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2257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30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21920

24392

利润(万元)

4337

5635

6816

纳税(万元)

2087

2021

3110

固定资产(万元)

3247

3045

4957

资产负债率(%)

36

30

25

银行信用等级

AA+

第二章项目基本情况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和意义

一、项目建设背景

1、政策环境

为了减少资源消耗,使资源再利用,减少工业装备因磨损和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物耗能耗,发展循环经济,再制造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从2005年开始我国一直将绿色再制造列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发展和培育该新兴产业。

2005年,国务院颁发国发[2005]2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发[2005]2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若干意见》中指出,国家将把“绿色再制造技术”列为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的关键性项目之一。

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09),再制造业的发展思路中,要求积极发展绿色制造。

2007年度,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颁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中,将“先进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及“机电产品表面修复与再制造技术”等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领域。

2008年8月29日,我国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

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推行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其中的再利用就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

2011年,国家将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2、客户优势

依靠稳定的产品质量、良好的销售渠道、优质的施工服务和快速的售后响应,公司与许多国内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为五大电力集团下属200多家电厂提供锅炉等设备防磨抗蚀防护服务;

为中国神华、首都钢铁、武汉钢铁、马鞍山钢铁、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提供了设备防磨抗蚀防护服务;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在开拓水泥行业的客户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拓宽了业务领域。

为本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资源优势

项目承担单位恒大高新组建了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南昌市高温耐磨防腐材料工程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单位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系,拥有专职技术开发人员49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14人。

公司具备较强的产品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研发水平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自主研发的多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曾列入国家级项目12项,省重大项目1项,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3项,拥有国家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

4、配套设施优势

本项目选址位于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西恒大防磨抗蚀产业园内,项目占地总面积约为13334平方米。

本项目地块目前已完成“七通一平”,周边的其他工程建设项目正在进行。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目前,国际上绿色再制造工程的发展仅有十几年的历史,总体水平以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最具有代表性。

我国对再制造工程的研究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有识之士积极倡导和宣传建立再制造工程学科,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将再制造成形技术、寿命评估技术等已列入“十二五”规划。

国内有许多单位正在进行再制造领域的研究。

全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使用表面工程技术进行设备零部件的再制造研究和应用;

装甲兵工程学院、空军第一研究所、空军工程大学和海军工程大学对装甲车辆、军用飞机、舰艇的延寿作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我公司作为防磨抗蚀业得龙头企业,已形成大型工业装备在线修复业务的规模化发展,为研究开发大型工业装备零部件的车间批量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项目建设的意义

我国设备资产已达数万亿,若其中10%报废的设备能利用再制造技术形成产品,就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再制造工程的最大优势是能够以表面工程和多种先进成形技术制造出优于本体材料性能的零部件,赋予零件耐高温、防腐蚀、耐磨损、抗疲劳、防辐射等多种性能。

由此可见,再制造工程是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废旧设备难以处理的最佳方法和途径之一,是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绿色系统工程。

国内已有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领域再制造试点,但大型工业装备再制造领域空白,因此,我公司拟建再制造车间,批量修复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形成产业化的再制造生产链,扩充我国再制造的范围和规模。

争做我国大型工业装备部件再制造的开拓者。

这样不但会使我公司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且会在同国外同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节项目概况及产品方案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祥大道以南、学苑路以北

项目单位:

江西恒大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

新建

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期拟定为1年:

2012年1月-2012年12月

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生产厂房、原料仓库、成品仓库、检测室等,总建筑面积13334平方米。

拟购置国内外先进金属表面修复及防护、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生产、检测等设备142台(套)。

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再制造车间,批量修复大型设备易损部件,设计年再制造大型工业设备易损部件46000件(修复面积8.3万平方米)。

形成产业化的再制造生产链,填补国内空白,对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项目经营模式:

项目所需废旧部件与指定设备制造商合作回收旧件,经专业技术加工(部件表面所需金属涂层原料由本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后经过自检和他检其性能恢复或超过原有新品水平,加工后供给用户并在产品上标注有“R”标志。

二、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采用表面工程技术对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进行再制造。

主要涉及产品、应用领域及建设规模如表2-1所述:

表2-1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产品类型

应用领域

建设规模(件/年)

修复面积

(万平方米/年)

耐磨件

电力、水泥、冶金、采矿等行业大型工业装备

20000

3.6

换热器构件

电力、化工、冶金及余热发电等行业大型工业装备

6000

2.3

轴类回转件

采矿、工程、冶金等行业大型工业装备

2.4

合计

46000

8.3

第三章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第一节工程建设方案

一、项目选址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南昌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江西恒大耐磨防护产品制造工业园内。

恒大工业园规划用地面积118.11亩,本项目用地约20亩。

恒大工业园东侧紧邻高新区天祥大道,建设用地为园区预留工业用地,不涉及拆迁。

高新区座落在风景秀丽的艾溪湖风景区,高新区创建于1991年3月,199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辖区面积231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32平方公里。

全区企业900余家,外资企业200余家,美国微软、美国科勒、美国耶兹、法国ABB、德国G&

D、台湾东元等一批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和中兴通讯、深圳方大、江铜集团、TCL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在区内均有投资项目。

目前,高新区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及应用软件、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本项目为新材料的研发、制造,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

二、建设条件

1、地理位置概况

高新区地处南昌市城东,园区环抱艾溪湖、东望瑶湖、西濒青山湖,北临赣江,生态环境优美,是南昌市大气质量和综合环境最佳区域。

高新区距市中心仅5公里,距火车站5公里,距长途汽车站7公里,距赣江水运港口10公里,距昌北国际机场25公里;

区内主干道可直通市内;

4条贯通市区所有主干道的公交线路由此始发,另有穿越市中心、直达区内的7条公交线。

2、自然条件概况

(1)地质地貌

高新区的用地呈规则方形,南北长约3300m,东西宽约3200m。

用地内散布众多自然水体,自然环境优越,生态环境良好。

纵观全区,地势较为平坦,地势最高处(创业路与青山湖大道交汇处)20.2M(黄海高程,下同),地势最低处(用地东北角)15.4M。

大部分用地高程均在16.5~19m之间。

相对整个城区,高新区东部地势低洼。

区内现有水面162ha,占总用地17.6%,其余农村用地占70%,居住、工业、公共设施等城市建设用地为113.5ha,占总用地12.4%。

地震烈度小于Ⅵ度,区域稳定性好。

(2)气象气候

气候湿润温和,属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季长。

年平均气温17.5℃,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9.7℃。

年平均风速1.5米/秒,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年平均降雨量1596mm,最大降雨量2356mm,日最大降雨量188.1mm,小时最大降雨量为57.8mm。

(3)水文水系

建设项目纳污水体为赣江南支,赣江是江西境内第一大河流,由章江和贡江在赣州市汇合而成。

南昌市位于赣江下游,赣江平均流量为2080m3/s,在八一桥以下进入尾闾地区,被裘家洲、扬子洲分成东、西两河。

区域内除人工绿化植物外,无天然植被,无野生动物资源。

3、南昌高新区公用工程及基础设施条件

高新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环境绿化、路灯照明、交通信号全部到位,实现了道路、通讯、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煤气管网和土地平整“七通一平”。

(1)道路:

区内拥有“五横九纵”的循环道路网络;

(2)供水:

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采用环网供水,与市区直接联通,可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3)供电:

已建成装机容量为10.3万kVA的110kV变电站,一座装机容量3×

15万kVA的220kV变电站已投入使用;

(4)通讯:

通讯管网和通讯线路已经覆盖整个园区;

(5)排水:

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

(6)排污:

城东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00万吨;

(7)煤气:

管道煤气已铺设完成,并与南昌市煤气管网贯通。

三、总图运输

1、总平面布置

(1)总体布局

本项目的建设位于“江西恒大耐磨防护产品制造工业园”(以下简称“工业园”)内。

设计、建设和布局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生产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因素,考虑工艺流程更新、产品生产变化等因素,做到综合利用、合理布局、统一管理、分区明确,并且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内容,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工业园主要建筑规划呈北、中、南三部分,北区规划建设一栋厂房;

中区规划建设三栋厂房及配电房,依次竖向排布;

南区东部规划建设综合楼,西部建设一栋厂房。

工业园内“大型工业装备再制造建设项目”使用其中一栋厂房。

(2)交通组织

在交通组织上,将人、车分流,产区内形成环形系统。

机动车以中型货车为主。

在中区、南区之间设置主要出入口,中区、北区之间设置次出入口,明确分区功能。

交通流线设计既保证了连接不同区域的交通流线通畅,又保证了每个区域的交通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每个功能分区内各主体建筑都有独立的回车区域,也与工业园区外交通道路联系便利。

(3)竖向布置及道路

厂区道路采用城市型双坡道牙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园区内各单体间均设环形道路,并与消防车道结合。

园区贯通东西出入口的主干道路与回车场相结合,道路宽度为4-7米。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再制造建设”建设在恒大工业园内,厂房建筑面积13334平方米。

恒大工业园施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

待园区全部建设完成后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1。

表3-1恒大工业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规划用地总面积

118.11

78741.45m2

2

地上建筑面积

m2

79029.52

3

建筑占地面积

41544.78

4

地下人防

3166.00

不计入容积率

5

总建筑面积

82195.52

7

容积率

8

建筑系数

52.76

9

绿化率

15

四、土建工程

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2、设计原则

(1)建筑空间的划分应满足工艺操作和检修要求,满足防火、防腐、防尘要求。

(2)除有特殊要求外,柱网及承重结构布置应符合建筑模数要求,构件的种类应统一。

(3)建筑材料的选择应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定型化,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以取得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并尽量地采用当地的建筑材料。

3、土建规模

生产性工业厂房采用钢结构,车间、仓库联体设计。

主要达到节约用地、减低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周期,便于生产项目线性布局。

厂房建筑面积为13334平方米,含厂房内夹层办公、厕所面积为1296平方米,作为生产班组调度办公使用。

生产线占地5888平方米,原料库2475、成品库各占3675平方米。

第二节工艺技术及设备

一、项目实施内容及方案

本项目以耐磨件、各类换热器受热、过流零部件、大型轴类回转件的再制造为主,其他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为辅。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建设生产厂房、原料仓库、成品仓库、检测室等,总建筑面积13334平方米。

形成年再制造大型工业装备易损部件46000件(修复面积8.3万平方米)。

二、工艺流程及说明

1、本项目采用如下技术和工艺对废旧易损部件进行修复,使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甚至超过新部件的水平。

1)、耐磨件的再制造工艺流程

首先将废旧耐磨件坯料表面探伤,后经过表面粗化、净化等与加工后用明弧堆焊工艺将适合耐磨件工况的耐磨材料堆焊到基体表面,堆焊后细化的复合碳化物均匀分布在强化的基体内,形成奥氏体基体焊材与基材熔合性好,具有高应力的磨耗性,外观焊缝成型美观,具备较好的抗冲击性能,从而提升耐磨件的使用寿命。

堆焊的表面与母材结合强度好,硬度高,表面硬度可达HRC60以上,耐磨性能优异,综合性能优于原工件,可广泛应用于电力、水泥、冶金等行业碾磨设备的高磨损零部件再制造和修复。

2)、换热器构件的再制造工艺流程

首先将换热器表面进行表面粗化。

表面净化等预处理,然后利用热源将喷涂材料加热至熔化或半熔化状态,并以一定的速度喷射沉积到经过预处理的基体表面形成涂层。

热喷涂技术在普通材料的表面上,制造一个特殊的工作表面,使其达到:

防腐、耐磨、减摩、抗高温、抗氧化、隔热、绝缘、导电、防微波辐射等一系列多种功能,使其达到节约材料,节约能源的目的。

喷涂操作的程序较少,施工时间较短,效率高,比较经济。

3)、轴类回转件的再制造工艺流程

首先将轴类回转件表面净化,然后用带电的金属丝与工件接触的瞬间产生电弧,电弧热将金属丝熔化,用保护气体把熔化的金属液滴吹射到工件的局部缺陷处,从而填平工件表面的凹坑或划伤,再通过机械修磨的办法加工冷焊部位,最好对进行涂层进行封孔后处理从而满足修复后工件的精度要求。

2、工艺流程图

图3-1耐磨件的再制造工艺流程

图3-2换热器构件的再制造工艺流程

图3-3轴类回转件的再制造工艺流程

3、原料配方优化

(1)大型工业装备废旧易损部件:

由中石化、中石油、华能电力、神华股份、首都钢铁、邯郸钢铁、赣兴水泥、宝钢炼铁厂等厂家及南昌、赣州、上饶、吉安等地的废旧工业设备供应商供应。

(2)工件表面修复材料——使用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系列药芯丝材。

(以奥氏体不锈钢带为丝材外皮,在丝芯中添加CrB2、B4C、CrB、稀土等混合物粉末,经包丝、拉拔等特殊工艺制成)。

三、技术来源

本项目所涉及技术均来源于公司自主研发,目前项目正着手于申报相关专利。

四、设备

本项目拟采用各类表面工程技术针对耐磨件、换热器受热面部件、大型轴类回转件的修复与再制造三类产品进行生产,涉及设备如下表所示:

表3-2项目设备配置情况表

设备名称

(台套)

设备单价

(万元)

总价

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

9.35

280.5

国产

超音速火焰喷涂设备

10

29.69

296.9

火焰喷焊设备

20

4.54

90.8

感应重熔设备

20.87

83.48

等离子喷涂熔覆设备

34.45

137.8

进口

6

微弧冷焊设备

48.79

195.16

激光熔覆设备

136.28

272.56

耐磨件在线堆焊设备

18.49

369.8

耐磨件离线堆焊设备

41.23

82.46

双金属耐磨件制造设备

22.14

132.84

11

中央气站

22.69

12

双螺杆空压机

8.92

223

13

合金分析仪

24.26

48.52

14

隔音房

48.81

金相显微镜及硬度分析系统

8.98

16

耐磨试验仪

4.26

17

抗折抗压机

2.85

18

超声波测厚仪

1.92

5.76

19

粗糙度仪

1.09

3.27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

39.87

21

供配电系统设施

37.34

22

运输设备及其他

86.59

142

2474.24

第三节项目进度安排

本项目建设周期考虑设备供货周期、安装工程量、本地施工水平及气候等因素,计划项目周期2年,其中建设期1年。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表3-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011年

2012年

4

项目调研阶段

项目规划论证阶段

项目前期申报阶段

工程设计阶段

施工建设阶段

设备购置阶段

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运行阶段

1、第一阶段——项目调研阶段:

成立项目小组,考察国内再制造行业市场状况,规划项目产品方案。

预计耗时4个月。

2、第二阶段——项目规划论证阶段:

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及公司自身条件,论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3、第三阶段——项目前期申报阶段:

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展项目立项工作。

4、第四阶段——工程设计阶段:

预计耗时3个月。

(1)落实工程设计所需的各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