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0774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福堂二号路测量施工方案说明书文档格式.docx

褐黄色,可塑,湿,含氧化铁、姜石。

②2层粉砂:

褐黄色,中密,湿,含云母、石英。

3)第四纪冲洪积层(Q4al+pi):

③层粉质黏土:

褐黄色,可塑,湿,含氧化铁。

④层粉质黏土:

④1层粉土:

褐黄色,中密,湿~很湿,含云母、氧化铁。

⑤层细中砂:

褐黄色,湿~饱和,中密,含云母、石英。

⑤1层粉土:

(2)地下水概况

本路段场地地形比较平坦,无地表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埋深为7.00m~7.30m(地下水位的标高为29.41m~30.19m)。

根据相关勘察资料和被拟建场区区域资料,该地区近3~5年最高水位标高为31.00m。

经综合分析,建议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可按31.00m考虑,本拟建场区最高水位埋深(1959年)接近自然地表。

3、道路平面线位

本路段设计起点0+810;

设计终点为1+479.47,与现况南大红门路路边接顺,道路设计全长687.34m。

道路起点与现况西三路形成灯控丁字路口;

道路终点与现况南大红门路形成灯控丁字路口,需将南大红门路口处的隔离带铲除约124m,并重新施划南大红门路路口标线,增加南大红门路上的机非分隔护栏、信号灯、路口车道指示标志牌及指路标志牌等。

4、道路纵断面

道路设计最大纵坡为0.63%,最小纵坡均为0.30%;

最小坡长110m;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8000m,凹曲线最小半径800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59.96m。

5、道路横断面

本路段采用的标准横断面分为两段设置。

规划纵四路~五福堂路段:

三幅路型式,红线宽40m,主路宽16m,两侧辅路各宽7m,在主路与辅路之间设置宽为2m的主辅分隔带,辅路外侧为3m宽的人行道。

五福堂路~南大红门路段:

三幅路型式,红线宽40m,机动车道宽16m,两侧非机动车道各宽3.5m,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宽为2.5m的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道外侧为4m人行道及2m绿化带。

机动车道路拱横坡为两面坡,路拱曲线为直线接抛物线型,横坡度为1.5%,坡向道路外侧。

非机动车道为直线型单面坡,横坡度为1.5%,坡向道路外侧。

人行道横坡为直线型单面坡,坡度为1%,坡向道路内侧。

6、路面结构

本路段结构设计年限15年,处理路基顶面回弹模量E0值不低于30Mpa。

(1)路面结构一(总厚为57cm,适用于主路路面结构)

细粒式沥青砼AC-13C4cm

粘层油一道

中粒式沥青砼AC-20C7cm

下封层1cm

透层油一道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3×

15=45cm

(2)路面结构二(总厚为47cm,适用于辅路路面结构)

细粒式沥青砼AC-1C4cm

中粒式沥青砼AC-20C6cm

下封层1cm

透层油一道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2×

18=36cm

(3)路面结构三(总厚为45cm,适用于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细粒式沥青砼AC-13C3cm

细粒式沥青砼AC-16C5cm

透油层一道

(4)路面结构四(总厚为38cm,适用于人行道路面结构)

透水型步道方砖6cm

粗砂垫层2cm

级配碎石30cm

7、无障碍设施

在人行横道上设置盲道,盲道宽50cm,距人行道外侧平缘石50cm。

路口及自助式人行过街均设置为无障碍坡道。

3、给水工程

给水工程以管线综合施工图为准。

(1)各种井室均考虑为钢筋混凝土井室。

(2)管道弯头及三通处设钢筋混凝土包封,井室两侧管道设素混凝土包封。

(3)管顶50cm以下考虑用中粗砂回填。

(4)球墨铸铁管材考虑为成品已做防腐。

4、排水工程

道路用地两侧现况主要为南郊农场用地范围,现况为工业区大院厂房以及部分住宅小区,现况敷设有雨污合流管线。

1、雨水管线

雨水管线(D=500~WxH=2200x1000mm)沿五福堂二号路自道路桩号0+810由西向东接入拟建五福堂路雨水方沟,下游最终排入凉凤支渠;

自五福堂路由西向东接入现况南大红门路雨水管线,下游最终排入凉凤支渠。

2、污水管线

污水管线(D=400~800mm)沿五福堂二号路自道路桩号0+810由西向东接入拟建南大红门路污水干线,下游最终排入拟建瀛海污水处理厂,近期设置污水临时泵站将污水抽升至五福堂路北段现况污水管线排放。

3、管线位置

本工程雨水管线为单线布置,位置位于规划永中,污水管线为单线布置,位置位于规划永中以北4m。

4、管材与基础

本工程雨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Ⅱ级),橡胶圈接口,150°

砂石垫层基础;

污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Ⅲ级),橡胶圈接近欧,150°

砂石垫层基础及120°

混凝土基础。

5、雨水口支管

雨水口支管采用混凝土承插口管(Ⅱ级)、混凝土基础及满包加固。

6、检查井及雨水口

井筒采用M10水泥砂浆MU10混凝土井壁墙体模块砌筑,灌孔混凝土为C25,井筒亦可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MU15以上非粘土烧结实心砖,内外1:

2防水砂浆抹面20厚。

踏步采用球墨铸铁小踏步。

5、再生水工程

本工程的再生水管线西起规划纵四路西侧,起点位于道路桩号0+810;

东至南大红门路,终点位于道路桩号1+479.47,与南大红门路现况DN400mm再生水支管相接。

1、管线位置

再生水管线位于道理规划永中以南15m处。

2、干线管径

再生水干线管径为DN400mm。

3、管道高程

再生水管道管顶覆土一般控制在1.5m左右,最小覆土1.5m,最大覆土4.0m。

4、管材及接口

再生水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及管件,T型胶圈接口。

球墨铸铁管管材级别为K9级,管径为DN400、DN300、DN200、DN150、DN100,管道产品壁厚分别为8.1mm、7.2mm、6.3、6.0及6.0mm。

5、管道附件布置

沿再生水管道设置闸阀、高速双孔排气阀。

6、管道防腐

球墨铸铁管内衬水泥砂浆防腐层,管道外壁按常规防腐。

7、管道基础

管道下方铺设中粗砂垫层作为管道基础。

8、管道支墩

管道端头、折点及三通处设置支墩。

9、管道试压标准

再生水管道试压标准为1.0MPa,试压时管道端头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证安全。

6、电力管线工程

本工程位于五福堂二号路上,设计起点位于道路桩号0+810,由西向东延伸新建电力隧道,终点与五福堂电力隧道相接,线路位于五福堂二号路永中南侧18.5m处。

本工程新建2.0m×

2.1m明开电缆隧道266.7米;

隧道直线三层井1座、隧道三通三层井1座、通风口1座;

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埋管包封用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C20豆石混凝土,埋管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横断面:

电力隧道为2.0m×

2.1m,净宽2.0m,净高2.1m。

覆土小于4米为250mm,覆土大于4米为300mm。

电力埋管12φ150+2φ100加筋玻璃钢管双层排列,高为0.62m,宽为1.62m。

纵断面:

隧道坡度最小不于0.5%,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5%。

电力隧道与大部分管线垂直交叉,高程按规划管线控制高程设计,电力隧道埋深在3.5~11米之间。

电力管线埋管深度范围在0.8~2.0m之间。

二、编制依据

2.1测量方案编制依据

1、五福堂二号路(西三路~南大红门路)道路工程设计文件。

2、五福堂二号路(西三路~南大红门路)排水工程设计文件。

3、五福堂二号路(西三路~南大红门路)再生水工程设计文件

4、五福堂二号路(西三路~南大红门路)电力隧道工程设计文件

5、五福堂二号路(西三路~南大红门路)给水工程设计文件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三、施工控制测量

3.1测量控制范围

1、五福堂二号路(西三路~南大红门路)道路工程

2、五福堂二号路(西三路~南大红门路)排水工程

3、五福堂二号路(西三路~南大红门路)再生水工程

4、五福堂二号路(西三路~南大红门路)电力隧道工程

5、五福堂二号路(西三路~南大红门路)给水工程

3.2测量控制要求

根据甲方所交控制桩点布置的实际情况,由项目部测量队组织对所交桩点进行精密复测。

并及时将复测结果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批。

复测精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后,将精密导线及精密水准点导线引至施工场地附近。

在加密控制点时要考虑点的稳定性,以及施工期间的测量精度要求。

另外还要顾及车辆、行人对施测不受影响,将所有的控制点合理布控。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测量队主要对施工测量、定位测量、控制测量的工序检查复核。

工程竣工后,按设计图纸进行中线、高程贯通测量,确保中线、标高及平面尺寸达到设计要求。

测量原始记录、资料、计算、图表真实完整,不涂改,并妥善保管。

测量仪器按计量部门规定,定期进行仪器设备检定,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保证仪器设备状态良好。

认真贯彻执行测量复核制度,外业测量资料必须经过第二人复核,内业测量成果必须二人独立计算,相互校对,作到步步有复核,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

3.3测量控制原则

五福堂二号路(西三路~南大红门路)市政工程测量工作遵照: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图纸设计文件中的相关规定,本着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

实行二级测量管理机构。

项目部测量队:

主要负责测量工作管理,技术指导,控制点检核与复测,与线管公司、测量监理单位、驻地监理测量工程师等单位的内外联系协调工作;

施工队测量队:

主要负责现场的施工放样及相应技术交底工作与现场施工测量工作。

各级测量机构配备熟练的技术人员及先进精密的测量仪器设备。

做到步步进行复核检测,对各种桩点严加保护,以此实现控制测量的目的。

3.4导线测量控制

3.4.1导线水平角施测

全部采用方向观测法,用博飞BTS-802C全站仪检测四测回,半测回归零差6″,一测回中2倍照准误差9″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6"

,最终取全部测回的平均值。

根据规范测角中误差±

8"

要求,附合精密导线或精密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控制在下列计算的值内,

各测回角度差一定满足测量规范要求。

3.4.2导线边长施测

测导线边长采取博飞BTS-802C全站仪直接测定.每边测距中误差±

15mm范围内,相对中误差1/14000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10000。

(见附表)

3.4.3测量成果(见附表)

测量成果进行严密平差,导线测量结束后提交成果表和精度评定等资料并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

四、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是通过测绘院所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利用精密水准仪配合塔尺将高程引入施工区内。

在施工时,多次将高程引入施工场地进行复核,并进行甲方所交控制点高程联测,保证高程精确。

高程控制路线应选择连接各施工场地最平坦和最短的线路,以达到测站少、观测快、精度高的要求。

施工场地附近设置3个水准点,相互检核;

两水准点的位置,以能安置一次仪器即可联测为宜,又方便引测,并避开施工的干扰。

施工高程控制测量,是按照设计精度施测各施工场地附近水准点之间的高差,保证在高程方面,按规定精度正确贯通,并使道路及各附属工程按要求的高程正确修建。

高程控制网采用城市三等水准点布设精密水准点。

精密水准网沿道路布设成附和路线、在施工场地附近应设置3个水准点。

往返较差、符合闭合差小于±

(L为附合导线的路线长度为Km)。

精密水准点应选在离施工场地变形区外稳固的地方。

水准点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精密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60m,前后视距差≤5m,视线长度20m以上时视线高度不低于0.5m,视线长度20m以下视线高度不低于0.2m。

精密水准网数据处理采用严密平差,成果取值应精确至毫米。

精密水准测量结束提交高程成果表和精度评定等资料并及时上报监理。

五、施工测量

5.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控制道路结构尺寸、限界尺寸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施工测量是确保全线道路施工、管线安装按设计准确就位,是确定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本工程施工测量的施测环境和条件复杂,必须精心施测和成果整理,工程测量成果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

土方回填及结构施工测量严格对标高及尺寸控制。

在细部结构定位测量时发现误差及时调整。

5.2各个施工项目的测量

5.2.1施工测量准备

在工程开工前,仔细阅读相关图纸、规范及相关资料,对图纸所标注的尺寸、位置及高程进行验算,避免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原因而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

5.2.2测量放线及复测

1、测量放线及控制点位检查:

道路中心线、道路边线、道路高程及占地红线、各种管线的标高和位置等。

2、对各工序各测量控制要素全程进行跟踪检查、复核。

5.2.3横断面的复测

根据所布设得导线进行道路中线恢复,在必要时适当加密;

然后根据现状地形及设计横断面进行横断面复核,起伏较大的地段,应进行加密(加密距离为直线段10米,曲线段5米)。

由于线路里程桩、边桩已有标识,所以横断面复核,采用钢尺拉距加密里程,横断面复核从已知高程控制点开始,每隔一定距离向另一已知水准点闭合。

测绘成果与设计提供值不符时,及时交监理工程师确认。

5.2.4道路工程测量

根据施工需要,按施工工序要求测放道路中线桩,中线桩的间距直线段为10m,曲线为5m;

遇到特殊情况适当加密,然后根据道路中线桩测放施工控制线,根据道路平、纵、横,计算每一桩号对应的路基宽,测量现状地面高程,作为原始资料存档,并确定填土层数及填方工程量。

具体施测:

①土方施工测量,先根据所给线路中心坐标,用全站仪精确放样线路中心桩,同时测得原地面标高,据此定出线路的征地边界桩,与图纸用地边界相比以做复核。

②土方路基测量,根据道路永中坐标,放出中桩和边桩,根据设计高程测出桩顶下返数,然后挂小线量至设计标高,打好白灰点,指挥平地机刮到设计标高。

完成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

土方路基检验标准如下:

项目

纵断高程

中线偏位

宽度

平整度

横坡

限差

+10,-15

(mm)

50(mm)

>

设计值

15mm

±

0.3℅

③路面结构层施工测量,路面结构层施工是该段路的施工重点,也是保障线型的最后关键工序。

路基交验完成后,对于底基层施工,采用土方路基一样的施工方法。

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摊铺机施工,根据摊铺机板宽定出横向距离,再根据导梁长度定出纵向桩号,用水准仪测出每点高程确定摊铺厚度。

每层施工结束后,均与监理工程师共同验收每层标高及宽度,具体控制指标如下: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

厚度

+5,-10(mm)

-8,0mm

=设计值

8mm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实测项目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石面层实测项目

1.2mm

-8mm

20mm

+10mm

+20mm

+0.3%

5.2.5管线工程施工测量(开挖断面见附图1)

施工前应先校核下游已建管线和雨、污水等主管干线高程,如无矛盾,再进行施工。

按图纸给定数据放出管道中线,根据土质放出上口线,机械挖至设计标高以上10cm,之后采用人工清理槽底,严格监测开挖情况,以防超挖。

基础完成后重新恢复中线进行安管。

安管完成后立即检测中线。

①认真学习图纸,依据设计图提供的定线条件,结合工程施工的需要做到测量所需各项数据的内业搜集、计算、复核工作。

②根据内业计算数据,用平面控制点,测设管道中线的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竖向折点及直线段控制点,钉中心桩,桩顶钉中心钉。

并在沟槽适当位置设置栓桩。

③测定中心桩桩号时,用测距仪或钢尺测量中心钉的水平位置,用钢尺丈量时要拉紧伸平。

④沟槽形成后,用经纬仪把中线及时投测到槽下,钉中心桩。

⑤用两个高程控制点为一环进行临时水准点测设及校测,其闭合差不大于12mm(L为两点间水平距离以千米计)。

临时水准点放在稳固的不易被碰到的地方,其间距不大于100m,应经常复测。

⑥以两个临时水准点为一环进行施工高程点测设,施工高程点每次使用前应进行复测。

⑦控制槽底及管道铺设时,沟槽两边每隔10m用施工高程点测设一对高程控制桩,标明桩号,钉高程钉画上红油漆标志作为控制铺管高程。

⑧井室处需设一对高程桩,并标明井室号,其高程下返数标明写清。

六、测量的精度要求

仪器名称

等级

误差

闭合差(较差)

水准仪

三等

10mm/km

12

全站仪

二级

1/14000

≤1/10000

钢尺

三级

1/10000

≤3mm

6.1道路测量精度要求

为了确保道路满足设计要求,必须严格的检查和检测。

将控制测量成果,经自检合格后及时上报驻地监理审批。

检测均应按照规定的同等级精度作业要求进行,5天内提交成果报告,严格控制检测值与原测值较差小于2倍中误差。

若大于该值或发现粗差,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

严格对测量过程控制,导线点的坐标较差不大于±

16mm;

高程点高程的较差不大于±

30mm;

导线起始边(基线边)方位角的较差不大于±

16”;

相邻高程点的较差不大于±

5mm;

导线边的边长较差不大于±

10mm。

道路中线偏差控制在5mm以内。

6.2管道工程测量要求

为了确保管道工程满足设计要求,必须严格的检查和检测。

(1)用两个高程控制点为一环进行临时水准点测设及校测,其闭合差不大于12mm(L为两点间水平距离以千米计)。

(2)以两个临时水准点为一环进行施工高程点测设,施工高程点每次使用前应进行复测。

(3)控制槽底及管道铺设时,沟槽两边每隔10m用施工高程点测设一对高程控制桩,标明桩号,钉高程钉,以红油漆标志作为控制铺管高程。

(4)井室处需设一对高程桩,并标明井室号,其高程下返数标明写清。

七、测量工作管理

1、为确保施工测量精度,我方将由技术负责人主持组织具有市政道路测量经验的测量人员组成项目精测队,配备全站仪和精密水准仪。

2、开工前,根据监理的测量数据资料,布设施工控制网点。

这些网点必须完全吻合监理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的基本数据,并满足规定的施测精度。

3、施工现场的所有的测量控制点均由精测队负责,各施工队的测量班只负责日常施工测量。

4、实行定期校核制度,每个月对测量控制点进行一次校核,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5、测量人员要严格执行换手测量的规定,每一测点必须经过换手测量后方可定点。

6、做好测量记录工作。

通过与测绘院提供控制点定向联系测量和水准测量做好布设导线工作。

八、施工测量人员及仪器设备

8.1测量人员明细

测量人员明细表

序号

姓名

工作年限

职务

备注

1

吴国啥

15

负责人

2

于志会

10

测量员

8.2主要测量工具的配备

测量仪器是控制主体工程及附属结构能否按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重要环节。

为满足施工要求,对施工测量工作实施全过程控制。

投入如下测量仪器及设备,见下表。

测量仪器及设备表

序号

仪器名称

精度

型号

设备编号

博飞电子全站仪

1’2+2ppm

BTS-802C

20070137

博飞水准仪

3mm/Km

AL332-1

20073742

3

普通塔尺

5米

4

对讲机

5

大钢尺

九、施工测量规定

1、所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进行严格校检,并具有相应资质检验单位的检验报告,确保其精度满足测量要求,专人操作,妥善存放。

2、控制桩未经测量监理复核的测量桩点一律认为是无效桩点。

在施工过程中,在测量过程中严格执行换手测量制度,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及时建立准确的施工导线网,按《工程测量技术规范》要求施测。

4、所有测量控制点均为铜心点,桩点设在地层稳固,便于查找和保护的地方。

5、对永久性测量标志应予保护,未经同意,不得损坏。

6、加强测量管理及技术工艺管理,严格监控建筑施工偏差,严禁侵入限界。

7、结构的轴线定位点和水准基点均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施工前应按各有关单位最后认可的施工图进行复核,并妥善保护,在施工期间应经常复测,被损坏的测量点要及时补测。

十、竣工测量

待工程完成后,对本工程使用的导线严密平差后,施测断面结构尺寸,断面密度为20m,曲线段加密为10米。

竣工中心点的设置按北京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管理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将所有结构、线路、管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