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1397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docx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答案

【篇一:

包头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4】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

嗔视()旁骛()龙吟凤哕()...

2.请选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分)

害人听闻荫庇冥思瑕想阴晦相得益彰迁徒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哀牢山是一个美的世界,美的景,美的人,美的物。

美的情,无不令人触目伤怀。

....

b.小亮和王明是一对黄金搭档,在工作中两人相映成趣,都取得了喜人的业绩。

....

c.为了改变这个班学风不正的局面,李老师服从了领导的安排,粉墨登场担任了该班的班主....

任。

d.遨游于艺术的海洋时,美虽然有时在印象中稍纵即逝,但仍能使人感怀。

....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创刊一年来,该报取得了很大成绩,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誉为“导向好、品位高”。

b.适度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把心理之船停泊在一个平静的“码头”;而超过个人实际的高

目标,则容易造成心理失衡。

c.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人为的蓄意破坏以及恶劣天气变化,都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灾

难性后果。

d.科学家在对流行病进行分析后指出,大量饮酒或饮用酒精配制的饮料与癌肿的发生有密切

的关系。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风筝》——鲁迅——现代

b.《海燕》——高尔基——前苏联

c.《爱莲说》——周敦颐——唐代

d.《杨修之死》——罗贯中——元末明初

6.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任选一题3分)

(1)上联:

心灵同仪态并美;

下联:

(2)乾隆年间,大学士李调元有一次从新疆冒雪回京。

途中在一酒店歇脚时,见墙上悬挂一

副对联却只有上联:

黄狗过霜桥,点点梅花落地;

店主告诉他,几个月前,有一书生早晨来店饮酒,见店外桥上有一黄狗行走,就随口吟出上

联;但费尽心机,也写不出下联,故挂在这里,以求佳对。

李调元思虑再三,终无中意之作,忽然几只乌鸦飞过来,落在门前雪地上跳跃觅食,他心中顿时开朗,赶紧索来纸笔,将下联

一挥而就:

7.默写。

(8分)

(1),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3),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4)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6)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孟子》)(8),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左传》)

二、阅读(4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

(10分)

厚而不知足

者患处之⑥。

”孙叔教再拜曰:

“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

“位已高而意益下⑦。

官益大

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①令尹:

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

指都城。

⑧吊:

吊唁。

④不肖:

不能干,没有

贤德。

⑤受吏民之垢:

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⑥患处之:

灾祸就隐伏在

那里。

⑦意益下:

越发将自己看低。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去:

(2)官益大而心益小益:

9.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1)敬受命,愿闻余教。

译文:

(2)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译文:

10.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2分)

11.“老父”在服饰、行动上与“一国吏民”有什么不同?

(2分)

12.老父给孙叔敖提了三条建议,请补出后两条(每条限四个字)(2分)

①位高意下②③

(二)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13-17题。

(12分)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

赵青新

①那年我11岁,凡事都爱跟父母对着干。

尤其是父亲。

我最烦他板着脸训我的模样。

让我朝东,我就偏要向西。

②已经记不清为什么和父亲吵架了,只记得父亲气白了脸,顺手拿起一根棍子朝我打来,

下手很重。

我身上火辣辣的,心头也火辣辣的,一气之下便夺门而出,跑到附近的一个建筑

工地躲了起来。

③不知过了多久,隐隐约约听见父亲在喊我的名字。

我摸着手臂上的淤血,一声不吭。

我暗暗发誓,再也不要回家,再也不要看见父亲。

父亲的声音渐渐远去,他到别处寻我了。

我松了口气,却又有点失落。

夜越来越深,树影摇晃,风声呼啸,似乎有可怕的东西在黑暗

中窥视我。

我心里不由得一阵阵发毛,挣扎了好一会儿,终于决定回家。

④走进巷口,远远的,我就看见家里的灯亮着。

已经半夜了,这盏孤灯在一片漆黑中显

得分外明亮。

我迟疑地推开半掩的家门,抬头一看,天哪,父亲就坐在门口的一张椅子上,

正直勾勾地盯着我呢!

我知道逃跑已经来不及了,索性也直勾勾地盯着父亲。

哼,要打就打

吧!

⑤父亲站起身,走近我。

他的神情憔悴,眼里满是血丝。

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感

觉神经就像紧绷到极限的琴弦,随时都会断裂。

我等待着即将来临的一顿痛打。

可是,过了

好一会儿,父亲才举起手。

他要打我了吗?

我本能地缩紧了身子。

父亲的手颤抖着,轻轻地

落在了我的头上。

他就那么一言不发地抚摸着我,然后叹了一口气,转身走了。

我慢慢回过神来,突然觉得很惭愧。

⑥如今,我已经成家立业。

我的儿子一转眼也到了11岁。

不久前,他做错了事被我批评

了几句,非但不认错还跟我顶撞。

我一下子火了,打了他一巴掌。

就在妻子拉扯我的当口,儿子跑出了家门。

妻子责怪我太粗鲁了,赶忙按照通讯录给儿子的同学打电话找人。

我虽然在口头上极力维护自己做父亲的威严,要妻子不要找那个臭小子,可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

儿子不会出事吧?

千万不要出事啊!

⑦天黑了,还下起了雨。

我再也坐不住了,拿了一把雨伞就出门寻找。

去了几个儿子平

时常去的地方,都没找到,只好漫无目的地在街上到处转,不时喊着儿子的名字。

我的心情越来越焦虑,并且懊悔我打了他。

儿子要是出了事,我一辈子不能原谅自己。

不知道过了多久,妻子打我的手机,说儿子回家了,淋得跟落汤鸡一样,已经让他去洗澡睡觉了,让我也赶紧回家。

⑧回去的路上,雨水和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多年以

前,父亲也曾这样四处喊着我的名字,还有他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和憔悴的神情——原来,父亲曾也这样默默守候着我的成长,让我得以安然度过青春的叛逆期。

13.第一段“他让我朝东,我就偏要向西”,写出了“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2分)

14.第三段“我松了口气,却又有点失落”,“我”为什么松了口气?

为什么又有点失落?

(2分)

15.“这盏孤灯在一片漆黑中显得分外明亮”,这句话中隐含着怎样的意蕴?

(2分)

16.“父亲的手颤抖着,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上。

?

?

然后叹了一口气,转身走了。

”请分析...........

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

17.文章后面部分又写“我”的儿子出走以及寻找这一内容,揣摩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分)

(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8—22题。

(11分)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沈羡云

①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

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开辟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②人们在谈起空间交会对接时总是将它们连在一起,好像是一回事,实际上它是两个过

程,即是空间交会和空间对接的总称。

空间的交会对接就好像人生的恋爱和结婚一样,是有联系但性质上又不完全相同的两回事。

空间交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调整,在空间轨道上按预定位置和时间“相会”的过程。

通常只要交会的航天器相距在一定距离范围以内(例如300米),就算实现了交会。

对接是指它们“相会”后,通过专门的对接装置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

交会的航天器不一定对接,但是需要对接的航天器则一定要首先实现交会,而且交会还必须达到对接所要求的精度。

③回顾一下载人航天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

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与我国一样,经

过了发射单个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三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一项技术就是交会对接技术。

可以说没有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就没有载人航天的发展。

可以想象一下,哪个火箭有这样大的推力可以将像国际空间站这样的庞然大物发射到太空?

国际空间站的建成,都是靠交会对接将一个个舱段与空间站的主构架连接在一起的;国际空间站的应用,也是通过交会对接将航天员和物质一次次地送到国际空间站,使他们发挥作用。

目前我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仅为9.2吨,不仅无法将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也满足不了空间实验室在运行期间所需大量物资的运输要求。

④根据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过程,可将其在载人航天活动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⑤首先,它是空间站和载人飞船维持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航天员定期的更换、飞行所

需的燃料、航天员的食物、科研生产原材料的补给和取回、仪器设备的更换与维护、在飞行轨道上为其他应用卫星提供服务等,都需通过空间交会对接以实现地面和太空航天器之间的人员和货物运送。

⑥其次,解决运载火箭推力有限的难题。

当航天器的体积和重量超过运载火箭的能力时,可以分次发射,然后把各次发射的飞行器或者有效载荷经过空间交会对接,在轨道上组装成大型的航天器。

这样,利用航天器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可以间接地完成大型或超大型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和空间站的组装任务。

⑦第三,进行空间站维修和救援。

通过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维修在轨道上出故障

的航天器,或者发射救生船以营救在飞行轨道上出事故的载人航天器上的航天员。

⑧再有,实现往返于轨道间、星际间的渡船、拖船等服务型航天器的在轨作业。

⑨最后,对今后发展和规划复杂的飞行任务进行有效优化。

例如,复杂飞行任务可以分

解成为几个独立的相应阶段,然后利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按飞行过程要求,重新将其组合。

⑩总之,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和空间应用的扩大,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作用亦将

越来越重要。

(节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8.第一段引用报纸上的一则消息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分)

19.请概括说说什么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分)

20.第二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好处?

(3分)

21.第三段画线的句子表达是否准确?

请说出你的理由。

(3分)

2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2分)

a.交会的航天器不一定对接,但是需要对接的航天器则一定要首先实现交会。

b.只有通过交会对接将一个个舱段与空间站的主构架连接在一起才能建成国际空间站。

c.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空间站和载人飞船维持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

d.完成大型或超大型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和空间站的组装任务必须利用航天器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四)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23-27题(12分)

人生不用太多条件

阮直

①那些生存、成长条件好的人真让人羡慕。

我们羡慕那些生下来就落地首都的孩子们,

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就是国民中的“贵族”;我们羡慕那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起点上他们就赢了我这样的草根一族,那些优越的生存条件,是我用尽毕生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的,比如他们从小就能受到的一流教育,他们有尽情挥霍不尽的财富。

②其实这些身不由己的条件就不应该被列为普遍人生的条件。

因为它的偶然性就如我们

坐胎成天生丽质,还是歪瓜裂枣都与自己无关,有关的只是我们创造和利用的条件。

③伦敦开始也是村庄,就像贵族的起点也有草莽,把村庄作为起点,把创造条件作为开

始,才是我们人人都具备的条件。

有条件是个好命运,没条件就是个好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创造,就像历史上的犹太民族,在生存的家园遭受了灭顶之灾之后,他们漂泊世界各地,寄人篱下时,反倒强化了他们的生存能力。

没有土地做工厂,他们有发明创造,没有广袤的国土立足,他们有智慧。

按人口比例算,哪个民族都没像犹太人那样产生过那么多的教授、专家、学者。

就像资源条件极差的日本,也没有制约住他们成为经济大国。

④《鸟类世界》一书中记载有一种海鸟,它能飞越太平洋,靠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

行时,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时,它把树枝放在水里,然后站在上面休息一会儿。

饿了,就站在上面捕食;困了,就站在上面睡觉。

谁能想到小鸟飞越太平洋依靠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

试想一下,如果它带上鸟巢和足够的食物,它还能飞得动,飞得远吗?

同样,成功也不能一味苛求条件,如果一味苛求条件,再好的条件也只能成为你捆绑在翅膀上的黄金,它不仅无助你成功,反而会拖累你前进的步伐。

人类的生存与创造也是如此,成就伟大事业的那些人反倒没有什么优越的物质条件。

⑤弱者等待条件,强者创造条件。

真正的成功者就应善于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条件。

就像

那只飞越太平洋的小鸟,仅仅依靠一小截树枝就能立足、生存、飞翔。

⑥可如今许多人创业,就是依赖条件,总是把自己平庸的人生归咎于条件不好,可条件

都好了,我们还用奋斗吗?

海湾地区那些王室成员家族的后代很少有科学家、艺术家、奥运冠军,他们优越的生活条件就是他们翅膀上的黄金。

今年的欧洲金球奖得主阿根廷人梅西,九年前还是个“侏儒症患者”,在十一岁时被诊断出生长激素缺乏症,而这会阻碍他的骨骼生长。

家里的经济条件难以承受小梅西的治疗费用,因此全家决定移民西班牙寻求解决之道。

可这样的身体条件没有制约梅西热爱足球,九年之后,他成了世界足坛的巨人。

如果要是当初理智地对待自身的条件,世界足坛就没有了“梅西的神话”。

当年的马拉多纳也被足球专家视为不具备踢足球身材条件的“侏儒”。

可就是这些“侏儒”的条件反倒成就了他们谱写神话的动力。

⑦抓住机遇,时刻记住不足,就完美了自己。

成就每一项事业更多的时候不是要看已经

具备的条件,而是要看我们创造条件的智慧与信心。

如果要条件,就要那只海鸟嘴里叼着的一截木棍儿就足够了。

(选自《社区》2010年第23期)

23.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结尾加点词语“一截木棍儿”的含义。

(2分)

2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第⑥段用来证明观点的正反论据。

(3分)

25.请为文中画线句子“人类的生存与创造也是如此,成就伟大事业的那些人反倒没有什么优越的物质条件”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2分)

【篇二:

八年语文竞赛题+答案】

=txt>

(一)、诗词默写我最棒。

(每空1分,共10分)

123

4、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5678

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0

(二)、国学常识我知道(每题2分,共4分)

1

2

(三)、我是百科知识王(每题1分,共16分)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a、月亮?

b、姻缘

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

3、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b)a、50元b、100元c、200元

4、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b)a、李贺b、李商隐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b)a、杜甫b、李白

6、“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b)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

7、“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b)a、文章b、书法

8、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

(b)a、花之君子者b、花之隐逸者

9、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

(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

(a)

a、孟母教子b、举案齐眉c、岳母刺字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b)a、黄山?

b、泰山

1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

(c)

a、陆游;b、岳飞;c、辛弃疾;d、李清照。

13、古诗文中的妻子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概念(d)?

a妻子b儿子c女儿d妻子和子女

14、鲁迅的《朝花夕拾》中,长妈妈为“我”买了什么书?

(a)

a、《山海经》b、《三哼经》c、《三字经》

16、武松打虎是哪部名著里面的故事?

(b)a《三国演义》b《水浒传》。

二、语段阅读有技巧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

盖在有无近远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

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亭亭净植②陶后鲜有闻少..

③而名之不可说出④莫能肖也酷似,逼真(“相似”亦可)..

2、《》中“逼”字有以下几个。

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b)。

(2分)

a.强迫b.接近,迫近c.狭窄d.威胁

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2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纯以情韵胜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辍耕之垄上

d.其真、孔子、屈原之徒其子好骑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显得妖艳。

(2分。

“染”、“濯”、“妖”各0.5分)

5、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b)。

(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6、同为,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2分)香味:

莲——兰——氲氲无所。

品位:

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2分。

后一格填出其中一句得0.5分)。

7、(甲)文以莲为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高洁(2分)(意思接近即可)的品性。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8~13题。

(20分)

①那年我14岁,自我感觉已经长大,可有些逆反心理,凡事都爱跟父母对着干。

尤其是父亲,我最烦他板着脸训我的模样,所以他让我朝东我就偏要向西。

②已经记不清是为了什么和父亲吵架了,只记得父亲气白了脸,顺手拿起一根棍子朝我打来,打得好重,我身上火辣辣的,心头也火辣辣的,赌气之下便夺门而出,跑到了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躲了起来。

③不知过了多久,我隐隐约约听见父亲在喊我的名字,我摸着手臂上的淤血,一声不吭。

我暗暗发誓,再也不要回家,再也不要看见父亲。

父亲的声音渐渐远去,我松了口气,却又有点失落。

夜越来越深,树影摇晃,风声呼啸.黑暗中似乎有可怕的东西在窥视我,心里不由得一阵阵发毛。

我挣扎了好久,终于决定回家。

④走进巷口,远远地,我就看见家里的灯亮着。

已经半夜了,这一盏孤灯在一片漆黑中显得分外明亮。

我迟疑地推开半掩的家门,抬头一看,心头像突然被蝎子蜇了一下,天哪!

父亲就坐在门口旁的一张椅子上,直勾勾地盯着我呢!

我知道逃跑已经来不及了,索...

性也直勾勾地盯着父亲,哼,要打就打吧!

...

⑤父亲站起身,走近我,他的神色憔悴,眼里满是血丝。

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感觉神经就像紧绷到极限的琴弦,仿佛一瞬间就会断裂。

我等待着想象中即将来临的一顿痛打。

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举起了手。

他要打我了吗?

我本能地缩紧了身子。

父亲的手颤抖地、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上,他就那么一言不发地抚摸着我,叹了一口气,转身走了。

我慢慢回过神来,突然觉得很惭愧。

⑥多少年过去了,我已经成家立业,我的儿子一转眼也到了当初我那个年龄了。

不久前,因为他做错了事被我批评了几句,他非但不认错还跟我顶撞,我一下子火了,打了他一巴掌,就在妻子拉扯我的当口,儿子跑出了家门。

妻子责怪我太粗鲁了,按照通讯录给儿子的同学打电话找人,我虽然在口头上极力维护自己做父亲的威严,要妻子别再找那臭小子了,可是我的心一直七上八下的,儿子不会出事吧?

千万不要出事啊!

⑦天黑了,还下起了雨。

我再也坐不住了,拿了一把雨伞就出门寻找。

去了儿子平时常去的几个地方,都没找到,我只好漫无目的地在街上到处转,喊着儿子的名字。

我的心情越来越焦虑,并且很愧疚,懊悔自己打了他。

儿子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

不知道过了多久,妻子打我的手机,说儿子回家了,淋得跟落汤鸡一样,已经让他去洗澡睡觉了,让我也赶紧回家。

⑧走在回家的路上,雨水和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多年以前,父亲也曾经这样四处喊着找我,他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和他憔悴的神情——原来,父亲曾经也这样默默守候着我的成长,让我安然走过青春叛逆期!

(选自《课外阅读》)

8、选文中“我”有怎样的经历?

在此经历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4分)“我”青春期因叛逆而离家出走,父亲守候着我的成长;儿子青春叛逆期离家出走,“我”守候儿子的成长。

“我”青春叛逆期由赌气后离家出走到决定回家后看到父亲感到惭愧;(也可具体用文中词语由“赌气”“离家出走”“发誓不回家”“挣扎”到“惭愧”等作答)在儿子青春叛逆期,因儿子离家出走,“我”由愧疚到从中感悟并深刻理解了父亲当年对我爱的守候。

(也可具体用文中词语由“火了”“七上八下”“焦虑”“愧疚”“懊悔”到从中感悟并深刻理解了父亲当年对我爱的守候。

没有“从中感悟并深刻理解了父亲当年对我爱的守候。

”扣1分)

9、.请你给选文拟个合适的标题。

(2分)

标题:

围绕父亲或父爱和成长的关系来拟题即可。

例1: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例2:

父亲守候(关爱、陪伴?

?

)成长

10、理解第④段中两个加点问语“直勾勾”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分)

(1)父亲就坐在门口旁的一张椅子上,直勾勾地盯着我呢!

...

表现了父亲焦虑地期盼儿子归来及看到儿子归来时生气、懊恼的神态,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2)我知道逃跑已经来不及了,索性也直勾勾地盯着父亲,哼,要打就打吧!

...

表现了“我”(或儿子)青春期叛逆的神态,体现了“我”(或儿子)的任性和对父亲的不理解。

11、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

(4分)

此句运用了景物(或自然环境或环境)描写和心理(或心理活动)描写,烘托了“我”当时害怕(或恐惧)的心情,为下文“我”决定回家埋伏笔。

12、选文第⑧段中写到“走在回家的路上,雨水和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结合全文回答“我”为何流泪?

(2分)

听到儿子回来后,所有的牵挂、焦虑、愧疚、懊悔等情感得以释放(或宣泄);想到当年的父亲也和如今的“我”一样(或想到当年父亲布满血丝的眼睛,憔悴的神情),“我”深深地悔恨,并理解了父爱,为之感动而落泪。

13、正值青春期的你,也一定有过叛逆。

请结合自身经历,说说你的亲人(或老师或朋友等)是怎样守候你的成长的。

(3分)

能结合自身经历,有具体事例。

语言连贯、通畅。

(三)阅读下面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