼节:

在人际交往中所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仪表:

是指人的外表,容貌、服饰、气质。

仪式:

是礼的程序形式,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

如:

升旗仪式、颁奖仪式等。

二、老师提问:

为什么要学礼仪?

学生答:

师生总结由多媒体展示:

(一)、对个体1、不学礼,无以立。

2、使个人的言行在社会活动中与其身份、地位、社会角色相适应。

3、衡量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

教养的尺度。

(二)、对社会1、塑造组织形象,提高办事效率。

2、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三、老师讲故事学生谈启示:

《酒店老板与无赖》一个人走进酒店要了酒菜,吃完摸摸口袋发现忘带钱了,便对老板说"店家今日忘带钱了,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不碍事,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

这个过程被一个无赖给看见了,他也进了饭店要了酒菜,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带钱了,改日送来"。

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他的衣服不可。

无赖不服说:

"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记帐,我就不行?

"店家说:

"人家吃饭,筷子在桌子上找齐,喝酒一盅盅地筛,斯斯文文,吃罢掏出手绢揩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你呢?

筷子在胸前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脚踏上条凳,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揩嘴,分明是个居无定室,食无定餐的无赖之徒,我岂能饶你!

"一席话,说得无赖垭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狈而去。

学生谈启示:

师生总结多媒体展示:

启示之一:

动作姿势是一个人思想感情的文化修养的外在体现。

一个品德端庄、富有涵养的人,其姿势必然优雅。

一个趣味低级、缺乏修养的人,是做不出高雅的姿势来的。

启示之二: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留意自己的形象,讲究动作与姿势。

因为我们的动作姿势,是别人了解我们的一面镜子。

启示之三: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动作、姿势来衡量、了解和理解别人。

因此,文明礼仪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事例:

《一口痰"吐掉"一项合同》中国长江医疗设备厂准备引进"大输液管"生产线欲与美国客商约瑟先生合作。

经过详细的考察,约瑟先生对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很满意,他已经决定要与范厂长签合同。

双方决定第二天正式签定协议。

范厂长请约瑟先生到车间参观。

车间秩序井然有序,约瑟先生赞许地点着头。

突然,范厂长感到嗓子不适,本能地咳了一声,到车间的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连忙用鞋擦去,油漆地面留下了一片痰迹......两天后,约瑟先生在给范厂长的信中写道尊敬的范先生:

我十分佩服您的才智和精明,但是您在车间里吐痰的一幕使我彻夜难眠。

恕我直言:

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生产的是用于治病的输液管。

贵国的成语说得好:

人命关天!

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否则上帝会惩罚我......

行为习惯:

一个人的行为好似一面镜子,反映出他的文化蕴涵,知识水准和道德修养。

四、讲一讲文明礼仪你知多少?

多媒体展示:

1、课堂礼仪:

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

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

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

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

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

穿着的基本要求是:

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

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

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

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

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在这些事关自

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5、集会礼仪:

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

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

升国旗仪式: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

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

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

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

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

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

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五、记一记、多媒体展示:

当你走出家门,肩上就扛着家庭的荣辱!

当你走出校门,肩上就扛着学校的荣辱!

当你走出国门,肩上就扛着国家的荣辱!

六、总结:

文明礼仪修养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礼仪作为人们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交际、生活和事业的成败,影响着集体、国家、民族的形象与事业的兴衰。

因此,请大家学礼仪、知礼仪、守礼仪,做一个讲文明,守礼仪的人篇四: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案全套

第一课时"漫游文明礼仪王国"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2、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结合奥运精神教育学生做个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教学过程:

一:

主持人开场白: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文明礼仪的王国,今天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穿梭古今,尽情畅游在这文明礼仪的海洋中吧。

1.回顾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不断、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连续进步、自强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一种源远流长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古老的礼仪之邦,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已成为中国的传统美德。

2.展望未来

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华文明靠我们传承,民族精神靠我们弘扬,中华民族靠我们振兴。

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讲文明、懂礼貌,做一个合格的文明中学生,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从我做起

我的文明礼仪从校园做起,校园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校园文明礼仪是为维系校园正常秩序而要求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良好的礼仪,有利提高自身的修养,改善人际关系,净化校园风气。

二:

.分组介绍

主持人:

在学习弘扬文明礼仪,人人为奥运添光彩的过程中,我们班分成三个小组展开了讨论和研究

第一小组:

同学之间的文明礼仪

第二小组:

师生之间的文明礼仪

第三小组:

校园活动中的文明礼仪

三.分组展示

1.分组展示一

主持人:

我们是快乐的好少年,

我们共欢笑,我们同歌唱;

我们如春天的嫩叶~~

我们在学习,我们在成长;

我们做美丽的主人翁,

我们讲文明,我们懂礼仪。

第一小组:

同学之间的文明礼仪

自编校园短剧:

同学之间

自由发言:

同学之间的交往还应该注重哪些问题呢?

2.分组展示二

主持人:

别的人在生活中捞取金银

但是您只收获桃李的芬芳

您的金子是我们--早晨的太阳

您的银子是我们--十五的月亮

您如此自豪

辗转在这三尺的讲台

您如此快乐

挥动着手中的粉笔

第二小组:

师生之间的文明礼仪

改编诗朗诵:

赞美老师

自编小品:

师生之间(同学发言:

他到底错在哪里呢?

3.分组展示三

主持人:

我们爱大地,爱蓝天;

我们爱江河,爱山峦。

我们最爱最爱的----是我们可爱的班集体,

我们温暖的家。

你盛满欢笑,盛满向往,盛满多少火热的情感。

你那么平凡,那么灿烂,你朴素而又庄严。

第三小组:

校园活动中的文明礼仪

诗朗诵:

校园四季情

自编校园短剧:

这样会更好,卫生大扫除

自由发言:

你认为在集体活动中还应该注意哪些文明?

改编歌曲:

吉祥三宝之校园礼仪版

三。

文明礼仪知识竞赛

1.讲孝义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流传有多少孝的故事?

(c、24孝)

a、10孝b、12孝c、24孝

2.我国古代的道德标准包括哪五方面?

(a)

a、仁、义、礼、节、信b、衣、食、住、行、学c、仁、义、衣、食、住

3.请问:

"不速之客"是什么意思?

(没有被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

4.请问:

"远亲不如近邻"是什么意思?

(自己需要帮助时,离自己远的亲友比不上离自己近的邻居。

5.对发自体内的声响,如咳嗽、喷嚏、哈欠、打噎、响腹、放屁等等,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应当允许。

(错)

6.观看影剧,入场后要戴正帽子,对熟悉的插曲,可以附和唱或以手击拍,如果对其中的情节熟悉,也可以向身旁的同学预作介绍。

(错)

7.跟同学通信,用红墨水写,表示(b)

a、热烈庆祝b、绝交c、深深的怀念

8.在旅游观光时,兴致来了,可以怎样做?

(a)

a、可以把诗文写在笔记本上。

b、可以题诗于公共建筑物上。

c、可以用小刀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竹木、或树上以作永久留念。

9.人的正常走路姿势是(b)

a、身体前俯,后仰或左右晃动。

b、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两腿有节奏向前迈动。

c、两个脚尖同时向里侧或外侧呈八字形走动。

10.有疑难问题询问别人,别人一时回答不上,应说:

(b)

a、你慢慢想,我等着你。

b、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

谢谢!

c、原来你也不会,不要紧,我再请教别人。

11.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主动向别人道歉,请讲出三个例子。

12.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向别人说多谢的,请说出三个例子。

四.主持人归纳总结: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具有文明礼貌,素养高,有文化的新时代中学生,让我们关注身边,从校园中的小事做起:

我们的口号:

我的文明礼仪从校园做起,校园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带领大家宣誓)

五.。

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漫游文明礼仪王国"的主题班会活动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更加明确了礼仪的内涵,也让我们能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让我们经过历史的洗礼,立足今天,关注身边,展望未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着文明修养的真正的人才吧。

第二课时文明礼仪伴我行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德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礼貌用语,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一滴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的中学生。

二、教学准备:

1、召集班委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内容,确定主持人。

2、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骨干同学。

3、排练相声《脏话害处》,小品《招聘》,话剧《两极》、朗诵《争做文明中学生》、《明礼,民族之魂》、《友善,就是一个微笑》等节目。

4、设计主题班会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主持人致辞:

华夏大地,礼仪之邦,几千年源源流长的是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

时至今日,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气质、德行的时候,仍以那些细节作为考核的重要参数。

(二)节目表演:

1、相声《脏话害处》;

2、朗诵《争做文明中学生》;

3、《日常礼仪》;

4、话剧《两极》;

5、朗诵《明礼,民族之魂》;

6、口风琴独奏《同一首歌》;

7、朗诵《友善,就是一个微笑》;

8、朗诵《做人之道歌》。

(三)班长带领全班宣誓:

1、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2、真诚友善,礼貌待人;

3、尊规守纪,勤奋学习;

4、勤奋俭朴,孝敬父母;

5、遵守公德,严于律己。

(四)班主任总结:

(五)主持人致辞,宣布班会结束。

篇五:

中学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教案

文明在我心中

一、主题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结合本班和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增强学生文明懂礼、从我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的意识。

二、背景分析

学习生活中或在公共场合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乱扔纸屑,大声喧哗,随意攀爬等。

一些中国旅游团的低素质行为常见诸于报端,为世界人民所诟病。

如何提高我国公民的素质呢?

我觉得应从娃娃抓起。

春游是个好时机,寓教于乐,让公园成为德育基地。

1、在来回路途中要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