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72771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3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x

题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第一章项目概况

1、项目概况

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是2000年4月经市委同意,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

园区位于市区南郊酒火公路两侧,南邻兰新铁路复线,北接正在开发建设的新城区,南北长约9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远期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

园区设立以来,按照“规划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作高效能”的原则,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着力提高承载和吸引力。

近两年来,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凭借着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独具特色的开发优势和诸多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引起了区内外众多投资商的广泛关注,先后引用了草原兴发、酒泉清真肉食品厂、四川大业种业、敦煌种业种子加工厂,大得力生物制药,好牛乳业食品有限公司、甘地制药公司、先锋种业公司、等一大批项目和投资。

原区原有企业26个,新建成投产企业32个,在建起企业23个,为开工建设企业10个。

目前,园区内大部分企业排放的废水采用简单的处理,有的企业废水甚至未经任何处理,最终排入北大河,对北大河造成严重污染。

主要污染物挥发醇、COD、BOD、SS、硫化物、石油类及大肠杆菌等含量严重超标,使北大河酒泉段以达到严重级别,给下游(金塔县)公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造成严重影晌。

同时,工业园区处于肃州区南郊地下水系上游,地下水储量丰富,水质良好,素有“地下水库”之称,园区北部即是酒泉市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如不尽早建设污水处理厂,随着工业圆规模的不断扩大,将给该水源保护去造成严重污染事故。

为保护工业园区水质环境,保障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在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建设污水管网工程及污水处理厂是十分必要的。

对促进肃州区经济发展,改善北大河水质,保障人民健康及提高工业园区用水重复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工业园区现有污水管网排污口由于污水到处溢流,造成蚊蝇滋生,周围环境恶劣,严重影响酒泉市容,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污水管网也到了非扩容不可的地步。

2、设计原则

(1)根据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管委会的要求,本方案采用工业园区的污水进行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后表要求。

(2)选用运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工艺流程,尽可能减少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节省占地、降低能耗。

(3)积极稳妥的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确保污水处理的效果。

(4)妥善处理合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等,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3、污水处理设计条件

(1)设计规模的确定

为了更好的了解园区工业企业的排污状况,在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大力协助下,我公司于2003年11月13日至2003年11月19日对园区内的所有企业的排污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依据调查的结果及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管委会的要求,本方案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水量确定为2万立方米每天。

(2)设计进水质的确定

根据上述调查,经与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管委会商定共同确定,本方案设计水质如下:

COD(mg/l)

BOD(mg/l)

SS(mg/l)

PH

温度(℃)

2026

1380

1380

6—9

15—25

(3)出水水质:

本方案确定的出水水质如下:

COD(mg/l)

BOD(mg/l)

SS(mg/l)

PH

60

20

20

6—9

(4)废水的水质特性

其废水水质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具有很高的有机物浓度,COD浓度一般在2020mg/l左右

2、较高的B/C比,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宜于进行生物处理

3、含有较高的悬浮物浓度

4、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氮磷营养物

5、废水呈中性,其PH值一般在6~9

(5)排水出路

根据酒泉市环境保护局的要求,该污水经处理后直接排入水体。

(6)污泥出路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主要以生物污泥为主,经浓缩脱水后可进行农用或直接运往附近垃圾卫生添埋场统一处理。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

第一节、方案初选

根据本废水如下的特点:

1、具有很高的有机物浓度,COD浓度一般在2020mg/l左右

2、较高的B/C比,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宜于进行生物处理

3、含有较高的悬浮物浓度

4、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氮磷营养物

5、废水呈中性,其PH值一般在6~9

对于这样的较高浓度的工业区污水,国内外一般采用厌氧+好氧的处理方法。

首先,厌氧废水处理技术有其明显的优点:

1、厌氧废水处理可作为把环境保护,能源回收与生态良性循环结合起来的综合系统的核心技术,具有较好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2、厌氧废水处理技术是非常经济的技术,在废水处理成本上要比好氧处理便宜的多,特别是对中等以上浓度(COD)1500mg/l)的废水更是如此。

有人比较了处理2500m3/dCOD、BOD浓度分别为2600mg/l和1000mg/l的工业废水的费用,当用好氧处理时每吨水的成本为0.4美元,而用厌氧处理时每吨水的成本仅为0.14美元,其中还未计入所产沼气的价值。

厌氧法成本的降低主要由于动力的大量节省,营养物添加费用和污泥脱水费用的减少。

即使不记沼气作为能源所带来的收益,厌氧法也仅为好氧法成本的约1/3。

如所产沼气能被利用,则费用更会大大降低,甚至会带来相当的利润。

3、厌氧处理不但能源需求很少而且能产生大量的能源,据报道,每处理1吨COD的废水,厌氧法只需耗电2.7×108J,而好氧法需耗电36×108J。

厌氧法在理论上每除去1kgCOD可以产生0.35m3的纯甲烷气。

纯甲烷气的燃烧值高于天然气的燃烧值,因此甲烷是很好的能源。

4、厌氧废水处理设备负荷高,占地少。

厌氧反映器容积负荷比耗氧法要高的多,单位反应器容积的有机物去除量也因此要高的多,特别是使用新一代的高速厌氧反应器更是如此。

因此其反应器体积小,占地少。

这一优点对于人口密集,地价昂贵的地区时非常重要的。

5、厌氧方法所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要比耗氧方法少的多,且剩余污泥脱水性能好,浓缩时可不使用脱水剂,因此剩余污泥的处理要容易的多。

由于厌氧微生物增值缓慢,因此处理同样多的废水时产生相当于耗氧法1/10-1/6的剩余污泥。

厌氧法所产生的污泥高度无机化,可用作农田肥料或作为新运行的废水处理厂的种泥出售。

6、厌氧方法对营养物的需求量较小,一般认为,若以可生物降解的COD为计算依据,好氧方法氮与磷的需求量为COD:

N:

P=100:

5:

1,而厌氧法为(350-500):

5:

1。

有机废水一般已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及多种微量元素,因此厌氧方法可不添加或少添加营养盐。

7、厌氧方法可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当废水浓度较高时不需要大量的稀释水。

8、厌氧方法的菌种(例如厌氧颗粒污泥)可以在终止供给废水与营养的情况下保留其生物活性与良好的沉降性能至少一年以上。

它的这一特性为其间断的或季节性的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厌氧颗粒污泥因此可作为新建厌氧处理厂的种泥出售。

9、厌氧系统规模灵活,可大可小,设备简单,易于制作,无需昂贵的设备。

目前处理工业废水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以几十立方米到上万立方米的规模运行。

但是,由于微生物厌氧反应的特点,对于较高浓度有机废水,一级厌氧处理技术很难达到排放标准,所以,厌氧处理技术的发展在实践上,在厌氧处理之后往往再辅以好氧处理作为其后续处理。

因为,厌氧+好氧的处理技术可以将两者的优势发挥出来,同时,又可以克服两者的缺点。

本设计中,现将处理方案初步定为厌氧+好氧的处理技术。

 

第二节、方案比选

根据废水较高的B/C比,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宜于进行生物处理的特点,可以将处理方案确定在生物处理的范围之内,下面好氧与厌氧处理方案以及其组合。

方案1:

厌氧处理

单独的厌氧处理技术很难将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方案2:

好氧处理

单独的好氧处理技术能够将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处理水量为20000m³/d,能耗过大,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较多,这给后续处理带来了困难。

方案3:

好氧+厌氧

首先,让好氧处理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能耗较大,而且,经好氧处理后的废水再进行厌氧处理时,废水的浓度较小,难以再满足厌氧处理的要求。

通过方案比选,前面所确定的初步处理方案是合适的。

 

第三节、厌氧处理技术方案的确定

上世纪末,人们已经认识到沼气的产生是一个微生物学过程。

1896年英国出现了第一座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厌氧消化池,所产生的沼气用于街道照明。

到1914年美国有十四座城市建立了厌氧消化池,二战结束后厌氧技术的发展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40年代在澳大利亚出现了连续搅拌的厌氧消化池,改善了厌氧污泥与废水的混合,提高了处理效率,但在本质上,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与废水或废料时完全混合在一起的,污泥在反映器中的停留时间与废水的停留时间是相同的,因此污泥在反应器里浓度较低,处理效果差,废水在反应器里要停留几天到几十天之久。

50年代中期出现了厌氧接触反应器。

这种反应器在连续搅拌反应器的基础上于出水沉淀池中增设了污泥回流装置,使部分厌氧污泥又重新返回到反应器中,从而增大了反应器中厌氧污泥的浓度,使厌氧污泥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第一次大于水力停留时间,因此其处理效率和负荷显著提高。

这是厌氧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

就反应器中污泥浓度通过液固分离、回流而提高这一点来说,厌氧接触工艺与好氧活性污泥工艺颇为相似。

随着生物发酵工程中固定化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提高反应器中污泥浓度的重要性。

70年代以来,厌氧处理的最大突破是荷兰农业大学发展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简称UASB反应器,UASB反应器发明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厌氧处理方法。

高速反应器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厌氧反应器的负荷和处理效率时废水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缩短到几小时,反应器容积得以大大缩小,从而有利于厌氧技术应用于工业化的废水处理。

污泥停留时间的延长与污泥浓度的提高使厌氧系统更具有稳定性,有效增强了对不良因素的适应性,因此20年来厌氧废水处理技术得以很快推广,成为水污染防治领域里一项有效的新技术。

UASB反应器一般不易形成沟流,仅当负荷特别低和布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是才可能有沟流发生的危险。

产气的搅拌作用使污泥床不断运动从而与废水混合很好。

没有填料的UASB反应器有更大的空间容纳污泥。

在处理类似的可溶解性废水时,UASB反应器因此有更高的负荷能力。

没有填料的UASB反应器在投资和运行成本上更节省、更节能,同时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控制。

至今,UASB反应器在所有高速厌氧反应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

第四节、UASB的简单介绍

UASB反应器的主体部分可分为两个区域,即反应区和气、液、固三相分离区。

在反应区下部,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形成的厌氧污泥床。

当废水由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器后,由于水的向上流动和产生的大量气体上升形成了良好的自然搅拌作用,并使一部分污泥在反应区的污泥床上方形成相对稀薄的污泥悬浮层。

悬浮液进入分离区后气体首先进入集气室被分离,含有悬浮液的废水进入分离区的沉降室,由于气体以被分离,在沉降室扰动很小,污泥在此沉降,由斜面返回反应区。

UASB反应器运行的三个重要前提是:

1、反应器内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

2、由产气和进水的均匀分布所形成的良好的自然搅拌作用

3、设计合理的三相分离器,这使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能保留在反应器内。

在UASB反应器内厌氧污泥可以以絮状的聚集体存在,也可以以球形或椭球形的形式存在。

在厌氧反应器内污泥形成的过程称之为污泥颗粒化。

颗粒污泥化是大多数UASB反应器启动的目标和启动成功的标志。

颗粒污泥的形成使UASB内可以保留高浓度的厌氧污泥。

这首先是由于颗粒污泥具有极好的沉降性能。

絮状污泥的沉降性能较差,当产气量较高,废水上流速度略高时,絮状污泥则容易冲洗出反应器。

产气与水流的剪切力也易于使絮状污泥进一步分散。

这加剧了絮状污泥的洗出。

颗粒污泥有机好的沉降性能,它能在很高的产气量和高上流速度下保留在厌氧反应器内。

因此污泥的颗粒化可以使UASB反应器允许有更高的有机物容积负荷和水力负荷。

一般絮状污泥的UASB负荷在10kgCOD/(m3.d)以下,而颗粒污泥UASB反应器负荷甚至可高达30-50kgCOD/(m3.d)。

颗粒化污泥还具有以下优点:

1、细菌形成的颗粒状聚集体是一个微生态系统,其中不同类型的种群组成了共生或互生体系,利于微生物的降解。

2、颗粒的形成有利于其中的细菌对营养的吸收。

3、颗粒使发酵菌中间产物的扩散距离大大缩短,这对复杂有机物的降解是重要的。

4、在废水性质忽然变化时,颗粒污泥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使代谢过程继续进行。

在本设计中,选用应用最为广泛,在投资和运行成本上更节省、更节能,同时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控制的UASB。

第五节、好氧处理技术方案的确定

根据废水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氮磷营养物的特点,要求此种好氧处理的方法,不仅能够降解污染物质,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的作用。

一、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当前污水处理领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处理技术之一。

它有效的用于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和有机性工业废水的处理。

缺点主要有:

(1)曝气池首端有机污染物负荷高,耗氧速度也高,为了避免由于缺氧形成厌氧状态,进水有机物负荷不宜过高,因此,曝气池容积大,占用的土地较多,基建费用高。

(2)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

(3)动力消耗大,处理中常出现污泥膨胀。

二、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实质之一是在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流速流经填料。

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

生物接触化处理技术的另一项技术实质是采用与曝气池相同的曝气方法,向微生物提供其所需的氧气,并起到搅样与混合作用。

据上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两者之间的生物处理技术。

(1)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

接触氧化池是由池体、填料、刂架及曝气装置,进出水装置以及排泥管道等部件所组成。

(2)、生物接触氧化的主要特征

1、使用多种型式的填料,有利于氧的转移,溶解氧充沛,生物膜上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与食物链,无污泥膨胀之虑。

2、填料表面全为生物膜所布满,形成了呈立体结构的密集的生物网,能够有效提高净化效果。

3、生物膜上能保持较高浓度活性生物量,有机负荷率高,处理效率较高,有利于缩小池容,减少占地面积。

4、对冲击负荷有较强适应能力,操作简单,运行方便,易于维护管理,勿需污泥回流,污泥生成量少,易于沉淀。

5、运行得当还可以脱N

缺点主要有:

设计或运行不当,填料可能堵塞,此外,布水、曝气不易均匀,可能在局部出现死角。

三、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1)、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特征

本系统最主要特征是采用有集有机污染物降解与混和液沉淀于一体的反应器。

与连续式活性污泥法系统相比,本系统组成简单,勿需设污泥回流设备,不设二次沉淀池,曝气池容积也小于连续式,建设费用与运行费用都较低。

同时,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还具如下特征。

1、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设置调节池的必要;

2、SVI值较低,污泥易于沉淀,一般情况下,不产生污泥膨张现象;

3、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在单一曝气池内能够进行脱氮除磷反应;

4、应用电动阀、液位计、自动计时器及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自控仪表,可使本工艺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而由中心控制室控制。

5、运行管理得当,处理水质优于连续式。

(2)、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工作原理与操作

原则上,可以把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作为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法,一种新的运行方式。

如果说,连续式推流式曝气池,是空间上的推流,则间歇式活性污泥曝气池,在流态上虽燃属于完全混合式,但在有机物降解方面,则是时间上的推流。

在连续式推流曝气池内,有机污染物是沿着空间降解的,而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有机污染物则是沿着时间的推移而降解的。

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间歇式运行,是通过其主要反应器—曝气池的运行操作而实现的。

曝气池的运行操作,是由1、流入;2、反应;

3、沉淀;4、排放;5、待机等5个工序组成。

四、三沟式氧化沟

三沟式氧化沟属于交替工作式氧化沟,下面先介绍以下氧化沟。

氧化沟又称循环曝气池,属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法。

氧化沟具有下类各项特征。

(1)、在构造方面的特征

1、氧化沟一般呈环形沟渠状,平面多位椭圆形或圆形,总长可达几十米,甚至百米以上。

沟深取决于曝气装置,自2米到6米。

2、单池的进水装置比较简单,只要伸入一根进水管即可,如两池以上平行工作时,则应设配水井,采用交替工作系统时,配水井内还要设自动控制装置,以变换水流方向。

出水一般采用溢流堰式,宜于采用可升降式,一调节池内水深。

采用交替工作系统时,溢流堰应能自动启闭,并与进水装置相呼应以控制沟内水流方向。

(2)、在水流混合方面的特征

`在流态上,氧化沟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

污水在沟内的流速平均为0.4m/s,氧化沟总长为L,当L为100~500m时,污水完成一个循环所需时间约为4~20min,如水力停留时间定为24,则在整个停留时间内要作72~360次循环。

可以认为在氧化沟内混合液的水质是几近一致的,从这个意义来说,氧化沟内的流态是完全混合式的。

但是又具有一些推流式的特征,如在曝气装置的下游,溶解氧浓度从高向底变动,甚至可能出现缺氧段。

氧化沟的这种独特的水流状态,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而且可以将其区分为富氧区、缺氧区、用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取得脱氮效应。

(3)、在工艺方面的特征

1、可考滤不设初沉池,有机性悬浮物在氧化沟内能够带达好氧稳定的程度。

2、可考滤不单设二池沉淀池,使氧化沟与二次沉淀池和建,可省去污泥回流装置。

3、BOD负荷低,同活性污泥法的延时曝气系统,对此,具有下列各项效益。

(1)、对水温、水质、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2)、污泥龄,一般可达15~30,为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的3~6倍。

可以存活、繁殖世代时间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如硝化菌,在氧化沟内可产生硝化反应。

如运行得当,氧化沟能够具有反硝化脱氮的效应。

(3)、污泥产率低,且多一达到稳定的程度,勿需再进行消化处理。

常见的氧化沟系统:

1、卡罗塞氧化沟

2、交替工作氧化沟系统

3、二次沉淀池交替运行氧化沟系统

4、奥巴勒型氧化沟系统

5、曝气-沉淀一体化氧化沟

三沟式氧化沟:

由三条同容积的沟槽串连组成,两侧的池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中间的池一直为曝气池。

原污水交替的进入两池,处理水则相应的从作为沉淀池的两池流出,这样提高了曝气转刷的利用率达59﹪左右,另外也有利于生物脱氮。

三沟式氧化沟的水深为3.5米左右。

一般采用水平轴转刷曝气,两侧沟的转刷是间歇曝气,以使污水处于缺氧状态,中间沟的转刷是连续曝气。

三沟式氧化沟基本运行方式大体为6个阶段,工作周期为8小时,它由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其运行程序自动控制进、出水的方向、溢流堰的升降及曝气转刷的开动和停止。

阶段A:

2.5h,污水经配水井进入第一沟,沟内转刷低速运转,仅维持沟内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下环流,沟内处于缺氧反硝化状态,反硝化菌将上阶段产生的NO-x-N还原成N2逸出,在此过程中,原污水作为碳源。

同时沟内出水堰能自动调节,混合液进入第二沟。

第二沟内转刷在阶段A均处于高速运行,使其沟内的混合液再进入第三沟,此时第三沟内的转刷处于闲置状态,所以在该阶段,第三沟仅作沉淀池,使泥水分离,澄清水通过已降低的出水堰从第三沟排出。

阶段B:

0.5h,污水入流从第一沟调到第二沟,此时第一沟内的转刷高速运转,第一沟由缺氧状态转为富氧状态。

第二沟内转刷仍高速运转。

所以阶段B时的第一、第二沟内均处于好氧状态,都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氨氮的硝化。

经第二沟处理过的混合液再进入第三沟,第三沟仍为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通过第三沟出水堰排出。

阶段C:

1.0h,第一沟转刷停止运转,开始泥水分离,需要设过渡段约1h,至该阶段末分离过程结束。

在C阶段,入流污水仍然进入第二沟,处理后污水仍然通过第三沟出水堰排出。

阶段D:

2.5h,污水入流从第二沟调至第三沟,第一沟出水堰降低,第三沟出水堰升高,第三沟内转刷低速运转,使混合液悬浮环流,处于缺氧状态,进行反硝化脱氧。

然后混合液流入第二沟,第二沟内转刷高速运转,使之处于好氧状态,进行有机物降解和氨氮硝化。

经处理后再流入第一沟,此时第一沟作为沉淀池,澄清水通过第一沟已降低的出水堰排出。

阶段D与阶段A相类似,所不同的是硝化发生在第三沟,而沉淀发生在第一沟。

阶段E:

0.5h,污水入流从第三沟转向第二沟,第三沟转刷高速运转,以保证在该阶段末沟内有剩余氧。

第一沟仍作为沉淀池,处理后污水通过该沟出水堰排出。

第二沟转刷高速运转,仍处于有机物降解和氨氮硝化过程。

阶段E和阶段B相对应,所不同的是两个外沟的功能相反。

阶段F:

1.0h,该阶段基本与C阶段相同,第三沟内转刷停止运转,开始泥水分离,入流污水仍然进入第二沟,处理后的污水经第一沟出水堰排出。

三沟式氧化沟除了上述最基本的运行方式外,它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入流水质及出流要求而改变。

所以该系统运行灵活,操作较方便,但要求自动控制程度高。

三沟式氧化沟又称三沟轮换式氧化沟,它将曝气与沉淀工序于同一构筑物内。

如果要将具有三沟式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厂进行扩建时,可以把三沟式氧化沟单独作为曝气池,在其后再增建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备,可将原污水厂的处理能力提高一倍。

该类氧化沟就是一个A/O活性污泥系统,可完成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反硝化过程,能取得良好的BO

去除效果和脱氮效果。

同时该工艺系统免除了污泥回流和混合液回流,运行费用大大降低。

三沟式氧化沟流程简单,无需设置初沉池和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处理效果稳定,管理方便,基建费用低,占地少并具有脱N除P功能。

本着选用运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工艺流程,尽可能减少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节省占地、降低能耗,积极稳妥的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确保污水处理的效果的原则,并根据本废水的特点,本设计决定采用流程简单,无需设置初沉池和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处理效果稳定,管理方便,基建费用低,占地少并具有脱N除P功能的三沟式氧化沟处理方案。

第六节、其他构筑物的确定

一、格栅的确定

根据此废水的特点,SS浓度较大,为了用于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另外,可以减轻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荷,故设置格栅。

二、平流式沉淀池的确定

现在设计的主体构筑物已经确定,其中BOD、COD能够得到较好的去除,同时,也能实现脱氮除磷,但考虑到本废水SS浓度较大,现有构筑物难以将SS去除达到排放标准,还应设置沉淀池去除SS。

现有沉淀池按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竖流式沉淀池。

(1)、平流式沉淀池

优点:

1、沉淀效果好

2、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

3、施工简便,造价较低

缺点:

1、池子配水不易均匀

2、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需单独设排泥管各自排泥,操作量大;采用链带式刮泥机排泥时,链带的支承件和驱动件都浸于水中,易锈蚀。

(2)、竖流式沉淀池

优点:

1、排泥方便,管理简单

2、占地面积较小

缺点:

1、池子深度较大,施工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