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134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docx

第二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问答题库

防灾减灾气象科普知识汇编

一、知识点

1.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旋涡。

2.龙卷风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

3.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雨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

4.雷电时,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

5.拉尼娜现象(反厄尔尼诺现象):

在赤道太平洋东中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6.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相互转变需要大约4年的时间。

7.气象咨询电话:

96121

8.在台风来临前如何安全避险?

A要明白自己所处的是否是台风要侵袭的危险区域;

B要了解安全逃离的路径以及政府提供的避难场所;

C要具备充足且不易腐败的食品和水;

D注意清理通畅下水道;

E买保险

9.全球约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荒漠化危害地区。

10.各国对沙尘暴的应对妙招:

i.美国:

“天地结合”降沙尘

ii.中国:

京津周边建生态屏障

iii.澳大利亚:

围绕牧场治沙

iv.中东:

黄金铺就绿色

11.黑潮不是黑色的潮水,而是一股颜色深邃(黑)的暖流(潮)。

12.北京在国内率先把对环境无影响的绿色催化剂液氮用于飞机增雨,率先把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用于飞机作业指挥,率先进行气球携带碘化银焰弹增雨作业。

13.世界上的第一张天气图是因克里米亚战争而诞生的。

14.中国第一张气象图是上海徐家汇气象站绘出的。

15.北极阁气象台是中国的第一个拥有全面的测绘气象数据能力的气象台。

16.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称为台风或飓风。

17.热带气旋按照其强度的不同,依次可分为6个等级:

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18.台风究竟如何影响飞机飞行安全的呢?

1、颠簸

2、结冰

3、雷击

4、冰雹

5、能见度低

6、风切变

19.气象武器主要通过催化空气中的不稳定因素,产生能量转化,导致局部地区的天气发生变化。

20.当有雷电时,不得已需在树下停留时,须与树身保持两米以上距离,同时尽可能地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放在膝上,双臂不要接触地面。

21.若雷电快要击中时,应立即除去身上所有金属物并下蹲,身体向前倾,把手放在膝上,曲成一团,千万不要平躺在地上。

22.典型的气象雷达主要由发射系统、天线系统、接收系统、信号处理器、显示系统等部分组成。

23.微波遥感技术特点:

全天候性,穿透性,纹理特性。

24.“风云三号”主要任务:

天气预报、监测、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为军事气象和航空,航海等专业气象服务。

25.“风云三号”在2008年5月27日由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26.“风云三号”特点优势:

1、将实现对大气的三位探测;

2、实现全球高分辨率观测;

3、实现了全天候和全天时工作。

27.大气的组成:

干洁大气,水汽,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

28.气象要素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i.降水预报;

ii.云雾的预报;

iii.温度及相关气象预报;

iv.风的预报

29.气团:

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和湿度)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30.气象灾害特点:

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群发性突出;连锁反应显著;灾情重。

31.主要气象灾害种类:

i.干旱与洪涝

ii.强对流天气

iii.低温与冰雪

iv.大风与沙尘暴

32.GPS气象学是指利用全球卫星导航技术遥感地球大气的学科。

33.GPS气象学的主要任务是探测对流大气的特性参数,包括大气折射率、湿度、温度、密度、气压和风。

34.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行星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35.影响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主要是下垫面附近的热力因子。

36.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俗称梅雨锋,它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

37.关于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太阳黑子异常活动的周期上。

38.风能可利用的几种基本形式:

i.风力制热;

ii.风力发电;

iii.风力提水;

iv.风帆助航

39.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太阳年辐射总量大。

40.交通气象监测的三个原则:

i.代表性;

ii.准确性;

iii.比较性

41.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42.光化学烟雾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转化形成的高氧化性的混合气体。

43.晕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对日光或月光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组光学现象。

44.霾的气象定义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

45.大气的运动既有规律性又有随机性。

46.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规定的高度(即1.25~2.00米,国内为1.5米)上的空气温度。

47.一天之中,如果人接受紫外线的照射时间不足20分钟,那他就会有紫外线供应不足的危险。

48.空气湿度是由安装在百叶箱中的干湿球温度表和湿度计等仪器测定的。

49.现在为人们生活和工作需要服务的气象预报指数,有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晨练气象指数、紫外线强度和花粉浓度预报等等。

50.霰通常在地面气温不太冷时降落,常见于降雪前或与雪同时降落。

51.我国有五级气象台。

即国家级气象业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省级气象中台、地级气象中台和县级气象站。

52.气象上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1月为冬季。

53.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54.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55.世界气象日是1960年由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

56.太阳能可利用区主要分布在:

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下游以南的地区。

57.积雪的观测包括雪深和雪压

58.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的观测和存储气象的观测数据的设备

59.台风生成的必要条件1热力条件2初始扰动3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4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60.台风的路径1西移路径2西北移路径3转向路径

61.冬季风起源于西伯利亚高压

62.寒潮是东亚冬季风最直接的表现

63.第四纪大冰期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

64.交通气象检测的三个原则1代表性2准确性3比较性

65.沙源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66.蒸发是地表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组成部分

67.蒸发传感器根据超声波测距原理

68.数据采集器是自动气象站的核心

69.采集器的电源能保证采集器至少7天正常工作

70.台风眼为下沉气流

71.大气污染有的是由于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有的则是由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烟尘、爆炸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人为因素对大气的污染是主要的,尤其是现代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对城市大气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

72.冷锋即冷空气的前锋,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冷空气向暖空气推进。

冷锋上多风雨激烈的天气,锋后多大风降温天气;反之为暖锋,锋上多阴雨天气,锋后转多云和晴天,气温回升。

73.居室里比较舒适的气象条件是:

室温达25℃时,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50%为宜,室温达18℃时,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0—40%。

74.倒黄梅(reoccurrenceofMeiyu):

出梅进入盛夏已数日,长江中下游气象要素已具盛夏特征后又再转入具有梅雨特点的天气。

这种情况就好像梅雨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故名倒黄梅。

一般来说,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短者一周左右,长者十天半月。

75.中间层又叫高空对流层。

76.臭氧存在于平流层。

77.产生风的根本原因:

气压梯度的存在。

78.全球气压带分为:

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区。

79.大气增温主要是大气通过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和地-气间的热量交换获得的。

80.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前后。

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

81.北半球一年中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82.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反气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83.热带气旋分为:

热带低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6~7级)、热带风暴(8~9级)、强热带风暴(10~11级)、台风(≥12级)

84.梅雨天气是静止锋形成的。

85.沿着锢囚锋可看到多变的天气,可能会有雷暴。

86.飑线指风线突然改变、风速急剧增大的天气现象,其出现气温会下降并伴有降雨。

87.在寒暖流相遇的海域里,可形成类似气象上冷暖空气交绥的锋面,是渔业上重要的渔场。

88.水分进入大气后,由于本身的扩散和气流的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之中,使大气具有不同的潮湿程度。

89.台风采用4位数字编号,前2位表年份,后两位表示当年台风序列号。

90.1960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

91.目前已进入第五代气象卫星时代。

92.气象界第一个学派——挪威学派(也称卑尔根学派)

93.短时预报是0~12h以内的天气预报,临时预报指当时的天气监测和0~2h的外推预报。

94.我国现代长期天气预报工作始于涂长望先生。

95.天气的预测预报分为数值预报、统计预报、天气学预报。

96.近5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变暖速率为全球平均增暖的2倍左右。

97.在北半球,自春分日后,日长渐渐大于12h,夏至日达最长,而后日长渐短,至秋分日又减少到12h;再往后日长进一步缩短,冬至日日长为一年中最短,而后日长又逐渐增长,至翌年春分日又达12h。

周而复始,如此循环。

98.大气的运动变化是由大气中热能的交换所引起的,热能主要来源于太阳,热能交换使得大气的温度有升有降。

99.空气的流动是由气压梯度力推动起来的,风刮的猛烈还是微弱是由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来决定的。

100.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大气这种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称为大气辐射。

101.在大气科学学科中,把水圈和冰雪圈分开的原因是水和冰雪存在形态和比热不同。

102.当干燥空气绝热冷却时,高度每增1km时,温度下降6℃。

103.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小,能让大量的太阳辐射透过到达地面,而大气又强烈的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返回一部分给地面,使地面不致受热过多,这种作用犹如温室的保温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104.扬沙是大风扬尘弥漫低空,使水平能见度在1000米到10000米之间的一种大气浑浊现象。

105.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细微尘、烟或盐粒,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并使远处物体略带淡蓝色或淡黄色的一种大气浑浊现象。

106.气象灾害的种类:

暴雨、寒潮、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霜冻、连阴雨等。

107.寒潮灾害的主要特点:

剧烈降温(一般过程降温在10度以上)和大风,有时伴有雨、雪、霜冻等。

108.我国南极长城气象站建于1985年2月14日。

109.地球的大气层约有1000千米

110.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装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

111.霜,是水汽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

112.天气预报中常提到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区域常为晴热天气。

113.天气预报中的暴雨是指:

某地24小时累积降水量大于或等于50毫米。

114.当某气象台发布了红色预警信号,表示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5℃以上。

115.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来自北极及西伯利亚。

116.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雪花的基本形状与冰分子一样都是六边形。

117.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增温的现象。

118.台风生成于热带洋面。

119.泥石流是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产生泥石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二、选择题

1.2014年世界气象日主题(A)

A.天气和气候:

青年人的参与B.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

C.我们未来的气候D.天气,气候和水的志愿者

2.我国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A)

A、使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显著下降,人员伤亡明显减少B、建设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减灾工程

C、加强减灾科学研究

3.下列自然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因素诱发的是:

(1)滑坡、泥石流

(2)洪涝(3)火山喷发(4)台风(5)地震(6)寒潮(B)

A、

(1)(4)(6)B

(1)

(2)(5)C

(2)(4)(6)

4.目前我国共有几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A)

A、10B、15C、20

5.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A)

A、干旱B、洪涝C、作物病虫害

6.暴雨导致马路积水遇到车辆熄火时应(A)

A、立即停车,奔向高处B、躲在车内,等待救援C、把车推出去

7.(A)对地面气候有温室效应,所以人们称之为温室气体。

A、二氧化碳B、氦气C、氢气

8.下面哪一组属于气象能源(A)

A、风能、太阳能B、风能、核能C、水能、太阳能

9.下列城市中被称为“雾都”的是(C)

A、东京B、纽约C、伦敦

10.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是(B)

A、5月11日B、5月12日

C、5月13日D、5月14日

11.1982年科学家首次发现臭氧减少的现象是在(B)天空

A、北极B、南极C、青藏高原

12.强台风袭来时,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及时(B)

A、减小规模B、取消C、提高保护措施

13.地球上出现的潮汐现象是由于(B)

A、地日吸引力B、地月吸引力C、地转偏向力

14.在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时,应该(C)

A、原地不动等待救援B、大跑离开C、双脚并拢距离

15.短期天气预报的时效在我国天气预报的时效规定是指(C)

A、两天内B、五天以内C、三天以内D、一天以内

16.郑和下西洋是利用了(A)

A、季风B、台风C、海风

17.夏天如果同学在操场上中暑昏倒应马上采取(B)

A、按人中穴让其苏醒B、转移到阴凉处C、用凉水降温

18.对我们国家来说(A)是大雾多发季节

A、秋冬B、春夏C、秋夏D、春秋

19.空气温度表示空气(A)程度的物理量

A、冷热B、潮湿C、多少

20.天气预报中的暴雨是指某地24小时累积降水量大于或等于(B)

A、30mmB、50mmC、100mm

21.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原因是(C)

A、太阳辐射加强B、暖流增强C、二氧化碳增多D、降水增多

22.夏天,水泥墙、水管“冒汗”预示天气的变化是(B)

A、天气将变得晴朗起来B、天要下雨C、出现大雾天气

23.气象部门通常将大于或等于(C)度时的天气称之为高温

A、33B、34C、35D、36

24.雾是悬浮于近地面层中的大量微小(B)

A、细沙B、尘土C、水滴

25.1989年1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C)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A、8月B、9月C、10月

26.每年的(A)为“世界气象日”

A、3月23日B、1月21日C、12月1日

27.霜,是(B)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

A、水B、水汽C、冰

28.对,同一种物体来说,雷电喜欢的物体是(B)

A、干的物体B、湿的物体C、不是很干的物体

29.你知道风、雨、雷电等天气的发生在哪一层吗?

(A)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

30.夏季经常出现的打雷现象,它是积雨云中两种不同性质的电荷云团之间所引发的(A)现象

A、放电B、空气流动C、混合运动

31.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容易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当强风吹起尘沙,使得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到达下面那条标准即可定义为沙尘暴?

(C)

A、小于10公里B、小于5公里C、小于1公里

32.晴天时一日中最低气温常出现于(C)

A、上午6时B、凌晨C、日出前

33.当瞬间风速达到多少(C)时,称为大风

A、12米/秒B、15米/秒C、17米/秒

34.当风力达(C)级或以上的风称为大风,它能把倒大树,打断电杆等

A、6B、7C、8D、9

35.每年的哪一时期是我国各大江河最容易发生洪水的时期,对防洪减灾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C)

A3~5月B4~11月C5~9月

36.防灾减灾系统工程不包括下面的(D)

A.预报B.监测C.抗灾D.救助

37.自然灾害的监测方式不包括(C)

A.卫星与航空遥感监测B.地面台风监测C.地面跟踪监测D.水面和水下监测

38.防御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有(C)

①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在山区实施护坡工程②严禁开发山区

③进行山区移民,使它们迁到山外④禁止滥采滥伐,进行植树造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9.防洪的工程措施有(C)

A.实行防洪保险B.洪泛区的土地管理

C.修建分洪区D.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

40.下列属于预防滑坡工程措施的是(C)

A.修建水库B.迁移居民C.砌石护面、设置排水沟D.建立监测网络

41、台风生成于(A)。

A.热带洋面B.温带洋面C.高山D.热带雨林

42.产生泥石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C)。

A.降水  B.高温  C.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D.地震

43.台风是一种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强烈涡旋,其近中心风力达(B)级以上。

A.10B.12C.8D.11

44.热带气旋根据强度来划分,以下等级最低的为(A)。

A.热带低压B.热带风暴C.台风D.飓风

45.台风风力最大的部位是:

(D)

A.台风眼B.台风眼附近C.台风云系外围D.台风墙

46.我国长江流域最近一次全流域型特大洪水发生在(C)。

A.1996年B.1997年C.1998年D.2000年

47.在太平洋上形成的强烈涡旋叫做热带气旋,而在大西洋上形成的强烈涡旋则称作(D)。

A.热带风暴B.热带低压

C.强热带风暴D.飓风

48.在台风眼区内,多是(A)天气。

A.晴好B.阴雨C.大风D暴雨

49.营造沿海防护林最主要是为了防御下列哪种气象灾害(A)

A.台风 B.暴雨C.干旱 D.寒潮

50、为了防止火灾形成连续蔓延的状态,应根据防火规范要求确定好各栋建筑间应保持的最小防火间距,同时应按照该建筑的(A)等确定相应的耐火等级。

A.使用性能,建筑面积,高度B.建筑类型,抗震设防烈度

C.使用性能,建筑类型,高度D.建筑面积,抗震设防烈度

51、中国最早有地震记录是(A)时代:

A尧舜时代B商周时代

C秦朝D汉朝

52、雷雨天有什么样的危险可能进入房间。

(B)

A大冰雹B球状闪电

C大风D大雨

53.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C)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A8月B9月C10月

54.霜,是(B)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

A水B水汽C冰

55.对同一种物体来说,雷电喜欢的物体是:

(B)

A干的物体B湿的物体C不是很干的物体

56.你知道风、雨、雷电等天气的发生在哪一层吗?

(A)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

57.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来自:

(C)

A南极洲B欧洲C北极以及西伯利亚

58.拨打以下哪个电话号码可以获得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信息:

(B)

A121B96121C511121

59、高温预警分三个等级,请问橙色高温的标准是:

(C)

A连续三天最高温度35度以上B24小时内最高温度35度以上C24小时内最高温度37度以上D48小时最高温度37度以上

60、静止气象卫星距离地面(C)千米:

A3.4万B3.5万C3.6万D3.7万

61、暴雨导致马路积水遇到车辆熄火时应:

(A)

A立即停车,奔向高处B躲在车内,等待救援C把车推出去

62、(A)对地面气候有温室效应,所以人们称之为温室气体。

A二氧化碳B氦气C氢气

63、下面哪一组属于气象能源(A):

A风能、太阳能B风能、核能C水能、太阳能

64、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州岛仙台港以东发生9.0级地震,继而又引发海啸核事故等问题,引起世界关注。

请说出,日本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A)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65.气旋是大气中水平气流旋转而形成的大型涡旋,气旋中,天气常发生剧烈的变化。

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心和研究,请说出北半球气旋的旋转方向(A)

A、逆时针旋转B、顺时针旋转C、视气压情况而定

66.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向,原因是(C)

A太阳辐射加强B暖流增强C二氧化碳增多D降水增加67.以下那种气体会产生“温室效应”,所以人们称之为温室气体(A)A二氧化碳B氦气C氧气D氢气

68.厄尔尼诺现象是指(A)海域的海水异常增温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次年,常常会造成全球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

A赤道东太平洋地区B赤道西太平洋地区C赤道东大西洋地区D赤道西大西洋地区

69.如果将地理信息系统(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C)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C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70.以下哪个是城市内涝发生最不可能的原因?

(C)

A城市化过程中,因住宅区、工业区等建设的需要,填埋了许多池塘和河道(湿地)

B城市的道路路面,大多是采用不透水的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城市居民多用自来水,很少打井取水,导致地下水位升高,渗入地下的地表水减少

71.近年来北方蝗灾肆虐的主要天气原因是:

(C)

A洪涝B高温C干旱

72.北方地区拥有中国40%的人口和60%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A)

A20%B30%C40%

73.中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B)

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

B裸地面积扩大,急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

74.特大暴雨的标准是日降雨量达到:

(C)

A50毫米以上

B100毫米以上

C250毫米以上

75、为防雷击,户外避雨,不宜在(C)避雨,同时也要远离高压线和变电设备。

 

A、路边B、桥下C、大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