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016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岭南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高滩镇广城小学

六年级上册

岭南美术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高滩镇广城小学钟超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48名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

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它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三、教材分析

1、目标:

能关心乡土美术文化,感受乡土人情,对民族艺术与探索世界多元化文化和科幻创作产生兴趣。

能借助艺术媒体大胆地学习、表现与发展个人才艺,有热爱家园和表现科学家生活的精神。

2、重点:

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3、难点:

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1、丰富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生动活波地学习,大胆地进行创作和发展个性。

3、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五、教学课时安排

周次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第一单元

漫游缤纷的美术世界

1.源远流长的古代美术

2

第二周

2.日新月异的现代美术

2

第三周

第二单元

设计天地

3.生肖邮票

1

4.精美的贺卡

1

第四周

5.创意中国龙

1

6.富有情趣的小礼盒

1

第五周

7.艺术小收藏

1

第六周

第三单元

学画中国画

8.写意蔬果

2

第七周

9.写意花卉

2

第八周

10.写意动物

(一)

2

第九周

11.写意动物

(二)

2

第十周

第四单元

神奇的电脑绘画世界

12.电脑绘画真有趣

2

第十一周

13.重复与变形的游戏

2

第十二周

14.变色的游戏

2

第十三周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

15.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

2

第十四周

16.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

2

第十五周

17.有声电影的鼻祖—皮影戏

2

第十六周

18.走进传统戏曲人物

2

第十七周

综合考核

2

第1课

源远流长的古代美术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培养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懂得美术的分类。

教学重点:

学习美术的分类及古代美术的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

对经典作品的概括分析。

教学过程:

1、学生自己欣赏课文中的古代中外美术作品,尝试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2、二、教师对学生的描述进行补充,介绍古代中外美术作品,利用多媒体展示具体形象,并选取经典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说明。

如《溪山行旅图》突出构图的雄伟,《君士坦丁凯旋门》突出造型的独特与浮雕的精美。

3、三、学习美术作品的分类,学习美术门类的特征,在工具材料的使用、表现的手法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完成“尝试·探索”栏目中的第1题练习。

4、四、对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完成“尝试·探索”中的第2道练习题。

点评范围与准则,如“要表达什么?

”、“主要构图法则是什么?

”、“用什么材料,表现一种什么质感?

”、“在色彩方面给人什么感觉?

”等等。

5、五、布置作业:

临摹课本中你喜欢的作品。

可以画局部也可以画全部。

第2课日新月异的现代美术

教学目标:

巩固和提高美术分类的知识。

认识时代不同美术美术作品的面貌所呈现的差异。

领略现代美术作品的美感,提高美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现代美术作品不同材质、不同表现手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对抽象作品的理解。

教学过程

1、活动一:

展示现代美术作品,包括课文中的图例,教师补充的图例,以及同学们在预习中收集到的图例。

运用观察、比较的手法,进行古今对比、画种之间的对比、写实与抽象的对比等等。

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2、活动二:

在美术作品的类别方面,哪些美术作品所代表的类别,是上一课没有的?

引出版画、设计方面的作品

3、活动三:

对各个类别的代表作品进行介绍、讨论、点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然后在课堂上完成“尝试·探索”栏目的分类填空练习。

4、4、活动四:

学习建议与作业布置。

 

第2课生肖邮票

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邮票的知识,尝试设计邮票或首日封,掌握设计与制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关于邮票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邮票设计中,如何体现新颖的构思和天真的童趣。

教学过程:

1、活动一:

感知与体验。

展示师生在课前广泛收集的邮票、邮品,通过书籍或互联网查阅有关资料,让学生先有一个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2、活动二:

欣赏与比较。

对十二生肖邮票进行欣赏,在造型、色彩、手法、风格、材质等方面进行比较,还可以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作品进行比较,从中学习有关邮票鉴赏的知识,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并认识普通邮票、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

3、活动三:

观察与发现。

让学生仔细观察邮票的票面,教师出示未完成的邮票,请问我这张邮票还少了些什么?

谁能上来帮我补上?

(邮政名称、出版年月、票值、特种邮票或纪念邮票的符号等等。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更了票面的内容。

4、活动四:

创作与表现。

教师出示步骤图和范品,要求学生了解邮票设计的步骤,设计制作一枚生肖邮票或首日封,表现手法可以是手绘剪贴式。

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作业辅导。

5、活动五:

展示与评价。

展示作业成果,小结经验与不足,使学生认识到仍须不断地学习与提高。

第4课精美的贺卡

教学目标: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手工制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与语汇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礼卡的设计制作成型方法。

教学难点:

小礼卡的新颖构思与创意的表达。

教学过程:

1、活动一:

欣赏形形色色的小礼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作欲望。

欣赏教材中的贺师卡,封面是一个戴眼镜的女教师形象,下面一男生、一女生,寓意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永远是高大的形象,封面上的文字以“桃李满天下”起着点题的作用。

贺师卡的内页是似人化的一棵大树,以大果树比喻教师,以树上结出的累累果实比喻学生,形象地表达了“桃李满天下”的含义。

贺师卡以红色、黄色的暖色调为主,再配合其他的紫色、绿色等,既大体得当又富于变化。

在风格上,富于幽默感和雅拙感。

再来欣赏课文中的以小鸡为形象的贺年卡,鼓励学生进行欣赏点评。

教师进行补充。

(它在一个平面的小鸡造型的基础上,重复构成组合,变为一个简单的立体贺年卡。

小鸡造型简练,对眼睛与小鸡冠加以夸张的处理,突出小鸡的可爱神态。

一行英文字母的排列既表达了祝福的内容,又成为小鸡身上的装饰图形。

此外,鸡脚、鸡爪的处理很巧妙,不拘泥于写实,又起着支撑整个贺卡的实际作用。

色彩方面也采用红色、黄色的暖色调,表达了新年的热烈气氛。

2、活动二:

分析研究小礼卡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手法。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性教学活动,分析研究:

(1)平面小礼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2)立体小礼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一纸成型的小礼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活动三:

布置作业,动手设计、制作小礼卡。

可按照前面表列中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个性探究”实施。

4、4、活动四:

作业评价。

第5课创意中国龙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中国龙的知识,能动手画出或制作一条有创意的龙。

能用美术手段创作出龙的形象,并能表达作品的寓意。

教学重点:

龙的形象的设计创作。

教学难点:

龙造型创意的新颖性。

教学过程:

1、活动一:

龙的传说、龙的特征、舞龙习俗、龙的象征意义等方面的简要介绍,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2、活动二:

龙的多种多样形态的典型介绍。

如教材中的九龙壁、大型龙灯、西方传说中的龙等,还可以补充其他龙的造型图片。

对龙的形态与构造进行分析,既认识到龙的形象的由来,又有助于对龙的形象进行大胆地再创造。

3、活动三:

怎样画出龙的形态?

教师指导学生按步骤画出龙的形态,指出应突出哪一部分形象?

采用什么方式来描绘(如线描、单线平涂、单色、限色、任意色彩等,选择其中的手法)。

4、活动四:

怎样制作一条有创意的龙?

从立意、草图、选材、剪裁部件、安装组合、装饰加工等环节中加以说明与演示。

5、活动五:

学生实践活动。

教师巡堂,解决学生在绘画或制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第六课富有情趣的小礼盒

教学目标:

了解包装设计的一些初步知识,懂得动手设计一个简单的小礼盒。

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设计艺术的情感,培养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劳动创造世界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了解礼品盒的外形特点和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读懂和绘制礼品盒的展开平面图。

教学过程:

1、活动一:

商业包装设计欣赏。

展示图片、电教资料、实物等,向学生说明生活中琳琅满目的商品都有一个美观实用的包装,简介有关包装设计的最基本的知识,说明包装设计是实用美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活动二:

学生设计的小礼盒欣赏。

以教材中的例图和师生收集到的资料为例,有重点地分析礼品盒的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和实用性。

探究小礼盒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

这些小礼盒有什么作用?

3、活动三:

画出小礼盒的结构。

通过拆解现成的礼品盒,观摩展开后的礼品盒结构。

再分析礼品盒展开平面图是怎么样制作的?

师生可以进行直观、形象的操作,体会其中的奥妙。

4、活动四:

画出小礼盒的设计草图或展开平面图。

由于小学生没有制图基础,不强求画出准确的展开平面图。

可以允许采用示意图、草图等方式表达设计意念,可以引导学生用纸张进行折纸试验,探究制作小纸盒的方法,再用尺子等工具绘制展开平面图。

5、活动五:

按构思图样,进行褶折、切剪、黏合等操作,制成礼品盒并加以装饰,直至完成。

6、活动六:

展示与评价。

 

第7课艺术小收藏

教学目标:

了解艺术收藏的基本知识,掌握简易的包装设计制作方法。

体验包装的美感与功能,在展示评价中分享设计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为艺术收藏品制作收藏卡和收藏箱。

教学难点:

收集和表达艺术收藏品的有关资料,做到严谨性、准确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

1、活动一:

艺术收藏品欣赏。

在欣赏教材图片的基础上,适当补充师生收集到的内容。

首先欣赏教材中的“错银牛灯”,详见课文中的说明,这是古代经典作品的例子,也是铜器收藏品方面的例子。

然后介绍“生肖小挂饰”、“木瓢娃娃”、“小书签”等。

至于其他艺术收藏品,不妨向同学位介绍其中一些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审美审视野,活跃美术课堂的气氛。

2、活动二:

艺术收藏品包装欣赏。

本课提供了学生作品供欣赏、借鉴。

首先是“盒形包装”,都是为民间玩具收藏的包装设计,有两款不同的样式。

一是“心”形设计,二是“花生”状外观,

3、活动三:

设计、制作艺术收藏品包装。

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想出与众不同的制作方法,并按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制作。

4、活动四:

展示、评价。

对同学们收集到的艺术品收藏品,对各人设计、制作的小包装,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展示交流与学习评价。

第8课写意蔬果

教学目标:

掌握蔬果题材的花鸟画在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与技能。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健康情感,树立珍惜和保护民族传统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用写意技法表现蔬菜瓜果的练习。

教学难点:

造型的准确、下笔的肯定。

教学过程:

1、活动一:

欣赏齐白石的《荔枝》、《白菜蜻蜓》和徐家昌的《葫芦》,感受作品在选材、构图、用笔、用墨等方面的特点,体会画家崇尚自然、热爱生活和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

2、活动二;介绍工具:

中国画的表现效果与使用独特的工具、材料是分不开的,中国传统作画工具与材料包括: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3、活动三:

演示和体验手笔的用笔方法,包括中锋、侧锋、逆锋等的具体运用;“墨分五色”的方法与效果。

教师演示,学生作相应的练习。

4、活动四:

分析具体作品的作画步骤,指导学生进行临摹练习。

以葫芦的画法为例,分三个步骤进行,教师一边解说一边演示画法,并让学生知道画幅上的题字、落款、印章等是画面内容与构图的组成部分。

5、活动五:

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临摹练习。

6、活动六:

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并加以点评。

总结:

国画技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画家娴熟的笔墨功夫是长期学习、实践的结果。

我们要学习画家们这种刻苦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第9课写意花卉

教学目标:

了解写意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学习描绘花、叶、茎的初步技能。

体验临摹方法、步骤,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的初步技巧。

培养学生在观察、表现事物时形成一丝不苟、胆大心细的态度和作风。

教学重点:

用写意技法表现花卉的练习。

教学难点:

下笔的肯定,表现花卉达到形与神的统一

教学过程:

1、欣赏画家的作品,同时对画家略作介绍。

2、2、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分类

工笔白描

工笔花鸟画工笔淡彩

没骨花鸟画工笔重彩

中国花鸟画大写意花鸟

写意花鸟画小写意花鸟

3、选择某种花卉进行临摹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花的形态,研究临摹的步骤,对具体的用笔、用墨、设色也进行分析。

4、教师课堂上演示,演示临摹步骤与方法,指出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5、指导学生临摹作业。

展示、分析本教材或本校学生的好作业,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增强完成作业的信心。

6、学生堂上临摹,教师巡堂指导。

7、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

8、课后小结。

第10课写意动物

(一)

教学目标:

了解写意禽鸟画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体验与掌握一两种禽鸟的画法。

领会禽鸟画的临摹与创作过程,初步掌握写意禽鸟笔墨技巧。

培养爱护、赏识飞鸟、珍禽及以其为题材创作的绘画作品的情感,以认真观察、细致表现的态度对待自然事物。

教学重点:

掌握某种禽鸟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

造型的准确性,动态的生动性,笔墨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1、欣赏李苦禅画的《鹰》和任伯年画的《双鸟》。

2、写意禽鸟画法探究。

分析画家作品的画法、步骤,教师现场演示画法、步骤。

引导学生对禽鸟的形体、结构、动态、生活习惯等作细致的观察和分析,结合集体活动中参观动物园、参观动物标本等活动进行文字记录、速写等工作。

3、学生临摹某种禽鸟,教师巡堂指导。

学习画国画传统的方法是以临摹为主,而岭南画派很重视写生,现代国画的教学法也把写生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因此,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认真临摹,又要努力创造条件对物象进行观察与写生。

4、对学生临摹的作品进行点评,采用自评、他评、教师小结的形式。

5、适当布置课外作业。

第11课写意动物

(二)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树熊、猴子(或其他动物)的基本画法。

体验用水墨形式表现树熊、猴子的过程,掌握初步的水墨技法。

培养对走兽动物的兴趣,养成善于观察、大胆表现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树熊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

1、表现动物绒物的特殊技法。

2、用笔、用墨、用水的和谐与统一。

教学过程:

1、欣赏方楚雄的《夏日》和《嬉戏》。

《夏日》以斗方幅面、满构图为表现形式。

画面画了三只树熊,左边两只稍小的,右边一只稍大的,画面外围花繁叶茂,表现了树熊的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性。

画面色彩对比强烈,树熊以墨色为主,略染花青;鲜花大红、鲜黄,并以染了花青的叶子衬托。

整个画面生机勃勃,形态生动,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另一幅以猴子为题材的《嬉戏》,猴子的形象一正一反、一俯一卧,活灵活现地表达了“嬉戏”这一题材。

猴子的绒手表现笔法细腻,用笔的方向与线条的长短、粗细、浓淡、疏密富于变化。

2、探讨树熊的画法。

教师参考课文中列举的画法步骤,作出说明并在课堂上演示。

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按实际情况加以变通。

3、介绍猴子的画法。

有部分学生喜欢画猴子,则重点学习猴子的表现技法。

表现猴子的作品很多,风格差异很大,宜选取大写意的、易于表现的为好。

画家韩美林画的猴子,笔墨简练,装饰味很浓,值得学生学习。

4、学生在堂上临摹或创作树熊、猴子,教师辅导。

5、展示与点评。

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评价。

第12课电脑绘画真有趣

教学目标:

学习简易绘图软件的知识及操作方法;体验绘图工具操作的过程,逐步提高操作水平;培养学生爱科学、爱艺术的情感,树立以科技手段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态度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工具箱”中绘图工具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电脑绘画作品的构思、创意。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二、新授:

1、欣赏电脑绘画作品,带给学生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

除了本课展示的图例,教师再增补一些其他图例。

图例一:

没有标题,只看到一群动物被吸到一个大型金属桶中,背景是结冰状的地面与蓝天白云,引起人们的猜想。

这幅画的创作显示了电脑操作的优势:

把不同动物的素材分别贴图到画面上,对它们进行前后、高低、大小排列,对背景的内容、大小、远近、色彩等方面也可以进行主观处理。

图例二:

出现的飞机、蝴蝶、鹰鹫、老鼠、兔子、庄稼等画面,也是一种超现实的场景。

图例三:

为一颗“人体螺丝钉”,一位男士的“帽子”竟是螺丝钉的顶部,双腿变成了带螺纹的螺丝钉的下部,并可以钻进木头里,挤出了木屑。

这种荒诞的画面通过计算机的图像合成、拉伸变形等多种手法面形成,却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

以上图例说明,计算机的应用大大拓展了绘图的表现形式与手法,丰富了绘画的内容与形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显示器视窗、工作界面介绍。

主要介绍菜单、工具箱的内容与应用。

教师可打开菜单中的“帮助”栏目寻求帮助。

3、教师范画、学生作品介绍。

教师通过具体作品介绍,说明作品在构思、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点,指出主要是运用工具箱中的哪些工具进行给图的。

些外,对具象作品、抽象作品作出必要的分析。

4、学生练习。

采用教师命题、学生自命题等方式进行堂上练习。

如:

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城市、我的家乡、我的同学、我的爸爸妈妈、我家的小狗,可爱的动物、想象的宇宙……

5、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第13课重复与变形的游戏

教学目标:

学习简易绘图软件中对图形进行重复、变形的编辑技巧。

体验与领会对图形进行重复、变形处理的技术过程及其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下拉菜单中复制/粘贴、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电脑绘画作品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

教学过程:

1、欣赏与评析。

电脑美术作品欣赏并评析,让学生了解重复与变形手法产生的美感。

第一幅图主要运用了重复的手法,把人物有序地进行水平排列,形成“重复构成”。

可以用单个人作为基本形,也可以把整个横排人物作为基本形,进行“复制/粘贴”操作,速度会更快。

第二幅图运用了变形、重复的手法。

每座建筑物弯曲了,这是变形。

上一组建筑物与下一组建筑物形状与大小相同,这是重复。

画面中间排列了六排小汽车,这是重复。

第三幅图是绿色背景,从地下破土而出的是红色的小动物。

画面右边的小动物坚向排列,是运用了重复功能形成的;画面左边的单个动物,是把同一动物加以放大而形成的。

第四幅是变形的蜗牛,第五、第六幅图分别是小鸭和小女孩,是应用了软件中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功能而形成的。

第七幅图显示了铅笔形状的各种变化,是运用了重复、放大、缩小、拉伸、旋转等功能而形成的。

2、教师示范,学生堂上练习。

主要熟习操作的技巧,积累编辑的经验。

3、命题练习,创作一幅电脑美术作品。

要求表达某个主题或内容,或表达某种意念,在造型与色彩、大小与变化、节奏与韵律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四、作品点评。

第14课变色的游戏

教学目标:

学习绘图软件中颜色工具的使用与操作,学习有关色彩知识。

体验色彩设计、色彩调整的过程,掌握对颜色进行编辑处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软件中颜色工具的使用与操作。

教学难点:

色彩搭配的合理性与美观性,表现出较高的色彩知识水平。

教学过程:

1、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绘图软件工具箱里的工具操作。

2、新授。

1、绘图软件中的颜色工具.

2、学习相关“菜单”的应用,如“颜色”、“图像”、“查看”等。

3、色彩搭配练习。

复习色彩知识。

如冷色、暖色,对比色等。

可以选择课文中的服装配色练习、风景配色练习、冷暖配色练习、季节色彩练习、综合配色练习等进行操作。

4、提出学习建议。

三、学生作画。

四、点评。

第15课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

教学目标:

了解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初步掌握民族服饰的简易画法。

体验服饰艺术与民族、生活和审美的密切关系,了解民族服饰从设计到制作的大体过程。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大家庭、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树立保护、发掘和发展民族艺术的态度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民族服饰的简易画法。

教学难点:

真实、生动地表现某民族服饰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扼要介绍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族服饰多姿多彩的情况。

“服”,是指服装;“饰”,是指服装上的装饰。

二、新授:

1、民族服饰欣赏,选某些图片进行介绍。

通过放录像、光盘演示等形式进行。

2、怎样手绘民族服饰?

教师准备有关范画、步骤图等进行解说,并作示范。

4、学生进行手绘练习。

根据有关资料,在手绘线描、线描加黑白灰处理、线描加彩色平涂等几种表现手法中任选一种进行练习。

5、展示作品,介绍自己所画的民族服饰。

说说这个民族的风俗、生活习惯等相关知识。

6、课后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第16课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

教学目标:

了解民族乐器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能手绘或制作模型(表现一种民族乐器)。

了解民族乐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通过绘制或手工制作体会民族乐器的造型特点。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大家庭、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树立保护、发掘和发展民族艺术的态度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民族乐器的简易画法或手工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手工制作中,选材的巧妙,制作的精美。

教学过程:

1、课文导入:

简介我国民族众多,乐器各异的情况。

播放一段由民族乐器演奏的曲目,作为引子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新授:

1、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简介。

讲民族乐器的悠久历史,介绍不同乐器在造型、色彩、材质、工艺、审美等方面的特色。

例如:

在介绍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突出我国古代音乐的辉煌成就,讲述楚惠王如何把编钟的有关艺术特点,作具体分析。

2、绘画民族乐器,示范画法。

怎么样用手绘民族乐器?

教师通过范画,步骤图或课堂上演示等方法,向学生讲解。

3、示范手工制作民族乐器模型。

怎么样用手工制作民族乐器模型?

抓住如下几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