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2756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docx

《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docx

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

 

合朋村发展战略规划

 

贵阳市合朋经济开发有限公司

2009年5月

 

一、合朋村现状

1、地理位置

合朋村位于花溪区石板镇东北部,东抵花溪区溪北办事处竹林村,西邻本镇羊龙村,南接本镇花鱼井、云凹村,北与小河区金竹社区毗邻。

辖合朋大寨、罗大林、狗场寨、泡木湾、黄土坡5个自然村寨,共7个村民组。

行政区域面积约5.5平方公里,全村共896户、3134人。

村辖区内有贵阳市人民警察学校,贵阳市公安局第一、第二与第三看守所,贵阳市花溪区农业技术学校,武警贵阳市支队直属大队等单位。

驻村企业有贵阳科盛机械厂、贵州星天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贵阳花溪保温材料厂等20余家企业,有砂石场3个,从事本地天然石材加工的加工厂30余户,与小河区金竹社区毗邻2平方公里范围规划为工业小区(2004年区委、区政府规划命名为合朋轻工业区)。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产业布局的调整,前来我村投资办厂的客商越来越多,我村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2、地质地貌

贵州地质历史部分曾长期处于海侵的古海洋环境,在这个背景下沉积了分布广而深厚的碳酸盐类岩石。

他们的形态各异,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全省不仅有高原、丘原和山地,而且有丘陵、盆地(坝子)和河流峡谷、河流阶地、溶洞、洼地等不同类型的地貌。

由于可溶性的碳酸盐岩石在丰富的水热条件下,喀斯特作用强烈,造就了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喀斯特环境。

喀斯特地貌在贵州的分布集中,总体特征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

有资料表明,喀斯特山地的坡度常大于45度,但不同的地域表现出不同的地貌特征:

中部以喀斯特丘原为主,是有较开阔的溶蚀盆地和喀斯特丘陵组成的复合地貌;南部以喀斯特峰丛洼地为主;西部则是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地,其中喀斯特洼地和各地是最常见,分布最广的地貌类型。

合朋村地下喀斯特溶蚀管道非常发育,地表水渗漏严重,虽然降水丰富,但地表仍然干旱缺水,对农业发展和聚落的形成分布造成影响。

然而,土地又是村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土层是否深厚,土壤是否肥沃直接影响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土地有以下的特点:

一是受地形的影响,平整的土地面积稀少,集中分布在溶蚀盆地和洼地中,由于多山故多坡耕地;二是土层薄,这一特点受两方面的影响,喀斯特地区的岩石90%以上为可溶成分,而碳酸盐岩被溶蚀后,又有90%以上的物质随水流走,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虽然风化速度快,但风化残余物少,因而成土速度慢,土层较薄。

坡地上的风化物,在雨水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这正是合朋村地质地貌的真实写照,裸露的石山比比皆是,形成喀斯特地区特有的石漠化现象。

3、生产模式及经济状况

合朋村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十分明显,裸露岩石地、石漠化土地居多,全村可耕种面积不足1500亩;由于土地的阶梯状分布,也局限了机械化生产可操作性,显然合朋村只能继续沿用古老的牛耕马拉的生产模式,经济效益极其低下,村民的劳动积极性甚难激发,大量劳动力外溢,据2005年统计,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贫穷落后的现象令人担忧。

不同的喀斯特地貌,也造就了合朋村不同的石板情节,特有的石板资源便成为了合朋村村民解决住房问题主要基础,多年来一直被延续;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公路沿线的部分村民,继承了祖宗的雕刻技术,开办了石材加工企业,但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合朋村85%的村民仍然处于贫穷落后的现状,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解决合朋村经济状况迫在眉睫。

4、交通环境

合朋村距贵阳市城区11公里,距花溪8公里,省道中广公路及贵昆铁路横贯全村。

正在建设中的贵阳市绕城公路、南环线高速公路跨村而过,距离铁路货运西站仅两公里,从而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交通枢纽中心,具备发展经济的各项优势。

5、人文特色

贵州喀斯特地区少数民族的居住形式与规模都与这些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因为人们的生产生活都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而且地形和水源是选址的重点。

贵州的民居形态大多有三种形式:

洼地聚落、溪边村和半坡村。

在地形破碎的条件下“小而分散”是贵州少数民族村落的总体特点,这三种聚落在形成过程中,受喀斯特地区的内部环境差异的影响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但都体现了人类生产与周围环境统一的科学性。

独特的环境造就独特的文化,如苗族的吊脚楼、布依族的石板房以及侗族的鼓楼,其形成与喀斯特的环境和地形都大有关联。

合朋村的石板房,利用呈薄片状且耐风化的碳酸盐岩作建筑材料,整个房屋甚至整个村寨完全是石板与木材构成,成为独特的喀斯特建筑文化。

这两种建筑形式都体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科学性。

民族服饰上也体现了浓郁的地域性特征。

这类文化景观内容繁杂,包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和宗教信仰等,还包括可以感觉而难以表达出来的文化氛围。

非物质文化景观通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其形成受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地理环境是一重要的影响因子。

二、合朋村发展战略

明朝末年,因战乱由江西充军到贵州,后辗转到贵筑县(今花溪区)石板哨的江姓、蒋姓、代姓家族与当地少数名族组成了合朋村,并以其不张扬的历史渊源延续至今,塑造了世人不为人知的地域文化,故合朋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必须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其地域文化继续发扬,兼顾生态保护,坚持可持续的生态发展道路。

“黄牛默默耕耘苦,震天一吼做雄师”,一场为发展合朋村,提高村民经济水平的战斗即将打响,名为L(Logistics物流)E(Eco-tourism生态旅游)C(Culturestone石板文化)的战略部署已经启动….

1、合朋村整体发展定位:

1)开拓创新、资源整合,打造花溪区乃至贵阳市的先行、

先示的新型生态文明示范村;

2)建设大型仓储物流园,面向全省,辐射整个大西南,打造花溪区乃至贵阳市的经济龙头村;

3)打造黔中地区石板之乡,传承石板镇石板文化,以“石板魂”为中心,全面推动石板地区经济产业带可持续发展。

4)结合国家4A级风景区天河潭旅游,打造合朋生态度假村。

2、可持续发展策略:

1)交通规划:

经济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合朋村恰逢南环线高速公路、西南环线绕城高速路于此汇合,而这两条环线的互通也为合朋村有效的与四面八方进行贸易往来提供了良好平台,但单一的交通线路并不能完全负荷合朋村的整体发展规划,面对省外目标市场和市内目标消费群体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合朋村将于于2010年力争与政府及相关部门衔接,设立铁路站点或修建道路直接与铁路西站接通,便于与省外贸易沟通;于2011年将省道中广线公路扩宽至40米,与金戈线、花溪二道连通,使之与贵阳市内及周边的交通连接更为畅通、便捷;在道路修建前,将增加43路、201路公交线路至合朋,方便前期市场推广运作。

2)合朋大型仓储物流园

目前我市物流企业存在“小、少、弱、散”的情况,即:

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结构单一,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

营秩序不规范。

随着市场的发展,规模化、现代化的仓储物流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合朋仓储物流园将立志于集成的供应链服务商这一种高端的物流服务,它不仅包括原料和产品的一体化流通服务,还包括为客户设计优化物流解决方案等服务。

合朋仓储物流园区总规划占地面积250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以仓储、物流配送为主,含汽车交易市场、汽配交易市场、工程机械交易市场、钢材市场、石材市场等。

其中:

一期规划建设(2007年—2009年):

300亩(在建汽车市场);

二期规划建设(2009年—2010年):

1000亩;

三期规划建设(2010年—2012年):

1200亩。

本项目预计总投入人民币陆亿元,由村委会筹集并通过多元化股份投入操作引入资金,最终盘活土地。

按预计,投资完成后,每年应收红利总收入约为1.2亿元,投资回收期为5年;农民每年可按入股协议收取红利。

本项目建成后,将为社会提供1万人以上的就业机会,则每年在工资收入这一块约有1.5亿元回馈社会。

预计形成的近千户企业,年物流量将高达1.5亿吨,年纳税额在9亿元以上。

企业的运营将带动周边的服务业、饮食业、维修业、种养殖业等的共同发展,其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可估量。

另外,由于对旅游沿线进行了规范,更改善了花溪区的旅游环境,建立了良好的形象。

而且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缓解贵阳市的交通压力,同时解决了经营者的场地困扰问题。

在基地取得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投资建设项目。

3)合朋农民新村建设

根据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示精神,我村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拟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在我村凉水井一带建设一个占地约800亩的农民新村,围绕“建设新村寨、发展新产业、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组织、树立新风尚”的目标,力争在“村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建强产业支撑”等各方面实现新突破,积极建设贵阳市的社会主义模范新农村,从而带动合朋村休闲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合朋农民新村的修建将采取商住一体化的模式,一层用于组建集贸市场,二、三层用于居住,极大地加强了村庄的规划和人居环境的治理,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

农民新村的建设还可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在新村内发展小超市、饮食业及其它服务行业。

从而改善了农民对生产、生活所需品的便利性购买,即方便了村民,又发展了农村经济。

新村内农民技能培训学校的建成使用,将为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发挥作用,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4)合朋百花生态园

在合朋农民新村建设和合朋村办企业建设的带动下,依靠本村近郊的资源优势,本着既调新农业,又治理环境的方针,选择与农民新村附近土层相对较厚、水源较足的小坡上、青苔堰一带修建一个占地约500亩的合朋百花生态园,打造成为贵阳市的后花园。

合朋百花园将充分利用广阔的山场,大力发展经济林种植(樱桃、李子、桃、杨梅、橘等),以供游人采摘及观赏。

春天是踏青的好时光,观光园内樱桃、李、桃等花竞相开放,赏心悦目;合朋河畔,野鸭戏水,垂柳成行,石头地板,休闲石椅,自然形成了人们游玩后的休息餐饮廊坊;垂钓园区,休心养性的垂钓者在杨柳大伞下安逸地享受着;林中浴场更是给您带来清凉一夏的优越环境;秋天菊花遍野,香味扑鼻,金橘甘甜,枫林大道别具浪漫气息;

合朋百花生态园既有效地净化空气,又保持水土不流失,创造了不匪的生态价值,同时也给市区老百姓提供了良好的周末休闲好去处。

5)合朋农家种养殖自助营

•合朋农家种养殖自助营结合资源具体条件,拟规划占地

约300亩,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不同种类禽畜养殖、鱼类养殖等为基础,以出租的方式租给城市居民到农村体验生活的家庭,让城市居民自主选择农家种养殖体验种类并现场亲自烹饪或带回家中,园区内配备专业种养殖师傅及烹饪师傅,在顾客需要时可提供服务;同时挖掘本地特色饮食加以推广,并建设一些有特点的互动游乐设施,重点突出人的互动性,调动人们在园中采摘、娱乐、游玩的积极性,通过参与使人与自然完全贴近,让人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如:

儿童乐园、野战基地、自助野炊营等,从而形成以休闲娱乐促进饮食,以娱乐饮食促进种养殖发展的良性循环。

而在种植上,大量引进科学的种养殖技术,形成科学的食物链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别具特色的生态园。

3、产业文化策略:

1)合朋——石板之乡

石板特色寨:

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合朋村独特的石材文化,合朋大寨中百年石板古房随处可见,将喀斯特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合朋石板特色寨的设立,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将合朋石板艺术展现给世人所阅,充分体现了合朋人留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及生活美德。

民国初期,政治紊乱,军阀、土匪肆意猖獗,合朋村常受到土匪的侵扰,为保证一方百姓安全,分别在合朋大寨的东面、北面、南面设立防护城门,分别命名为大门楼、栅子门、城门洞,并在大门楼城门上祭贡马王菩萨,每年腊月初八,全村村民都会聚集在此举行重大的朝拜仪式并延续至今,以感谢马王菩萨一年的保护。

城门内,石凳、石椅、石板路、石房子,再现合朋村民原生态朴实的生活方式,寨内设立百年古石板房参观、古老的农用耕具参观、历代石板艺术文化长廊、特色农家菜肴有自己酿造的米酒、刺藜酒,家常菜有魔芋、腊肉、香肠、干豆腐、野菜、小豆花、酸汤小豆、荫辣椒等。

引进特色石烹佳肴(据说远古时代,傣族在举行剽牛仪式时,先在地上挖一个坑,把剥好的牛皮垫在坑内,盛足水,放好肉,然后往水中丢烧红的石头,一块接一块,直到肉煮熟,大家便围坐而食。

这便是一种用烧石煮水的“石烹法”。

远古时代还有一种石烧菜,不用水煮,而是像《礼记》中记载的一样:

“古者未有釜,秤米捭肉,加于烧石之上而食之耳,今北钬犹存”,这种直接在石头上烙炕成熟的方法,是我国最古老的“石上燔合”法,除此之外,还有唐代湖北应城的“砂子馍”,元代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名菜“柳蒸羊”,清代陕西的“天然饼”等等都是以石头作为炊具制作而成)。

让到寨游玩的人们享受石板文化的同时,还能一饱特色美食。

合朋石艺文化市场:

合朋村多年来已汇集大大小小近50家石材加工企业,雕刻大师比比皆是,生产的各类艺术产品发往全国,极具规模的石材加工企业更与国外企业长期贸易往来,所到之处尽是赞叹之声;

合朋石艺文化艺术市场的形成,将全力打造石材之乡美誉,集中花溪、小河及周边地区的石材加工企业,设立石材文化协会,资源互补,共同推进石材之乡的的打造,形成西南三省乃至全国盛名的石艺生产基地,在老百姓潜意识中打下合朋石材之乡的映像,成为购置石材的首选基地。

石艺市场规划占地约600亩,可容纳五百余家石材企业,市场内充分利用石材资源,突出市场的整体定位,功能分区明确,可按生产类型的不同划分不同区域,使生产企业更加专注于自身优势发展,并有效的以差异化定位取胜市场;设立石艺顾问部,可根据客户不同需求,制定出可执行的优良方案,供客户选择,服务功能更加清晰;

还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省外、国外进行网上订货等,由物流园提供配送服务,形成系统的营销模式,以规模、文化、方便、快捷打造石材之乡品牌,预计年物流量可高达1000万吨以上。

2)石板文化节

不同文化,不同的庆典,石板文化节的设立将会是空前文化盛宴,石板艺术涉及面较广,与雕刻、美术、书法、摄影等息息相关;介于雨季参观石板寨更能看到水与石地、水与石屋的完美融合,石板文化节将选择在多雨季节,从农历的五月初一开始持续三天的视觉、感官大餐。

节日期间,将展出历代稀世佳作、古老的石器用具,并邀请雕刻大家现场展示雕刻过程,游客体验雕刻技巧等互动游戏;文化节期间,将集中各石材加工企业展出自身的优势作品,形成石材艺术长廊,可供游客玩赏或购买。

3)庙宇建设

合朋人留传着“一里三座庙,三湾三座桥,过桥不见桥”的美景佳句,可以想象到合朋昔日的辉煌;合朋较为出名的寺庙即大寨内的永兴寺,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民国初期香火最为旺盛,时为贵阳市三大寺庙之一,曾与黔灵山弘福寺齐名,但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被拆除,只留下一个简易香火台,其余被改建为民房。

本村拟进行对该寺庙的一比一复制重建,并容入与时俱进的创新原则,以实现当代佛教建筑的历史使命:

弘扬文化传统,建设和谐社会而吸引八方来客,再现昔日香火,造福一方百姓。

4、名族风情策略:

1)地方性苗族风情

由于合朋村泡木湾地区属少数民族自然村寨,特选择该片区作为苗族风情园,保留其民族特色;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苗族纪念苗族英雄亚宜的传统佳节,每逢节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米饭,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对唱情歌等,极具观赏价值,他们在节日中的欢快气氛常常吸引着周边村民的围观,形成了歌舞笙庭的宏伟场面,很多摄影爱好者纷纷前来取景,一感苗家风采。

对寨内节目表演者,进行专业化的苗家文化培训,组成表演团队,除能在自己的节日上一展技艺外,还可在石板文化节中大显身手,点缀原生态生活气质;显现合朋村丰富的文化遗产特色,让平时到合朋村经商、游玩的客人可以就近体验到少数名族的热情与好客。

2)地域名族文化戏台

合朋花灯戏台,始建于清末年间,至今已有百余年时间,正面便是永兴寺大门,合朋人常常在那里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给他们表演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以表尊礼;除此之外,合朋村民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九都会在那里有精彩的舞龙会、花灯表演及少数民族歌艺表演等;多少年来,它的存在见证了一代代奋发、团结的合朋人民,并以“老资格”的身份傲居合朋大寨;

因政治变动,合朋花灯戏台已停业五十多年,在合朋经济腾飞的同时,艺术意识也不断提升,对戏台综合改建,重拾多年的花灯闹事,并对外开放,让外人一同来享受合朋的喜悦,共同分享合朋的历史文化氛围。

 

三、总结

合朋村的发展道路不会一马平川,优势与不足将会在长期的实践大战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合朋人将会以其超前的意识和雄心胆略,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合朋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及文化遗产保护,尊重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条建设新农村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并以此为基础,配合石板政府完成石板地区经济产业带的形成,从而推动花溪区乃至贵阳市的经济发展,为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目标打下标志性的一战,并为多彩贵州风画上一笔青绿色墨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