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0366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18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9页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9页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梁场企业内控标准Word格式.docx

4.21脱模剂45

4.22桥牌45

4.23端模胶圈45

4.24其他材料46

5.施工技术标准46

5.1模板工程技术标准46

5.2钢筋工程技术标准47

5.3预应力孔道52

5.4箱梁预留孔54

5.5预埋件工程54

5.6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60

5.7箱梁养护施工技术标准66

5.8橡胶管抽拔成孔68

5.9预应力施工标准68

5.10管道压浆施工技术标准71

5.11封锚施工技术标准73

6.静载试验73

6.1抽样方法73

6.2抽样原则73

6.3试验方法74

6.4试验条件74

7.检验规则74

7.1检验分类74

8.标志、制造技术证明书,保管及运输76

8.1标志76

8.2技术证明书76

8.3存放及运输76

8.4出场运输及架设78

前言

为明确xx制梁场的产品质量要求,确保产品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各项强制性指标,规范和统一xx制梁场的产品技术要求,制定本企业标准。

1.本标准由xxxx制梁场制定。

2.本标准起草单位:

xxxx制梁场。

3.本企业内控标准主要从原材料进场、生产过程技术标准、成品梁检验等方面加强控制,注重产品技术标准、质量控制和试验检测,质量标准控制全面、可行。

4.本企业内控标准解释权属场工程部,其修订工作亦由工程部负责。

其他任何部门及人员均无权随意改动。

5.本企业内控标准的颁布和修订由梁场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xx制梁场

企业内控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x制梁场预制箱梁产品的定义、分类、原材料技术标准、施工技术标准、型式试验、包装、运输、存储、检验、出场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xxxx制梁场预制箱梁,按照鲁南铁路总体设计进行的制造、存储、检验、出场等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编制本标准时,下列文件均有效。

2.1产品标准

TB/T3432-2016《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2.2设计规范

TB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TB10002.1-2005《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TB10002.3-200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4-2005《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5-20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10002.2-2005《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TB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条文说明》

2.3施工规范

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JGJ85-201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T10-20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GB/T50146-201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JGJ/T178-2009《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TB/T3233-2010《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测量方法》

JGJ/T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Q/CR9603-201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2.4验收标准

TB10752-2010《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5-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5-9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JGJ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14-2014《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50204-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T193-200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2.5.主要原材料标准

TB/T3320-2013《铁路桥梁球型支座》

TB/T1853-2006《铁路桥梁钢支座》

TB/T2965-2011《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

GB/T5224-20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

GB/T1499.3-2010《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

钢筋焊接网》

GB/T701-200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

GB/T3077-2012《合金结构钢》

GB/T699-2015《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TB/T3193-2016《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

GB/T14370-201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21372-2008《硅酸盐水泥熟料》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GB/T14684-2011《建设用砂》

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JG/T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碴粉》

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TB/T3192-2008《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

GB/T25182-2010《预应力孔道灌浆剂》

JC/T986-2005《水泥基灌浆材料》

GB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

JC901-2002《水泥混凝土养护剂》

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

GB/T19250-2013《聚氨酯防水涂料》

GB/T20221-2006《无压埋地排污、废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5836.1-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5836.2-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

GB/T18684-2002《锌铬涂层技术条件》

TB/T3274-2011《铁路混凝土梁配件多元合金共渗防腐技术条件》

GB/T4956-2003《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GB/T10125-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TB/T3275-2011《铁路混凝土》

GB13788-2008《冷轧带肋钢筋》

JT/T695-2007《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涂层防腐技术条件》

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5117-2012《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

2.6.产品试验方法

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2.7.材料试验方法

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

室温试验方法》

GB/T238-2013《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T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JGJ/T27-201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GB/T2650-2008《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

GB/T2651-2008《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

GB/T2652-2008《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2653-2008《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

GB/T2654-2008《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

GB/T22315-2008《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

GB/T21839-2008《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GB/T28900-2012《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GB/T230.1-2009《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

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230.2-2012《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

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的检验与校准》

GB/T230.3-2012《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

标准硬度块(A、B、C、D、E、F、G、H、K、N、T标尺)的标定》

GB/T231.1-2009《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

试验方法》

GB/T231.2-201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

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231.3-201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

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GB/T231.4-2009《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4部分:

硬度值表》

JC/T956-2014《勃氏透气仪》

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749-2008《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

GB/T208-201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12573-2008《水泥取样方法》

GB/T12959-2008《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

JC/T1073-2008《水泥中氯离子的化学分析方法》

GB/T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JC/T1083-2008《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

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16《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TB/T2922.1-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相法)》

TB/T2922.2-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化学法)》

TB/T2922.3-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砂浆棒法)》

TB/T2922.4-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石柱法)》

TB/T2922.5-2002《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

TB/T3054-2002《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

GB/T16777-2008《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18244-2000《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

GB/T2791-1995《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

GB/T529-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

GB/T2790-1995《胶粘剂180°

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T14336-2008《化学纤维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GB/T14337-2008《化学纤维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2794-2013《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GB18173.1-2012《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

片材》

GB/T29417-2012《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干燥收缩开裂性能试验方法》

2.8仪器、试验、计量、检定

GB/T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

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904-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用水中pH的测定》

GB/T6907-2005《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

GB/T6909-2008《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

JJG621-2012《液压千斤顶检定规程》

JJG52-2013《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

JJG49-2013《弹性元件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

TJX001~01-2012《工程试验仪器设备校验方法》

GB/T197-2003《普通螺纹公差》

JGJ/T152-200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GB/T531.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GB/T531.2-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2.9其他相关标准规程

JGJ/T294-2013《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

JGJ/T15-2008《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T14902-2012《预拌混凝土》

GB/T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GB/T50784-201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JJG59-2007《活塞式压力计》

JJG99-2006《砝码》

TB10104-2003《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

GB/T29422-2012《水泥化学分析废液的处理方法》

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产品的定义、代号、分类

3.1定义

产品名称为:

预制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以下简称“箱梁”,本标准中箱梁均指本产品。

3.2代号

产品代号为:

TJQF31.5/23.5Z(Q)/D(S)/Y(W)-001

代表生产顺序

直(曲线)/单(双)线/有(无)声屏障

梁体跨度31.5/23.5米

xxxx制梁场

示例:

TJQF31.5ZDY-001即代表xx制梁场生产的第001孔跨度单线31.5米直线有声屏障箱梁。

3.3分类

xx制梁场预制箱梁按照跨度分为31.5米单/双线箱梁和23.5米单/双线箱梁,按照二期恒载又可分为直线无声屏障箱梁、直线有声屏障箱梁、曲线无声屏障箱梁及曲线有声屏障箱梁等。

4.梁体材料及技术要求

桥梁生产所采用的各类原材料,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方可投入使用:

各类原材料应具有制造厂家的质量合格证明书或经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质量合格检验报告单。

原材料进场后必须经复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投入使用,单独堆放,并设有明显标识。

所有原材料的技术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

4.1水泥

(1)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强度不低于42.5级的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中混合材仅限于磨细矿渣粉或粉煤灰,碱含量不应大于0.60%,比表面积300~350m²

/Kg,熟料中C₃A含量不应大于8.0%。

其余技术尚应符合TB/T3275-2011《铁路混凝土》的规定。

(2)水泥技术要求及检验频次如表4.1-1所示,其各项指标均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1)及《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TB/T3432-2016)相关技术指标要求的规定,检验试验方法按《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标准8.1-8.8条的规定执行。

(3)水泥进场须附有产品合格检验单,并经梁场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才允许使用,水泥储存自出厂日期起超过3个月或受潮时必须重新试验,符合该等级质量要求时方可继续使用。

表4.1-1水泥的技术指标及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进场检查

日常检验

项目

频次

1

烧失量

≤5.0%

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

1.任何新选货源;

2.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所有厂家必须6个月全检一次

1.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需检验一次。

2

氧化镁含量

3

三氧化硫含量

≤3.5%

4

凝结时间

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

5

安定性

沸煮法合格

6

抗压强度(MPa)

3d

≥17.0

28d

≥42.5

抗折强度(MPa)

≥3.5

≥6.5

7

碱含量

≤0.60%

8

比表面积

300~350

9

游离氧化钙含量

≤1.0%

10

助磨剂名称及掺量

符合GB175-2007第5.2规定

11

石膏名称及掺量

12

混合材名称及掺量

仅限粉煤灰和

磨细矿渣粉

13

氯离子含量

≤0.06%

14

熟料

含量

≤8%

(4)进场水泥必须作好标识,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不同编号的袋装水泥,应分别储存。

贮存袋装水泥的仓库设在地势较高处,周围排水畅通,储存库要求干燥通风,防潮湿,堆码高度不得超过1.5米,距离墙边200mm。

水泥使用应本着“先进库,先使用”的原则。

(5)对于每批水泥,按《水泥取样方法》GB/T12573-2008要求取样。

不同品种、不同批号水泥要采用留样筒分别存放。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受潮、凝结过慢,立即停止使用,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不合格品:

凡化学指标(烧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镁、碱含量,游离氧化钙含量,氯离子,熟料C3A含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中的任一项不符合要求为不合格品。

(7)水泥进场后,由物资部对进场水泥核查生产厂名、品种、强度等级、重量、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及是否受潮等,作好记录,并由物资部委托梁场试验室按规定取样做常规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2粉煤灰

(1)粉煤灰每批进场粉煤灰须有质保书或试验报告单,其各项指标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1)及《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TB/T3432-2016)相关技术指标要求的规定。

其性能指标及检验频次见表4.2.1。

表4.2-1粉煤灰性能指标及检验频次

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

≤12%

2.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达6个月者。

1.同厂家

、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检验一次,不足上述数量时也需检验一次。

含水率

≤1.0%(干排灰)

需水量比

≤95%

≤3.0%

≤0.02%

/

氧化钙含量

≤10%

游离氧化钙

安定性(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

≤5.0mm

活性指数

≥70%

(2)首批进场粉煤灰的全检项目为:

细度、烧失量、含水率、需水量比、三氧化硫含量、Cl-含量、碱含量、氧化钙含量、游离氧化钙含量、安定性、活性指数。

取样方法按《水泥取样方法》(GB/T12573-2008)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1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的等量样品,总量至少3kg。

(3)粉煤灰进场后,由物资部委托梁场试验室按规定取样做常规检验,试验室抽检项目为:

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安定性。

(4)有下列情况之一要进行型式检验:

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正常生产时,每6个月全检一次(放射性除外);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5)判定规则:

拌制混凝土用粉煤灰,试验结果符合表4.2-1表要求时为合格品。

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允许在同一编号中重新取样进行全部项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判定。

凡低于表4.2-1表最低级别要求的为不合格品。

(6)粉煤灰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得受潮、混入杂物,同时防止污染环境。

4.3磨细矿渣粉

(1)S95级矿粉磨细矿渣粉各项指标均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TB/T3432-2016)、《铁路混凝土》(TB/T3275-2011)。

其技术指标和检验频次如表4.3-1

(2)磨细矿渣粉进场后,由物资部委托梁场试验室按规定取样做常规检验。

取样方法按《水泥取样方法》(GB/T12573-2008)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以在20个以上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20kg。

试样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

(3)检验方法符合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标准中的规定。

(4)检验结果评定:

符合表4.3-1要求的为合格品。

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则重新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的复检,评定时以复检结果为准。

(5)运输与储存:

矿渣粉在运输与储存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

表4.3-1磨细矿渣粉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

400~500

1.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

t检验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