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2776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8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完整版兴隆鹏生热力SNCR脱硝技改项目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目前主要为园区内40余家食品加工企业及麦芽糖厂供汽和华北电网输送电。

为保证生产安全稳定,公司在原有一炉一机(一台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及一台25MW汽轮发动机组)基础上于2011年投资3500万元再建一台75t/h流化床锅炉(现已投入生产),有效地保证了生产稳定运行,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奠定了基础。

为保证供热需求和稳定,公司拟再建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配一台12MW抽背式汽轮发电机组,该项目总投资约9600万元,另外重新架设供热管线、新建换热站同时对原有供热管线进行改造需投资2000多万元,两项总计投资1.16亿元。

项目建成后企业将形成三炉两机生产运行规模,有效的满足和保证供热的需求与稳定,促进县域经济和环保的快速发展。

1.1.3项目编制单位资质

新疆电力设计院具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电力行业设计甲级、勘察综合甲级、建筑设计甲级、工程总承包甲级、工程咨询甲级、测绘甲级、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甲级、环境影响评价甲级、工程监理甲级、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乙级,以及市政(热力)设计乙级、

环境污染防治乙级、消防设计乙级等资质。

1.2编制依据及原则

1.2.1编制依据

(1)兴隆鹏生热电有限公司《兴隆县鹏生热力有限公司热电联产脱硝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见附件一);

(2)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0]10号关于发布《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3)《兴隆县兴隆热力有限公司北区供热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实施);

施);

(1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以及各专业有关技术规程规定;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工程所在地的地方法规;

(12)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标准、规范及自治区级有关标准、规范;

1.2.2编制原则

根据热电厂现有工艺系统及设备现状,以及有关设计参数,结合烟气脱硝改造后应满足的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提出改造方案。

改造后NOx排放浓度达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应小于100mg/m3。

(1)立足本项目NOx排放现状,结合国家最新环境法规及标准的要求,提出本次烟气脱硝改造技术上可行、经济性良好合理的NOx排放浓度。

(2)结合机组的现状,包括机组容量、剩余寿命等,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和建设条件,包括现场施工条件、允许的施工周期等,对脱硝改造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3)在优化方案的基础上,推荐脱硝工艺,亦即在技术上先进适用、经济适宜、操作可行、进度合理,且本项目实施后,能达到预期的技术目标,最终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脱硝工艺具有技术先进、成熟,设备可靠,性能价格比高,有处理同容量燃煤锅炉烟气的商业运行业绩,且对锅炉机组有较好的适用性。

(5)低氮燃烧系统及脱硝系统能持续稳定运行,装置使用寿命不低于20年,系统可用率与主体工程一致,且它的启停和正常运行均不影响主体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热电厂的文明生产。

(6)机组年利用小时均按8000小时考虑,其中一台75t/h的为备用炉,整体运行数据及经济指标按照一台130t/h和一台75t/h计算。

(7)与本技改项目研究有关的基础数据,采用兴隆热电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及数据。

1.3研究范围及编制分工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按照《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主要包括:

(1)锅炉烟气脱硝改造项目的建设条件;

(2)锅炉烟气脱硝改造项目的工艺方案论证;

(3)锅炉烟气脱硝改造项目工程的设想;

(4)锅炉烟气脱硝还原剂来源及制备;

(5)提出本项目改造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原则;

(6)提出项目改造的有关职业安全、职业卫生、节约能源及定员方案;

(7)锅炉低烟气脱硝改造项目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评估。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本项目改造的可行性提出主要结论意见,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本项目由河北诚誉喷雾技术有限公司负责相应工艺系统、公用系统改造的可行性研究同时进行相应的项目投资估算、环保效益分析、改造最终目标的评价。

1.4项目背景及建设理由

1.4.1项目背景

2011年7月29日,环境环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联合颁布了年7月1日前完成改造并投入试运行。

现有热电厂装机容量为37MW机组,配1台1300t/h和2台75t/h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

全厂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在中100mg/Nm3的要求。

为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承德兴隆鹏生热电有限公司于2013年1月委托河北诚誉喷雾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兴隆鹏生热电联产项目烟气脱硝技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推荐可行的脱硝方案和工艺,确保热电厂锅炉烟气脱硝技改项目能及时、正确地实施,为下阶段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1.4.2项目改造理由

(1)项目改造目的及意义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70~80%由煤炭提供,每燃烧1吨煤产生5~30kg氮氧化物。

据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404.3万吨。

在普遍安装高效率脱硫装置后,火电厂锅炉排放的氮氧化物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固定排放源之一。

2011年火电行业排放的氮氧化物总量已增至1073万吨,约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45%。

氮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通常所说的氮氧化物NOx有多种不同形式:

N2O、NO、NO2、N2O3、N2O4和N2O5,其中氮氧化物(NOX)主要是NO和NO2,吸入人体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并对中枢神经产生影响。

大气中的NOX和挥发性有机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在太阳光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导致生态系统遭受损害,农作物减产。

光化学烟雾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对人眼睛、喉咙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会产生头痛、呼吸道疾病恶化,甚至会造成死亡。

NOX在大气中可形成硝酸和细颗粒硝酸盐,同硫酸和细颗粒硫酸盐一起发生远距离输送,从而加速了区域性酸雨的形成。

燃煤电厂是对大气污染物贡献量较大的行业之一,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对实现火电行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实现总量控制目标和污染物消减目标,消除和减轻环境污染局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项目改造目标

2014年7月1日起,现有燃煤火力发电锅炉NOx排放浓度,应控制在100mg/Nm3以下的要求,同结合现有热电厂锅炉NOx排放浓度、锅炉投运时间,热电厂1、2、3号锅炉际氮氧化物排放监测浓度在387.45mg/Nm3,确定本次脱硝改造目标为:

1、2、3号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100mg/Nm3。

1.5工作简要过程

2013年12月24日,受兴隆鹏生有限公司委托,由河北诚誉喷雾技术有限公司开展

兴隆鹏生热电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脱硝技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2013年12月25日,河北诚誉喷雾技术有限公司脱硝专业人员到热电厂进行实地考察,并听取公司相关人员的调研汇报,同时与公司、热电厂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充分沟通。

并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对国内脱硝工程进行全面的调研和收集资料;

2013年12月27日~2013年12月29日,项目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完成了本项目烟气脱硝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的编写并向建设单位征求意见;

2013年1月21~25日,与电厂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流,补充收集资料。

2014年4月20日,完成低氮燃烧系统改造及脱硝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

制工作。

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过程中,我院得到了兴隆鹏生热力有限公司热电厂、以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感谢大家的支持。

兴隆鹏生热力有限公司热电厂参加人员名单

姓名

职务/专业

职称

本项目可研编制阶段河北诚誉喷雾技术有限公司参加人员名单

郭娟宝

工艺设计

助工

张立刚

电气主工

工程师

2热电厂概况

2.1厂址与电厂建设概况

2.1.1厂址位置

兴隆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南部,长城北侧。

北纬40度12分至40度43分,东经117度12分至118度18分。

全县疆界为3000多平方公里。

东与迁西、宽城两县交界,西与北京平谷、密云两县接壤,北与承德县相邻,南隔长城蓟县、遵化毗连,是京、津唐、承四市的近邻。

县政府驻地兴隆镇距首都北京14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373公里,距承德市110公里。

2.1.2工程地质与水文气象

全县年平均气温在6.5~10.3℃之间。

县境多山,气温垂直变化明显。

冬季盛吹西北季风,寒冷一月平均气温为-7.5℃,夏季吹东南季风,天气炎热多雨,七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上,无霜期约为135天。

年际变化大,地区差异大,降水由北向南递增,东西走向的山脉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少。

由此可见,全县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对农林牧各业生产较为有利。

兴隆河流较多,多源于县内中部山地,呈辐射状向邻县分流。

主要河流有滦河、柳河、撒河、黑河等。

其中柳河最长,源于兴隆县西南六里坪山东叶品,在本县柳河口注入滦河。

2.1.3交通运输

(1)铁路运输条件

兴隆县交通十分便利,京承铁路纵贯兴隆全境。

(2)公路运输条件

是京建、津围公路的必经之路,距离京、津、唐、承均在两小时车程之内。

2.2电厂建设概况

现有热电厂装机容量为37MW机组,建设规模为1台130t/h和2台75t/h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1台2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和一台12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

本工程环评于2013年8月,由河北省环保厅批复。

3.2脱硝还原剂选择

3.2.1还原剂特性

火电厂脱硝还原剂选择是整个脱硝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目前,世界上脱硝系

统最常用的还原剂有三种:

液氨、氨水和尿素。

23003。

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恶臭味。

液态氨变气态氨时会膨胀850倍,并形成氨云。

氨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6~25%(最易引燃浓度17%)和遇高温(93C以上)时有爆炸的危险,氨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上述浓度范围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如有油类或其它可燃性物质存在,则危险性更高。

氨水的特性:

氨水与无水氨都属于危险化学品。

氨溶液:

含氨>50%的氨溶液,危险货物编号为23003。

35%<含氨<50%为《危险货物品名表》、《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版)规定之危险品,危险物编号为22025。

10%<含氨≤35%的氨溶液,危险货物编号为82503;

用于脱硝的还原剂通常采用20%~25%浓度的氨水。

无色透明液体,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与强氧化剂和酸剧烈反应。

与卤素、氧化汞、氧化银接触会形成对震动敏感的化合物。

接触下列物质能引发燃烧和爆炸:

三甲胺、氨基化合物、1-氯-2,4-二硝基苯、邻—氯代硝基苯、铂、二氟化三氧、二氧二氟化铯、卤代硼、汞、碘、溴、次氯酸盐、氯漂、氨基化合物、塑料和橡胶。

腐蚀铜、黄铜、青铜、铝、钢、锡、锌及其合金等等。

尿素的特性:

尿素是白色或浅黄色的结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反应。

不同尿素浓度的水溶液有不同结晶温度,40%(重量)尿素水溶液结晶温度约2℃、50%(重量)尿素水溶液结晶温度约18℃。

固体的尿素,吸湿性较强,因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或用防湿薄膜形成MethyleneDiurea(MDU),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与无水氨及有水氨相比,尿素是无毒、无害的化学品,是农业常用的肥料,无爆炸可能性,完全没有危险性。

尿素在运输、储存中无需安全及危险性的考量,更不须任何的紧急程序来确保安全。

3.2.2还原剂特点

在燃煤电厂脱硝工艺中直接参加化学反应的是还原剂氨气。

氨气有二种制备方法,即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通过液氨或氨水汽化制取氨气;

间接法即为水解或热解尿素法制取氨气。

因此,选择还原剂原料主要有三类:

液氨、氨水、尿素。

主要特点如下:

(1)液氨的投资、运输和使用成本为三者最低,但液氨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法规和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要求,其运输、存储涉及应有严格的安全保证和防火措施。

(2)脱硝所用氨水的质量百分比一般在20~30%,较液氨安全,但运输体积大,运输成本相对液氨高。

(3)尿素是一种颗粒状的农业肥料,安全无害,但用其制氨的系统复杂、设备多,初投资大,大量尿素的存储还存在潮解的问题。

在这三种还原剂原料中,最早的SNCR系统是采用液氨作为还原剂的,不管是液氨还是氨水都可以使用。

液氨为高压储存,氨水浓度达到28%时,也有相当大的储存压力,使得氨水的储存系统变得复杂和昂贵。

如果使用氨水,一般也是用20%浓度的氨水,然而随着浓度的减小,所需的储存容积会增加,从而提高了投资费用。

3.2.3还原剂选择

本项目1~3号炉若采用的是SNCR脱硝工艺,还原剂氨水和尿素比较,见表3.2-1。

表3.2-1SNCR脱硝还原剂液氨和尿素比较

项目

氨水

尿素

品质要求

质量分数≥20/25%,残渣含量≤0.3g/l,色度/号≤80号

纯度应保证总氮含量在46.3%以上合格品

技术工艺成熟

成熟

占地

较大

系统复杂性

较简单

简单

还原剂的消耗

还原剂的费用

运输费用

较高

安全性

有毒

无害

存储条件

阴凉通风处

常压、干态

存储方式

储罐(液态)

料仓(微粒状)

制备方法

20-25%浓度的氨水溶液

10%浓度的还原剂

系统响应性

最佳反应温度

850~1050℃

900~1100℃

管道堵塞现象

初投资费用

运行费用

设备安全要求

应符合GB15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

由表3.2-1可以看出,采用SNCR喷入炉膛的还原剂应在最佳烟气温度区间内与烟气中的NOx反应,并通过喷枪的布置获得最佳的烟气-还原剂混合程度以达到最高的脱硝效率。

如采用氨水作为还原剂,最佳反应温度是850℃~1050℃。

如采用尿素作为还原剂,最佳反应温度是900℃~1100℃,而现热电厂炉膛温度在830℃~900℃,可以满足要求。

国内采用SNCR脱硝还原剂多采用尿素,尿素运输、储存、输送都无需特别的安全防护措施,只需用普通的聚丙烯编织袋内衬塑料薄膜包装运输即可,但受温度影响很大,温度低会因热量不足而反应缓慢,造成还原剂不能完全反应,其后果是一方面使得脱硝效率降低,另一方面使大量未完全反应的氨随烟气逃逸进入大气。

本项目考虑到所处区域及场地限制,SNCR脱硝如采用液氨,对安全要求较高,所以建议采用氨水和尿素共用的脱硝系统。

3.3公用工程系统及配套设施现状

3.3.1供水

热电厂现有1条供水管线,供水管管径为DN400,供水能力可达1400m3/h,供水能力能满足热电厂全厂最大耗水量。

3.3.2供电

经现场调查,现有热电厂厂用电系统设计时未考虑脱硝装置的用电负荷,但因为脱硝系统用电负荷很小,所以无需重设脱硝电源。

本项目烟气脱硝供电为低压负荷,可从附近区域引接。

3.3.3气源

公司原有的螺杆式空压机,排气压力0.8MPa,主要用于锅炉微油点火系统、锅炉吹灰调节阀控制气源及检修使用,用气量很小,但是如采用SNCR脱硝,用气量较大,在8m3/min左右,原产气量不能满足烟气脱硝改造工程压缩空气的使用。

3.3.4蒸汽

脱硝系统的蒸汽主要供尿素溶解用,而锅炉自用蒸汽压力为0.8~1.3MPa,可满足脱硝工艺用汽要求。

因此,脱硝工艺用汽可就近从热电厂辅汽联箱引接。

4脱硝工艺方案的选择

4.1燃煤锅炉NOx的生成机理

通常所说的氮氧化物NOx有多种不同形式:

N2O、NO、NO2、N2O3、N2O4和N2O5,其中NO含量超过90%,NO2占5~10%,N2O只有1%左右。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这二种统称为氮氧化物(NOx),在煤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和排放量与煤的燃烧方式,特别是燃烧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等燃烧条件有关。

研究表明,在煤的燃烧过程中生成NOx的主要途径有三个:

(1)热力型NOx,它是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氧化而生成的NOx。

(2)快速型NOx,它是燃烧时空气中的氮和燃料中的碳氢离子团如HC等反应生成的NOx。

(3)燃料型NOx,它是燃料中含有的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热分解而又接着氧化而生成的NOx。

这三种类型的NOx,其各自的生成量和煤的燃烧温度有关,在电厂锅炉中燃料型NOx是最主要的,其占NOx总量的60~80%,热力型其次,快速型最少。

4.1.1热力型NOx的生成机理

热力型NOx是空气中的氧(O2)和氮(N2)在燃料燃烧时所形成的高温环境下生成的NO和NO2的总和,其总反应式为:

N2+O2←→2NO

NO+O2←→NO2

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与燃烧温度、氧分解后的氧原子浓度、停留反应时间的关系很大,当燃烧区域温度低于1000℃时,NO生成量很小;

当温度在1300~1500℃时,NO的浓度在500~1000ppm,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氮氧化物生成速度按指数规律增加。

因此,温度对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具有决定作用。

一般煤粉炉热力氮氧化物占10~20%。

根据热力型NOx的生成过程,要控制其生成,就需要降低锅炉炉膛中燃烧温度,并避免产生局部高温区,以降低热力型NOx的生成。

4.1.2燃料型NOx的生成机理

燃料型NOx的生成是燃料中的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热分解,继而进一步氧化反应而生成的NOx,称为燃料型NOx。

在600~800℃时就会生成燃料型NOx。

燃煤电厂锅炉中产生的NOx中有75~90%是燃料型NOx。

因此,燃料型NOx是燃煤电厂锅炉产生的NOx的主要途径。

研究燃料型NOx的生成和破坏机理,对于控制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和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燃料型NOx的生成和破坏过程不仅和煤种特性、燃料中的氮化合物受热分解后在挥分和焦炭中的比例、成分和分布有关,而且其反应过程还和燃烧条件(如:

温度和氧)及各种成分的浓度等密切相关。

研究它的生成机理,大约有以下规律:

燃料在进入炉膛被加热后,燃料中的氮有机化合物首先被热分解成氰(HCN)、氨(NH4)和CN等中间产物,它们随挥发分一起从燃料中析出,它们被称为挥发分N。

挥发分N析出后仍残留在燃料中的氮化合物,被称为焦炭N。

随着炉膛温度的升高及煤粉细度的减小(煤粉变细),挥发分N的比例增大,焦炭N的比例减小。

挥发分N中的主要氮化合物是HCN和NH3,它们遇到氧后,HCN首先氧化成NCO,NCO在氧化性环境中会进一步氧化成NO,如在还原性环境中,NCO则会生成NH,NH在氧化性环境中会进一步氧化成NO,同时又能与生成NO进行还原反应,使NO还原成N2,成为NO的还原剂。

主要反应式如下:

在氧化性环境中,HCN直接氧化成NO:

HCN+O←→NCO+H

NCO+O←→NO+CO

NCO+OH←→NO+CO+H

在还原性环境中,NCO生成NH:

NCO+H←→NH+CO

如NH在还原性环境中:

NH+H←→N+H2

NH+NO←→N2+OH

如NH在氧化性环境中:

NH+O2←→NO+OH

NH+OH←→NO+H2

NH3氧化生成NO:

NH3+OH←→NH2+H2O

NH3+O←→NH2+OH

NH2+O←→NO+H2

以上反应生成的NOx燃烧过程中如遇到烃(CHm)或碳(C)时,NO将会被还原成氮分子N2,这一过程被称为NO的再燃烧或燃料分级燃烧。

根据这一原理,将进入锅炉炉膛的煤粉分层分级引入燃烧的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NOx的生成排放。

在一般情况下,燃料型NOx的主要来源是挥发分N,其占总量的60~80%,其余为焦炭N所形成,占到20~40%。

在氧化性环境中生成的NOx遇到还原性气氛时,还会还原成N2。

因此,锅炉燃烧最初形成的NOx,并不等于其排放浓度,而随着燃烧条件的改变,生成的NOx可能被还原或称被破坏。

煤中的N在燃烧过程中转化为NOx的量与煤的挥发份及燃烧过量空气系数有关,在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的氧化性气氛中,煤的挥发分越高,NOx的生成量越多,若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高挥发分燃煤的NOx生成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高挥发分燃料迅速燃烧,使燃烧区域氧量降低,不利于NOx的生成。

4.1.3快速型NOx的生成机理

快速型NOx主要是指燃料中的碳氢化合物在燃料浓度较高区域燃烧时所产生的烃与燃烧空气中的N2分子发生反应,形成的CN、HCN,继续氧化而生成的NOx。

因此,快速型NOx主要产生于碳氢化合物含量较高、氧浓度较低的富燃料区,多发生在内燃机的燃烧过程。

而在燃煤锅炉中,其生成量很小。

4.2脱硝工艺简介

目前,控制NOX排放的措施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低氮燃烧技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抑制或还原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OX,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第二类是炉膛喷射脱硝技术;

第三类是烟气净化技术,包括湿法脱硝技术和干法脱硝技术。

这些技术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4.2.1低氮燃烧技术(简称LNB)

由NOx的形成条件可知,对NOx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