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3034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docx

人文地理知识要点

人文地理

农业

农业生产的特点:

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农业的投入:

自然条件(热量、水、地形、土壤、光照等)

社会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发达国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比值也已占到30%以上。

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按投入多少分类:

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按产品用途分类:

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气候因素:

热量、光照、降水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园艺业、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一方面,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一方面,很多情况下,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农们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的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是世界主要商品粮食生产国

荷兰、丹麦、新西兰是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

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注意:

运用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原理,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的条件,找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限制因素,或根据地理条件分析农业生产的特点,确定农业的发展方向。

1、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2、分析农业生产特点:

一般从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类型等方面分析。

耕地制度主要看所处的温度带。

热量丰富,复种指数就高。

3、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如农牧业生产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等问题及相应措施。

水稻种植业

分布:

东亚、东南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业的热带雨林区。

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

亚洲的主要水稻种植区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特点: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

除亚洲外,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拉丁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巴西也有水稻种植业的分布。

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用旱地直播技术进行生产。

大牧场放牧业(仅限与地理班)

分布: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

阿根廷是世界上主要的牛肉出口国

促进措施:

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注意:

1、大牧场放牧业:

经营方式:

集约农业生产规模大。

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高;经济效率高;重视科技应用。

2、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3、西欧的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也不相同。

西欧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这与阿根廷的情况大不相同。

另外,西欧乳畜业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接近市场。

大牧场远离市场,对交通依赖较大。

考点:

读“部分国家每公顷草场养羊头数”表,回答问题。

(5分)

国家

美国

新西兰

澳大利亚

中国

蒙古

每公顷草场养羊头数

4.94

11.58

1.17

0.96

O.60

(1)表中所列国家中,载畜量最多的是;最少的是。

(2)我国草场按照地区大致可分为5个区:

草原区,草原区,草原区,草原区和的草山区。

(3)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如何解决?

答案:

(1)新西兰蒙古

(2)东北蒙、宁、甘新疆青藏南方(3)存在问题:

由于

牧区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因而草场的沙化和碱化面积在增加,

使草场的载畜量越来越少。

解决措施:

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实行圈栏式喂养;开辟水源,

种植饲料;加强天然草场的管理,防止超载放牧,防止草场的荒漠化等。

商品谷物农业

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主要作物:

小麦和玉米

分布: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西北也有

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

注意:

我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

考点:

列表比较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水稻种植业最大差异?

农作物品种

生产目的

经营方式

气候条件

水稻种植业

水稻

自给—商品农业

小农经营,机械化水平低

季风气候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小麦、玉米

商品农业

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

混合农业

分布: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澳大利亚——羊毛和小麦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主要产于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的草原地区

东南部的莫累-达令盆地地中海式气候

优点:

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英国是主要的出口对象

小麦种植的忙季在秋(播种)、春(收割)两季。

冬季是牧羊活动的忙季(绵羊的配种和剪羊毛)

热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最有特色的传统农业生产是,这种农业类型叫。

这种农业类型近十几年来有何变化?

试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答案:

基塘生产混合(生态)农业近十几年来,基塘生产的规模不断缩小。

其原因

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工业、城镇和交通道路建设占用大量农业用地;

是随着城镇的发展,对蔬菜、花卉、水果、肉、蛋、乳需求量增加,原来的基塘生产转变为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水果、肉、蛋、乳生产。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田—鱼塘—花卉鹏”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

(从市场、交通、技术等区位条件发生变化的角度来考虑)。

答案:

一般说来,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农民收益是逐渐递增的,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飞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起。

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紧邻港澳台地区,保鲜技术的发展,便于出口;加上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一个有力的条件。

3、这个地区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答案:

这个地区是丘陵山区,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丘陵山区根作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坡度小的缓坡和地势更为平坦的谷地,土层深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肆意发展耕作业。

地势更为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出现洪涝灾害,因此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鱼业。

地形条件是这里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影响因素。

工业

按工业生产投入的主要因素不同,有资源密集型(采掘)、劳动密集型(纺织)、资金密集型(钢铁)、技术密集型(电子)等工业

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多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可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科技发达地区可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中小批量定制

工业的区位因素:

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等

鞍钢:

煤炭来自黑龙江、山西等地,铁矿主要靠当地供应。

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又接近消费市场。

宝钢:

煤炭来自安徽、淮南、山西等地,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

接近消费市场,且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供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

根据主导区位因素的不同分类:

原料指向型: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应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型: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应接近市场

动力指向型:

炼铝厂,应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指向型: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表现:

1.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2.交通运输不再成为厂商选择区位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企业增长的战略:

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多样化

目的:

是企业向多部门、多区位的空间发展

作用:

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经济效益

横向一体化,原因:

因环境、文化传统、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市场,对同类产品的具体要求不同;不同的客户类型,如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性别、不同的职业等,对同类产品的具体要求也不同。

特点:

与原生产活动有关,易于实现

纵向一体化,原因:

把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交易,从而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特点:

占领其供应和市场领域

多样化,原因:

减少市场、环境等不可预测的风险的冲击;原产品的市场需求下降

特点:

企业多样化增长的领域与原产品是不相关的

企业空间发展的特点:

由近及远扩张、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

工业地域的形成

1.生产上的工业联系

2.非生产上的工业联系:

共同利用基础服务设施、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

3.信息的联系

工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原因:

1.运输量大的,有一定的投入产出关系的工厂集聚,形成专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

(传统工业区)

2.新兴工业区的企业无生产上的联系,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目的是扩大影响

工业分散:

轻、薄、小且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厂家,与电子装配工厂之间。

跨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1.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

2.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把生产上投入-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或个工厂是由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集聚在一起。

钢铁工业区早先指向煤炭区位,20世纪初指向铁矿区位,二战后建设在港口,既便于运输原料,又接近消费市场。

传统工业区:

分布: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鲁尔区的区位特点:

●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钢铁、电力工业发达

●离铁矿区较近——降低成本、运输费用低

●充沛的水源——化学工业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原料的运输提供有利条件

●广阔的市场——对产品销售、工业发展有利

衰落的主要原因:

(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根本)

综合整治:

Ø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Ø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Ø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Ø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Ø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注意:

东北老工业区的发展状况

考点:

1、分析东北老工业区优势的区位条件。

2、分析东北工业百年的发展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3、东北工业发展的道路给我们有哪些启示

答案:

1、接近原料、燃料产地(煤炭、铁矿、石油、森林等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大;工

业区内联系密切、集聚效应好。

2、煤炭、铁矿等资源的枯竭;环境污染严重;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野生动物濒危,生态环境恶化;技术装备日益落后。

3、东北工业属于资源型工业,过去走的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污染环境的粗放型道路。

今后应走高新技术、污染小、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兴工业区:

在发达国家的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区位特点:

Ä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

Ä以轻工业为主

Ä生产呈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

Ä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

Ä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性工业化”地区

注意:

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新型工业区

考点:

温州乡镇企业和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温州乡镇企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

相同之处:

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

不同之处:

1、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意大利工业小区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温州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

2、意大利新工业区:

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持等。

温州乡镇企业:

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等。

解决措施:

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树立品牌意识,疏通流通领域。

高技术工业区:

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激光工业。

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美国“硅谷”迅速崛起的因素:

Ï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Ï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

Ï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

Ï便捷的交通

Ï军事订货

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中心,是美国以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

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德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考点:

与美国“硅谷”相比,中关村的发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优势是什么?

存在哪些问题?

相同之处:

中关村科技园的形成也紧邻高校和科研机构,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叫哦他那个便利。

不同之处:

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

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发展优势是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地价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等。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他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

城市是从乡村发展而成的。

乡村的形成:

☺聚居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进入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乡村聚落逐渐稳定下来

城市出现的两个基本条件: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

{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如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如地形、气候、河流等,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

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例如我国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世界上三大片城市密集地区:

大约北纬60度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大多数城市分布的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

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而且多数在临海的边缘地带。

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

河流是城市用水的来源。

南方河运发达,沿河设城。

城市总是位于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两条河流的汇合处还有河口。

江西省赣州市位于赣江通航河段的上游起点。

河流上有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成为河运的起点或终点,货物在此转运,促进城市的形成。

宜宾、重庆、武汉等城市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干流的汇合处。

支流与干流汇合的地方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区位,因为有大量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

上海、广州等城市位于河口处。

河口处地形平坦,与海运联系密切。

军事防卫功能。

伯尔尼,巴黎,波士顿。

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等都是以煤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

英国阿伯丁的兴起与北海油田的石油开采有关。

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兴起,与金矿的开采有关。

鞍山、包头、攀枝花等是在铁矿石产地发展起来的城市。

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都是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

京广线上的石家庄、郑州,京沪线上的蚌埠,陇海线上的宝鸡。

湖南省株洲市,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衰落。

城市化:

含义: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带动了农村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城市化原因:

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

1、起步晚,发展快2、城市化水平较低3、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4、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

铁路运输能够促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加速区域开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联系。

是进行文化和科技交流,保证一个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京九铁路:

1、合理布局交通网:

一是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二是活跃整个路网。

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京九铁路途经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省市和香

港特别行政区。

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意义:

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考点:

青藏铁路:

1修建进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计划中的铁路进藏有青藏、川藏等方案,青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

(1)。

川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

(2)。

选择青藏铁路的好处是(3)。

2、由于青藏铁路海拔较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有(3)。

3、青藏铁路的成败决定于,而最大的问题是。

答案:

(1)多高大山脉,山间有盆地,宽谷,地面波状起伏,相对高度小;

(2)横贯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3)修建铁路工程量小,费用少,工程短。

2、缺氧、冻土。

3、路基,路基多年冻土层。

南昆铁路区位分析: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为我国西南通往沿海地区开辟一条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②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③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上海港的区位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长江和黄浦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

但是,三角洲坡度极缓,水流分叉多,致使河道流量分散,来自河流上、中游的泥沙容易淤塞航道

2、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包括川、渝、鄂、湘、赣、皖、苏、沪等

省市。

经济腹地是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

3、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建设港口时要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以及腹地、城市等经济和社会条件。

车站要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顾客。

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

1、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

2、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

3、行人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交叉,形成典型的混合交通。

4、城市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进行路网规划的原则:

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

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一是交通线路拥堵,二是交通环境污染

解决交通线路拥堵的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而合理的城市交通道路来自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

解决交通环境污染的方法,一是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二是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三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某个地点进行商业活动的人多了,商品交换的数量、品种多了,就逐渐发展成为市场,成为商业中心。

商业中心往往是以寺庙、教堂、行政中心、广场或居民密集点为中心自发形成的。

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是组织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

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1、商业街内集中了较多的零售商店,为消费者购物、娱乐,以及享受各种服务提供方便。

2、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交通最优原则——环路边缘、高速路沿线。

3、商业小区,经常、大量地为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劳务服务。

商业网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要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密度:

平原大于山区

全球经济联系的最突出表现:

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贸易和以货币资金的周转为主要内容的国际金融。

纽约、伦敦、苏黎世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的金融市场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考点:

右图展示一城市由1930年—1992年的发展情况。

A为低级住宅;B为中级住宅区;C为高级住宅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仅限于地理班)

(1)、促进该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2)、C为高级住宅区的主要原因是。

(3)、D为该城市的区,

原因是。

(4)、图中已有的工业区日趋老化,很多厂房不能容纳新式机械,再加上该地还有不少环境问题,因此,政府建议把部分工厂迁往X地。

①、假若你是政府部门首长,为了使市民相信在X地发展新式工业较为有利,你会用什么理由说服市民?

②、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厂主,不愿把工厂搬迁,为了使政府相信X地并不比现有的工业区好,你会用什么论据说服政府?

答案:

(1)、(1分)交通

(2)位于海滨,风景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发电厂,环境质量好;有公路通过,交通方便。

(3)中心商务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可以接近最大消费人群(4)①、老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X地有新建公路,交通便利,环境清洁。

②、X地远离河流和铁路线(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