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3179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84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井中学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东就国……。

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

7.(2012·

淄博)《宋史纪事本末》卷2载:

“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

”这段材料表明宋代(  )

A.实现了国家统一B.开始实行郡县制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增强D.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

8.(2012·

虹口)“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官有常职,位有常员。

”上述材料反映出(  )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保持一致B.元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C.元朝在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D.元朝推行的民族政策

9.(2012·

耀华)某机构虽总辖军国政务,但不是一个正式权力机关。

大臣除奉命办事外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

下列哪一引言并非对该机构及其大臣的描述(  )

A.“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B.“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C.“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D.“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

10.(2012·

蚌埠)《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

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

这最能说明(  )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11.(2012·

安徽)“虽然说这种民主对于古代雅典是一种必然,但对于整个世界历史却是偶发性的个案,也就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

”这句话针对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B.雅典民主政治的时效短暂

C.雅典民主政治所产生的弊端D.雅典民主政治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12.(2011·

汕头)下列内容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  )

①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

②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

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

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

③2002年3月上旬,英国国会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

④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之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3.(2012·

淄博)“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

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材料体现的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有(  )

①人民主权 ②分权制衡 ③轮番而治 ④直接民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4.(2012·

济南)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

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

材料说明雅典(  )

①陪审法庭是雅典司法机关②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情感③法庭审判聘请律师已成惯例④法官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

15.(2012·

宁德)张三在复习了“雅典民主政治”后,制作了以下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16.(2012·

盐城)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年)说:

“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里卡尔纳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之所以要把这些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至于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

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他们的光彩……”下列能成为希罗多德记载的“希腊人的丰功伟绩”的是(  )

①实行直接民主,是西方民主的源头②颁布了适用于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

③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④民主政治促进学术、文艺多元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2012·

浙江四校联考)《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

“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

”“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奴隶与平民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B.保留了习惯法的陋习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保留了债务奴隶制

18.(2011·

南京模拟)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

“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

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

”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

A.重视证据B.公平公正C.契约至上D.注重程序

19.(2011·

南通)《世界文明史》介绍:

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

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20.(2012·

马鞍山)2011年5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爱尔兰进行了国事访问,成为自爱尔兰脱离英国统治以来首位访爱的英国君主。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伊丽莎白二世行使政府首脑权力B.英国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C.伊丽莎白二世对外代表英国访问D.君主制度在英国持续的时间较长

21.(2012·

丹东)有学者认为,“在其他民族还苦于找不到一个对付王权或皇权的独裁和专制的时候,英国就已经利用了弹劾这个工具……保护着贵族进而也保护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权利和自由。

”在英国,拥有弹劾权的机构是(  )

A.国王B.首相C.议会D.内阁

22.(2012·

莱芜)“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与英国相比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并没有实现真正独立B.当时美国、英国政体的性质不同

C.美国的共和政体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为先进

D.美国没有历史负担是其建立共和政体的重要因素

23.(2012·

浙江四校联考)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汉密尔顿上校代表人口21.1万的纽约州提议:

“全国会议的席位,应该按照自由居民的人数,在各邦之间实行比例分配。

”乔治·

里德代表人口最少的德拉瓦州(4.1万人口)提议:

“不得同意改变每邦一票的平等表决原则。

”其博弈的结果是美国确立了(  )

A.总统制共和制B.两院制议会C.三权分立D.联邦制

24.(2012·

泰州)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

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25.(2012·

莱州)“美国联邦宪法既非神授,也非在一定期限内由人类的智慧和决心写出来的最伟大作品,而是一部实际可行的文件。

它被人规划来满足某些迫切的需要,并被人修改以适应意外情况。

”材料主要反映了美国宪法(  )

A.是一部完美的法律文件B.适应了现实的需要

C.由少数人操纵进行修改D.坚持了民主原则

26.(2012·

延边)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政府》的报告中指出:

“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

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

或者用句老话比喻:

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的实质在于说明(  )

A.1787年宪法比《权利法案》落后B.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C.1787年宪法是不完善但很进步的资产阶级国家宪法

D.这部宪法最大的失误是种族歧视和君主立宪

27.(2012·

襄阳)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

“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

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

”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哪一项最能体现孟德斯鸠的上述思想(或受其影响)(  )

A.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员成为共和国总统B.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C.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D.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

28.(2012·

苏北四市)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或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收使节。

”宪法赋予“皇帝”大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皇帝掌控外交权为德国传统B.普鲁士领导并完成德国统一

C.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D.容克贵族在议会占绝对优势

29.陈旭麓指出: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冲击了“夷夏”观念,形成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C.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

D.中国的历史进程由此发生了重大转变

30.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

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

9:

00—10:

00

朝鲜与东学党起义

10:

10—11:

北洋海军的悲歌

11:

10—12: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A.晚清朝贡外交的影响B.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C.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D.甲午战争及其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

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

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二 艺祖(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

“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

”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材料三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

(4分)

(2)根据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分析其本质。

(6分)

32.(2012·

增城)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古代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在信息困难的农耕时代有效地保障了地域国家的社会秩序,促进了广大地域上的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因此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杨宁一《历史学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宗教、艺术全部可以在那里找到它们的根。

——雪莱《希腊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东西方各自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2分)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2)据材料二,说明东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的“合理性”。

(2分)

(3)结合材料三,谈谈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

33.(2012·

常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物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

——乔·

萨托利《民主新论》

材料二 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

密尔指出:

“国家的主权权力属于全体人民或公民,人民通过自己的代表行使这种权力。

材料三 用豆子拈阄的方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

没有人用豆子拈阉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发生错误轻得多。

——苏格拉底

材料四 它可以假借大多数人的意志所形成的道义的力量,坚定地、迅速地和顽固地去实现独夫的意志。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它们有何异同?

(2)材料三、四评论的是哪一个材料中的政治制度?

你如何理解这些评论。

(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避免材料三、四中的情况发生的?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4月7日,英国下议院开始讨论对华战争军费案和广州英商损失赔偿案。

经过三天的辩论,会议以271对262的9票微弱多数通过了内阁的侵华决定。

1840年5月10日,英国上议院也一致通过了上述决定。

材料二1840年义律率英舰8艘,于8月进泊天津大沽口外,向清政府递交照会、施加压力。

道光帝接到照会后,得知英国要求赔礼道歉、偿还烟毂、割让岛屿等。

道光听信谗言,以为是林则徐、邓廷桢等人办理禁烟之事不善才引起英军入侵,只要惩办林、邓等人,英国就会退兵。

于是,道光帝任命自夸退敌有功的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并同时将林则徐、邓廷桢等革职查办。

(1)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的政体有什么不同?

(2分)与道光帝相比,同样作为国家元首的英国国王在行使权力上又有什么不同?

(2)中英两国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决策是如何作出的?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4分)

(3)鸦片战争在经济上对中英两国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3级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测试卷

31、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

 

32、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东西方各自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33、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34、

(1)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的政体有什么不同?

2013级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 分封制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之后是士,实施层层分封,所以孤竹国内,当地长官由其诸侯任免,所以C项符合题意。

2、[解析] 题干材料体现了聚族而居的特点,这体现了我国重视血缘亲情的宗法传统,故选D项。

本题C项极具干扰项,但到近代,小农经济在外来入侵的影响下已逐步走向解体,故C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

3、[解析] 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①不正确;

秦始皇设郡无定数,元设行省亦无定数,所以③不正确,故答案为D。

4、[解析] 从题中“刺史”的含义判断。

答案为D。

5、[解析] 按照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诸侯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这样诸侯国势力(枝叶)越来越小,中央集权(本干)得到加强,司马迁认为这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表明他肯定推恩令的积极作用。

所以C项符合题意。

6、[解析] A项反映的是分封制;

B项是宗法制;

C项指三省六部制;

D项针对行省制进行评论。

反映中央集权的选项是D项,A项不利于中央集权;

B项宗法制与中央集权无关;

C项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7、[解析] “朝廷以一纸下郡县”的含义是朝廷政令得到贯彻,“天下之势一”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增强。

宋代始终未完成国家统一;

郡县制开始实行是在战国时期;

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的表述是符合史实的,但与材料含义不符。

8、[解析] 材料中“大新制作”表明元朝制度大不同于宋代,A项错误;

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B项错误;

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材料提到了“行省”、“路、府、州、县”,说明C项正确。

9、[解析] 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可知题中所指机构是清朝的军机处,“大臣除奉命办事外不能作出任何决定”说明军机处无任何实际权力,而B项“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明显与其不符,故选。

10、[解析] 从汉、唐到宋再到清,皇帝对《起居注》的控制力越来越强,以至于最后取消《起居注》,从本质上反映了皇权的不断加强。

11、[解析]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这是建立在小国寡民的背景之上,在当今世界国大人多的条件下难以实施。

D

12、[解析] 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①③④的投票选举、国会辩论协商,都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直接民主;

②反映的是三权分立,这是近代民主,并不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

C

13、[解析] 据“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可确定人民主权和直接民主,据“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可确定轮番而治,故选D项;

分权制衡是近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排除。

14、[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①正确,排除C项;

“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可知③正确,排除不含③的D项;

材料能说明“法官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但单个的材料不能说明“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情感”,排除含②的A项。

B

15、[解析] 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

D项把自由民等同于男性公民,不正确,所以选D项。

16、[解析] “颁布了适用于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的是古罗马,不是“希腊人的丰功伟绩”,排除含②的选项即可确定B项正确。

17、[解析] 材料规定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并未具体规定是贵族还是平民,当然更不可能规定奴隶的利益,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皆在材料中体现。

18、[解析] “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时,实际和衣服主人就已经形成一个契约,即衣服主人支付一定数量的劳动报酬,而洗衣人将衣服干净完好地交给衣服主人。

该案例中的洗衣人之所以要受到惩罚,显然是因为他的失职导致无法履行契约。

19、[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特点,解题关键在于有效提取材料信息。

题干中“根据个案情况做出裁量,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

”得出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答案选D项;

A、C、D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20、[解析] 英国实施君主立宪制,女王统而不治,她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无实权。

政府掌握行政权,所以A项不正确。

21、[解析]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无实权,首相与内阁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对其具有弹劾之权的应属掌握立法权的议会,所以选C项。

22、[解析] 因国情不同,英国实施君主立宪制,而美国独立后则是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实施民主共和制,两者虽政体形式不同,但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不存在哪个更为先进之说,只是存在哪个更为适应其国情而已,所以排除A、B、C三项,选D项。

23、[解析] 立法权由美国国会掌握,分参众两院,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

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

前者符合了乔治·

里德之提议,后者兼顾了汉密尔顿的观点。

所以选B项。

24、[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

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但不能体现“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排除A项;

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但不能体现“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排除C项;

材料中没有体现三权之间的制约关系,排除B项;

综合材料内容可知D项最符合题意。

25、[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史料及从中把握信息的能力。

材料强调“联邦宪法……为满足某些迫切的需要……为适应意外情况”,C、D两项材料未体现,A项太绝对化,所以选B项。

26、[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材料并没有与《权利法案》进行比较,也没有提到种族歧视和君主立宪,排除A、D两项;

B、C两项,C项更能体现材料的实质。

27、[解析] 孟德斯鸠的思想是强调“贵族参与立法的程度应该和他们在国家中所享有的其他利益成正比例。

贵族应组成一个团体,有权制止平民的侵犯,正如平民有权制止他们的侵犯一样”。

参议院的设立体现了这一思想。

28、[解析] 材料体现了德意志皇帝具有无上的权力,之所以有此特点,其原因在于德意志帝国是在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的形式统一了德意志之后而颁布的,原来的国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