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3190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docx

王镜岩版生化重点纲要总结

生物化学重点内容提示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章

第五章

糖代谢

第八早

脂类代谢

第七章

生物氧化

第八章

氨基酸代谢

第九章

核苷酸代谢

第十一章

DNA的生物合成

第十二章

RNA的生物合成

第十三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十四章

基因表达调控

第十五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第十八早

细胞信息传递

第二^一章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第二十三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第一章绪论

一、生物化学的的概念: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

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

是生物化学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的工作是分析和研究生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2•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是生物化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就在这一时期,人们基本上弄清了生物体内各种主要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

3•分子生物学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探讨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

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低分子物质。

2•物质代谢:

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

消化、吸收一中间代谢一排泄。

其中,中间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

谢,物质互变,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3•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内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而这些途径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非常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细胞的代谢、生理活动及生长分化。

4•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理解,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遗传与繁殖:

对生物体遗传与繁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是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返回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氨基酸:

1结构特点:

氨基酸(aminoacid)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构成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约有20种,除脯氨酸为a-亚氨基酸、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外,其余氨基酸均为L-a-氨基酸。

2•分类:

根据氨基酸的R基团的极性大小可将氨基酸分为四类:

①非极性中性氨基酸(8种):

②极

性中性氨基酸(7种):

③酸性氨基酸(Glu和Asp):

④碱性氨基酸(Lys、Arg和His)。

二、肽键与肽链:

肽键(peptidebond)是指由一分子氨基酸的a-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a-氨基经脱水而形成的共价

键(-CO-NH-)。

氨基酸分子在参与形成肽键之后,由于脱水而结构不完整,称为氨基酸残基。

每条多肽链都有两端:

即自由氨基端(N端)与自由羧基端(C端),肽链的方向是N端tC端。

三、肽键平面(肽单位):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自由旋转;组成肽键的四个原子及其相邻的两个a碳原子处在同一个平

面上,为刚性平面结构,称为肽键平面。

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可人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等层次。

一级结构为线状结构,二、三、四级结构为空间结构。

1•一级结构:

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其维系键是肽键。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

2•二级结构:

指多肽链主链骨架盘绕折叠而形成的构象,借氢键维系。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⑴a-螺旋:

其结构特征为:

①主链骨架围绕中心轴盘绕形成右手螺旋;②螺旋每上升一圈是3.6个氨

基酸残基,螺距为0.54nm;③相邻螺旋圈之间形成许多氢键;④侧链基团位于螺旋的外侧。

影响a-螺旋形成的因素主要是:

①存在侧链基团较大的氨基酸残基;②连续存在带相同电荷的氨基

酸残基;③存在脯氨酸残基。

⑵B-折叠:

其结构特征为:

①若干条肽链或肽段平行或反平行排列成片;②所有肽键的C=O和N-H

形成链间氢键;③侧链基团分别交替位于片层的上、下方。

⑶B-转角:

多肽链180°回折部分,通常由四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借1、4残基之间形成氢键维系。

⑷无规卷曲:

主链骨架无规律盘绕的部分。

3•三级结构:

指多肽链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

其维系键主要是非共价键(次级键):

氢键、疏水键、范德华力、离子键等,也可涉及二硫键。

4•四级结构:

指亚基之间的立体排布、接触部位的布局等,其维系键为非共价键。

亚基是指参与构成蛋白质四级结构的而又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

五、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与等电点:

蛋白质分子中仍然存在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因此蛋白质与氨基酸一样具有两性解离的性质。

蛋白质分子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溶液的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2•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蛋白质具有亲水溶胶的性质。

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水化膜和表面电荷是稳定蛋白质亲水溶胶的两个重要因素。

3•蛋白质的紫外吸收:

蛋白质分子中的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残基对紫外光有吸收,以色氨酸吸收最强,最大吸收峰为280nm。

4.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

高温、高压、电离辐射、超声波、紫外线及有机溶剂、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等。

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六、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1•盐析与有机溶剂沉淀: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称为盐析。

常用的中性盐有:

硫酸铵、氯化钠、硫酸钠等。

盐析时,溶液的pH在蛋白质的

等电点处效果最好。

凡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酮等,均可引起蛋白质沉淀。

2•电泳:

蛋白质分子在高于或低于其pl的溶液中带净的负或正电荷,因此在电场中可以移动。

电泳

迁移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量以及分子大小。

3•透析:

利用透析袋膜的超滤性质,可将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分离开。

4•层析: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理化性质的差异,在相互接触的两相(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分布不

同而进行分离。

主要有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吸附层析及亲和层析等,其中凝胶层析可用于测定蛋白质

的分子量。

5•超速离心:

利用物质密度的不同,经超速离心后,分布于不同的液层而分离。

超速离心也可用来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蛋白质的分子量与其沉降系数S成正比。

七、氨基酸顺序分析:

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分析,即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分离纯化蛋白质,得到一定量的蛋白质纯品;

2.取一定量的样品进行完全水解,再测定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3.分析蛋白质的N-端和C-端氨基酸;

4.采用特异性的酶(如胰凝乳蛋白酶)或化学试剂(如溴化氰)将蛋白质处理为若干条肽段;

5.分离纯化单一肽段;

6.测定各条肽段的氨基酸顺序。

一般采用Edman降解法,用异硫氰酸苯酯进行反应,将氨基酸降解后,

逐一进行测定;

7.至少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处理蛋白质,分别得到其肽段的氨基酸顺序;

8•将两套不同肽段的氨基酸顺序进行比较,以获得完整的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顺序。

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

1含氮碱:

参与核酸和核苷酸构成的含氮碱主要分为嘌呤碱和嘧啶碱两大类。

组成核苷酸的嘧啶碱主要有三种一一尿嘧啶(U)、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它们都是嘧啶的衍生物。

组成核苷酸的嘌呤碱主要有两种一一腺嘌呤(A)和鸟嘌呤(G),它们都是嘌呤的衍生物。

2•戊糖:

核苷酸中的戊糖主要有两种,即B-D-核糖与B-D-2-脱氧核糖,由此构成的核苷酸也分为核

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

3•核苷:

核苷是由戊糖与含氮碱基经脱水缩合而生成的化合物。

通常是由核糖或脱氧核糖的C1'B-

羟基与嘧啶碱N1或嘌呤碱N9进行缩合,故生成的化学键称为B,N糖苷键。

其中由D-核糖生成者称为核糖

核苷,而由脱氧核糖生成者则称为脱氧核糖核苷。

由“稀有碱基”所生成的核苷称为“稀有核苷”。

假尿苷

(“)就是由D-核糖的C1'与尿嘧啶的C5相连而生成的核苷。

二、核苷酸的结构与命名:

核苷酸是由核苷与磷酸经脱水缩合后生成的磷酸酯类化合物,包括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大类。

最常见的核苷酸为5'-核苷酸(5'常被省略)。

5'-核苷酸又可按其在5'位缩合的磷酸基的多少,分为一磷酸核苷(核苷酸)、二磷酸核苷和三磷酸核苷。

此外,生物体内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环核苷酸,常见的为环一磷酸腺苷(CAMP和环一磷酸鸟苷(cGMP,

它们通常是作为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

核苷酸通常使用缩写符号进行命名。

第一位符号用小写字母d代表脱氧,第二位用大写字母代表碱基,

第三位用大写字母代表磷酸基的数目,第四位用大写字母P代表磷酸。

三、核酸的一级结构:

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形成的不含侧链的多核苷酸长链化合物就称为核酸。

核酸具有

方向性,5'-位上具有自由磷酸基的末端称为5'-端,3'-位上具有自由羟基的末端称为3'-端。

DNA由dAMPdGMPdCMP和dTMP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所组成。

DNA的—级结构就是指DNA分子中脱氧

核糖核苷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

RNA由AMPGMPCMPUMP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

RNA

的一级结构就是指RNA分子中核糖核苷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

四、DNA勺二级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是DNA二级结构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Watson和Crick两位科学家于1953年提出来的一种结构模型,其主要实验依据是Chargaff研究小组对DNA的化学组成进行的分析研究,即DNA分子中四

种碱基的摩尔百分比为A=T、G=CA+G=T+C(Chargaff原则),以及由Wilkins研究小组完成的DNA晶体X线衍射图谱分析。

天然DNA的二级结构以B型为主,其结构特征为:

①为右手双螺旋,两条链以反平行方式排列;②主链

位于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③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通过氢键连系,且A-T、G-C(碱基互补原则);

4螺旋的稳定因素为氢键和碱基堆砌力;⑤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nm

五、DNA勺超螺旋结构:

双螺旋的DNA分子进一步盘旋形成的超螺旋结构称为DNA勺三级结构。

绝大多数原核生物的DNA都是共价封闭的环状双螺旋,其三级结构呈麻花状。

在真核生物中,双螺旋的DNA分子围绕一蛋白质八聚体进行盘绕,从而形成特殊的串珠状结构,称为核小体。

核小体结构属于DNA勺三级结构。

六、DNA勺功能:

DNA勺基本功能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为生物遗传信息复制以及基因信息的转录提供模板。

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片段称为基因(gene)。

一个生物体的全部DNA序列称为基因组

(genome)。

基因组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性有关。

七、RNA勺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分子的种类较多,分子大小变化较大,功能多样化。

RNA通常以单链存在,但也可形成局部的双螺

旋结构。

1.mRNA勺结构与功能:

mRN堤单链核酸,其在真核生物中的初级产物称为HnRNA大多数真核成熟的

mRNA分子具有典型的5'-端的7-甲基鸟苷三磷酸(niGTFP帽子结构和3'-端的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结构。

mRNA勺功能是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模板,分子中带有遗传密码。

mRNA分子中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

一组,在蛋白质翻译合成时代表一个特定的氨基酸,这种核苷酸三联体称为遗传密码(coden)。

2.tRNA的结构与功能:

tRNA是分子最小,但含有稀有碱基最多的RNAtRNA的二级结构由于局部双螺旋的形成而表现为“三叶草”形,故称为“三叶草”结构,可分为五个部分:

①氨基酸臂:

由tRNA的5'-

端和3'-端构成的局部双螺旋,3'-端都带有-CCA-OH顺序,可与氨基酸结合而携带氨基酸。

②DHU臂:

有二氢尿嘧啶核苷,与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结合有关。

③反密码臂:

其反密码环中部的三个核苷酸组成三

联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可以用来识别mRNAh相应的密码,故称为反密码(anticoden)。

④T®C臂:

含保守的T®C顺序,可以识别核蛋白体上的rRNA促使tRNA与核蛋白体结合。

⑤可变臂:

位于T®C臂和反密码臂之间,功能不详。

3.rRNA的结构与功能:

rRNA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RNA可与蛋白质一起构成核蛋白体,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原核生物中的rRNA有三种:

5S,16S,23S。

真核生物中的rRNA有四种:

5S,5.8S,18S,

28S。

八、核酶:

具有自身催化作用的RNA称为核酶(ribozyme),核酶通常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如锤头结构。

九、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

核酸具有酸性;粘度大;能吸收紫外光,最大吸收峰为260nm。

十、DNA勺变性:

在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螺旋的两条互补链松散而分开成为单链,从而导致DNA勺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

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DNA勺变性。

弓I起DNA变性的因素主要有:

①高温,②强酸强碱,③有机溶剂等。

DN变性后的性质改变:

①增色效应:

指DNA变性后对260nm紫外光的光吸收度增加的现象;②旋光性下降;③粘度降低;④生物功能丧失或改变。

加热DNA溶液,使其对260nm紫外光的吸收度突然增加,达到其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就是DNA的变性

温度(融解温度,Tm)。

Tm的高低与DNA分子中G+C的含量有关,G+C的含量越高,则Tm越高。

十一、DNA勺复性与分子杂交:

将变性DNA经退火处理,使其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称为DNA勺复性。

两条来源不同的单链核酸(DNA或RNA,只要它们有大致相同的互补碱基顺序,以退火处理即可复性,

形成新的杂种双螺旋,这一现象称为核酸的分子杂交。

核酸杂交可以是DNA-DNA也可以是DNA-RN杂交。

同来源的,具有大致相同互补碱基顺序的核酸片段称为同源顺序。

常用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有:

原位杂交、斑点杂交、Southern杂交及Northern杂交等。

在核酸杂交分析过程中,常将已知顺序的核酸片段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生物素进行标记,这种带有一定标

记的已知顺序的核酸片段称为探针。

十二、核酸酶:

凡是能水解核酸的酶都称为核酸酶。

凡能从多核苷酸链的末端开始水解核酸的酶称为核酸外切酶,凡能

从多核苷酸链中间开始水解核酸的酶称为核酸内切酶。

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顺序,并从特定位点水解核酸的

内切酶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返回

第四章酶

一、酶的概念:

酶(enzyme)是由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和高度的底物特异性,其

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酶按照其分子结构可分为单体酶、寡聚酶和多酶体系(多酶复合体和多功能酶)三大类。

二、酶的分子组成:

酶分子可根据其化学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全酶)两类。

结合酶则是由酶蛋白和辅助因

子两部分构成,酶蛋白部分主要与酶的底物特异性有关,辅助因子则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

与酶蛋白疏松结合并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的耐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称为辅酶。

与酶蛋白牢固结合并与酶

的催化活性有关的耐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称为辅基。

三、辅酶与辅基的来源及其生理功用:

辅酶与辅基的生理功用主要是:

⑴运载氢原子或电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⑵运载反应基团,如酰基、

氨基、烷基、羧基及一碳单位等,参与基团转移。

大部分的辅酶与辅基衍生于维生素。

维生素(vitamin)是指一类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但在许多生物体内不能自身合成而必须由食物

供给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可按其溶解性的不同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有VitA、VitD、

VitE和VitK四种;水溶性维生素有VitB1,VitB2,VitPP,VitB6,VitB12,VitC,泛酸,生物素,叶酸等。

1.TPP:

即焦磷酸硫胺素,由硫胺素(VitB1)焦磷酸化而生成,是脱羧酶的辅酶,在体内参与糖代谢

过程中a-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

2.FMN和FAD即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是核黄素(VitB2)的衍生物。

FMN或FAD通常作为脱氢酶的辅基,在酶促反应中作为递氢体(双递氢体)。

3.NAD和NADP:

即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辅酶I)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辅酶H),是VitPP的衍生物。

NAD和NAD^要作为脱氢酶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起递氢体的作用,为单

递氢体。

4.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是VitB6的衍生物。

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可作为氨基转移酶,氨基

酸脱羧酶,半胱氨酸脱硫酶等的辅酶。

5.C0A:

泛酸(遍多酸)在体内参与构成辅酶A(CoA。

CoA中的巯基可与羧基以高能硫酯键结合,在

糖、脂、蛋白质代谢中起传递酰基的作用,是酰化酶的辅酶。

6.生物素:

是羧化酶的辅基,在体内参与CQ的固定和羧化反应。

7.FH4:

由叶酸衍生而来。

四氢叶酸是体内一碳单位基团转移酶系统中的辅酶。

8.VitB12衍生物:

VitB12分子中含金属元素钴,故又称为钴胺素。

VitB12在体内有多种活性形式,如

5'-脱氧腺苷钴胺素、甲基钴胺素等。

其中,5'-脱氧腺苷钴胺素参与构成变位酶的辅酶,甲基钴胺素则是甲

基转移酶的辅酶。

四、金属离子的作用:

1.稳定构象:

稳定酶蛋白催化活性所必需的分子构象;

2.构成酶的活性中心:

作为酶的活性中心的组成成分,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

3.连接作用:

作为桥梁,将底物分子与酶蛋白螯合起来。

五、酶的活性中心:

酶分子上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部位,该部位化学基团集中,直接参与将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反应过程,这

一部位就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的化学基团,有些是与底物相结合的,称为结合基团,有些是催化底物反应转变成产物的,称为催化基团,这两类基团统称为活性中心内必需基团。

在酶的活性中心以外,也存在一些化学

基团,主要与维系酶的空间构象有关,称为酶活性中心外必需基团。

六、酶促反应的特点:

1•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

酶的催化效率可比一般催化剂高106〜1020倍。

酶能与底物形成ES中间复合

物,从而改变化学反应的进程,使反应所需活化能阈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数目大大增加,从而加速反应进

行。

2•具有高度的底物特异性:

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以促进一定的化学变化,生成一定的产物,这种现象称为酶作用的特异性。

⑴绝对特异性:

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化合物,以催化一种化学反应,称为绝对特异性,如琥珀酸脱氢

酶。

⑵相对特异性:

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键,催化一类化学反应,称为相对特异性,如

脂肪酶。

⑶立体异构特异性:

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立体异构体,或只能生成一种立体异构体,称为立体异构特

异性,如L-精氨酸酶。

3•酶的催化活性是可以调节的:

如代谢物可调节酶的催化活性,对酶分子的共价修饰可改变酶的催化活性,也可通过改变酶蛋白的合成来改变其催化活性。

七、酶促反应的机制:

1中间复合物学说与诱导契合学说:

酶催化时,酶活性中心首先与底物结合生成一种酶-底物复合物

(ES),此复合物再分解释放出酶,并生成产物,即为中间复合物学说。

当底物与酶接近时,底物分子可以诱导酶活性中心的构象以生改变,使之成为能与底物分子密切结合的构象,这就是诱导契合学说。

2•与酶的高效率催化有关的因素:

①趋近效应与定向作用;②张力作用;③酸碱催化作用;④共价催化作用;⑤酶活性中心的低介电区(表面效应)。

八、酶促反应动力学:

酶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酶催化的反应速度以及影响反应速度的各种因素。

在探讨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

度的影响时,通常测定其初始速度来代表酶促反应速度,即底物转化量<5%寸的反应速度。

1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⑴底物对酶促反应的饱和现象:

由实验观察到,在酶浓度不变时,不同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为

一矩形双曲线,即当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的增加与底物浓度的增加成正比(一级反应);此后,随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的增加量逐渐减少(混合级反应);最后,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量时,反应速度达到一最大值,不再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零级反应)。

⑵米氏方程及米氏常数: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Michaelis&Menten于1913年推导出了上述矩形双曲线

的数学表达式,即米氏方程:

V=Vmax[S]/(Km+[S])。

其中,Vnax为最大反应速度,Km为米氏常数。

⑶Km和Vmax的意义:

1当V=Vna>/2时,Km=[S]。

因此,K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值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2当k-1»k+2时,如k-1/k+1水。

因此,Km可以反映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大小,即Km值越小,则酶与底物的

亲和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3Km可用于判断反应级数:

当[S]<0.01Km时,V=(Vma冰m)[S],反应为一级反应,即反应速度与底物

浓度成正比;当[S]>100Km时,V=Vnax,反应为零级反应,即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当0.01Km<[S]<100Km

时,反应处于零级反应和一级反应之间,为混合级反应。

4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酶的Km值是恒定的,因而可以通过测定不同酶(特别是一组同工酶)的Km值,来判断是否为不同的酶。

5Km可用来判断酶的最适底物:

当酶有几种不同的底物存在时,Km值最小者,为该酶的最适底物。

6Km可用来确定酶活性测定时所需的底物浓度:

当[S]=10Km时,V=91%Vax,为最合适的测定酶活性所

需的底物浓度。

7Vmax可用于酶的转换数的计算:

当酶的总浓度和最大速度已知时,可计算出酶的转换数,即单位时间内每个酶分子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分子数。

⑷Km和Vmax的测定:

主要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和Hanes作图法。

2•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当反应系统中底物的浓度足够大时,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即

v=k[E]。

3•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酶促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增加达到某一点后,由于酶蛋白的热变性作用,反应速度迅速下降。

酶促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达到一最大值时的温度就称

为酶的最适温度。

酶的最适温度与实验条件有关,因而它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低温时由于活化分子数目减

少,反应速度降低,但温度升高后,酶活性又可恢复。

4.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观察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通常为一钟形曲线,即pH过高或过低均可

导致酶催化活性的下降。

酶催化活性最高时溶液的pH值就称为酶的最适pHo人体内大多数酶的最适pH在

6.5〜8.0之间。

酶的最适pH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5.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凡是能降低酶促反应速度,但不引起酶分子变性失活的物质统称为酶的抑制剂。

按照抑制剂的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