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273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85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3.与血液平衡有关的三种激素

名称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分泌

器官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肾上腺

作用

部位

肝脏、肌肉等

肝脏

方向

增加血糖去路、

减少血糖来源

增加血糖来源

结果

降低血糖

升高血糖

联系

①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使血糖含量维持相对稳定;

②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能促进肝糖原分解

四、脊椎动物激素的应用

1.脊椎动物激素在人类健康中的应用

(1)促进人体健康:

如人体适量补碘是为了防止因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2)治疗疾病:

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3)避孕等。

2.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1)给人工养殖的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类似物,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的成熟,从而进行人工授精。

(2)割除家畜、家禽的生殖腺,使其不具有性行为和生殖能力,易驯良,利育肥。

(3)给家畜注射生长激素,促进其生长,缩短生长周期等。

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二者的比较

(1)二者的作用途径

神经调节:

反射弧;

体液调节:

体液运输。

(2)二者的反应速度及作用范围

迅速、准确、比较局限;

较缓慢,较广泛。

2.二者的关系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1.反馈调节:

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2.激素调节特点

(1)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细胞或靶器官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血糖调节:

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胰岛B细胞分泌)和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升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降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

4.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

(2)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对下丘脑、垂体具有抑制作用。

有关激素调节的5个易混易错点

(1)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都增加;

注射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减少;

注射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都减少。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2)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着与甲状腺激素相似的分级调节机制。

(3)血糖平衡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通过体液调节发挥作用。

(4)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并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等。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之间是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之间是协同作用。

(5)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是通过有关神经实现的,并不是通过促激素释放激素实现的。

对应学生用书第172页

考点一 激素调节及特点

[核心考点通关]

一、激素调节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2.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检测不同激素的含量来诊断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不同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不同。

激素名称

靶器官(或靶细胞)

甲状腺激素

几乎全身组织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

[特别提醒]

(1)含氮类激素与靶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引发调节效应;

固醇类激素与靶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引发调节效应。

(2)在完成调节作用后即发生代谢性失活。

(3)在血液中的含量(分泌)调节为反馈调节。

(4)激素调节中,对某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

①血糖调节中的激素关系

②体温调节中的激素关系:

协同作用——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

③生长发育中的激素关系:

协同作用——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

二、激素分泌的调节

1.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1)模型解读

①分级调节:

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②反馈调节: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

(2)实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2.神经调节

下丘脑

3.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因子的变化:

胰岛细胞能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改变,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会加速分泌胰高血糖素。

4.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类别

激素 

分泌异常疾病

分泌过多

分泌过少

激素

甲状腺功能亢进(食量大增、消瘦、心率快、血压高、易激动)

①成年:

黏液性水肿(结缔组织水肿、精神萎靡、反应慢等)

②幼年:

呆小症

低血糖

糖尿病

生长

肢端肥大症

巨人症

幼年:

侏儒症(身材矮小,智力正常)

性激素

第二性征不明显或消退,性周期不正常

[易混易错]

在解答与动物激素的生理功能相关的试题时,必须了解各种激素的分泌部位、功能以及调节同一生命活动的各激素间的关系。

(1)甲状腺激素在正常情况下缓慢地调节代谢,进而影响体温。

(2)肾上腺素在应急状态下快速调节代谢,进而迅速影响体温,因此又有“应急激素”之称。

(3)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但侧重点不同,甲状腺激素主要促进个体发育,生长激素主要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4)激素异常的时期不同对健康影响的结果也不同,如幼体分泌生长激素过多患巨人症,成体分泌过多则患肢端肥大症。

[题组突破演练]

题组一 激素调节的特点及应用

1.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

B.给肉牛注射生长素,可以使肉牛快速生长,早日出栏

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哺乳动物,其耗氧量会增加

D.长期服用性激素以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高一些

解析: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A项正确;

促进动物生长的是生长激素,生长素是植物激素的一种,B项错误;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哺乳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耗氧量增加,C项错误;

长期服用性激素的运动员,体内性激素的水平较高,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低一些,D项错误。

答案:

A

2.

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

a、b、c、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激素,图中除d、e两种激素表现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直线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表现为协同作用。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种激素在________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幼儿时期缺少b将患________症。

在b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中,可通过________调节机制使b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在此过程中垂体的分泌活动受________激素的调控。

(2)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填字母标号)。

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d的分泌将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________细胞分泌e激素。

(3)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除了有激素参与的体液调节,还有________调节机制共同参与。

本题考查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的一些重要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作用。

d、e两种激素表现为拮抗作用,分别代表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它们通过拮抗作用调节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c、d两种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则c、d分别代表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两者在升血糖方面起协同作用;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会升血糖,同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c表现为协同作用,则b、c分别代表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它们在促进代谢、增加产热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a、b两种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则a、b分别代表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它们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反馈调节中,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都可以以垂体为靶器官。

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促进生长发育 呆小 (负)反馈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 

(2)d、e 促进 B (3)神经和免疫

题组二 激素分泌的调节

3.如图曲线表示一只成年雄性家兔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A物质可能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②A、B两种物质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③B的变化对A有反馈调节作用 ④B物质是由睾丸分泌的

A.都正确    B.①②③正确

C.①③④正确D.②③④正确

切除睾丸后,B激素含量下降,说明B激素是雄性激素,其化学本质是脂质;

A可能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也可能是由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有反馈调节作用。

C

4.(2017·

广东揭阳、潮州联考)下图为男性性激素——睾酮(T)的分泌调节机制。

请据图分析回答:

注: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T(睾酮)。

(1)过程④说明性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离不开________调节机制。

(2)研究表明毒品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研究者对吸毒人员进行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别

(人数)

平均年

龄(岁)

吸毒史

(年)

吸毒量

(g/d)

LH

(IU/L)

FSH

T

健康者

(30)

23

4.65

6.3

6.6

吸毒者

(17)

32

平均4

平均

1.5

1.44

2.86

4.1

①据表可知,与健康人相比,吸毒者②③过程_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②为了确定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所致,可将体内________的量补充到健康人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____的含量,与健康人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③调查发现,吸毒者易出现寒热交替等症状,说明吸毒可能使下丘脑中的________受损。

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此时垂体释放____________,继而促进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④有人对该研究方案的科学严密性提出质疑,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1)图中结构X是指下丘脑,过程④说明性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离不开负反馈调节机制。

(2)①据表分析:

与健康者相比,吸毒者的LH、FSH和T含量减少,在图中的②③过程减弱。

②将体内LH和FSH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T的含量,若恢复正常,则说明是由LH和FSH减少所致,若不能恢复正常,则说明是由睾丸受损所致。

③吸毒者易出现怕冷、寒热交替等症状,说明体温调节异常,吸毒可能使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④设计实验时,应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健康者和吸毒者年龄、健康者和吸毒者选取的样本数、吸毒者的吸毒量和吸毒史等均属于无关变量。

(1)(负)反馈 

(2)①减弱 ②LH和FSH 睾酮(T) ③体温调节中枢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④健康者和吸毒者年龄有较大差异(或健康者和吸毒者选取的样本数有差异、吸毒者的吸毒量和吸毒史也有差异)

考点二 血糖平衡的调节及血糖平衡异常

1.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含义:

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血糖浓度:

0.8~1.2g/L)。

(2)调节方式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存在着反馈调节,其中神经调节通过体液调节发挥作用。

(3)调节中枢:

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

(4)调节过程

2.人体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1)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

(2)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3.血糖平衡异常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健康有重大意义。

血糖的平衡失调时,可导致人体出现多种疾病症状。

(1)当血糖浓度低于0.5~0.6g/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等)。

(2)当血糖浓度低于0.45g/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除早期症状外,还出现惊厥及昏迷等)。

(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g/L时,出现高血糖症状。

(4)当血糖浓度高于1.6~1.8g/L时,出现糖尿现象。

4.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

(1)Ⅰ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

(2)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而血液中的胰岛素降低并不明显。

(3)症状:

“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

体重减少)。

(4)危害:

往往引起多种并发症。

(5)治疗:

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正常人血糖浓度范围0.8~1.2g/L

(1)进食后,血糖升高的原因是葡萄糖经吸收后进入血液。

(2)进食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降低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加。

(3)进食较长时间后血糖降低到一定水平的原因是细胞的氧化分解,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需肝糖原分解来维持正常血糖浓度。

题组一 血糖平衡及调节分析

5.下图是正常人体内糖代谢及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④分别是血糖上升和下降的主要原因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抑制①、②、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抑制④、⑤、⑥等过程

D.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促进肝脏、肌肉细胞进行②过程

过程①可增加血糖的来源,④是血糖的主要去路,A正确;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抑制②、③过程,B错误;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②、③过程,C错误;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促进肝脏细胞进行②过程,D错误。

6.(2017·

湖北荆门调研)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

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及胰岛素作用机理。

据图分析回答: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

由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调节。

(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

图中因抗体________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此种抗体与________________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1)据图分析:

传出神经可以分泌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的受体结合,使胰岛素分泌增多;

同时胰岛B细胞接受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也能分泌胰岛素,因此可以看出胰岛素的分泌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2)胰岛素与组织细胞结合后,能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同时还能促进细胞中蛋白质、糖原、脂肪的形成。

(3)抗体1的作用机理是:

抗体1与胰岛B细胞的受体结合,导致葡萄糖不能与胰岛B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使胰岛B细胞不能分泌胰岛素;

抗体2的作用机理是:

抗体2与组织细胞中胰岛素的受体结合,从而使胰岛素不能与组织细胞的受体结合。

因此由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1)神经递质 胰高血糖素含量 神经和体液 

(2)蛋白质、糖原、脂肪 (3)1 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

题组二 血糖平衡异常分析

7.(2017·

江西南昌调研)女性孕期血糖偏高是一种常见现象。

如图为进食等量葡萄糖后,孕妇与正常女性(非孕妇)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数据记录。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的升高是导致胰岛素浓度升高的原因之一

B.孕妇的胰岛B细胞对血糖变化比较敏感,产生胰岛素的速度较快

C.孕妇血糖浓度升高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D.孕妇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就应及时控制糖类摄入量

由图可知,当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时,与孕妇相比,正常女性体内胰岛B细胞对血糖变化比较敏感,产生胰岛素的速度较快,B项错误。

当血糖升高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A项正确。

题图中孕妇体内胰岛素含量的峰值大于正常女性,而血糖浓度却高于正常女性,很可能是孕妇体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所致,C项正确。

孕妇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应及时控制糖类摄入量,以降低血糖浓度,D项正确。

B

8.(2017·

山东日照校际联考)血糖平衡是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需要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的协助,如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示意图。

(1)图中甲的生理过程表示________;

含GLUT4的囊泡直接来自________(填细胞器)。

(2)胰岛素和受体结合后,一方面通过促进囊泡的转运,细胞膜上的________增加,促进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同时通过调节相关________的活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3)图示生理过程发生在________细胞;

有些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正常,但靶细胞存在“胰岛素抵抗”,从细胞结构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正常人剧烈运动过程中,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此时胰岛素的含量________,整个过程的协调是________调节的结果。

(1)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为非糖物质,从而降低血糖,故图中甲过程表示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

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位于细胞膜上,其与分泌蛋白相似,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最终通过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运往细胞膜。

(2)胰岛素和受体结合后会促进囊泡的转运,使细胞膜上GLUT4增多,促进葡萄糖摄取,同时调节细胞膜上相关酶的活性,使葡萄糖的利用加快。

(3)图中的细胞能合成糖原,该细胞是肝脏细胞或肌细胞。

胰岛素发挥生理功能需要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如果靶细胞膜上的受体数量少或受体活性差,则会影响胰岛素发挥生理功能,出现“胰岛素抵抗”。

(4)在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后,血糖的含量升高,会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以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这一过程受神经—体液的调节。

(1)转化为非糖物质 高尔基体 

(2)GLUT4 酶 (3)肝脏(肌) (胰岛素)受体数量少(受体活性差) (4)升高 神经—体液

考点三 下丘脑的功能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下丘脑的功能

1.作为感受器:

如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降,维持水分代谢平衡。

2.传导:

如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感。

3.作为效应器的分泌功能

(1)水盐平衡

(2)体温调节

4.作为神经中枢:

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等。

从图中可以看出,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的功能。

二、神经调节与体液的比较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信息分子

神经冲动(生物电)、

神经递质

激素、体液中物质

调节方式

反射

激素→特定的组织

细胞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作用对象

效应器

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

(1)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控制,主要通过植物性神经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实现。

如下丘脑通过控制植物性神经直接或间接控制各种腺体。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如甲状腺激素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性激素水平的高低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对动物性行为的控制。

3.正确区分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调节机制

举例

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完成

各种反射活动

体液中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直接对生命活动起作用

激素、CO2、H+等的调节

神经—体

液调节

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体液—神

经调节

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易混易错]

对激素与酶的相关知识辨析不清

项目

本质

有些是多肽或蛋白质类物质(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有些不是蛋白质(如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甲状腺激素属于氨基酸衍生物)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产生

内分泌腺细胞或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

活细胞(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