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255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8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docx

工艺技术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

第五章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

装配与焊接是焊接结构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直接关系到焊接结构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一种焊接结构,由于其生产批量、生产条件不同,或由于结构形式不同,可有不同的装配方式、不同的焊接工艺、不同的装配—焊接顺序,也就会有不同的工艺过程。

本章重点介绍装配与焊接工艺方法。

第一节焊接结构的装配

装配是将焊前加工好的零、部件,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法,按生产图样和技术要求连接成部件或整个产品的工艺过程。

装配工序的工作量大,约占整体产品制造工作量的30%~40%,且装配的质量和顺序将直接影响焊接工艺、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所以,提高装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缩短产品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装配方式的分类

装配方式可按结构类型及生产批量、工艺过程、工艺方法及工作地点来分类。

1.按结构类型及生产批量的大小分类

(1)单件小批量生产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结构经常采用划线定位的装配方法。

该方法所用的工具、设备比较简单,一般是在装配台上进行。

划线法装配工作比较繁重,要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要求装配工人必须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2)成批生产成批生产的结构通常在专用的胎架上进行装配。

胎架是一种专用的工艺装备,上面有定位器、夹紧器等,具体结构是根据焊接结构的形状特点设计的。

2.按工艺过程分类

(1)由单独的零件逐步组装成结构对结构简单的产品,可以是一次装配完毕后进行焊接;当装配复杂构件时,大多数是装配与焊接交替进行。

(2)由部件组装成结构装配工作是将零件组装成部件后,再由部件组装成整个结构并进行焊接。

3.按装配工作地点分类

(1)工件固定式装配装配工作在固定的工作位置上进行,这种装配方法一般用在重型焊接结构或产量不大的情况下。

(2)工件移动式装配工件沿一定的工作地点按工序流程进行装配,在工作地点上设有装配用的胎具和相应的工人。

这种装配方式在产量较大的流水线生产中应用广泛,但有时为了使用某种固定的专用设备,也常采用这种装配方式。

二、装配的基本条件

在金属结构装配中,将零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称为部件装配;将零件或部件总装成产品则称为总装配。

通常装配后的部件或整体结构直接送入焊接工序,但有些产品先要进行部件装配焊接,经矫正变形后再进行总装配。

无论何种装配方案都需要对零件进行定位、夹紧和测量,这就是装配的三个基本条件。

1.定位

定位就是确定零件在空间的位置或零件间的相对位置。

图5-1所示为在平台6上装配工字梁。

工字梁的两翼板4的相对位置是由腹板3和挡铁5来定位,它们的端部是由档铁7来定位。

平台6的工作面既是整个工字梁的定位基准面,又是结构的支承面。

图5-1工字梁的装配

1—调节螺杆2—垫铁3—腹板4—翼板

5、7—挡铁6—平台8—90o角尺

 

2.夹紧

夹紧就是借助通用或专用夹具的外力将已定位的零件加以固定的过程。

图5-1中翼板与腹板间相对位置确定后,是通过调节螺杆1来实现夹紧的。

3.测量

测量是指在装配过程中,对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和各部件尺寸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测量,从而鉴定定位的正确性和夹紧力的效果,以便调整。

上述三个基本条件是相辅相成的,定位是整个装配工序的关键,定位后不进行夹紧就难以保证和保持定位的可靠与准确;夹紧是在定位的基础上的夹紧,如果没有定位,夹紧就失去了意义;测量是为了保证装配的质量,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不进行测量(如一些胎夹具装配,定位元件定位装配等)。

零件的正确定位,不一定与产品设计图上的定位一致,而是从生产工艺的角度,考虑焊接变形后的工艺尺寸。

如图5-2所示的槽形梁,设计尺寸应保持两槽板平行,而在考虑焊接收缩变形后,工艺尺寸为204,使槽板与底板有一定的角度,正确的装配应按工艺尺寸进行。

 

三、定位原理及零件的定位

1.定位原理

零件在空间的定位是利用六点定位法则(在第九章具体论述)进行的,即限制每个零件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使零件在空间有确定的位置,这些限制自由度的点就是定位点。

在实际装配中,可由定位销、定位块、挡铁等定位元件作为定位点;也可以利用装配平台或工件表面上的平面、边棱等作为定位点;还可以设计成胎架模板形成的平面或曲面代替定位点;有时在装配平台或工件表面划出定位线起定位点的作用。

2.定位基准及其选择

(1)定位基准在结构装配过程中,必须根据一些指定的点、线、面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结构中的位置,这些作为依据的点、线、面,称为定位基准。

图5-3所示为容器上各接口间的相对位置,是以轴线和组装面M为定位基准确定的。

装配接口Ⅰ、Ⅱ、Ⅲ在筒体上的相对高度是以M面为定位基准而确定的;各接口的横向定位则以筒体轴线为定位基准。

 

(2)定位基准的选择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对于保证装配质量、安排零部件装配顺序和提高装配效率均有重要影响。

选择定位基准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装配定位基准尽量与设计基准重合,这样可以减少基准不重合所带来的误差。

比如,各种支承面往往是设计基准,宜将它作为定位基准;各种有公差要求的尺寸,如孔心距等也可作为定位基准。

2)同一构件上与其它构件有连接或配合关系的各个零件,应尽量采用同一定位基准,这样能保证构件安装时与其它构件的正确连接和配合。

3)应选择精度较高,又不易变形的零件表面或边棱作定位基准,这样能够避免由于基准面、线的变形造成的定位误差。

4)所选择的定位基准应便于装配中的零件定位与测量。

在确定定位基准时应综合生产成本、生产批量、零件精度要求和劳动强度等因素。

例如以已装配零件作基准,可以大大简化工装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但零件的位置、尺寸一定会受已装配零件的装配精度和尺寸的影响。

如果前一零件尺寸精度或装配精度低,则后一零件装配精度也低。

四、装配中的测量

测量是检验定位质量的一个工序,装配中的测量包括:

正确、合理地选择测量基准;准确地完成零件定位所需要的测量项目。

在焊接结构生产中常见的测量项目有:

线性尺寸、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及角度等。

1.测量基准

测量中,为衡量被测点、线、面的尺寸和位置精度而选作依据的点、线、面称为测量基准。

一般情况下,多以定位基准作为测量基准。

如图5-3所示的容器接口Ⅰ、Ⅱ、Ⅲ都是以M面为测量基准,测量尺寸h1、h2和H2,这样接口的设计标准、定位标准、测量标准三者合一,可以有效地减小装配误差。

当以定位基准作为测量基准不利于保证测量的精度或不便于测量操作时,就应本着能使测量准确、操作方便的原则,重新选择合适的点、线、面作为测量基准。

如图5-1中所示的工字梁,其腹板平面是腹板与翼板垂直定位的基准,但以此平面作为测量基准去测量腹板与翼板的垂直度,则不是很方便,也不利于获得精确的测量值。

此时,若按图5-1所示采用以装配平台面作为测量基准,用90°角尺测量翼板与平台的垂直度,既容易测量,又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各种项目的测量

(1)线性尺寸的测量线性尺寸,是指工件上被测点、线、面与测量基准间的距离。

线性尺寸的测量是最基础的测量项目,其它项目的测量往往是通过线性尺寸的测量来间接进行的。

线性尺寸的测量主要是利用刻度尺(卷尺、盘尺、直尺等)来完成,特殊场合利用激光测距仪来进行。

(2)平行度的测量主要有下列两个项目:

1)相对平行度的测量。

相对平行度是指工件上被测的线(或面)相对于测量基准线(或面)的平行度。

平行度的测量是通过线性尺寸测量来进行的。

其基本原理是测量工件上线的两点(或面上的三点)到基准的距离,若相等就平行,否则就不平行。

但在实际测量中为减小测量中的误差,应注意:

①测量的点应多一些,以避免工件不直而造成的误差;

②测量工具应垂直于基准;

③直接测量不方便时,间接测量。

图5-4是相对平行度测量的例子。

(a)图为线的平行度,测量三个点以上,(b)图为面的平行度,测量两个以上位置。

 

5-4相对平行度的测量

a)角钢间相对平行度b)用大平尺测量相对平行度

 

2)水平度的测量。

容器里的液体(如水),在静止状态下其表面总是处于与重力作用方向相垂直的位置,这种位置称为水平。

水平度就是衡量零件上被测的线(或面)是否处于水平位置。

许多金属结构制品,在使用中要求有良好的水平度。

例如桥式起重机的运行轨道,就需要良好的水平度,否则,将不利于起重机在运行中的控制,甚至引起事故。

施工装配中常用水平尺、软管水平仪、水准仪、经纬仪等量具或仪器来测量零件的水平度。

①用水平尺测量。

水平尺是测量水平度最常用的量具。

测量时,将水平尺放在工件的被测平面上,查看水平尺上玻璃管内气泡的位置,如在中间即达到水平。

使用水平尺要轻拿轻放,要避免工件表面的局部凹凸不平影响测量结果。

②用软管水平仪测量。

软管水平仪是用一根较长的橡皮管两端各接一根玻璃管所构成,管内注入液体。

加注液体时要从一端注入,防止管内留有空气。

冬天要注入不易冻的酒精、乙醚等。

测量时,观察两玻璃管内的水平面高度是否相同,如图5-5所示。

软管水平仪通常用来测量较大结构的水平。

③用水准仪测量。

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组成,如图5-6a。

利用它测量水平度不仅能衡量各种测量点是否处于同一水平,而且能给出准确的误差值,便于调整。

图5-6b是用水准仪来测量球罐柱脚水平的例子。

球罐柱脚上预先标出基准点,把水准仪安置在球罐柱脚附近,用水准仪测视。

如果水准仪测出各基准点的读数相同,则表示各柱脚处于同一水平面;若不同,则可根据由水准仪读出的误差值调整柱脚高低。

图5-5软管水平仪测量水平

 

图5-6水准仪测量水平度

 

(3)垂直度的测量主要有下列两个项目:

1)相对垂直度的测量。

相对垂直度,是指工件上被测的直线(或面)相对于测量基准线(或面)的垂直程度。

相对垂直度是装配工作中极常见的测量项目,并且很多产品都对其有严格的要求。

例如高压电线塔等呈棱锥形的结构,往往由多节组成。

装配时,技术要求的重点是每节两端面与中心线垂直。

只有每节的垂直度符合要求之后,才有可能保证总体安装的垂直度。

尺寸较小的工件可以利用90o角尺直接测量;当工件尺寸很大时,可以采用辅助线测量法,即用刻度尺作为辅助线测量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

例如,两直角边各为1000mm,斜边长应为1414.2mm。

另外,也可用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与斜边之比值为3:

4:

5的关系来测定。

对于一些桁架类结构上某些部位的垂直度难以测量时,可采用间接测量法测量。

如图5-7是对塔类桁架进行端面与中心线垂直度间接测量的例子。

首先过桁架两端面的中心拉一

钢丝,再将其平置于测量基准面上,并使钢丝与基准面平行。

然后用直角尺测量桁架两端面与基准面的垂直度,若桁架两端面垂直于基准面,必同时垂直桁架中心线。

图5-7用间接测量法测量相对垂直度

 

2)铅垂度的测量。

铅垂度的测量是测定工件上线或面是否与水平面垂直。

常用吊线锤或经纬仪测量。

采用吊线锤时,将线锤吊线栓在支杆上(临时点焊上的小钢板或利用其他零件),测量工件与吊线之间的距离来测铅垂度。

当结构尺寸较大而且铅垂度要求较高时,常采用经纬仪来测量铅垂度。

经纬仪主要由望远镜、垂直度盘、水平度盘和基座等组成,如图5-8a所示。

它可测角、测距、测高、测定直线、测铅垂度等。

图5-8b是用经纬仪测量球罐柱脚的铅垂度实例。

先把经纬仪安置在柱脚的横轴方向上,目镜上十字线的纵线对准柱脚中心线的下部,将望远镜上下微动观测。

若纵线重合于柱脚中心线,说明柱脚在此方向上垂直,如果发生偏离,就需要调整柱脚。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把经纬仪安置在柱脚的纵轴方向观测,如果柱脚中心线在纵轴上也与纵轴重合,则柱脚处于铅垂位置。

图5-8经纬仪及其应用

 

(4)同轴度的测量同轴度是指工件上具有同一轴线的几个零件,装配时其轴线的重合程度。

测量同轴度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

图5-9为三节圆筒组成的筒体,测量它的同轴度时,可在各节圆筒的端面安上临时支撑,在支撑中间找出圆心位置并钻出直径为20-30mm的小孔,然后由两外端面中心拉一细钢丝,使其从各支撑孔中通过,观测钢丝是否处于孔中间,以测量其同轴度。

图5-9圆筒内拉钢丝测同轴度

 

(5)角度的测量装配中,通常利用各种角度样板来测量零件间的角度。

图5-10是利用角度样板测量角度的实例。

装配测量除上述常用项目外,还有斜度、挠度、平面度等一些测量项目。

需要强调的是量具的精度、可靠性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的决定因素之一。

在使用和保管中,应注意保护量具不受损坏,并经常定期检验其精度的正确性。

图5-10角度的测量

 

五、装配用工夹具及设备

1.装配用工具及量具

常用的装配工具有大锤、小锤、錾子、手砂轮、撬杠、扳手及各种划线用的工具等。

常用的量具有钢卷尺、钢直尺、水平尺、90o角尺、线锤及各种检验零件定位情况的样板等。

如图5-11所示是几种常用工具的示意图,图5-12为常用量具示意图。

 

 

2.装配用夹具

装配夹具是指在装配中用来对零件施加外力,使其获得可靠定位的工艺装备。

主要包括通用夹具和装配胎架上的专用夹具。

有关夹具的专门知识将在第八章内详述,这里为装配工序需要,只作简单介绍。

装配夹具按夹紧力来源,分为手动夹具和非手动夹具两大类。

手动夹具包括螺旋夹具、楔条夹具、杠杆夹具、偏心轮夹具等;非手动夹具包括气动夹具、液压夹具、磁力夹具等。

下面主要介绍装配过程中常用的手动夹具:

(1)螺旋夹具螺旋夹具是通过丝杆与螺母间的相对运动来传递外力,以紧固零件。

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别具有夹、压、拉、顶和撑等功能。

1)弓形螺旋夹(又称C形夹)。

它是利用丝杆起夹紧作用。

常用的弓形螺旋夹有图5-13所示的几种结构。

图5-13a的弓形螺旋夹断面成丁字形,这种结构重量轻、刚性好。

图5-13b的弓形螺旋夹断面成工字形,其强度比丁字形断面的高。

大型的弓形螺旋夹,为了减轻其重量,又不影响其强度,可在弓形板上开孔(图5-13c)。

为提高弓形螺旋夹的强度和刚度,断面可制成箱形结构(图5-13d)。

图5-13弓形螺旋夹的工作尺寸及形式

 

2)螺旋拉紧器。

它是利用螺母在丝杆上相对运动起拉紧作用,其结构形式有多种,如图5-14a、b为常见的螺旋拉紧器,旋转螺母,就可以起拉紧作用;图5-14a拉紧器有两根独立的丝杆,丝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两螺母用扁钢连成一体,当旋转螺母时,便能调节两丝杆间的距离,起到拉紧作用。

图5-14b为双头螺栓的拉紧器,螺栓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旋转螺栓时,就可以调节两弯头的距离。

图5-14螺旋拉紧器

 

3)螺旋压紧器。

图5-14c、d所示是常见的螺旋压紧器。

通常是将压紧器的支架临时固定在工件上,再利用丝杠起压紧作用。

图5-15c借助L形铁达到调整钢板的高低;图5-15d借助门形铁达到压紧作用。

4)螺旋推撑器。

它是起顶紧或撑开作用的,可用于装配和矫正。

图5-14e、f是简单的螺旋推撑器,它由丝杆、螺母、圆管组成。

图5-14e螺旋推撑器顶杆头部是尖的,只适宜于顶厚板或较大的型钢。

图5-14f丝杆头部增加了垫块,顶压时不会损伤工件,也不会打滑。

(2)楔条夹具楔条夹具是用锤击或用其他机械方法获得外力,利用楔条的斜面将外力转变为夹紧力,从而达到对工件的夹紧。

楔条夹具在使用中应能自锁,其自锁条件是楔条(或楔板)的楔角应小于其摩擦角,一般采用的楔角小于10o~15o,图5-15所示是楔条夹具的应用示例。

图5-15楔条夹具的应用

 

(3)杠杆夹具杠杆夹具是利用杠杆原理将工件夹紧的。

图5-16所示为几种简易杠杆夹具的形式及应用。

图5-16常用的几种简易杠杆夹具

 

(三)装配用设备

3.装配用设备

装配用设备有平台、转胎、专用胎架等,对装配用设备的一般要求如下:

1)平台或胎架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平台或胎架表面应光滑平整,要求水平放置。

3)尺寸较大的装配胎架应安置在相当坚固的基础上,以免基础下沉导致胎具变形。

4)胎架应便于对工件进行装、卸、定位焊、焊接等装配操作。

5)设备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要低。

(1)装配用平台主要类型如下:

1)铸铁平台。

它是由许多块铸铁组成的,结构坚固,工作表面进行机械加工,平面度比较高,面上具有许多孔洞,便于安装夹具。

常用于进行装配以及用于钢板和型钢的热加工弯曲。

2)钢结构平台。

这种平台是由型钢和厚钢板焊制而成的。

它的上表面一般不经过切削加工,所以平面度较差。

常用于制作大型焊接结构或制作桁架结构。

3)导轨平台。

这种平台是由安装在水泥基础上的许多导轨组成的。

每条导轨的上表面都经过切削加工,并有紧固工件用的螺栓沟槽。

这种平台用于制作大型结构件。

4)水泥平台。

它是由水泥浇注而成的一种简易而又适用于大面积工作的平台。

浇注前在一定的部位预埋拉桩、拉环,以便装配时用来固定工件。

在水泥中还放置交叉形扁钢,扁钢面与水泥面平齐,作为导电板或用于固定工件。

这种水泥平台可以拼接钢板、框架和构件,又可以在上面安装胎架进行较大部件的装配。

5)电磁平台。

它是由平台(型钢或钢板焊成)和电磁铁组成的。

电磁铁能将型钢吸紧固定在平台上,焊接时可以减少变形。

充气软管和焊剂的作用是组成焊剂垫,用于埋弧自动焊,可防止漏渣和铁液下淌。

(2)胎架胎架又称为模架,在工件结构不适于以装配平台作支承(如船舶、机车车辆底架、飞机和各种容器结构等)或者在批量生产时,就需要制造胎架来支承工件进行装配。

胎架常用于某些形状比较复杂,要求精度较高的结构件。

它的主要优点是利用夹具对各个零件进行方便而精确的定位。

有些胎架还可以设计成能够翻转的,可把工件翻转到适合于焊接的位置。

利用胎架进行装配,既可以提高装配精度,又可以提高装配速度。

但由于投资较大,故多为某种批量较大的专用产品设计制造,适用于流水线或批量生产。

制作胎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胎架工作面的形状应与工件被支承部位的形状相适应。

2)胎架结构应便于在装配中对工件施行装、卸、定位、夹紧和焊接等操作。

3)胎架上应划出中心线、位置线、水平线和检查线等,以便于装配中对工件随时进行校正和检验。

4)胎架上的夹具应尽量采用快速夹紧装置,并有适当的夹紧力;定位元件需尺寸准确并耐磨,以保证零件准确定位。

5)胎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安置在坚固的基础上,以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基础下沉或胎架变形而影响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六、装配的基本方法

1.装配前的准备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是装配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是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装配工作的有力保证。

通常包括如下几方面:

(1)熟悉产品图样和工艺规程要清楚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法,并根据工艺规程选择好装配基准和装配方法。

(2)装配现场和装配设备的选择依据产品的大小和结构的复杂程度选择和安置装配平台和装配胎架。

装配工作场地应尽量设置在起重设备工作区间内,对场地周围进行必要清理,使之达到场地平整、清洁,人行道通畅。

(3)工量具的准备装配中常用的工、量、夹具和各种专用吊具,都必须配齐组织到场。

此外,根据装配需要配置的其它设备,如焊机、气割设备、钳工操作台、风砂轮等,也必须安置在规定的场所。

(4)零、部件的预检和除锈产品装配前,对于从上道工序转来或从零件库中领取的零、部件都要进行核对和检查,以便于装配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对零、部件的连接处的表面进行去毛刺、除锈垢等清理工作。

(5)适当划分部件对于比较复杂的结构,往往是部件装焊之后再进行总装,这样既可以提高装配—焊接质量,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小焊接变形。

为此,应将产品划分为若干部件。

2.零件的定位方法

在焊接生产中,根据零件的具体情况选取零件的定位和装配方法。

常用的定位方法有划线定位、销轴定位、挡铁定位和样板定位等。

(1)划线定位就是在平台上或零件上划线,按线装配零件。

通常用于简单的单件小批装配或总装时的部分较小零件的装配。

(2)销轴定位是利用零件上的孔进行定位。

如果允许,也可以钻出专门用于销轴定位的工艺孔。

由于孔和销轴的精度较高,定位比较准确。

(3)挡铁定位应用得比较广泛,可以利用小块钢板或小块型钢作为挡铁,取材方便。

也可以使用经机械加工后的挡铁,可提高精度。

挡铁的安置要保证构件重点部位(点、线、面)的尺寸精度,也要便于零件的装拆。

(4)样板定位是利用样板来确定零件的位置、角度等的定位方法,常用于钢板之间的角度测量定位和容器上各种管口的安装定位。

3.零件的装配方法

焊接结构生产中应用的装配方法很多,根据结构的形状尺寸、复杂程度以及生产性质等进行选择。

装配方法按定位方式不同可分为划线定位装配,工装定位装配;按装配地点不同可分为工件固定式装配,工件移动式装配。

下面分别进行简单的介绍:

(1)划线定位装配法划线定位装配法是利用在零件表面或装配台表面划出工件的中心线、接合线、轮廓线等作为定位线,来确定零件间的相互位置,以定位焊固定进行装配。

如图5-17所示,图5-17a是以划在工件底板上的中心线和接合线作定位基准线,以确定槽钢、立板和三角形加强肋的位置;图5-17b是利用大圆筒盖板上的中心线和小圆筒上的等分线(也常称其为中心线)来确定两者的相对位置。

图5-17划线定位装配示例

 

图5-18所示为钢屋架的划线定位装配。

先在装配平台上按1:

1的实际尺寸划出屋架零件的位置和结合线(称地样)(图5-18a)。

然后依照地样将零件组合起来(图5-18b)。

此装配也称“地样装配法”。

图5-18钢屋架地样装配法

 

(2)工装定位装配法主要有下列几种方法:

1)样板定位装配法。

它是利用样板来确定零件的位置、角度等的定位,然后夹紧并经定位焊完成装配的装配方法。

常用于钢板与钢板之间的角度装配和容器上各种管口的安装。

图5-19所示为斜T形结构的样板定位装配,根据斜T形结构立板的斜度,预先制作样板,装配时在立板与平板接合线位置确定后,即以样板去确定立板的倾斜度、使其得到准确定位后施定位焊。

图5-19样板定位装配

 

断面形状对称的结构,如钢屋架、梁、柱等结构,可采用样板定位的特殊形式—仿形复制法进行装配。

图5-20所示为简单钢屋架部件装配过程:

将图5-18中用“地样装配法”装配好的半片屋架吊起翻转后放置在平台上作为样板(称仿模),在其对应位置放置对应的节点板和各种杆件,用夹具卡紧后定位焊,便复制出与仿模对称的另一半片屋架。

这样连续地复制装配出一批屋架后,即可组成完整的钢屋架。

图5-20钢屋架仿形复制装配

 

2)定位元件定位装配法。

用一些特定的定位元件(如板块、角钢、销轴等)构成空间定位点,来确定零件位置,并用装配夹具夹紧装配。

它不需要划线,装配效率高,质量好,适用于批量生产。

图5-21所示为挡铁定位装配法示例。

在大圆筒外部加装钢带圈时,在大圆筒外表面焊上若干挡铁作为定位元件,确定钢带圈在圆筒上的高度位置,并用弓形螺旋夹紧器把钢带圈与筒体壁夹紧密贴,定位焊牢,完成钢带圈装配。

图5-21挡铁定位

 

图5-22为双臂角杠杆的焊接结构,它由三个轴套和两个臂杆组成。

装配时,臂杆之间的角度和三孔距离用活动定位销1和固定定位销3定位,两臂杆的水平高度位置和中心线位置用挡铁2定位,两端轴套高度用支承垫4定位,然后夹紧,定位焊完成装配。

它的装配全部用定位器定位后完成的,装配质量可靠,生产率高。

图5-22双臂角杠杆的装配

 

应当注意的是,用定位元件定位装配时,要考虑装配后工件的取出问题。

因为零件装配时是逐个分别安装上去的,自由度大,而装配完后,零件与零件已连成一个整体,如定位元件布置不适当时,则装配后工件难以取出。

3)胎夹具(又称胎架)装配法。

对于批量生产的焊接结构,若需装配的零件数量较多,内部结构又不很复杂时,可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