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亚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1933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中亚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7中亚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7中亚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7中亚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7中亚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7中亚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7中亚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7中亚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7中亚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7中亚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中亚练习题.docx

《7中亚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中亚练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中亚练习题.docx

7中亚练习题

中亚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中亚地区略图,回答1~3题。

1.图中代号所示地理名称正确的是(  )

①大高加索山 ③伏尔加河 ④勒拿河 ⑥阿姆河 ⑧里海 ⑩咸海

A.①③⑧B.①③⑥⑧C.③⑧D.①⑧

2.下列关于中亚各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国地势北高南低,沙漠广布,热量充足

B.B国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誉

C.D国灌溉农业发达,是中亚主要水稻生产国

D.E国的名称为土库曼斯坦

3.下列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解析:

1.图中代号所示的地理名称是:

①乌拉尔山脉、③伏尔加河、④额尔齐斯河、⑥锡尔河、⑧里海、⑩巴尔喀什湖。

答案:

C

解析:

2.A国地势南高北低,以丘陵为主;D国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誉;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不适合种植水稻。

答案:

D

解析:

3.中亚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草原、荒漠面积广,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答案:

D

 

(浙江卷)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4~5题。

4.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解析:

4.图中显示了我国西北和中亚局部地区的城市、铁路、河湖等的分布及地形大势。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以能源资源为主,运输量大,距离远,适合发展铁路运输,所以①正确;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的修建成本并不低,灵活性不如公路,但铁路运输稳定性较强,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答案:

C

解析:

5.咸海地处中亚腹地,属于荒漠带;乌鲁木齐纬度较高,地势也较高,南北有高山,海拔达到雪线高度,B正确;锡尔河属于内流河,中下游支流少,由于蒸发和沿途灌溉引水,下游水量减少;根据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基本规律,纬度越高,同一种植被分布的海拔越低。

答案:

B

中亚位于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据此回答6~8题。

6.中亚五国的共同特点是(  )

A.都与我国相邻B.都是内陆国

C.地形均以山地为主D.河流全属于内流河

7.下列图中直线示意国界,正确的是(  )

8.美国一直加紧向该地区渗透,其主要目的之一是(  )

A.进一步打击恐怖势力B.瞄准这里的油气资源

C.建立、巩固军事基地D.扭转国内经济下滑趋势

 

解析:

6.中亚五国居亚欧内陆,均为内陆国。

答案:

B

解析:

7.哈萨克斯坦东北邻俄罗斯,东南邻中国。

答案:

A

解析:

8.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美国为了获得更多的油气资源和牵制中、俄,加紧向该地区渗透。

答案:

B

 

结合下图,回答9~10题。

9.图中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水源为(  )

A.冰雪融水B.湖泊水C.大气降水D.地下水

10.图中甲湖近年来面积不断缩小,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加剧

B.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C.大面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D.跨流域调水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解析:

9.该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

答案:

A

解析:

10.甲为咸海,是内陆湖,湖水为咸水,不可能围湖造田,也没有调水工程。

其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为大面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答案:

C

11.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农民有在瓜田里放砾石的习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①防止土壤被大风刮走 

②这些石头里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矿物质 

③减少水分的蒸发 

④避免采瓜时脚陷在淤泥地里 

⑤增加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的积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

 

解析:

11.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大,降水少、蒸发量大,在瓜田里放砾石可以减少风对土壤的侵蚀,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还会增加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的积累。

答案:

C

 

(2017·永州高二检测)读中亚图,中亚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内流河、内陆湖。

据此回答12~13题。

12.巴尔喀什湖西部是淡水、东部是咸水,其原因是(  )

A.巴尔喀什湖东部蒸发量大

B.巴尔喀什湖东部离太平洋近,降水量大

C.巴尔喀什湖西部离大西洋近,降水量大

D.巴尔喀什湖西部有伊犁河河水注入

13.假如图示地区要开发新能源,应着重考虑的是(  )

A.地热能B.太阳能C.潮汐能D.天然气

 

解析:

12.读图可知巴尔喀什湖西部有伊犁河河水注入,而东部没有河流注入。

有河流注入的地方会对湖水起到稀释作用,导致湖水盐度较低。

答案:

D

解析:

13.图中所示地区为中亚,由于深居内陆,常年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故要开发新能源,应着重考虑太阳能。

答案:

B

二、综合题

14.乌兹别克斯坦通过一条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乌兹别克斯坦在2014年年底前向中国输送了4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结合材料及中亚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河源自________(国家),在________(国家)注入________洋。

(2)B河主要的补给水源是什么?

有何水文特点?

(3)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该国种植棉花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4)从资源分布状况,分析哈萨克斯坦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解析:

14.第

(1)题,图中A河流在我国是额尔齐斯河,流入俄罗斯称鄂毕河。

(2)题,B河是锡尔河,源自天山,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为主,河流水量小,季节变化大,结冰期长。

第(3)题,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包括光照、降水、种植历史等方面,不利条件包括水源、技术、市场等方面。

第(4)题,从图中来看,哈萨克斯坦东部有丰富的煤、有色金属等资源,带动冶金工业的发展。

里海附近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西部形成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加工工业。

答案:

(1)中国 俄罗斯 北冰

(2)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为主。

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水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结冰期长。

(3)有利条件:

光照强;降水少,利于收摘;灌溉便利;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不利条件:

灌溉水源不足,距市场较远。

(4)分布特点:

机械、冶金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

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分布在西部(里海附近)。

成因:

前苏联工业转移以机械工业为主,同时也促进了冶金工业的发展,因当时国防需要及相关资源分布,上述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

21世纪快速发展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里海附近)。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国家或湖泊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图中国家的农业类型以________农业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经济作物是________。

(3)据报道,1960年以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在减少,而湖水盐度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大量死亡。

试说明其原因。

(4)为减缓D湖生态恶化、水量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解析:

15.本题主要考查有关中亚的地理基础知识,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即可解答。

答案:

(1)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咸海

(2)灌溉 小麦 棉花

(3)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河流沿岸农业灌溉用水消耗太多;河流沿岸工业及生活用水消耗过度。

(4)加强国际合作,控制各种用水量;种草种树,恢复植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