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2777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截断法二截断法.docx

截断法二截断法

截断法

(二)截断法

二、截断法

这五种传变渠道产生了五种截断方法,可是我们平时只说三个,为什么?

这五种截断方法是循经截、越经截、咽喉截、开阖截、表里截。

循经截和越经截大家都知道,讲六经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传的,所以很多人就认为他不是特殊的,就会更多关注咽喉截、表里截和开阖截,实际上截断的方法有五个。

比如我们讲循经截,如果这是一个典型的少阳体的人得了外感你应该使用柴胡桂枝汤,而不应该直接使用桂枝汤,使用柴胡桂枝汤就可以迅速把疾病截断在太阳经,多见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的人,一开始表现其实都是柴胡桂枝汤证。

三阳合病其实都是因为他有自己体质的特征,比如说太阳、少阳合病用柴胡桂枝汤,这是一个少阳体;太阳、阳明合病用葛根汤,这是一个阳明体;少阳、阳明合病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这也是这个的人体质特点,由于他有阳明体,跟少阳合病所以他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至于太阴的也有,当归建中汤证,如果妇人产后失血过多加地黄阿胶,我们讲地黄阿胶在截断法的意义,这里我们不详细讨论它。

这些都是属于我们循经截的问题,我们把循经截大概给大家介绍这么多。

1枢机截

枢机截的重点是咽喉截,这是一个特殊的理论,我们说“治温之要,贵在自咽截断”,这是我们提出来的,为什么要自咽截断呢?

因为咽喉很特殊,咽喉上面是鼻,下面是肺;上面是口,下面是胃。

呼吸出入鼻与肺的枢机在咽喉,水谷由口入胃的窍道在咽喉,所以我们人体与外界沟通,不论是呼吸还是水谷,咽喉都是很关键的一个部位。

咽喉属于少阳的半表半里,为什么说是少阳半表半里?

《伤寒论》有一条,“咽喉干燥者不可汗”,这是在太阳病讲的;在少阳又讲了忌汗,“少阳不可汗”。

所以咽喉他属于少阳半表半里,少阳证的“口苦咽干目眩也”,就是指的它。

我们讲三阳在外,卫外者也,太阳在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少阳在咽,“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阳明在胃,“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不光是阳明腑实证是胃家实,阳明经证也是胃家实。

因为阳明经证消谷善饥,这是胃的功能的影响。

所以我们阳明经证,常常用来治疗糖尿病。

温邪上受,口鼻而入,初起在表,传至咽喉就半表半里,如果咽喉不减,病邪就由咽入里。

大家可以看到传阳明,这就是太阳传少阳,少阳传阳明。

甚者内陷少阴。

内陷少阴就会发生些细菌性心内膜炎、肾小球肾炎或者风湿性心脏病,都是以这个渠道来传的。

而我们的伏邪温病它也是多发于半表半里。

何以外出,何以内陷?

外出就是转出少阳,内陷就是陷入少阴。

所以早期迅速有效的控制咽喉病情,可以阻断它引发或者加重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者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病,还有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等。

大家看到吗?

都是由咽喉引起的。

西医怎么解释?

西医解释说咽部扁桃体链球菌感染,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或者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急性发作,还有我们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

讲到病毒性心肌炎,我们前面有个经典的处方葛根芩连汤。

明白他的意思吗?

还有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没有链球菌感染,为什么?

因为咽喉肿痛的人免疫活化。

我们咽部的淋巴环,每次咽部肿痛他的免疫系统就发生活化,狼疮活跃。

狼疮本质是Ⅲ型变态反应,是血管炎,我们说少阴证。

小血管炎症导致血管出血与渗出。

我们讲少阴动血。

它本质是个少阴病,每次发作常常有咽部的红肿疼痛。

所以说治温之要贵在自咽截断。

那么如何解释自咽截断呢?

因为《内经》讲“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指的是少阴,一阳指的是少阳。

我们来讨论这个表里的问题。

我们说太阳是在表,少阳是半表半里,少阳以后全是在里。

少阳以后阳明是里实证,太阴、厥阴、少阴是里虚证。

这是关于表里的问题。

我们前面讲了,“冬伤于寒,春病必温”的问题,我们说少阴阳虚冬伤于寒怎么去治呢?

可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者合半夏散及汤。

如果未得微汗而解,至春发为温病,这个是自身免疫病。

我们反复强调了,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一个抑制体液免疫的药物,而我们的半夏散及汤是清除咽部淋巴环的活化。

“冬伤于寒,春病必温”,它所春发的温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大家注意去观察,所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半夏散及汤。

用麻黄的麻黄碱来抑制免疫应答,用附子内生性的皮质激素来抑制免疫应答,还可以合上外源性的甘草皮质激素作用,加上细辛是一个免疫抑制剂,非常经典的中药的免疫抑制剂。

而半夏散及汤是抑制咽部淋巴环的活化,咽部淋巴滤泡增生的。

那么为何“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而不说“冬伤于热,春必病温”?

以温邪不需少阳火化,越经而传,不能伏于少阳故也。

这是“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还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冬不藏精是少阴阴虚的病人,至春发为温病。

发为何处,发自少阳。

为什么发自少阳,因为他“春必病温”,至春病温他就是发自少阳,多伴咽痛,还是在咽喉。

比如说部分肾小球肾炎、心内膜炎、风湿热,他都有提前一段时间的感染,这个时间有多少?

两周到两个月不等,所以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比如说一部分肾小球肾炎它就好发于春季,之前有链球菌的感染,大家知道尤其是在北方地区。

在西医的流行病学是有明确的说法的,在开春的时候,这种人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还有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等等。

后世对气治疗有很多的发挥,如蒿芩清胆汤这些类处方。

所以辨冬伤于寒还是冬不藏精,都属于是少阴。

至春病温,转出少阳,伏邪转出少阳,所以说少阴、少阳枢机传就是在这里,自咽截断。

冬不藏精肾阴亏虚者,到春季、冬春交替之际,容易外感,自咽喉化热内陷,陷入少阴,发生心内膜炎、肾小球肾炎等等。

这些患者他链球菌潜伏咽喉,到每年冬春季节交替之际,容易细菌活动,导致肾炎、心内膜炎反复发作。

西医的治疗就是摘除扁桃体,以根除链球菌,而中医的治疗,我们就用咽喉截,从少阳、少阴去。

《伤寒论·辨脉法》还指出了伏气的脉法“师曰:

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

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

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

病人云:

实咽中痛。

虽尔,今复欲下利”。

脉微弱者在少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也),咽中痛邪伏少阳,欲下利而胃下利,发则下利,乃心内膜炎之脉促下利,当与葛根芩连汤。

第二种伏邪的渠道是邪伏厥阴,它也多转出少阳。

大家知道,达原饮用黄芩、芍药、甘草,明白么?

黄芩汤,就是转出少阳,夹湿去大枣。

邪气又为什么要潜伏下来呢?

第一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他首先有阴虚或者阳虚。

第二个,他一定有实邪阻滞,痰瘀阻滞,以后我们在讲寒温一统的时候详细去探讨它。

咽喉属少阳大家都明白,咽喉属少阴大家就不一定认同了,我们讲抓独法的时候会专门讲咽喉,咽喉属少阴我随便给大家念几条条文: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以上条文说的非常清楚,我们讲少阴病,在上用半夏散及汤,在下用四逆汤。

四逆汤与半夏散及汤,就是半夏换干姜,桂枝换附子,都有炙甘草。

桂枝是温上,温心阳的;附子是温下,温肾阳的;半夏是温胃,阳明阳土的;干姜是温脾,太阴阴土的,一下子就清楚了。

我们太阴阳明论讲少火生土,有君相之别,就是说阳明阳土和少阴心的关系,太阴阴土的少阴肾的关系。

大家看这个处方很典型,如果我们把太阴阳明论结合来理解,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一个是半夏,一个是干姜,一个是胃,一个是脾。

为什么一个是桂枝,一个是附子?

一个是心,一个是肾,都用甘草,甘草我们说的很清楚,是免疫抑制剂,这就是半夏散及汤,治少阴心的,在上面咽喉的;少阴肾的,四逆汤。

乙肝相关性肾病的治疗也跟枢机截断有关系。

乙肝相关性肾病的特点第一个是免疫复合物病,我们知道免疫复合物病归入西医的三型变态反应,本质是血管炎。

大家知道少阴血分,它动血,它在少阴。

然后这个免疫复合物从哪里来的呢?

它是从这个由于乙肝病毒的抗原跟抗体相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病,大家知道主要是从少阳。

所以乙肝相关性肾病典型的特点就是在少阳和少阴。

至于它由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脏损伤出现肾脏病的表现,在这里我们认为它是标,它的本质是三型变态反应,是免疫复合物导致的血管炎。

这个其实还是标,导致血管炎的是由于乙肝抗原的持续释放,那才是本,在少阳。

所以你要治疗这个疾病就从少阳和少阴经去截断它。

而把它的水肿、蛋白尿这些症状作为标。

你只要能从少阳、少阴的这个本上去治,那么它后面的就解决了。

那么少阳、少阴谁是治本的,少阳为本,乙肝相关性肾病要从少阳经去治。

既然少阳为本,跟少阴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没有少阴热化,它就不会发生这个病,之所以会出现由少阳传入少阴的血管炎,首先是这种人他本身是一个少阴阴虚的人,所以他容易由少阳陷入少阴,不断地抗原释放而出现三型变态反应。

我们的治疗应该是从少阳经去治,但是会兼顾少阴经。

从少阳经去治那就很简单,作为免疫复合物病一个最基本的处方至少会想到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里黄芩是一个典型的免疫抑制剂,甘草就是一个典型的免疫抑制剂。

再看一下少阴阴虚,药就很多。

小柴胡汤中要加入郁金,郁金是一个典型的免疫抑制剂。

还有清热需解毒,解毒的一个典型的药物是半枝莲。

半枝莲就是一个免疫抑制剂,白花蛇舌草是一个免疫增强剂,白花蛇舌草在小剂量的时候活化免疫,在大剂量的时候是抑制免疫的,它主要跟剂量有关系,那白花蛇舌草又可以去。

既然是在少阴血分,少阴血分的特点是什么呢?

它阴虚它才动血。

少阴有养阴的什么地黄啊。

凉血的药也有很多了,丹皮等。

这个病的药物选择一定是选择既入少阴又入少阳的药物,因为大家知道少阴和少阳有一个什么样特点呢?

肝藏血,你看那个化肝煎它就是用的丹皮。

所以这个病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第一是抑制它的蛋白尿和水肿,这是第一。

但这个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要抑制它的三型变态反应。

三型变态反应的特点就是血管炎,血管炎可以通过血分去治,包括它的这个补体的消耗啊,等等都可以缓解。

但是最关键的不是三型变态反应,最关键的是乙肝抗原的持续释放,那在少阳经。

大家知道吗?

这实际上是一步比一步更深入的治疗的方法,大的原则就在这里。

这两经还很有特点的。

讲枢机传的时候,你会发现少阳和少阴为什么相互传。

跟大家讲冲脉的时候讲过左手的脉,寸、关、尺对应心、肝、肾,水生木,木生火。

水是少阴肾,火是少阴心。

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再去看少阳和少阴的传变,再去确定它的治法,就会变得简单。

少阳经抗原持续地释放其实就跟少阴肾水不足,水不涵木,木旺生火有关系,你把这一个环节给它打断了,我们讲这个五行有三行啊,它就形成一个闭环,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闭环。

乙肝相关性肾病、心内膜炎等疾病都是在这个闭环里,把它想清楚就很简单了,很有意思的。

2开合截

六经有一个开、枢、合的关系,我们讲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合,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合。

开是指从这一条经容易发生受邪,因为与外界接触的关系。

太阳经与呼吸有关系,上呼吸道感染从太阳走,太阴经和消化有关系,消化道的感染从太阴经走。

大家看太阳首先是感受外界寒温,太阴经是感受外界湿邪,寒邪受之太阳,湿邪受之太阴。

我们身上有管腔的它就容易发生感染,呼吸系统跟外界沟通,消化道它要进食,所以容易发生太阳和太阴的感染。

最早受邪的,一个太阳,一个太阴。

太阴我们见多了是胃肠型感冒,感冒有两种:

一种是普通感冒,一种是胃肠型感冒。

如何理解太阳、太阴开的问题,举个例子:

九味羌活丸为什么要用黄芩和地黄?

因为九味羌活丸还在太阳经,它要用黄芩去清少阳,地黄去截少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使这个疾病从太阳经阻断,既不传少阳,又不传少阴。

我们讲了太阳伤寒一个是往少阳传,一个是往少阴传。

怎么往少阴传?

举一个例子,如果它发汗了以后,汗出太过,桂枝加附子汤,为什么要用桂枝加附子汤?

漏汗就是它传入少阴经。

我们讲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都是讲太阳与少阴经的关系。

由于九味羌活丸它的特点就是有少阳和少阴经的药物,少阴的特点不外乎是寒化热化,因为少阴为枢,它标本两从。

所以大家看九味羌活丸,大家就会发现这个处方不乱啊!

要不然你会觉得它乱,乱在哪里?

你又用细辛,又用地黄,你这是治寒还是治温呀?

因为它要往少阴经传,不是寒化就是热化,因为它作为一个伤寒的传变的规律,要么传入少阳,要么陷入少阴,所以它用黄芩、细辛和生地。

那么为什么少阳经它只用黄芩,我们讲标本法讲了,少阳从本没有寒证。

少阳的寒症是脾虚,它本身少阳经是没有寒证。

如果少阳见寒证那是厥阴。

为什么少阳无寒证?

因为我们说了少阳本火标阳,标本同气,少阳从本,没有寒证,少阳见寒证那是厥阴经。

所以大家看到这个处方就用一味黄芩来清少阳,有两味细辛和地黄来针对陷入少阴的寒化和热化。

细辛是麻黄附子细辛汤配伍的法则,为什么取细辛?

因为细辛是少阴经的独特的解热镇痛药,我们说的很清楚,所以它单取细辛。

所以九味羌活丸这个处方,很多人会认为它很乱,你用细辛它是阳虚吧?

你用地黄它是阴虚吧?

你用黄芩它是有热吧?

你用羌活、防风它是有寒吧?

或者说这个寒热错杂、虚实错杂、表里错杂、燥湿错杂。

如果你要说九味羌活丸是寒热错杂、虚实错杂、表里错杂、燥湿错杂,这个处方就没法用了。

你找不到适合用九味羌活丸的人。

实际上九味羌活丸在感冒早期效果很好。

如果你稍微觉得受寒,一剂九味羌活丸表邪就解了,它就是截断法的思路。

不要去谈那什么多寒热、阴阳,太复杂,说完之后这个处方就没法用了。

所以九味羌活丸只要是表证早期,有寒、有热,阴虚、阳虚其实使用都无妨。

在早期表证刚刚受寒的时候使用,如果已经传变入里就不行了。

我们接着讲太阳阳明合并用葛根汤。

我们前面讲过葛根芩连汤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

大家要记住太阳与阳明合并为什么用葛根汤,如果不用葛根汤去解的话,邪气传入少阴,热化后它就是一个葛根芩连汤证,病毒性心肌炎。

还有桂枝汤呢,“桂枝汤下之后,脉促胸满微寒,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那是阳虚型病毒性心肌炎,这个我们前面都讲了。

促脉,脉来数而时一止,就是快速性心律失常。

这是我们讲太阳经的截断思路。

然后少阳和太阴经的截断也是开合截,因为太阴为开,少阳越经传,直接传到太阴,太阴容易受邪嘛。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这个原因。

邪气到了少阳经,它不外乎有几个传变的路子:

要么传入阳明,这是一个典型的热化证;要么陷入厥阴,这是个逆证;要么传入太阴。

所以,对于有肝病的人,它容易传入太阴经。

这就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的人,他合并感染的时候,比如说病毒感染的时候,它传变的渠道。

使用柴胡桂姜汤。

为什么它传脾呢?

因为三阴经,太阴为开,所以第一个受邪之地,寒症的三阴受邪之地就是太阴经。

热化证它传少阴,那是有阴虚的。

至于阳明传太阴,为什么?

因为太阴为开,所以阳明容易传入太阴,它就寒化。

所以说白虎汤证“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其背恶寒者,急加人参”。

如果白虎汤证“其背恶寒者”不加人参的话,这个白虎汤证去了以后,就会出现典型的脾虚的症状。

先伤气后伤阳,先伤脾气、脾阳后伤心阳、肾阳。

然后我们讲合。

合怎么传变呢?

三阳之合为阳明,三阴之合为厥阴。

阳明之合,比如说白虎汤,白虎汤气分就需要防止伤阴。

所以我们白虎汤加知母。

知母,我们知道是一个少阴肾经的药物。

白虎汤为什么要石膏配知母?

热化证的特点是越过太阴直传少阴,所以白虎汤要加知母。

白虎汤证还在经,不解往往就转入承气汤。

我们知道发烧,发烧刚刚开始“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随后大便就不解,对吧?

一天两天大便不解就转入承气汤。

这是我们治疗的外感病常见。

所以说阳明病,为什么把白虎汤和承气汤都列在阳明病。

阳明病“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跟胃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知道如果是阳明单纯的白虎汤,这个人是能吃的,这是判别阳明病的一个特点。

再一个典型的就是那个糖尿病,对吧?

那么然后就是白虎汤证几天,大便就不容易解,大便不容易解的话病就不容易好。

大便不解导致毒素停留在肠道,加重感染中毒症状。

而且如果大便不解肠道的细菌可以进一步入血,出现肠道菌群的异位,出现菌血症。

所以我们热病首先是用白虎汤去清,然后用承气汤去通。

这里我们再讲白虎汤证,首先大家注意两点:

气分防伤阴,清热需解毒。

病在气分的时候你一定要防止它伤阴,一旦伤阴它就传入少阴经,少阴热化,越过太阴直传少阴,出现少阴热化证就比较麻烦了,所以白虎汤要加知母;清热需解毒,白虎汤里一个缺点是什么?

有石膏、知母,它的特点就是擅长清热,不擅长解毒,因为中医跟西医针对感染的治疗有很大的一个区别:

西医针对病原菌的治疗是优于中医的,它有很强力的抗菌素;但是中医解毒的功能是优于西医的,因为感染之后会导致毒血症,而毒血症造成我们机体的多个脏器功能的紊乱,而对解毒,对重度感染的控制中医是可以的。

所以说用到白虎汤清热的时候,大热用的时候需解毒。

比如说五味消毒饮,可以合上去,就是解毒的药物。

“气分需防伤阴,清热需解毒”。

这是我们对白虎汤的特点。

第二个就是对承气汤,承气汤证,使用承气汤需防其入营,大家知道外感热病如果大便不下来很快就会入营,典型的出现热化证传入少阴动血,厥阴动风。

而阳明经的白虎汤证出现的主要是什么呢?

热退了以后出现寒化证,如果大便是通的,热退了以后出现寒化证,传太阴、少阴、厥阴;如果这个人大便不通,很容易传入少阴、厥阴,大家都有这个经验,所以外感热病通腑为第一要义。

那么你怎么知道需不需要通腑?

我们讲了阳明病的叩诊法,我们叩诊法完全能够叩出它的大便位置和数量,通腑一直要到整个大肠都通了为止,遇着一个外感热病首先就要考虑叩诊法,如果白虎汤证两三天不解,那大便肯定就是干了。

腹部一叩诊,承气汤就可以去了!

传入三阴以后我们怎么判断呢?

如果是太阴病的病人一旦畏寒肢冷就传入少阴,一定要记住这句话!

怎么判断畏寒肢冷,我说的很清楚了,有好多方法,如病人说冷,或者病人说不冷他穿得多,或者说摸他的手,摸他的手背,再不行摸他的脚,再问他晚上睡觉时候情况。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一旦微细欲绝,一旦欲绝就传厥阴,不管是微脉,细脉。

如果你摸着不清楚,就是我们讲的微细欲绝,就传厥阴,就这一点你就可以把他的给定出来啊!

少阴热化主要是防止他伤阴动血,主要的特点是凉血和补阴,这是治疗少阴热化的特点。

传入厥阴,厥阴死证,我们已经讲了,说得很清楚。

所以他转出少阳,我们说是厥热胜复,热是什么呢?

是少阳相火来复,所以转出少阳,用白通加猪胆汁汤。

3表里截

表里截,就是表里同病的问题。

表里同病的问题说的很多了,太阳与少阴太少阴同病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加附子汤。

阳明与太阴同病,白虎加参汤、桂枝加大黄汤。

厥阴转出少阳,少阳陷入厥阴,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炎导致肝昏迷,少阳陷入厥阴。

厥阴转出少阳病,病毒一活跃又转出少阳,寒和热都可以转出少阳。

比如说热的,厥阴转出少阳,蒿芩清胆汤、青蒿鳖甲汤之类;寒的嘛,白通加猪胆汁汤。

然后我们说少阴经用药。

少阴经的用药,我们说黄土汤,黄土汤为何用黄芩和地黄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然后四逆加参汤也已经说了,防止他什么呢?

防止他休克转入厥阴。

还有我们讲血证,血证有口诀,“黄苔速转光净,水亏先行截断”。

如果这个肝硬化、肝癌的病人,或者重症肝炎的病人,本身是个黄苔,如果突然间转为镜面苔,首先是这个人要出现肝昏迷,西医讲的电解质紊乱低钾,所以西医有西医的办法,中医有中医的办法。

水亏先行截断,否则这个病人很快就会转入肝昏迷。

因为肝病的特点就是容易出现动风,怎么动风?

首先是出血则动风,就是由少阴传入厥阴,我们讲少阴的特点,少阴动血证前面都说过了。

肝病的人少阴动血以后出现什么特点?

由于血液淤积在消化道导致血氨升高,血液里红血球在消化道分解以后,导致血氨吸收入血。

血氨升高导致肝昏迷,我们就叫做由少阴出血引起的厥阴动风。

还有一个少阴阴虚,黄苔速转光净,这个电解质紊乱,诱发肝昏迷,你看他都是少阴转厥阴,对吧?

所以我们在厥阴出现之前就可以迅速的予以截断,不一定等肝昏迷发生之后再做治疗。

至于厥阴转出少阳的时候我们说了,有升麻鳖甲汤、白通加猪胆汁汤。

升麻鳖甲汤,升麻鳖甲托邪的力量够,但是转出少阳的力量不够,我们升麻鳖甲加黄芩和大青叶这是我们独特的配伍,治疗很多疑难疾病。

以后我们讲阴阳交、阴阳易、阴阳毒的时候要再讲。

回来我们后面要讲蒿芩清胆汤、青蒿鳖甲汤。

按照叶天士的说法,治病是不可以截断的,因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所以他认为不应该是截断的,当然我们认为治疗外感热病,截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办法。

至于截断的办法我们前面已经讲了。

这里面还要强调几点:

第一,清热需要解毒;第二,热病需要通腑;第三,凉血需要散血。

为什么我们热性病需要凉血散血?

因为我们的热性疾病容易造成DIC,所以它急需要凉血散血。

我们说卫气营血,卫在太阳,气在阳明,营血在少阴。

大家看这个图很有意思,温病往上越过了少阳,往下越过了太阴。

大家看到没有?

为什么往上越过少阳?

因为温病可以从太阳直接传到阳明不经过少阳。

为什么它可以不经过少阳?

因为伤寒热化要经过少阳热化的过程,标本法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经过少阳,经过少阳热化才传入阳明。

温病一开始就是热病,它可以不经过少阳,这是伤寒与温病的区别,所以它卫在太阳,气在阳明。

然后营血直入少阴,为什么呢?

我们讲热病传三阴,不经过太阴,标本法讲了太阴无热证,所以你就看到他是越经传。

就是我们讲的温病里的卫气营血。

至于我们讲这个伤寒寒化的过程,我跟大家补充一点西医的知识:

如果在太阳仅仅是一个头痛、发热、流鼻涕卡他症状,西医认为是一个典型的病毒感染。

由于病毒在鼻粘膜的感染导致病人的流清鼻涕,鼻粘膜充血水肿导致鼻塞。

病毒感染诱生干扰素导致头痛、恶寒、发热。

如果病毒感染以后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低下,进一步继发咽部细菌感染,如链球菌的感染,就会出现咽痛,中医讲传入少阳经。

由于细菌毒素的影响,出现寒热往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伤寒热化的过程。

随后传入阳明经,传入阳明经就是由于持续的细菌性炎症,导致白细胞介素2等细胞因子大量分泌,导致持续的发热,就是我们讲的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大家看到这个传变的过程吗?

我用西医跟大家讲一个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引起鼻塞流涕,由于干扰素的分泌恶寒发热头痛,然后继发咽部细菌感染,出现寒热往来,咽喉肿痛,然后由于持续的感染导致白细胞介素2为代表的细胞因子大量的分泌,出现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的阳明病。

如果是温病就没有这个过程,温病一开始的时候就是热证,它可以从太阳直接传入阳明,然后由阳明直接传入少阴,它不涉及太阴,太阴无热证。

这就是我们讲的越经传,越经传是什么?

卫气营血就在这儿。

那么我再跟大家讲三焦,太阳、少阳是上焦,阳明、太阴是在中焦,少阴、厥阴是下焦,这就是温病的三焦。

不外乎如果他是一个单纯的温病,它上焦不涉及少阳,中焦不涉及太阴,如此而已。

所以我们的卫气营血,三焦和六经完全是统一的,完完全全的统一,我们讲寒温一统。

4先证而治

我们讲先证而治。

为什么我们要先证而治?

我们讲了九味羌活丸用黄芩、地黄、细辛,大家知不知道银翘散还用栀子、淡豆豉呢?

栀子豉汤,所以银翘散在表证的时候就用了阳明经的药。

我给大家讲一个需要大家了解的处方,叫作四合汤、五合汤、六合汤,治疗外感病。

从哪里来?

基本思想来自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实际上你用柴葛解肌汤不见得三阳都有热。

外感疾病你直接用柴葛解肌汤是没有大问题的,但这个处方的配伍不如四合汤、五合汤、六合汤。

这个处方是我看何绍奇《中医内科学》学来的,但是我学了以后给它变化了。

大家看这个处方怎么去合呢?

四合汤用荆芥、防风、银花、连翘,这是在太阳,一个是伤寒、一个是温病,两个的药物都用了;用柴胡、黄芩,这是在少阳,这就三合了;用竹叶、石膏,这是在阳明。

大家看这就构成了我们的四合汤,治疗各种外感都可以。

为什么不用知母呢?

应为对普通的外感热病,竹叶相对来说没有这么寒凉。

你可以不分太阳、少阳、阳明,因为它太阳、少阳、阳明的药都有,也可以没有三阳合病。

你不外乎根据他在太阳、少阳、阳明的轻重调整而已,这就是四合汤。

这就是普通外感疾病的法宝,如果你辨不了三阳就直接去。

这就是何绍奇讲的四合汤,不知道是谁的,我在书上看的。

但是我们又给它改进,怎么改进呢?

外感病常常夹湿,夹湿的人加滑石、甘草,六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