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1453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3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docx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汇总

毕业论文

含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健品配方研究

 

蔡雅文

200730750302

指导教师

张耀谋副教授

学院名称

理学院

专业名称

材料化学

论文提交日期

2011年5月

论文答辩日期

2011年5月

辩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_

评阅人____________

摘要

普洱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品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普洱茶提取物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及保护心脑血管,能清除人体内活性氧化自由基防止生物膜脂质被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氧化,而且不含任何有害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极大的安全性,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对普洱茶提取常用的三种方法:

冷浸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茶膏风味的影响。

通过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普洱茶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指导普洱茶茶膏的制备,为普洱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研究出来的配方,该饮料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普洱茶的香味,又减少沉淀,茶汤色泽呈红色,澄清透明。

本文从化学成分和功效方面综述了普洱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普洱茶化学成分生物功能提取

 

目录

1前言1

1.1普洱茶的历史1

1.2普洱茶的功用1

1.2.1减肥降血脂1

1.2.2抗氧化2

1.2.3清除自由基2

1.2.4抗菌及抗癌2

1.2.5健齿护牙3

1.3普洱茶的活性成分3

1.3.1茶多酚3

1.3.2茶色素4

1.3.3茶多糖5

1.3.4茶氨酸6

1.3.5生物碱6

1.3.6洛伐他汀7

1.3.7普洱茶中矿物质元素8

1.4普洱茶的研究现状8

1.5普洱茶茶膏8

1.6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9

2实验部分9

2.1实验仪器9

2.2实验药品9

2.3茶叶的预处理10

2.4熟普茶膏、生普茶膏及混合茶膏的比较10

2.4.1生普茶膏的制作10

2.4.2熟普茶膏的制作10

2.4.3混合茶膏的制作10

2.5熟普洱茶膏的不同制作方法11

2.5.1浸提法制取普洱茶膏11

2.5.2索氏提取法制取普洱茶膏11

2.5.3超声波提取法制取普洱茶膏11

2.6茶水比例对普洱茶膏得率的影响12

2.7干燥方法对普洱茶茶膏风味的影响12

2.7.1常压蒸发干燥12

2.7.2真空干燥12

2.7.3冷冻干燥12

2.8普洱茶成分分析12

2.8.1可溶性糖的测定12

2.8.2咖啡因和EGCG的测定13

2.8.3茶氨酸的测定13

2.9茶膏饮品制作配方14

3结果与讨论14

3.1普洱茶茶膏原料的分析14

3.2不同方法制备出的普洱茶膏的比较14

3.2.1浸提方式14

3.2.2干燥方法14

3.2.3茶水比例15

3.2成分分析16

3.2.1可溶性糖16

3.2.2茶氨酸17

3.2.3EGCG和咖啡因18

3.3普洱茶茶膏饮品19

3.3.1健康饮品19

3.3.2美容养颜饮品20

致谢22

参考文献23

Abstract26

1前言

1.1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1]。

普洱茶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的DB53/T103-2003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将普洱茶定义为: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2]。

普洱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近2000年之久。

经过很长的历史发展时期,直到唐朝,普洱茶才开始大规模的种植生产,并称之为“普茶”。

之后在宋明时期,普洱茶逐渐得到中原地区的认识,并且在国家社会经济贸易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到了清朝,普洱茶开始成为皇室贡茶,这标志普洱茶到达第一个鼎盛时期,《滇海虞衡志》描写到:

“普茶名重天下……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可见当时普洱茶的贸易十分繁荣。

在当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提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有强大保健功能和迷人口感的普洱茶,对普洱茶进行了大量研究,使现在普洱茶的发展进入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

1.2普洱茶的功用

对于普洱茶的记载,清代赵学敏《本草纲副合遗》云:

“普洱茶溥香独绝也,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科学研究表明:

普洱茶除了和其他茶类一样具有安神、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延年益寿等功能,还在减肥降脂、抗氧化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功效[3]。

1.2.1减肥降血脂

普洱茶的降血脂功效受到普洱茶研究人员的很大关注,从临床等角度初步证明了普洱茶确实具有降血糖血脂功效。

张学辉等研究了普洱茶对营养型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结果表明:

低、中、高剂量(0.83g/kg·bw、1.66g/kg·bw、2.5g/kg·bw)的普洱茶精粉溶液连续灌胃35d后,中、高剂量具有显著降低肥胖大鼠体重及内脏脂肪的作用[4]。

Lin等用仓鼠和SD大鼠为动物模型的试验结果表明普洱茶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且能增加粪便中胆固醇的排出,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显示了普洱茶可能具有降血脂作用[5]。

法国国立健康和医学研究所80年代以来的临床试验表明,普洱沱茶可降血脂,使20名血脂含量很高的病人,两个月内血脂下降22%[6]。

何国藩等[6]对茶叶降血脂效应的研究认为,普洱茶对高脂模型兔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的效应;此外,饮普洱茶后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故对老年人和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患者,均有良好作用。

1.2.2抗氧化

PIN-DERDUH等[7]在2004年报道,普洱茶水提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对脂质(脂质体)和非脂质(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模型的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铁离子具有鳌合作用,具有还原力,对有机自由基DPPH具有清除作用,另外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嗜细胞里氧化氮自由基积累具有降低效果。

DUH等[8]采用TEAC(水溶性生育酚的总抗氧化能力)指标衡量各种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普洱茶与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一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脂质和非脂质氧化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指出一杯浓度为1%-2%的普洱茶抗氧化能力与150mg的维他命C相当。

1.2.3清除自由基

自由基又称游离基,由于具有较高的活性,在机体内能破坏许多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核酸等,而引发癌症和心血管等多种疾病[9]。

自由基潜在来源包括有环境因素和内生因素[10]。

其中环境因素包括吸烟、污染、表面臭氧和紫外照射。

内生因素包括酶的作用,活性氧化物与跃迁态金属的交互作用和电子传输系统。

有研究表明普洱茶的丁醇提取物可减少过氧化氢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内氧自由基的产生[11];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DPPH(二苯基苦基苯肼)和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并对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下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PF-1的损伤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12]。

1.2.4抗菌及抗癌

在抗菌方面,Wu等研究表明,普洱茶水提物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芽胞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潜在的抗菌活性[13]。

普洱茶原料晒青绿毛茶叶中,儿茶素能显著的抑制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结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对结肠弯曲菌和空肠弯曲菌具有杀灭作用[14]。

在抗癌方面,sumioHayakawa等在2001年报道[15],通过检测普洱茶对细胞增值的抑制和对诱使凋亡体的形成和DNA阶梯形成,证明普洱茶的大分子量组分能够诱导人单核白血病U937细胞的凋亡,普洱茶的大分子量组分同样可以诱导胃癌MKN-45细胞的凋亡。

1.2.5健齿护牙

普洱茶中氟化物及茶多酚在龋牙病预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适量的氟化物能使构成牙釉质——羟基磷灰石生成硬度更高的氟磷灰石[16]。

赵燕等在1993年报道[17],茶叶中氟化物和茶多酚在龋牙病预防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亚热带地区的低氟区,适氟区,就氟化物含量而言,普洱茶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防龋用茶品种。

1.3普洱茶的活性成分

普洱茶主要活性成分为茶多酚、黄烷醇类、黄烷双醇、黄酮类和酚酸。

由于现代普洱茶是在高温高湿的渥堆过程中,由微生物参与和作用下而生成的一类特殊的茶叶,在渥堆过程中,以黄酮、茶多酚为主的多酚类成分在湿热和微生物作用下,发生转化、酶促及非酶促氧化、降解、缩合等化学反应,形成了化学结构更为复杂的酚类成分[18]。

如多酚类物质主要是儿茶素经多酚氧化酶的作用氧化并聚合,生成茶色素[19]。

除了茶多酚、茶色素外,还有许多具有营养、保健和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如生物碱(咖啡碱)、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氨基酸、芳香物质、有机酸等,总计,普洱茶茶叶中含有500多种化合物。

1.3.1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类主要的化学物质,含30多种多酚类物质。

普洱茶由于其独特的后发酵工艺令茶多酚氧化,所以相比于红茶和绿茶等茶类,茶多酚在普洱茶茶叶中的含量较少,只占普洱茶茶叶干物质总量的15%-20%[20]。

茶多酚类(Teapolyphenols)又称“茶蹂质”、“茶单宁”等,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普洱茶茶叶中的多酚类包括黄烷醇类、黄酮类、黄酮醇类、酚酸及缩酚酸类等多种结构类型的酚类化合物。

除酚酸及缩酚酸类外,均具有2-苯基苯并吡喃为主体的基本骨架,统称为类黄酮类物质。

其中,最主要的是以儿茶素及其衍生物为主体的黄烷醇类,其含量约占多酚类的70-80%,是茶叶次生代谢的重要成分,也是普洱茶茶叶保健功能的首要成分,对普洱茶茶叶的色、香、味等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21]。

儿茶素的基本结构骨架是2-苯基苯并吡喃,根据取代基的情况,又分为酯型和非酯型。

主要区别在于羟基取代的数量和位置不同[21]。

其中,普洱茶的水提取物中儿茶素成分可能以EC为主,其他儿茶素,尤其是EGCG,含量极低或者HPLC基本检测不到;普洱茶茶叶中儿茶素的四个主要单体结构如图1所示:

00

图1儿茶素4个主要单体的结构式

儿茶素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天然高效的抗氧化剂和白由基清除剂,己经为世人公认。

儿茶素结构中含有多个酚羟基,易溶于水,容易被氧化成醌类而提供H+,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1.3.2茶色素[21]

茶色素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发生氧化转化而产生,可以分为茶红素、茶黄素和茶褐素等。

茶黄素是茶汤的主要黄色色素,滋味辛辣,具有强烈的收敛性。

茶黄素在1958年由RobertsE.A.H.发现,其颜色呈橙黄色,熔点237-240℃,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难溶于乙醚,不溶于氯仿和苯;溶液呈鲜明的橙黄色,水溶液呈弱酸性,pH值约5.7,具有良好的医药保健功能。

茶红素呈棕红色,刺激性没有茶黄素强烈,分子中有两个梭基(图2),显酸性,主要由茶黄素进一步氧化而成。

茶红素是一类差异极大的异源性物质,既包括儿茶素类成分经酶促氧化产生的化合物,又有儿茶素类成分的聚合物,还有儿茶素类成分与蛋白质、氨基酸和糖类非酶性催化作用的产物。

图2茶红素可能的结构式

茶褐素是非透析性的高聚物,溶于水,不溶于正丁醇,是儿茶素类氧化聚合而形成

的复杂产物,结构式仍有待确定,是普洱茶独特的化学成分。

它是普洱茶品质组成的重要因素,普洱茶在握堆发酵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化学变化,发酵过程中茶褐素的大量形成,使得汤色由原料的黄绿色变为成品的红褐色[22]。

普洱茶中的茶褐素比任何茶叶都要高,茶褐素中还含有多酚类、蛋白质、氨基酸、多糖、核酸、没食子酸等物质,茶褐素连同茶黄素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癌、抗辐射、抗突变等功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23]。

1.3.3茶多糖

茶多糖是普洱茶茶叶中一种具有防辐射、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及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功能,是茶叶中的一种单糖、双糖及多糖的混合物。

由于单糖分子中存在多个羟基,容易被氨基、甲基、乙酰基等取代,因此茶多糖是以单糖为基本组成单位的茶叶复合多糖组成的复杂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

1987年,日本学者清水岑夫研究发现茶叶治疗糖尿病的药理成分为茶多糖[24]。

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人员对茶多糖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茶多糖具有防辐射、抗凝血、抗血栓、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降血压、耐缺氧、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降血脂等作用[25]。

1.3.4茶氨酸

茶氨酸是茶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并且在一般植物中非常罕见的氨基酸。

它是1950年由日本酒户弥二郎从玉露茶新稍中所发现,从它的发现到目前为止,只在茶、茶梅及荤等植物中发现这种特殊氨基酸。

普洱茶茶叶中茶氨酸一般占茶叶游离氨基酸的50%以上,而在干茶叶中含量大约为1%-2%[26]。

茶氨酸属酞胺类化合物(图1.3),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是评价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因子。

研究人员对茶氨酸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和药物功能等各领域,许多体外模型和动物试验都证实了茶氨酸具有降血压、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作用、减肥作用、增强记忆力以及促进抗肿瘤药物疗效[27]。

图3茶氨酸结构式

1.3.5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含氮杂环的碱性天然有机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大多数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

普洱茶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因,茶碱和可可碱,其中咖啡碱含量最多,约占2-5%。

可可碱、咖啡因、茶碱是黄嘌呤甲基衍生物,它们的母体结构相同,只是甲基取代基的数目和位置不同。

可可碱与茶碱为同分异构体,他们分别为3,7位和1,3位的二甲基取代,而咖啡因较它们多一个甲基,为1,3,7位的三甲基取代[28]。

它们的结构如图1.4所示。

茶碱可可碱咖啡因

图4三种生物碱的结构式

这三种物质都是重要的生物小分子,在人体内能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们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骨骼肌,舒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和利尿等生理作用。

1.3.6洛伐他汀

洛伐他汀是一类组织选择性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2CoA)还原酶抑制剂,能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致细胞内胆固醇减少,反馈调节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活力,促进血浆中LDL-C水平下降[29]。

L.S.Hwang等[30]首先在普洱茶中发现有洛伐他汀(1ovastatin)的存在并有研究指出洛伐他汀是在普洱茶中发现的唯一的他汀类化合物,普洱茶中特有的一类有效的降血脂成分。

洛伐他汀的形状为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氯仿、乙腈、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醇、苯、碱性水溶液,不溶于正己烷、中性及酸性水溶液,其化学名称为:

1’,2’,6’,7’,8’,8a’-六氢-3,5-二羟基-2’,6’-二甲基-8’-(2’’-甲基-1’’-氧代)-1-萘-庚二酸-5-内酯、英文名为Lovastatin,化学结构:

如图1.5和图1.6。

图5内酯型洛伐他汀图6羟酸型洛伐他汀

1.3.7普洱茶中矿物质元素

普洱茶中矿物质元素含量为4-7%[31],到目前为止已发现27种矿物质元素,如磷、钾、硫、镁、锰、钼、钙、锌、氟、硒等,这些元素大多对人体有益,如硒可以帮助人体抗癌,氟有益与牙齿。

1.4普洱茶的研究现状

目前,人们对普洱茶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的进展:

(1)普洱茶的制作与微生物的关系:

普洱茶的色、香、味是在微生物的参与下完成的。

茶叶在握堆的过程中,由于湿热作用,给微生物的滋生和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其中黑曲霉的生长繁殖最为旺盛,其次是青霉、根霉和酵母以及灰绿曲霉。

微生物在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不仅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培养优良的菌种来参与普洱茶的制作,使之达到普洱茶色、香、味的优良品质,已经成为今后研究的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原料的化学成分研究:

周志宏等(2000)研究了云南临沧地区生产普洱茶的原料晒青毛茶,毛茶的50%丙酮提取物经葡聚糖凝胶和人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21个化合物,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

邵宛芳等(1995)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了红茶、普洱茶及其二者的加工原料——蒸青叶及青毛茶的水溶性多酚类物及其氧化产物,指出蒸青叶及青毛茶的色谱图非常相似,多酚类中的主要成份为ECG、GEGC及C。

(3)普洱茶的贮藏和握堆过科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

龚淑英等(2002)研究指出,将成品普洱茶在不同条件下贮藏时,茶叶含水量和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最佳品质出现时间提前;茶多酚、可溶性糖和氨基酸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贮藏温度提高而下降,但氨基酸与茶叶含水量相关性不大。

罗龙新等(1998)研究了云南普洱茶涯堆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及水浸出物等含量的变化,指出茶叶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均随握堆时间延长而剧烈变化,至握堆结束时,茶多酚,儿茶素,TF,TR,氨基酸及组分,可溶性糖含量均剧烈下降,TB和水不溶性茶多酚有显增加,但水浸出物含舅井未明显下降,说明茶叶内含物通过氧化、降解、缩合等反应己产生新的生成物,从而形成了新的色香味品质。

1.5普洱茶茶膏

普洱茶茶膏是通过熬制普洱茶“熟茶”而制成是茶中精品、珍品,是制茶工艺的创新。

茶膏饮用历史悠久,据记载,茶膏最早出现于唐代。

普洱茶茶膏保留了普洱茶大多数活性成分,具有与普洱茶相同的药理和保健功效,加上普洱茶茶膏饮用方便,将使普洱茶茶膏易于被市场认可。

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称:

“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

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传统中医亦认为,普洱茶膏同时具有清热、祛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止咳、生津解渴、祛风解表、延年益寿等保健功效。

现代研究证实,普洱茶膏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疲劳、抗衰老和改善微循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类疾病等保健功效。

1.6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普洱茶在中国已有近2000年历史,深受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广大消费者青睐,畅销国内外市场,被公认为绿色保健食品饮料[32]。

普洱茶是我国的特种茶类,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普洱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但是研究发现普洱茶中茶多酚含量比制备普洱茶的原料晒青绿茶中的茶多酚要少很多,原因是普洱茶在经过“渥堆”的加工工序中主要生化成分发生剧烈变化,同时也产生许多普洱茶的特有成分。

有研究表明各种茶叶的抗氧化能力差异明显[33],并指出茶叶的抗氧化能力与多酚含量有很强的正相关[34]。

本研究通过在普洱茶茶膏中额外添加食品添加剂来制备新型茶类饮品,使其在保持普洱茶的保健功效的前提下,改善普洱茶茶膏饮品的口感。

2实验部分

2.1实验药品

表1实验药品列表

试剂

生产厂家

纯度

乙酸乙酯

硫酸

无水乙醇

苯酚

葡萄糖

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分析纯

江苏强盛化工有限公司

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

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

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

分析纯

分析纯

分析纯

分析纯

2.2实验仪器

表2验主要仪器与设备列表

仪器名称

型号

生产厂家

电热式恒温水浴箱

分光光度计

数显鼓风干燥箱

西门子冰箱

超声波清洗器

精密电子天平

循环水真空泵

电热套

旋转蒸发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SY-1-2

16C14

GZX-9240

BCD-188

KQ-300E

TT300

SHZ-Ⅲ

YH

RE-52AA

UV2550

天津欧诺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

西门子有限公司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常熟双杰测试仪器厂

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

近湖镇教学仪器厂

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

日本岛津

2.3茶叶的预处理

用电子天平称取500g熟普洱茶叶,500g生普洱茶叶,用多功能粉碎机粉碎,置于5℃的冰箱中,待用。

2.4熟普茶膏、生普茶膏及混合茶膏的比较

2.4.1生普茶膏的制作

用精密电子天平称取50g普洱生茶,放进500ml的烧杯中,用600C蒸馏水浸洗两次,加入蒸馏水刚好没过茶叶,把烧杯放进水浴温度650C的水浴锅中加热2小时。

在水浴加热过程中,由于水分不断蒸发和茶叶的吸收,要不断地滴加蒸馏水,让水线保持一定的高度。

将得到的产物液体倒进烧杯中,用电炉进行加热,蒸去多余水分,得到生茶膏

2.4.2熟普茶膏的制作

用精密电子天平称取50g普洱熟茶,放进500ml的烧杯中,用600C蒸馏水浸洗两次,加入蒸馏水刚好没过茶叶,把烧杯放进水浴温度650C的水浴锅中加热2小时。

在水浴加热过程中,由于水分不断蒸发和茶叶的吸收,要不断地滴加蒸馏水,让水线保持一定的高度。

将得到的产物液体倒进烧杯中,用电炉进行加热,蒸去多余水分,得到熟茶膏

2.4.3混合茶膏的制作

将2.4.1得到的生茶膏前驱体和2.4.2得到的熟茶膏前驱体混合后倒入烧杯中,用电炉进行加热,蒸去多余水分,得到混合茶膏。

2.5熟普洱茶膏的不同制作方法

2.5.1浸提法制取普洱茶膏

浸提法制取熟普洱茶膏即2.4.2的方法。

2.5.2索氏提取法制取普洱茶膏

图7索氏提取装置

按照图2.1组装索氏提取器,并检查其密封性。

称取干燥普洱茶叶粉末2.0g,放入滤纸筒中,将开口端折叠封住,放入索氏提取筒中。

在150ml圆底烧瓶中,放入几粒沸石,加入蒸馏水10ml,从提取筒中倒入蒸馏水至虹吸管上口部即可,使用电热套加热,连续提取1.5~2个小时(虹吸5~6次),提取筒中提取液颜色变浅,待冷凝液刚刚虹吸下去后,立即停止加热。

抽滤,将提取液置于烧杯中,得到的产物液体,用冷冻干燥器进行干燥。

2.5.3超声波提取法制取普洱茶膏

用精密电子天平称取2.00g普洱茶于烧杯中,加入60ml蒸馏水,将烧杯置于超声波震荡器中,温度调整到700C,加热20min后抽滤,得到的液体产物倒入圆底烧瓶,用旋转蒸发器进行加热蒸发,得到干燥的产物。

2.6茶水比例对普洱茶膏得率的影响

分别称取熟茶2.00g,放入置有20ml,40ml,60ml,80ml,100ml,1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浸泡5min,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调节温度到70℃,浸提时间为20min,浸提一次,过滤,置于旋转蒸发器上蒸干,得出产物,分别称重,计算得率。

2.7干燥方法对普洱茶茶膏风味的影响

2.7.1常压蒸发干燥

按2.5.3的方法制得熟普洱茶膏前驱液体,在常压下置于电炉上加热蒸干,得到熟普洱茶膏。

2.7.2真空干燥

按2.5.3的方法制得熟普洱茶膏前驱液体,得到的液体产物倒入圆底烧瓶,用旋转蒸发器进行加热蒸发,得到干燥的产物。

2.7.3冷冻干燥

按2.5.3的方法制得熟普洱茶膏前驱液体,将待干燥物放入冰箱中快速冻结后,放入冷冻干燥器中,将冰升华为水蒸气而去除,得到干燥的产物。

2.8普洱茶成分分析

2.8.1可溶性糖的测定

薛水英【35】的研究表明普洱茶叶采用索式回流提取75min后,提取液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