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1896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及答案.docx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及答案.docx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7年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7页,第Ⅱ卷7至14页。

1至41题为必考题,42至48题为选考题。

试卷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

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

这样做有利于

①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共同富裕

②增加转移支付,改善人民生活

③支持行业和地区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④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2月末,我国狭义货币Ml(Ml是一个宏观经济学概念,其计算方法是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商业银行的所有活期存款余额为31.66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幅比上月末高5.7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

①居民的实际存款收益将会增加②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消费活跃

③存在物价上涨的压力④必须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居民收人差距的常用指标,其数值越大表明收人差距越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人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由2003年一2017年全国居民收人基尼系数变化情况(图7)可知2003年——2017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①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运行质量均不高

②国家惠民政策推动了近五年基尼系数的逐步回落

③不同行业的收人差距是扩大我国收人差距的关键因素

④我国当前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任务紧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7年经济工作六项主要任务中的首要任务。

国家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据此回答15-16题。

15.切实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要

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②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③加大政府补贴,赋予居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居民收人

④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握好进口规模和节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意义在于

①增强独立自主能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②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维护人民生存权益

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赢得更多的战略伙伴

④对粮食生产实行高度保护和强制,实现高度的粮食自给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

这些举措旨在

A.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B.政务公开,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

C.削弱行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D.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1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年来,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确立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这一制度

①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

②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适应,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③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①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②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

③强基固本,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④知行统一,拒绝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台湾的诚品书店,打破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除规划阅读空间,展现阅读价值外,更长期举办各项演讲、座谈、表演与展览等延伸阅读活动,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诚品还主张“连锁不等同于复制”的经营方式……目前,诚品书店拥有39间分店,每年顾客人数达到9000万人次,创下一个“书店的神话”。

诚品书店创下“神话”的原因在于

①不简单复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不断扩大规模,重视量的积累

③打破经营模式,分清主流和支流④满足多元需求,坚持联系多样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出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短距离通讯技术LiFi(Ligt-Fidelity,可见光通信)。

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人一盏1W的LED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

但LiFt技术本身也有其局限性,如灯光被阻挡,网络信号将被切断等等。

“灯光上网”的研制

①基于实践活动,发挥了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及人类认识的无限性

③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无法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④说明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一棵紫露草在一个加入肥料和水的玻璃瓶里被密封了40年之后,依然长势茂盛。

于这一神奇现象,园艺专家指出,尽管与外界新鲜空气和水分隔绝,但密封的瓶子创造

了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

紫露草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水分,掉落在瓶子底部的叶

子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条件,并且给植物根部提供养分。

从中可以看出

①植物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够主动创造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

②植物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③植物的生存与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植物微型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基于其固有联系按一定方向发生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2017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代表新一届中央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这份约1.7万字的报告中,“改革”的字眼一共出现77次,赢来满场掌声。

改革的依据是

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的

④上层建筑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答。

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必考题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

材料一2017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根据科学论证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500亿元,将通过以下五个渠道筹集:

按“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通过价格杠杆疏导部分治理成本;地方政府加大民生领域“煤改气”、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等的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材料二2017年2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了中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

调查数据显示,以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的总体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得分分别为74.8分、48.2分、60.1分,被调查者中70.7%的人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

而公众的参与和压力对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和法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是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曝光和叫停的催化剂。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会给企业

经营带来的影响。

(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阐释公民应如何承担起生

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12分)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键点,是一座桥。

家风,又称门风,

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

家训、家风传承的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美德,

它是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

例如唐

代诗歌革新的先驱陈子昂,他的成才与家教密切相关。

其父陈敬元,一生不肯入仕。

他弥

留之际留给儿子的家训是:

居家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和平以待人、为官务守廉正、凡

事当留余地、恤贫苦乡亲、敬老兼爱幼、富不淫贫不盗。

之后的10。

多年,他的儿子、孙子和重孙,都遵循此家教,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1)结合材料,用联系的相关知识说明传承优良家风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14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传承优良家风在新时代的文化意义。

(8分)

(3)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以弘扬优良家风的作用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

(4分。

要求:

①写出两条倡议;②不得显示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

 

2017年大连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文科科综合政治部分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D

C

C

B

A

D

C

A

B

A

D

C

38.(26分)

(1)①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给有关环保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3分)②按“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环保费用和通过价格杠杆疏导部分治理成本,会增加企业污染成本,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将会被淘汰,促使企业更加关注环境保护,积极承相社会责任。

(4分)③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讲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给企业增加了新的投资机会。

(4分)④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将刺激企业的环保积极性。

(3分)

(2)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民应树立公民意识,积极建言献策,推进政府制定环境政策法规的科学化、民主化。

(3分)公民应正确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对环境违法行为等监督举报,促进相关部门改进工作,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利益。

(3分)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4分)

39.

(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优良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6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4分)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是中国民族传统价值观、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优良家风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

(4分)

(2)传承优良家风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培育文明风尚身体力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分。

答出其中四条即可得满分)

(3)倡议可包括:

挖掘传统家风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设;赋予传统家风新的时代内容,更好的发挥其凝聚家庭的精神纽带作用;弘扬积极进取的家庭传统风尚,扩大其对社风民风的影响,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等。

(4分。

答出其中的两条可以得满分。

其它言之有理、符合题意也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