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70889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考高考化学 专题0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docx

备考高考化学专题0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讲义

专题08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部分

(1)活化分子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

(2)温度越高,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大、浓度越大()

(3)压强越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大()

(4)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5)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固定的,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用量,反应速率保持不变()

(6)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反应就不再进

行()

(6)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8)在恒温条件下,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9)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反应物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10)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1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2)加入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改变了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13)一定条件下,某一反应的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百分数是一定的()

(14)同一反应,在相同

时间间隔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和意义都不一定相同()

(15)5mol·L-1·s-1的反应速率一定比1mol·L-1·s-1的反应速率大()

(16)一个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反应速率成正比()

(17)正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18)对于某可逆反应,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答案】

(1)×

(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

二、化学平衡部分

(1)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在恒容条件下,有两个平衡体系:

A(g)

2B(g);2A(g)

B(g),都增加A的量,A、B转化率都变小()

(3)在一定条件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变大()

(4)由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5)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增大()

(6)对于N2(g)+3H2(g)

2NH3(g) ΔH<0,平衡后,改变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其转化率增大()

②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H3,则NH3的体积分数减小()

③保持温度不变,压缩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H2的转化率均增大,其体积分数均减小,NH3的体积分数增大,N2、H2的浓度增大,NH3的浓度减小()

(7)对于C(s)+H2O(g)

CO(g)+H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增加或减少C(s)的量,平衡不移动()

(8)对于2SO2(g)+O2(g)

2SO3(g)反应,当密度保持不变,在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条件下,均不能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9)对于C(s)+CO2(g)

2CO(g)反应,当密度保持不变,在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条件下,均能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0)对于2SO2(g)+O2(g)

2SO3(g)和I2(g)+H2(g)

2HI(g)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当压强保持不变时,均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1)对于I2(g)+H2(g)

2HI(g)反应,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压强均能缩

短达到平衡所用时间,但HI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12)对于C(s)+H2O(g)

CO(g)+H2(g)反应,其平衡常数K=

()

(13)H2(g)+I2(g)

2HI(g)平衡常数为K1,HI(g)

H2(g)+

I2(g)平衡常数为K2,则K1·K2=1()

(14)化学平衡常数越大,说明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化学平衡常数越小,说明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即该反应进行的就越不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就越小()

(15)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越大()

(16)K=

,温度升高,K增大,则CO2(g)+H2(g)

CO(g)+H2O(g) ΔH>0()

【答案】

(1)×

(2)×(3)×(4)√(5)×(6)①×②×③×(7)√(8)×

(9)√(10)×(11)√(12)×(13)×(14)√(15)×(16)×

1.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平衡

 

1.通过数据比较反应速率大小的方法——“一看二转三比较”

第一步:

看单位是否统一;

第二步:

将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转化成用同一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第三步:

比较数值确定大小。

2.惰性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的两种影响

(1)恒温恒容:

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2)恒温恒压:

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3.判断平衡状态的方法——“逆向相等,变量不变”

(1)“逆向相等”:

反应速率必须一个是正反应速率,一个是逆反应速率,且经过换算后同一种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

(2)“变量不变”:

如果一个量是随反应进行而改变的,当不变时为平衡状态;一个随反应的进行保持不变的量,不能作为是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3)巧记“变量不变”判断法

①由“变”到“不变”,不变时达到平衡。

②由“不变”到“不变”,不变时无法判断。

4.判断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5.解答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步骤

6.有关化学平衡计算的“3”点说明

(1)有关化学平衡的常见计算是化学平衡常数、物质的平衡浓度和平衡转化率之间的相关计算。

(2)在进行有关化学平衡的“三段式”计算时,要注意各物质的起始量、平衡量和转化量三者单位的统一。

(3)凡是气体的压强变化、密度变化均必须转化为物质的量的变化或气体的体积变化才能进行相关计算。

7.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三种关系

(1)与化学方程式书写形式的关系:

对于同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即:

K正=

若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发生改变。

两反应加和,得到的新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是两反应平衡常数的乘积

;两反应相减,得到的新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是两反应平衡常数相除得到的商。

(2)与反应热的关系:

(3)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由于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所以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再写出。

①在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由于水的浓度视为常数而不必出现在表达式中。

②在非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应出现在表达式中。

如:

CH3COOH(l)+CH3CH2OH(l)

CH3COOCH2CH3(l)+H2O(l)

K=

8.“三看”、“两法”突破化学平衡图像题

9.等效平衡判断“四步曲”

第一步,看:

观察可逆反应特点(物质状态、气体分子数),判断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还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可逆反应;

第二步,挖:

挖掘反应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注意密闭容器不等于恒容容器;

第三步,倒:

采用一

边倒法,将起始物质按可逆反应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成同一边的物质;

第四步,联:

联系等效平衡判断依据,结合题目条件判断是否达到等效平衡。

1.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Cl2(g)

2HCl(

g)+I2(s)。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断裂1molCl-Cl键的同时形成2molH-Cl键

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C.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D.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答案】A

2.已知反应2SO2(g)+O2(g)⇌2SO3(g)△H<0,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加快,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B.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充入O2,可提高O2的转化率

D.当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答案】B

【解析】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A错误;B、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C、充入氧气,虽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但氧气

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组分都是气体,因此气体质量始终不变,如果是恒容装置,容器的体积不变,根据密度的定义,任何时刻密度都相同,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如果是恒压装置,气体系数之和不相等,当体积不再改变,即密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错误。

3.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Cl2(g)

COCl2(g),其中容器Ⅰ中5min时到达平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O

Cl2

COCl2

COCl2

500

1.0

1.0

0

0.8

500

1.0

a

0

0.5

600

0.5

0.5

0.

5

0.7

A.容器Ⅰ中前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0.32mol·L-1·min-1

B.该

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容器Ⅱ中起始时Cl2的物质的量为0.55mol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加入CO0.8mol、Cl2 0.8mol,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大于80%

【答案】AC

反应平衡常数K=

=10,平衡时CO转化率:

×100%=80%;依据Ⅱ中数据,结合方程式可知:

              CO(

g)+Cl2(g)⇌COCl2(g),

起始浓度(mol/L)  2    2a       0

转化浓度 (mol/L)  1      1       1

平衡浓度 (mol/L)   1    2a-1  

     1

Ⅰ和Ⅱ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同则:

K=

=10,解得:

a=0.55mol,故C正确;D.CO(g)+Cl2(g)⇌COCl2(

g)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起始时向容器I加入CO0.8mol,Cl20.8mol,相当于给体现减压,减压平衡向系数大的方向移动,平衡转化率降低,小于80%,故D错误;故选AC。

4.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

CO(g)+H2O(g)

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0

1.2

0.60

t1

0.80

t2

0.20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mol/(L·min)

B.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molH2,到达平衡时,n(CO2)=0.40mol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C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减小,H2O的体积分数也减小

【答案】CD

K=

,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molH2

,则x=0.2mol/L,所以n(CO2)=0.40mol,故C正确;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CO,平衡正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减小,H2O的体积分数也减小,故D正确。

点睛:

向有多种反应物的平衡体系中加入一种反应物,平衡正向移动,加入物质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如CO、H2O是反应物,加入CO,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减小,H2O的转化率增大。

5.T℃时在2 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

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T2>T1)时,Y的体积分数(或Y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4X(g)+Y(g)

2Z(g)

B.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3 mol/(L·min)

C.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 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