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179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作业1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时作业1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时作业1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时作业1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时作业1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课时作业1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课时作业1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课时作业1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课时作业1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1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

《课时作业1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作业1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时作业1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docx

课时作业1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课时作业16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时间:

4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下表是我国四条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对比表,根据表中资料,回答1—2题。

河流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226

61

624

0.14

118

4.6

2700

0.16

1.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

A.闽江、黑龙江、伊犁河、海河

B.海河、黑龙江、闽江、伊犁河

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解析:

结合表中资料和选项对比可知,径流总量最少的丙为伊犁河,含沙量最大的甲是海河,乙和丁含沙量都较少,虽然闽江位于南方,但径流总量不如黑龙江,故乙为闽江,丁为黑龙江。

答案:

C

2.其中属于外流河的是(  )

A.甲、乙、丙B.乙、丙、丁

C.丙、丁D.甲、乙、丁

解析:

伊犁河位于内陆地区为内流河,海河、闽江和黑龙江均为外流河。

答案:

D

我国某湖泊面积2.8km2,海拔483m,湖泊水位变化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3—4题。

3.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B.西北地区

C.华南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

解析:

根据该湖泊的海拔可以排除A项,根据该湖泊的水位变化可知该湖泊冬半年无水,因而只可能位于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答案:

B

4.引起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B.降水

C.海陆位置D.季风环流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湖泊7、8月份水量最大,这与该阶段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有关。

答案:

A

读黄河流域剖面图,回答5—6题。

5.对于居住在黄河干流①河段沿岸的居民,每年常担心凌汛发生的时段是(  )

A.夏季B.冬季

C.秋季D.冬末春初

6.图中③处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宽广——地形平坦

B.支流稀少——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C.支流稀少——降水稀少,河流发育条件差

D.河水清澈——泥沙沉积

解析:

①河段是位于黄河上游的由宁夏到内蒙古境内的河段,因其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所以易在每年的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形成凌汛,威胁两岸。

③河段位于山东境内,是典型的泥沙淤积形成的地上河,由于河床高于两岸,故几乎没有支流汇入。

答案:

5.D 6.B

湖泊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一种资源。

回答7—8题。

7.下图所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  )

8.湖泊分布较少的区域是(  )

A.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区

B.冰川广布的青藏高原区

C.雨水较多的花岗岩地貌区

D.温暖湿热的喀斯特低山区

解析:

本题结合等高线考查了湖泊的分类及分布,属于对理解内容的考查,难度较大。

咸水湖为内陆湖,湖泊成为河水的归宿之地。

根据等高线可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河流应处于山谷位置。

喀斯特地貌岩溶特征显著,多溶洞与地下暗河,地表水资源缺乏。

答案:

7.B 8.D

下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根据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三者大小比较,可知①是松花江,②是黄河,③是珠江,④是长江。

答案:

A

10.②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原因是(  )

A.流域面积最小B.河流长度最短

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D.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

黄河径流量小,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流域内降水量不足,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答案:

C

我国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下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

11.对于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70—1976年,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相近

B.1990—2000年输出径流量逐年增加

C.1987年以后年输出泥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D.该支流可能流入黄河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1970—1976年,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相近;1990—2000年,虽然年净径流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净径流量是一个差值,输出径流量不一定增加;1987年以后,年净输沙量呈下降趋势,但其是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故无法判断输出泥沙量是否呈下降趋势;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较小,而该支流净径流量多年平均值高达1500亿立方米,可能流入我国长江。

答案:

A

12.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

①人工用沙量增加 ②气候连续干旱,降水少

③兴建水库大坝 ④森林覆盖率提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人工用沙量增加,对河流输沙量的影响很小,①项错误;该支流的年净径流量呈上升趋势,说明气候未出现连续干旱的现象,降水量增加,②项错误;兴建水库大坝,可以拦截泥沙,提高森林覆盖率使得河流含沙量减少,故③④项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8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古诗云:

“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________。

(2分)

(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水系东西对称,常使河水在7~8月份有________的特点;春季在________(河段)易形成凌汛。

(4分)

(3)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为严重,这是因为上游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河套”之说。

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________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________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答案:

(1)雨水是黄河主要补给水源

(2)暴涨 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

(3)人口少,工农业生产需要的水量较少

(4)引黄灌溉 下游 在中游加强水土保持,发挥水利枢纽的调节功能;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14.(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长江干流上游河段,金沙江水能蕴藏量达1.12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位居国家规划的12大水电基地之首。

目前,金沙江下游河段在建和拟建的4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38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744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7亿千瓦时)。

材料二:

西南地区图(图甲)。

材料三:

金沙江下游河段水能开发规划剖面图(图乙)及溪洛渡水库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预估图(图丙)。

(1)与三峡工程(水电站)比较,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6分)

(2)图示区域内降水丰富,河流众多,试举例分析流水作用对区域内地貌的影响。

(6分)

(3)试分析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对三峡水利工程的有利影响。

(4分)

(4)“河道落差大小”是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的重要依据。

试分析“河道落差大”对水能开发的利与弊。

(6分)

解析:

(1)题,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峡谷,人烟稀少,从水能资源丰富程度、建设难易程度、淹没区损失等方面来分析。

(2)题,流水作用对区域内地貌的影响,不同地貌形态影响不同,高山峡谷地区、喀斯特地貌区、平原地区差异明显。

第(3)题,金沙江位于长江三峡上游,可以拦蓄上游泥沙,增加枯水期河水供应量,对三峡水利工程有利。

第(4)题,河道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工程量也大,投资大,水库库容受限制,移民也有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论述。

答案:

(1)①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更丰富;②位于高山峡谷地段,建坝易,投资少;③位于高山峡谷地区,(流域内)人口少(密度小),迁移人口少;④位于高山峡谷地段,水库淹没耕地和城镇少。

(回答三条即可)

(2)(西部)横断山区由于河流(金沙江、雅砻江等)的侵蚀作用,形成高山峡谷地貌;(南部)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在流水溶解侵蚀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石芽、石林、峰林溶洞等);(北部)成都平原由于河流(岷江、沱江等)堆积作用,形成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

(3)减少三峡库区泥沙淤积;增加枯水期发电量。

(4)利:

①河道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②相同库容,水库面积小,淹没耕地少,移民数量少。

弊:

①相同库容,坝体高,工程量大,投资大;②水库库容受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