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1852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3《说不尽的狗》粤教版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Word格式.docx

当一个人的悲哀变成灰色时,他整个人溶在悲哀里面去了,惘怅的情绪既为他日常心境,他当然不会再有什么悲从中来了。

1.作者简介

孙绍振,1936年生,江苏盐城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20世纪90年代在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

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并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等职。

著有《你会幽默吗》《面对陌生人》等书8部,并在中央电视台制作过20集《幽默漫谈》。

2.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应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的陈德鸿博士邀请作报告时,引发出对狗的一段评论,揭示了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1.注音

(1)亵渎xiè

     惴惴zhuì

遛狗liù

怪嗔chēn

馋涎chá

n乖僻ɡuāi_pì

怪癖pǐ嗜好shì

虔诚qiá

n镶满xiānɡ

庖丁pá

o解剖pōu

饶恕shù

脸颊jiá

(2)散

2.写对字形

(1)

(2)

3.解释词义

(1)亵渎:

轻慢,不敬。

(2)嗜痂:

用以形容人的乖僻嗜好。

(3)心如明镜:

形容心里明白。

(4)獐头鼠目:

形容相貌丑陋猥琐而神情狡猾。

(5)翩翩风度:

形容举止洒脱。

(6)走投无路:

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为困难,找不到出路。

(7)五雷轰顶:

形容消息突然,震动很大。

(8)庖丁解牛:

形容做事轻而易举。

(9)狗尾续貂:

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

(10)狡兔死,走狗烹:

多指消灭了敌人,就开始对付自己的同盟或部下。

4.近义词辨析

(1)失言·

食言

[辨析]“失言”指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

“食言”指不履行诺言;

失信。

①他多年来坚持诚信经商,绝不食言。

②那保守了十年的秘密,却在他一时的失言中暴露了。

(2)妨碍·

妨害

[辨析]“妨碍”是指对人或事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词义较轻。

“妨害”是指使人或事受到损害,词义较重。

①种种猜想也许要到2008年8月8日这一天才能找到最终的答案,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根据目前的种种线索,来揭秘关于北京奥运会的几大悬念。

②在瓜果蔬菜中喷洒农药,会直接妨害人们的健康。

(3)以至·

以致

[辨析]“以至”:

①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

②用于下半句开头,表示上述情况所达到的深度或结果。

“以致”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

①他非常用心地写生,以至地里刮起风来也不理会。

②之前“太阳”对付“石佛”的办法都是采用包夹,以致顾此失彼,现在有了“鲨鱼”,“太阳”可以不用如此狼狈,而且根据常规赛的结果来看,这个改变效果不错,但是季后赛,才是见真金的时候。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C)

A.惴(zhuì

)惴       揣(chuǎi)测

偏僻(pì

)爱洁成癖(pǐ)

B.遛(liù

)狗溜(liū)冰

孤(ɡū)独狐(hú

)假虎威

C.诅(zǔ)咒狙(zǔ)击

亵渎(dú

)买椟(dú

)还珠

D.脸颊(jiá

)狭(xiá

)窄

同胞(bāo)庖(pá

o)丁解牛

解析:

C项,狙jū。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各句的横线上。

(1)一九九○年,我在西德,看到有报道说他们前一年全国增加两万人口,就认为是一伟大成就(成绩/成就),乃大肆(大肆/大事)庆祝。

(2)退一万步说,这不算性骚扰,白牡丹是和他自由而公开地恋爱,那对狗也不公平,马咬吕洞宾,蛇咬吕洞宾,狼咬吕洞宾,不也是妨碍(妨碍/妨害)自由恋爱,难道(莫非/难道)就应该发给诺贝尔奖吗?

(3)细想起来,这可能是出于一种汉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历史积累(积淀/积累)。

狗在汉语的原始意味中就包括着卑贱(卑贱/卑鄙)的意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A.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B.令人感到不可理喻的是:

有的领导干部说的是“反腐倡廉”,做的却是“贪污腐化”。

C.由于这栋楼房的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墙体和楼板出现多处裂缝,结果祸起萧墙,造成严重的坍塌事故。

D.福瑞建筑装潢工作室有经验丰富的专业美术设计师,作风严谨,技术精良,把居室交由他们装修,保管使您蓬荜生辉。

A项,颐指气使:

指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B项,不可理喻:

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C项,祸起萧墙:

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D项,蓬荜生辉:

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的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

A.糖尿病是现代社会的高发病,具有“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现在已出现向低龄发展的趋势。

B.由于人员、材料等问题,开发商未能兑现当初的承诺。

昨天,面对记者采访,有关责任人坦言新住宅没有建好。

C.昨天,中国足协通过其官方网站,广泛地征求社会各界对深化中国足球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了预期效果。

D.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用鲜血捍卫了祖国主权和领土,他们的英雄壮举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A项,成分残缺,“具有”的宾语“特点”缺失。

B项,语意不明,“没有建好”可指“没有建成”,也可指“质量不过硬”。

D项,语序不当,“许多”应放在“优秀儿女”之前。

5.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A)

我要到庐山去,乘灵感的快马,在诗的森林出入。

山哟,________。

庐山,你拥有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最多最华丽的诗章。

千年的诗,________和流泉中的霞光如火焰。

庐山,你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你就会有多么悠久的风流。

①没有风景的空间是何等苍白,没有诗人的风景是何等寂寞 ②没有诗人的风景是何等寂寞,没有风景的空间是何等苍白 ③千年的月,千年的云雾 ④千年的云雾,千年的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由上文“庐山”和“诗”的顺序可知,下文应先是“风景”后“诗人”,故选①。

根据题干要求的上下文连贯、音节和谐的原则,第二横线处应选③。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歌德曾作著名散文《说不尽的莎士比亚》,竟然引发我的灵感作《说不尽的狗》,事非亵渎,实出无奈。

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的陈德鸿博上,请我为他们系作报告,我实在心有惴惴,因为,在我看来,世界上的事除了中六合彩,翻译最难。

难不难在字面上找到适当的对应,而是难在字面以外的文化意味,那几乎是不可言传,又很难完全意会的。

比如说,英语中的dog粗看觉得很好翻:

狗也。

但是在英语中,狗是人类的朋友,骂人的意思是很少用的,“doglike”并不像汉语“狗一样的”难听,倒是有忠实于主人的意思。

一九九○年,我在西德,看到有报道说他们前一年全国增加两万人口,就认为是一伟大成就,乃大肆庆祝。

原因是他们那里的人口老有负增长的记录。

我和一个德国教授探讨,他讲了一大车子话,怪新一代的德国青壮年缺乏家庭责任感,根本懒得生孩子操劳。

我反驳说,他们看来还是有责任感的。

我看到许多家庭都养着一条以上的狗,每天早上把狗屎盆和铺在上面的小石粒一起倒掉,晚上又带着狗去河边遛。

他们还挖空心思为狗选择贵族化的名校,训练它们做各种乖巧动作,并且还有考试成绩。

我的房东西蒙夫妇的狗菲力克斯带着颈圈皮带的考试成绩是二分(最高是一分),不带皮带的也是二分,最后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贵族狗校文凭一张,不过封面上的照片不是狗的,而是西蒙先生的。

西蒙太太很为菲力克斯的文凭而骄傲,把它和自己的结婚证书一起放在一只镶满珍珠的古董盒子中。

我大为惊异,突然想起一个波恩大学法律系的中国女留学生告诉我的一句话:

德国人养的狗比他们养的孩子还多。

我脱口而出以后,深深为自己失言而脸红。

然而西蒙太太不但没有怪嗔之情,反而颇为自豪地说,这就是德国人比美国人可爱的地方。

6.第一段中,作者插入了德国举国庆祝1990年增加两万人口的事,这是否与原话题游离?

为什么?

答案:

不游离。

插入这个小故事目的是引出我与德国教授的对话,进而阐明我的“德国青壮年有责任感”的观点,从而引起下文。

7.作者针对德国教授的论点反驳说:

“他们看来还是有责任感的。

”这种责任感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他们懒得生孩子操劳”说明他们内心恪守“生孩子就得好好抚养”这个人生道德底线,这比只生却不尽心抚养的人更有责任心。

②他们不仅细致照顾狗的饮食起居,而且还努力训练它们的各种技能。

他们养狗数量大,把狗看做是自己的朋友。

三、课外阅读

(2014·

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独木舟之道

[美]西格德·

F.奥尔森

①移动的独木舟颇像一叶风中摇曳的芦苇。

宁静是它的一部分,还有拍打的水声,树中的鸟语和风声。

荡舟之人是独木舟的一部分,从而也与它所熟悉的山水融为一体。

从他将船桨浸入水中的那一刻起,他便与它一起漂流,独木舟在他的手下服服帖帖,完全依照他的意愿而行。

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

划独木舟的感觉与在一片绝好的雪坡上滑雪几近相同,带着那种轻快如飞的惬意,小舟灵活敏捷,任你摆布;

划独木舟还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

然而,对于一个划独木舟的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当他荡起船桨时所体验的那种欢乐。

②掌控独木舟需要平衡,要使小舟与灵活摇摆的身体成为一体。

当每次划桨的节律与独木舟本身前进的节律相吻合时,疲劳便被忘却,还有时间来观望天空和岸上的风景,不必费力,也不必去考虑行驶的距离。

此时,独木舟随意滑行,划桨就如同呼吸那样毫无意识,悠然自得。

倘若你幸而划过一片映照着云影的平静水面,或许还会有悬在天地之间的感觉,仿佛不是在水中而是在天上荡舟。

③如果风起浪涌,你必须破浪前进,则另有一番奋战的乐趣。

每一道席卷而来的浪头都成为要被挫败的敌手。

顶风破浪的一天——巧妙地躲过一个又一个的小岛,沿着狂风肆虐的水域下风处的岸边艰难行进,猛然再冲进激荡的水流和狂风之中,如此这般,周而复始——可以确保你晚上睡得香,做个好梦。

在独木舟上,你是独自一人在用自己的体魄、机智和勇气来与狂风暴雨抗争。

这就是为什么当经过一天的搏斗之后,终于在能挡风避雨的悬崖的背风处支起帐篷,竖起独木舟晾干,烧着晚饭时,心中会油然升起那种只有划独木舟的人才会有的得意之情。

乘风破浪需要的不只是划桨的技巧,而且要凭直觉判断出浪的规模势头,要知道它们在身后如何破碎。

荡舟之人不仅要熟悉他的独木舟及其路数,还要懂得身后涌起的波涛意味着什么。

在狂野的水路上,乘着万马奔腾般的风浪冲向蓝色的地平线是何等欢快!

④急流也是一种挑战。

尽管它们充满险情,变化多端,无法预测,但凡是熟悉独木舟水路的人都喜爱他们的怒吼和激流。

人们可以在大船、驳船、橡皮船及木筏上冲过急流,然而,只有在独木舟上,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河流及其力量。

当独木舟冲向一泻千里、奔腾咆哮的急流边缘,继而被它那看不见的力量所掌控时,在全神贯注之中是否也会有隐隐的不安?

起初,并无速度的感觉,但是,陡然间你便成为急流的一部分,被卷入吐着白沫、水花四溅的岩石之中。

当你明白已经无法掌控命运,没有任何选择时,便如同以往所有那些荡舟人一样高喊着冲入激流,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当小舟完全处于河流的掌控之中时,荡舟人便知道了超然的含义。

当他凭借着技巧或运气穿过河中的沉树、突出的岩石和掀起的巨浪时,他没必要得到别的奖赏,只要他体验到那种欢乐就足矣。

⑤印第安人说,只有傻子才会在急流中荡舟。

然而,我却知道只要有眼里闪烁着探险的目光,心中怀有触摸荒野之愿望的年轻人,就会有人在急流中荡舟。

体验大自然的风雨及风险是可怕而又奇妙的,尽管我也悲叹年轻人的鲁莽,可是也疑惑倘若没有它,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

我知道这种鲁莽不对,是我赞成年轻人敢想敢做的精神。

我赞许他们所知道的那种荣耀。

⑥然而,比冲过白浪、迎战飓风或躲过它们更重要的是那种感性认识,即只要水路之间有可以连接的陆路,就没有你去不了的地方。

独木舟所给予的是无边无际的水域和自由,是毫无约束的漂流和探索,那种感觉是大船永远无法体验的。

帆船、划艇、汽艇和游艇无不因其重量和规模而受制于所航行的水域。

但独木舟全无这种限制。

它如同风一般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到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方。

⑦只要有水路的地方,就有连接水路之间的小路。

尽管路上长满了荒草,有时难以被发现,但它们总是在那里。

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

荡舟人喜欢划桨的声音及它在水中移动的感觉,其原因之一便是这使他与传统联系在一起。

在人类实施机械化运输和学会使用舵轮之前很多年,古人便划着小木舟、兽皮制作的打猎小舟和独木舟在大地的水路上运行。

荡舟人随着桨的划动和小舟的前行而摇荡时,便沉浸于忘却已久的回忆之中,并在潜意识中激起了深深的沧桑感。

⑧当他荡舟漂流多日,远离自己的家园时;

当他查看外出的行囊,知道那是他的全部家当并将靠着它旅行到任何他想去的新天地时,就会感到自己终于可以直接面对真实的生活本质。

以前他在一些烦琐小事中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如今才回到一种古老明智的生活惯例之中。

不知何故,生活突然间变得简单圆满;

他的欲望所剩无几,迷茫与困惑全无,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幸福和满足。

⑨划桨和荡舟的感觉中有魔力,那是一种由距离、探险、孤独和宁静融合在一起的魔力。

当你与自己的独木舟融为一体时,便与独木舟所经过的山水密不可分。

(选自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低吟的荒野》,有删节)

8.根据③④两段内容,分别概括在不同的情境下划独木舟的乐趣。

顶风破浪:

________________

冲过急流:

(顶风破浪:

)奋战抗争,欢快得意

(冲过急流:

)挑战凶险,超然生死

9.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

________

(2)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

(1)荡舟人划桨灵活自如,得心应手,船桨犹如荡舟人身体的一部分;

人舟和谐,融为一体。

(2)长满荒草的小路,是通向历史、连接传统的路;

荡舟人走过时,便与往昔旅者心灵相通,并从他们那里得到精神的鼓舞。

10.有人认为第⑤段在文中作用不大,可以删去;

也有人认为这一段有重要作用,不可删去。

你认同哪一种观点?

请说明具体理由。

(示例一)不可以删除。

结构上,第⑤段承接上文对激流中荡舟之乐的描述,并由此转入下文对独木舟之道的阐发,衔接自然顺畅;

内容上,第⑤段所强调的是敢想敢做的探险精神,是独木舟之道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上文内容的深化。

(示例二)可以删除。

结构上,第⑥段首句可直接上承第④段,删除第⑤段,上下文联系更为紧密;

内容上,第⑤段意在强调荡舟体现的探险精神,而此意已蕴涵在上文关于荡舟之乐的描写之中,删除不影响文章内涵,且使文章意味蕴藉。

11.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

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

(示例一)独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划独木舟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

荡舟过程中既能感受荡舟之乐,欣赏自然之美,也能从自然中获得精神启迪。

(示例二)独木舟之道即生存之道,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

荡舟人背着行囊,远离家园,漂流荒野,就能直面生活的本质,懂得简单就是幸福,从而获得精神的充实与内心的宁静。

(示例三)独木舟之道即探险之道,就是崇尚一种敢想敢做的挑战精神。

狂风暴雨和急流中,充满着变化多端、无法预测的险情,荡舟其中,能够真正感受自然的力量,激发出置生死于度外、抗争命运的勇气与豪情。

(示例四)独木舟之道即自由之道,就是追求一种超越限制、摆脱羁绊的自由境界。

独木舟小巧灵活,不受水域限制,荡舟人可以到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方,充分享受划独木舟带来的自在与乐趣,体验到无拘无束的心灵自由。

(示例五)独木舟之道即传统之道,就是通过体验传统生活方式来反思现代工业文明。

当独木舟穿行于渐趋荒僻的水道时,荡舟人与往昔旅者心灵相通,感慨古老明智的生活传统的逝去,并对现代人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

(任选两点作答即可)

四、语言运用

12.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

(1)从靠近北极的西伯利亚向南延伸,一直延伸到中国东部的平原,这之间的区域有一条很长的鹤类迁徙路线。

(2)一位海洋生物学家说,大量泄漏石油步步逼近墨西哥湾海岸线,会对当地渔业产生巨大影响。

(3)全长2.4公里的大型石灰岩洞穴内,钟乳石琳琅满目,质地之纯净,形态之完美,国内少见,很有保护和研究的价值。

有语病的一项是:

修改:

(2);

在“泄漏”后加“的”

13.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

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

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1)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2)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4)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1)“惠顾”改为“浏览” 

(2)“你”改为“贵” (3)“可”改为“请” (4)“洽谈”改为“联系”

阿  咪

丰子恺

阿咪者,小白猫也。

十五年前我曾为大白猫“白象”写文。

白象死后又曾养一黄猫,并未为它写文。

最近来了这阿咪,似觉非写不可了。

盖在黄猫时代我早有所感,想再度替猫写照。

但念此种文章,无益于世道人心,不写也罢。

黄猫短命而死之后,写文之念遂消。

直至最近,有人送了我这阿咪,此念复萌,不可遏止。

率尔命笔,也顾不得世道人心了。

阿咪之父是中国猫,之母是外国猫。

故阿咪毛甚长,有似兔子。

想是秉承母教之故,态度异常活泼,除睡觉外,竟无片刻静止。

地上倘有一物,便是它的游戏伴侣,百玩不厌。

人倘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言语,和你大打交道。

此时你即使有要事在身,也只得暂时撇开,与它应酬一下;

即使有懊恼在心,也自会忘怀一切,笑逐颜开。

哭的孩子看见了阿咪,会破涕为笑呢。

我家平日只有四个大人和半个小孩。

半个小孩者,便是我女儿的干女儿,住在隔壁,每星期三天宿在家里,四天宿在这里,但白天总是上学。

因此,我家白昼往往岑寂,写作的埋头写作,做家务的专心家务,肃静无声,有时竟像修道院。

自从来了阿咪,家中忽然热闹了。

厨房里常有保姆的话声或骂声,其对象便是阿咪。

室中常有陌生的笑谈声,是送信人或邮递员在欣赏阿咪。

来客之中,送信人及邮递员最是枯燥,往往交了信件就走,绝少开口谈话。

自从家里有了阿咪,这些客人亲昵得多了。

常常因猫而问长问短,有说有笑,送出了信件还是留连不忍遽去。

访客之中,有的也很枯燥无味。

他们是为公事或私事或礼貌而来的,谈话有的规矩严肃,有的啰苏疙瘩,有的虚空无聊,谈完了天气之后只得默守冷场。

然而自从来了阿咪,我们的谈话有了插曲,有了调节,主客都舒畅了。

有一个为正经而来的客人,正在侃侃而谈之时,看见阿咪姗姗而来,注意力便被吸引,不能再谈下去,甚至我问他也不回答了。

又有一个客人向我叙述一件颇伤脑筋之事,谈话冗长曲折,连听者也很吃力。

谈至中途,阿咪蹦跳而来,无端地仰卧在我面前了。

这客人正在愤慨之际,忽然转怒为喜,停止发言,赞道:

“这猫很有趣!

”便欣赏它,抚弄它,获得了片时的休息与调节。

有一个客人带了个孩子来。

我们谈话,孩子不感兴味,在旁枯坐。

我家此时没有了小主人可陪小客人,我正抱歉,忽然阿咪从沙发下钻出,抱住了我的脚。

于是大小客人共同欣赏阿咪,三人就团结一气了。

后来我应酬大客人,阿咪替我招待小客人,我这主人就放心了。

原来小朋友最爱猫,和它厮伴半天,也不厌倦;

甚至被它抓出了血也情愿。

因为他们有一共通性:

活泼好动。

女孩子更喜欢猫,逗它玩它,抱它喂它,劳而不怨。

因为她们也有个共通性:

娇痴亲昵。

写到这里,我回想起已故的黄猫来了。

这猫名叫“猫伯伯”。

在我们故乡,伯伯不一定是尊称。

我们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

故猫也不妨称为“猫伯伯”。

大约对于特殊而引人注目的人物,都可讥讽的称之为伯伯。

这猫的确是特殊而引人注目的。

我的女儿最喜欢它。

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来,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了。

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

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

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

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

“久仰久仰”“岂敢岂敢”,有似演剧。

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桌来,嗅嗅贵客的衣袖。

我觉得太唐突,想赶走它。

贵客却抚它的背,极口称赞:

“这猫真好!

”话头转向了猫,紧张的演剧就变成了和乐的闲谈。

后来我把猫伯伯抱开,放在地上,希望它去了,好让我们演完这一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