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149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docx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含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2、《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将管理信息系统定义为是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使用的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要素是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应用。

4.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5.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知识库、推理机、咨询解释器等。

6、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可以总结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两个最主要的内涵,一、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数据系统;二、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

7.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因而它是一个管理系统是个社会系统。

8.一个管理系统可以用功能/层次矩阵来表示。

9.信息管理的英文缩写为IM决策支持系统的英文缩写为DSS。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CAD。

10.管理信息系统应覆盖整个组织或至少覆盖组织中的主要业务部门。

11.制造资源规划的核心的功能包括物料需求规划和主生产计划。

12.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核心内涵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系统观点和信息观点。

13.决策支持系统在用户决断时的作用是支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辅助管理决策。

14.直接和机器打交道的语言是机器语言

15.在专家系统中用于存取和管理所获取的专家知识和经验的是知识库

16.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通常可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分别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4GL语言。

17.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GIS专家系统的英文缩写是ES

18.管理信息系统一词最早出现的时间是1970。

19、在财务和会计子系统中,运行控制具有关心每天的差错和异常情况报告、延迟处理的报告和未处理业务的报告等的内容的功能。

2.工作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优点。

答:

1、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高度自动化、协作化,大大减少重复劳动。

3、无纸化。

许多电子邮件软件具备数字加密和数字签名功能。

经过数字签名的邮件可以保证其内容的不可更改性,来源的真实性。

4、易学易用。

只要会使用电子郁件软件,就能够使用工作流管理信息系统。

5.简述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答:

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维护和使用,以企业战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斛、基层执行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6、请简要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

管理信息系统除了具备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预测、计划、控制和辅助决策等特有功能。

具体是:

(1)数据处理功能。

包括数据收集和输入,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加工和输出;

(2)预测功能。

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和模拟方法,根据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情况;(3)计划功能。

根据企业提供的约束条件,合理地安排各职能部门的计划,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4)控制功能。

根据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对差异情况分析其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以各种方法加以控制;(5)辅助决策功能。

采用各种数学模型和所存储的大量数据,及时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或满意解,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以期合理利用人财物和信息资源,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7.请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式的结构的含义。

答: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内容和管理决策的层次来看,我们可以把管理信息系统看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其含义描述如下:

首先,组织的管理是分层次的,一般可分为战略计划层(高层)、管理控制层(中层)和执行控制层(基层)。

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它们提供的信息处理与决策支持也分为三层。

其次,组织的管理在分层的同时,又按管理职能分条,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就可以分为市场销售子系统、生产子系统、财务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等。

第三,下层的系统处理量大,上层的处理量小,下层系统为上层提供数据,形象地说,下层较“宽”、上层越来越“窄”。

综合上述三点就组成的纵横交织的金字塔式的结构。

8.简述人机系统的概念答:

(1)管理信息系统=人+计算机,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但是计算机并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一般只要有管理,就要有信息,也就必然有管理信息系统。

(2)从广义上讲,传统的以算盘或计算器为工具的会计帐务处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统计计划系统都属于管理信息系统,但只有计算机使管理信息系统更有效。

(3)严格讲,管理信息系统=人+工具,工具即可以是远古人计数用的绳子,也可以是纸笔、算盘,只不过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它成为当今管理信息系统首选的工具罢了,因此现在有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说法。

按此观点,在构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用不用计算机,而在于什么样的信息处理更适合于计算机,而什么样的信息处理活动更适合于人,所以“人——机”系统的概念隐含着系统设计者应当清楚什么样的工作交给人做比较合适,什么样的工作交给计算机,以及人机的联系是什么。

(4)充分发挥“人”和“机”各自的特长,组成一个和谐的、有效的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所在,为了设计好“人——机”系统,系统设计者不仅要懂得计算机更要懂得人,所以只有计算机知识,而没有管理尤其是现代管理知识,是不可能设计出好的管理信息系统的。

9.简述一体化集成系统的概念

答:

(1)管理信息系统既是一个“人一机合成”系统,同样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或称“集成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企业的信息管理应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这样可以保证各种职能子系统(如会计、统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后勤管理等)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保证数据韵兼容性和一致性。

(2)一体化就是要对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数据在物理存贮上可以分布存放,但在逻辑上却是统一的部门、统一的人员集中管理),只有这样信息才能成为企业的资源。

很难想象一些分散的、不完整的信息能成为辅助决策的资源:

第一,所谓资源要能为企业管理带来效率;第二,数据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比如各种会计报表的表间联系,如果断了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那就不可能对管理带来效率。

(3)数据的一体化并不限制个别子系统可以拥有私有数据,也就是说一些子系统特有的、与其它子系统无关的数据并不一定要参与一体化。

(4)要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首先,要有一个全局的系统实现计划;其次,每一个子系统的实现均要在总体计划的指导下进行;最后,要制定各子系统均要遵守的统一的标准、大纲和手续,这样无论是数据还是程序均可以对合法用户透明。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管理的五大职能是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总体来看,管理活动就是管理的主体(或管理者)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对象(或管理客体)发生影响与作用的过程。

3.构成一个管理系统的两个基本部分是管理者、被管理者,而建立它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是信息。

4.通常把管理分成三个层次,即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管理。

5.决策是管理的基本任务,一般具有三种类型,即结构化决策、半成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

6.现代化管理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人才现代化。

7.管理组织按层次和幅度的关系,可分为高型结构(或直式结构)、扁型结构(或横式结构)。

8.管理系统中,信息的产生和流动是伴随着管理活动中有关人、财、物的变化而出现的。

9.决策者是通过收集、控制信息而达到控制管理系统的目的。

10.信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之在时间上、空间上进行转移。

信息在时间上的转移称为存储。

在空间中的转移称为通信

11.信息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收集、传输、加工、储存、维护、使用等几个阶段。

12.原始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信息的有效利用。

13.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物质和能量。

14.信息存储也属信息的积累,这在管理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

15.对于公用信息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应集中存放。

16.信息是经过加工的,能对接收者的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

17.管理部门的划分的任务是将整个管理系统分解成若干相互依存的基本管理单位

18.按信息的表示方式分类将信息分为数字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以及语言信息。

按信息稳定度分类将管理信息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

按信息的作用分类将信息分为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干扰信息。

按管理对象分类将管理信息分为技术信息、人事信息、设备信息、财务信息。

按照信息的用途分类将信息分为经营决策信息、管理决策信息和业务信息三大类的分类方式。

按信息流向划分,管理信息可分为输入信息、输出信息、反馈信息。

19.数据经过加工而生产的产品形成有价值的数据是信息。

1.简述采用事业部组织结构形式,必须满足的条件。

答:

采用事业部组织结构形式,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事业部必须是分权化单位,具有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

2、事业部必须是利益责任单位,具有利益生产、利益核算和利益责任三种职能。

3、事业部必须是产品(或市场)责任单位,有自己的产品和独立的市场。

2.简要说明组织的构成要素答:

组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人员,人既是组织中的管理者,又是组织中的被管理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组织系统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2)岗位职务。

明确每个人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相应的职务,便可形成一定的职务结构;(3)职责与权力。

不同职务的人须承担不同的责任和行使不同的权力,以达到指挥、控制和协调的目的;(4)信息。

管理组织内外部的联系主要是指信息联系,信息沟通是组织有效运转的重要保障;(5)目标。

目标是构成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任何组织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否则就不成其为组织。

3、请说明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含义。

答:

管理层次通俗一点讲,就是指管理组织划分为多少个等级。

管理者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下属人数太多时,划分层次就成为必须;管理幅度也称为管理宽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人员直接管理下级人数的多少。

4.简述管理信息的特点

答:

管理信息在具有信息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信息来源的分散性;

(2)信息量大且多样性;(3)信息处理方法的多样性;(4)信息的发生、加工和使用时间、空间上的不一致性;(5)信息的非消耗性。

5.请简要说明信息处理过程

答:

信息的处理过程基本上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维护和使用等几个阶段。

(1)信息收集。

其前提是明确信息收集的目的;确定信息收集的内容;规定信息收集的程度和精度;

(2)信息传输。

需要做到:

建立大容量的信息通道;规定合理的信息流程;减少信息传递的环节;(3)信息加工。

就是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处理过程;(4)信息储存。

将信息保存起来,以备将来应用,信息存储也属信息的积累,这在管理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5)信息维护。

保持信息处于可用状态叫信息维护,要求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时性等;(6)信息使用。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面;二是如何实现价值转换的问题。

技术问题主要解决如何提高信息处理和传递速度,价值转换是指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效率、加强管理控制,寻找市场机会。

6.简述信息处理的特点。

答:

信息社会中,对信息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处理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显,归纳起来主要有:

及时性、准确性、适用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几方面内容。

7.什么是组织?

简述组织的特征。

答:

组织就是围绕一个共同目标,人们进行分工协作的过程以及由此建立的一种职权结构形式。

作为过程,组织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向各个成员分配工作,统一各种行为的动态活动;作为结构,组织是把动态活动中有效合作的相互关系相对静止而形成的静态模式。

组织的特征:

(1)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共同的目标和任务。

(2)组织起源于共同劳动,它的基本特征是信息交流和协作配合。

(3)组织作为有目的的合作系统是一种有序的权责角色结构形式,每个人在其中都有明确的职权、职责和组织关系8.简述确保信息传输的效率应注意的问题。

答:

为了确保信息传输的效率,要作到以下几点:

1、建立大容量的信息通道。

2、规定合理的信息流程。

3、减少信息传递的环节。

9、简述决策的类型。

答:

决策有三种类型:

1、结构化决策通常指确定型的管理问题,它依据一定的决策规则或通用的模型实现其决策过程的自动化。

2、半结构化决策通常指企业职能部门主管业务人员的计划控制等管理决策活动。

3、非结构化决策很难用确定的决策模型来描述,它强调决策者的主观意志。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系统可以是抽象的、物理的,可以是巨大的或渺小的。

2.系统是由若干互相联系的事物结合的具有整体功能、行为目标的统一体。

3.组成系统的各个事物或部件称作系统的元素。

4.系统内各元素的关系有些是静态稳定的,有些是动态变化的。

5.系统从外界接受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称作系统的输入。

6.信息系统集成分为三个阶段系统培训、集成设计、系统应用。

7.相对于系统内部而言的系统外部环境,简称系统的环境。

8.数据检测一般由人工、计算机共同完成。

9.办公自动化系统英文缩写是OAS事务处理系统英文缩写是TPS。

在线事务处理的英文缩写是OLTP

10.实现不同系统之间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减少数据的冗余度,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的集成是信息集成。

1.请简述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

答:

系统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科学,即系统学,它主要研究系统的普遍属性、运行规律、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等;第二层是技术科学,主要研究系统共性问题的技术理论,如最优化理论,目前系统的技术科学主要是运筹学;第三层是工程技术,系统的工程技术叫系统工程,它研究系统的组织和管理技术。

2.简述系统的特性及分类。

答:

系统的特性主要包括:

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目的性、系统的相关性、系统的适应性。

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元素不是简单地集合在一起的,而是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目的性是指系统必须具有目标,目标有时并不是单一的;相关性是指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虽然在功能上相互独立,但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任何系统的元素和子系统都是相互关联的,脱离关联性就无从谈起系统;适应性是指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系统的分类主要有:

(1)按复杂程度从低到高可将系统分为五大类:

物理结构系统、生物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宇宙系统;

(2)按系统与环境关系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两类;(3)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类:

从纯物理的角度来理解可分为物理系统和概念系统;从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角度来理解可分为概念系统、逻辑系统、物理系统。

3.简述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和集成的三个层次。

答:

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系统目标将各类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有效组织的过程。

包括三个层次:

1、硬件集成:

解决系统之间硬件的连通。

2、软件集成:

实现不同软件系统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交换,设计统一的接口规范,解决系统的兼容性。

3、信息集成:

实现不同系统之间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减少数据的冗余度,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4.简要说明什么是信息系统,其典型的数据处理有哪些?

答:

信息系统是通过输入数据、加工数据、输出信息的过程,实现其目标的系统,简单地讲,信息系统就是处理数据和信息的系统。

它的特征主要有:

(1)信息系统的输入输出都是数据和信息,有别于物质系统或能量系统;

(2)它的存在不应是孤立盲目的,而是存在于某个更大的系统之中,并为之服务;(3)信息系统中数据和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

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主要有:

检测、转换、更新、计算、分组、排序、查询、投影等。

5.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1、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输入、传输、存储、加工和输出。

2、计划功能,根据组织的目标和环境条件,制定工作计划。

3、控制功能,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控制。

4、预测功能,对企业效益、市场的变化情况、各种计划完成的可能性做出预先的判断。

5、辅助决策,为企业的决策人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和决策方案。

6.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和原则。

答:

在研究和描述系统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所面对的系统通常都是庞大而又复杂的,一般无法通过一张图表一下子把系统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这时就需要按一定的原则把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的复杂程度相对总系统而言要小的多,便于人们的分析和理解,这就是系统分解的目的。

系统分解的原则:

系统分解过程是确定子系统边界的过程,通常的原则有三个:

(1)可控制性原则;

(2)功能聚合性原则;(3)接口标准化原则。

第四章

一、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原型法。

2.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就是从问题提出、开发班子组成、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的全部过程。

3.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的英文缩写是CASE。

4.系统从产生、发展到报废的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期它通常划分为五个阶段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

5.系统开发的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并需产生一定规格的文档资料交付下一阶段。

6.系统的生命期模型通常被称作瀑布模型。

7.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用原型来形象地表示系统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版本。

8.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的英文缩写是OO、,它起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9.系统设计阶段通常分成两步,一是总体设计,二是详细设计。

10.在系统生命期中各阶段的工作量总量中,维护工作量占67%。

1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回答系统干什么的问题。

12.新系统目标的具体化也称用户需求。

13.原型化生命周期法的阶段数量是10。

从原型向正式系统的转换方式有3种。

14.原型化生命周期的出口端是初步设计。

原型化生命周期的入口端是可行性分析。

15.开发一个初始原型所需的时间随系统规模的大小、复杂性和完整和度而不同,最好应在3—6周完成。

1.请简述系统开发方法的必要性。

答: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就是从问题提出、开发班子组成、总体规划、系统分析与设计、到系统实现和运行维护的全过程。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的人机系统,因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各种硬、软件环境的支持,需要开发队伍中每个成员以及用户的通力合作。

因此,为了取得开发的成功,必须利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必须对开发过程作严格的组织和管理,也就是说,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有效的系统开发方法。

常用的开发方法主要有:

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原型化方法。

2.简述系统开发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答:

系统开发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20世纪60年代,没有固定的系统开发方法,每个程序员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写代码,而且也没有什么说明性的文档,这时开发出的系统的程序很难被其他人读懂,后期的维护也很困难,这也是后来产生软件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2)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

它把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个阶段,并且规定在每一阶段完成固定的工作,利用完整的开发文档记录整个开发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开发过程中的管理。

(3)20世纪80年代初,友好的语言和自动化编程工具的出现,促成了原型化方法的产生的发展,这种方法对确定有效的用户需求十分有利。

(4)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了另一种重要的面向对象的方法,它把数据和方法封装在一起作为一个对象,通过众多对象间的相互联系构建出管理信息系统,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图形、多媒体和复杂系统的开发。

3.简述结构化方法的特点。

答:

结构化方法的特点有:

(1)树立面向用户的观点:

所开发的新系统最终是为用户服务的,所以在开发过程中要有用户观点,在各阶段工作中,尽量请用户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一起参加;

(2)加强调查研究:

为了使新系统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和满足用户的要求,要对当前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确定新系统的方案;

(3)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分别进行:

在系统分析阶段集中精力进行逻辑设计,即利用一定的图表工具构造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在系统设计阶段再进行具体的物理设汁,将逻辑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4)使用结构化、模块化方法:

为了增强新系统各部分的独立性,便于实现和维护,采用结构化的思想方法,自顶向下把系统划分为若干层次,最后划分出模块,在各个模块的基础上进行物理设计和编程;(5)严格按阶段进行:

将整个开发过程分成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而各阶段又分成若干工作步骤。

这种安排不仅条理清楚,便于制定进度计划,而且后面阶段的工作又是以前面阶段的成果作为依据,基础扎实,不易返工;(6)开发过程文档化:

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必须建立相应文档,编写文档的图表工具要求标准化和规范化。

使开发人员与用户有共同的语言。

文档为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了详细的依据,是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原型化方法的含义是什么?

它有哪些适用方式,各种方式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

(1)原型化方法是利用原型辅助开发系统的一种新方法。

“原型”是来形象地表示系统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版本,这个版本能反映新系统的部分重要功能和特征。

(2)原型化方法的适用方式:

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3)其中:

探索型:

主要是针对开发目标模糊、用户和开发人员对项目都缺乏经验的情况,其目的是弄清对目标系统的要求,确定所期望的特性并探讨多种方案的可行性;实验型:

主要用于大规模开发和实现之前考核、验证方案是否合适,规格说明是否可靠;演化型:

其目的不在于改进规格说明和用户需求,而是将系统造得易于变化,在改造原型的过程中将原型演化成最终系统。

6.请简要说明面向对象的概念。

答: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是目前系统开发研究的一个热点。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是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使开发系统的方法与过程尽可能接近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

总的来说,面向对象的方法有四个要点:

(1)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对象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对象,复杂的对象可以由比较简单的对象以某种方式组合而成;

(2)每个对象都定义了一组数据和一组方法,该数据和方法被封装于对象之中,数据用于表示对象的静态属性,是对象的状态信息,而方法用于定义改变对象状态的各种操作。

(3)对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类,类具有一定的结构,若干个对象类组成一个层次结构系统。

类可以有了类(或称为派生类)与父类(或称为基类)。

(4)对象彼此之问仪能通过传。

递消息互相联系。

7.简述原型化的原则和优点。

答:

原型化原则为系统提供了一套原型开发的思想方法,灵活地运用原型化的原则,这将有助于整个原型开发过程。

原型化的原则:

1、多数系统的结构都能从一个基本系统结构的集合导出2、多数系统都包括一个常用的功能集合3、报表功能可用统一的报表模型实现4、查询功能可用通用的查询模块实现原型化的优点:

1、原型化方法是以用户为中心来开发系统的,它提供了一个验证用户需求的环境,允许在系统开发生命期的早期进行人机交互测试,提高了人们对最终系统的安全感,便于应用实例来建立新系统。

2、原型化方法加强了开发过程中的用户参与程度,可以接受需求的变动和风险。

3、原型化方法对用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可以缓和通信和交流的困难,可以提供很好的系统说明和示范,可以简化开发过程的项目管理和文档编制。

4、原型化方法有利于积累系统的开发经验。

5、原型化方法提供了最终系统的操作训练。

8.简述面向对象设计的内容。

答:

1、设计问题域子系统2、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3、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4、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9、详述面向对象设计的准则。

答:

1、模块化:

对象就是模块,它是把数据和操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独立整体,模块相互之间的依赖性很小。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对象是最基本的模块,因此,耦合主要指不同对象之间关联的紧密程度。

弱耦合是优秀设计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这有助于使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化对其他部分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