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2188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35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docx

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

北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

 

二〇一七五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发展回顾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成就

(一)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规模企业支撑效应明显

(三)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三、发展环境

(一)全球竞争格局加速调整

(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四)“两化”深度融合呈现新趋势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路径

四、发展目标

第三章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

一、产业集群

(一)计算机整机及外设产业集群

(二)光电显示产业集群

(三)电力电子产业集群

(四)电子元件及组件产业集群

(五)智能终端产品产业集群

(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二、产业布局

(一)总体布局

(二)重点园区

第四章主要任务

一、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一)全力壮大产业规模

(二)加快产业配套延伸

(三)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二、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

(二)大力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行动

(三)积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四)加强电子信息制造业协同创新能力

三、提升产业智能制造水平

四、搭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

(一)加强跨境平台合作力度

(二)加快建设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三)强化与院校合作力度

(四)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五、创新开展产业链招商

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第五章保障措施

一、贯彻落实产业政策

二、加强产业发展统筹协调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四、强化土地支撑

五、优化完善服务环境

六、落实人才引进激励机制

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八、加强全面开放开发合作

附件:

北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表(第一批)

前言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北海市集聚规模企业最多、行业产值最大、发展最为迅速的主导产业,对北海市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征,是北海市“十三五”时期工业壮大规模、优化结构的主战场和主阵地。

为抢抓发展机遇,促进北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做大做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的战略部署,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年修订)的通知》(桂政办发〔2014〕97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广西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十三五”规划》《广西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北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北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北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领域为电子信息制造业,规划期为2016-2020年。

本规划是“十三五”时期北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加强行业管理、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回顾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成就

(一)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期间,北海市抓住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以计算机整机及配套、光电显示、电子元件、电力电子等为主要内容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从2011年的30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034.8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从2011年的260.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990.82亿元,在广西区稳居第一,占广西半壁江山。

“十二五”期间北海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北海市“十二五”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图

(二)规模企业支撑效应明显

“十二五”期间,北海市规模企业带动效应明显,产业园区成长迅速。

广西北海工业园区、北海出口加工区、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区域。

2015年,以建兴光电科技(北海)有限公司、广西三诺电子有限公司、冠捷显示科技(北海)有限公司、广西惠科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朗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德昌电机(北海)有限公司、广西新未来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永昶科技电子(北海)有限公司、北海创思电子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海市天硌打印耗材有限公司、北海阿可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海银河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北海银河科技变压器有限公司、北海银河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为代表的规模企业产值达990.82亿元,占电子信息产值的95%以上,支撑效应明显。

(三)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十二五”时期,随着惠科、冠捷、景光电子、三诺、冠德、德昌电机、银河高科、星宇智能等一批知名电子企业以及配套企业相继落户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逐步加快。

特别是2015年底,总投资40亿元的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项目开工奠基,将进一步优化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结构。

近年来,北海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正成为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十三五”时期,北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既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集群发展不足。

产业链短,配套产业链不完整,门类较多,发展方向较为分散,关联度较小,企业间产品不配套,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延伸发展模式。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

北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大多数是生产来料加工的低端装配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缺乏支撑自主创新的技术积累,不利于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三是人才资源支撑不足。

北海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数量少,科研技术能力不强;技能型人才缺口大,培育培养机制缺乏;缺少创新平台,高端人才引进困难。

四是传统劳动力优势减弱。

相比较东南亚等国家,北海市政策优势、本土劳动力优势、土地资源优势等成本优势逐渐弱化,而企业用工成本中税外费用负担相对较高,更是抵消了大部分劳动力优势。

五是生产性服务业滞后。

北海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企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滞后;融资环境不完善,融资缺乏政策引导,银企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各种社会、民间投资担保机构不够强大,电子信息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等。

三、发展环境

(一)全球竞争格局加速调整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创新活跃度高、带动性强、渗透性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有无可比拟的引领作用,成为各国塑造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各国都在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当前,发达国家依然占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价值链制高点,在大力建设信息经济新优势的同时,积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推动再工业化进程,把控未来全球高端产业发展主导权。

如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战略举措,不断强化在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技术研发和产业培育等方面的优势地位。

越南、泰国等一些信息产业新兴国家加快布局,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资本及技术转移,正在改变全球产业制造格局。

“十二五”时期,北海市凭借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实现了电子信息制造业跨越式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北海市产业传统优势正在下降,以培育新优势为核心的产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战略加快实施,智能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的创新平台正在重组制造业创新体系。

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进程加快,广西和北海市在全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十三五”期间,北海市应发挥区位优势、人文渊源优势、政策叠加优势和市场优势,建设一批面向东盟的北斗产业园等产业聚集区,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业发展,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探索对外开放合作新模式,拓宽面向东盟的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依托技术优势推动产业向“自主国际化”转变,给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全球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进入新一轮加速期,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快速演进,深刻重构了信息产业发展图景,打破了旧有产业格局。

同时,信息技术创新从单点迸发、单一产品向体系化、集成化、融合化创新转变的趋势日趋明显,信息技术与制造、材料、能源、生物等技术和传统产业的交叉渗透日益深化,催生出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当前,以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孕育,硬件、软件、服务等核心技术体系加速重构。

比如,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催生了智能装备产业;信息技术与服务业融合,加快了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步伐。

在产业变革发展趋势下,各类新产业和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潜力不断释放,以智能硬件、新型平板显示、工业软件、高性能集成电路、5G通信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产品市场空间极其广阔,北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将面临新机遇。

(四)“两化”深度融合呈现新趋势

集成电路、新型传感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的持续演进,推动着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智能化。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现阶段集中体现在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集成应用,特别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和产品,以及衍生催生的新业务、新业态和新模式。

智能制造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

北海市要抓住国家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带来的机遇,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发展。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重大契机,主动对接国家《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以北海工业转型升级大会战为契机,以“壮规模、补链节、促升级”为主攻方向,以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做大做强和转型升级为主线,全力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和配套延伸,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产业开放水平,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推动产业向品牌化、集群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发展,实现产业规模壮大和结构优化目标,最终舞起北部湾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龙头。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

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统筹推进,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前瞻性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强化制造业关键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将综合技术水平、研发投入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等作为创新发展的指标导向,加快园区体制机制和科技投入机制改革创新。

坚持融合发展。

将融合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把握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和变革创新的重大机遇,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电子信息制造业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发挥规模和集聚优势,促进生产要素的集约高效利用。

坚持企业主导。

将企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主体,着眼长期利益前瞻布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创新能力强、市场潜力大、战略意义突出的大企业大集团,推动兼并重组,构建产业联盟,建设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骨干企业加快产业链整合,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坚持智能发展。

大力推进“互联网+”制造,形成由中心向外扩散的智能网络格局,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组织建立制造业创新联盟中心,建设一批“互联网+”制造创新中心、实验验证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生态体系。

坚持开放带动。

充分发挥和拓展独特的区位优势,坚持双核驱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全方位拓展开放合作广度深度,以开放合作促进产业高质量的发展。

三、发展路径

按照自治区“建设南钦北电子信息核心产业带”的重要战略部署,着力打造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实施产业规模壮大与转型升级协调推进战略。

重点引进具有核心竞争力、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集成电路项目、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全力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创新升级和倍增发展;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努力通过产业链配套延伸和布局调整,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着力通过新项目建设、既有项目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两化”深度融合、工艺革新、流程重组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智能制造能力、个性化定制生产能力和智能服务能力;创新发展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扩大开放,着力建设产业国际合作平台,全面提升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和综合发展水平。

四、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在14%以上。

着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产业品牌化、集群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发展;推动计算机整机及配套、光电显示等优势产业领先发展,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核心基础产业突破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把北海打造成北部湾加工贸易转型发展的示范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面向东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创新中心和南钦北电子信息核心产业带的新引擎。

到2020年,力争实现:

——产业规模倍增。

不断提高电子信息产业附加值,推动北海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倍增发展。

到202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力争突破18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对工业的贡献率达到46%。

——产业结构优化。

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由以生产制造为主向生产制造与研发应用服务相结合转变;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重点的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加工贸易出口比重达50%以上。

——创新能力提升。

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2%以上;新增10个国家级或自治区级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完善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孵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180家,孵化毕业企业25家;建成完善的电子产品测试平台、电子产品中试基地,年均为企业提供试验、测试、检测、中试服务500次以上;形成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专利申请数量、授权量在“十二五”基础上实现倍增;电子信息类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倍增,达到24家。

——集聚效应增强。

建设一批产业链完善、规模效应明显、特色鲜明的电子信息企业,培育超百亿元企业5家、超30亿元企业20家、超10亿元企业30家、超亿元企业50家。

表2-1“十三五”时期北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发展目标

分类

序号

指标

单位

2015年

2020年

指标属性

总量指标

1

工业总产值

亿元

990.82

1800

预期性

2

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

%

14

预期性

质量指标

3

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

%

2

预期性

4

企业技术研发平台

10

预期性

5

电子信息类高新技术企业

12

24

预期性

6

大型企业培育

超百亿元企业5家、超30亿元企业20家、超10亿元企业30家、超亿元企业50家。

预期性

7

园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产值目标

亿元

北海工业园区达到800亿元、北海出口加工区达到600亿元、北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200亿元。

预期性

第三章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

一、产业集群

(一)计算机整机及外设产业集群

按照“以整机带动配套,以集群发展促产业集聚”思路,通过积极引进知名计算机整机及外设制造龙头企业,切入计算机产业链,进而逐步向产业链中、上游延伸。

坚持集群化发展,不断加强计算机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吸引我国台湾地区、珠三角以及长三角地区优秀计算机及外设企业转移到北海发展,从而打造北海计算机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完善与升级实现计算机产业的全面发展。

重点突破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开关电源、光驱、打印设备及耗材、存储设备、服务器、云存储、固态硬盘(SSD)、笔记本电池等领域。

依托已经入驻北海的重大项目,积极引进电脑周边产品,如精密五金零配件、精密塑胶零配件、模具、信号线、连接线、音响投影仪、主板、硬盘、光驱、电源控制器、LCD屏、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入板、游戏杆、语音输入设备等相关生产项目,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引进电阻、电容器、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声器件、激光器件、电子显示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电源、开关、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继电器等相关生产项目,为已进驻园区各类电子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专栏3-1计算机整机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计算机整机产业:

依托三诺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一体机、平板电脑制造产业,针对整机制造缺失环节实行补链招商,降低企业成本,促进计算机整机产业集聚发展。

计算机外设产业:

依托建兴、永昶等龙头企业完善光驱制造产业链;依托朗科、创新科、云盛等龙头企业完善存储设备制造产业链;依托创思、建准、天硌、泰达、绩迅等龙头企业完善打印设备及耗材产业链;依托建准以及模具企业完善计算机零部件配套企业。

(二)光电显示产业集群

光电显示产业采取“下游切入、集群发展”策略。

从产业链下游终端切入液晶显示产业,以点带面,着力完善政策,针对产业链制定招商引资目录,定向开展产业链招商,以示范应用带产业发展,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积累,逐步向产业链中上游延伸,着力发展OLED产业、液晶显示上游基础材料与配件产业,完善光电显示制造产业价值链。

坚持集群化发展,不断加强光电显示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吸引我国台湾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优秀企业转移到北海发展,逐步打造北海光电显示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整机和投影仪生产,重点突破液晶模组、背光板等上游领域,实现北海市液晶显示产业链技术转型升级。

专栏3-2光电显示产业集群

依托冠捷、惠科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液晶显示中下游的面板、模组以及显示屏制造产业,针对光电显示制造缺失环节实行补链招商,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光电显示产业集聚集群。

优先布局OLED产业,支持液晶显示上游基础材料与配件研发和产业转移。

立足现有龙头企业,着力打造“总部经济”,落实政策、资金、土地、财税等支持,引导现有企业将更多事业部或本部迁至北海,吸引一批实力雄厚的同类企业在北海新建厂区,加快产业聚集。

(三)电力电子产业集群

抓住我国大规模建设智能电网和高速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机遇,推动电力电子产品向高性能化、智能化、全数字控制、系统化和绿色化发展,培育发展电力电子产业集群,以骨干龙头企业为基础,组成协作型产业集团,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北海电力电子特色产品基地。

重点发展风电、智能电网、变频技术及电机驱动控制、电源转换、新型元件应用、智能电网相关应用产品。

专栏3-3电力电子产业集群

依托冠德等企业开展逆变电源器产业转移;支持深蓝科技发展电网监测仪(负荷测试仪)、无功补偿装置、智能低压复合式开关等电力自动化产品群;支持德昌电机扩大投资规模增加生产线,打造电机及其驱动系统的设计、研发及制造集群;依托银河高科、星宇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中游电力电子应用设备制造产业集群。

优先布局面向特高压、智能化的电力电子器件研发制造。

吸引北海现有生产车间型企业的总部或本部将更多事业部及研发设计部门迁至北海;制定产业招商名录,吸引一批实力雄厚的同类企业在北海新建厂区,加快产业聚集。

(四)电子元件及组件产业集群

电子元件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上游,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数字音视频等系统和终端产品发展的基础,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支撑作用。

以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需求为导向,以计算机整机及外设、光电显示、电力电子三大产业配套电子元件及组件为发展重点,吸引我国台湾地区、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相关配套电子元件及组件优秀企业转移到北海发展,推动整体电子制造业集群发展。

依托已有企业,大力发展基础电子元件、敏感电子元件制造、SMT贴片行业。

鼓励电子元件企业向超微化、片式化、模块化、数字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绿色化、高频、高速、高可靠和低功耗方向发展。

专栏3-4电子元件及组件产业集群

依托景光电子发展铝电解电容器,面向发达地区建立招商名录,重点发展扬声器、铝电解电容器、显像管、印制电路板、半导体分立器件等电子元件生产,配套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龙头配套企业本地化,降低生产成本;依托新未来信息产业公司发展敏感电子元件,提前布局一批与汽车电子、智能设备、物联网传感器等产业相关电子元件及组件研发及制造企业;支持六禾电子扩大投资规模增加生产线,加强SMT贴片行业对PCB制造的支撑,支持北海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向上游延伸。

(五)智能终端产品产业集群

近年来,智能终端功能日趋强大,影响范围日益扩大,其发展将推动移动通信、计算机、视听等传统整机领域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深刻变革。

物联网的快速爆发引领了智能终端设备的蓬勃发展,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终端设备的不断创新,造就了智能终端设备出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市场快速起步段,技术、产品功能、商业模式、竞争格局正处于加速形成过程中,处于市场爆发式增长前夜。

北海市应抓住智能终端产业机遇,重点发展智能手机、车联网设备、可穿戴设备及其精密组件,尽快形成产业集群。

专栏3-5智能终端产业重点支撑企业

依托惠科智能终端产业集群项目、京凯达智能终端产业园发展智能终端产业,借鉴北海光电显示产业“下游切入、集群发展”经验,着力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智能终端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机遇,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特别是东盟市场,将北海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外向型智能终端产业基地。

(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充分利用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重点发展面向多业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基于智能终端的信息产品及服务、基于ICT的动漫游戏、数字互动娱乐等。

支持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网络设备、芯片、系统以及相关测试设备。

重点开发工业控制计算机、云存储设备、云终端设备、无线射频产品、车联网通讯导航终端、智慧社区位置服务终端、新型计算机、手持平板电脑、数字广播电视发射设备、传感器、高性能敏感元件、VR/AR设备、工业软件、北斗导航、遥感遥测产品、3D打印设备、无人航空器等。

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项目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鼓励构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重点支持通讯、液晶显示器等新产品开发生产,加快发展光通信系统设备和光电器件、微波传输设备、网络游戏等。

打造北海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力争建成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

专栏3-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依托蕴芯电子发展无线射频芯片产业,面向发达地区建立招商名录,依托中电产业园优先布局集成电路、VR/AR设备、人工智能、智能汽车、3D打印产业,建立示范工程基地。

打造一批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一批智能工厂(车间)。

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工作,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行业协同创新平台,推广基于互联网的产品设计、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

充分发挥北海区位优势,争取国家专项项目资金,积极申报建设面向东盟的北斗产业示范基地。

坚持推进北斗应用和发展北斗产业并重的基本方针,力争通过5至6年的努力,总体上形成智慧城市、智慧民生、智慧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打造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