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365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3 大小:15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3页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3页
亲,该文档总共2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2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下载.docx

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4、加强写作指导、训练激发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为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努力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着重从学生生活的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

2009.9

课题:

5、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一)导入。

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

他是哪儿人?

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

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莱昂 

小溪 

纺织娘 

厉声 

垃圾 

鸟栖虫居 

蠕虫 

嗬 

蜗牛

(2)释词。

小溪纵横 

甜滋滋 

裤兜 

中毒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 

)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联系全文想一想:

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地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

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

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

(第一层:

2、3自然段,第二层:

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

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③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

(装——扔——装)

④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⑤读读第5自然段。

“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

有没有具体写呢?

是怎么写的?

⑥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⑦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3)过渡:

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

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

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

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③“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

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

⑤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

⑥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4.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三)精读第三段。

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总结谈话。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

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

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

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用人名做题目。

相关资料

走近昆虫大师--法布尔

法布尔(1823~1915年),通常称作若盎-昂利·

法布尔,1823年12月22日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

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

1879年,著名的《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

法国文学界曾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为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可惜还没来得及做最后决议,便传来法布尔已经离开的消息。

人们曾称法布尔是昆虫观察家,到晚年公认他为昆虫学家;

他去世后,人们在一段时间里称他为昆虫学家、作家,后来又把他称作作家、昆虫学家。

这些称号,对法布尔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

  ——资料来源于网上

板书设计

法布尔:

着迷——迷恋——浓厚兴趣

6、变色龙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准备:

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2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

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

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

指名说。

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

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

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出示变色龙的图片) 

二.初读感知 

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

5.出示:

(1)我们发现变色龙。

(2)我们端详变色龙。

(3)我们放回变色龙。

”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部分 

小组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

相机出示:

“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

”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读。

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

4.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一.交流资料。

交流收集的变色龙的资料。

二.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一说哪一部分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2.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

什么叫“端详”?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

相机板书:

外形特点捕捉食物会变色 

3.小组学习:

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②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

③出示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

齐读14自然段。

用“名副其实”造句。

4.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

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5.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

“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浦洛夫” 

6.齐读课文第三部分:

放回变色龙,你想到了什么?

三.布置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2.小练笔: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

板书设计:

发现外形特点 

端详变色龙捕捉食物 

放回会变色

7、金蝉脱壳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1.课文内容的小黑板。

2.蝉的资料。

2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

金蝉脱壳。

齐读课题。

2.设问:

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

说说你的理解。

3.讲故事:

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

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

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①出示生字词。

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读。

3.默读课文。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

“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

“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①指名朗读。

②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搜集蝉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金蝉脱壳》。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

想想: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

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

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

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

)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

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脱壳前

7.金蝉脱壳 

脱壳中

脱壳后

(第二单元)习作2

  1、能读懂描写鸽子的例文片段,领会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作方法,认识过渡句的作用并练习运用。

  2、学习本文的观察方法:

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和跟踪活动过程进行反复观察。

3、按作业的要求,抓住外形和动作的特点写好一种动物,并恰当使用过渡句,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

  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师)准备一篇作文。

将片段抄写在小黑板上。

一、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激情。

  

(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

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

  

(2)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

(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野兽)

   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

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

  (3)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为什么?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

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习作。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怎样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

写一种动物,得抓住它的外形和动作的特点来写,那么该如何来写呢?

二、学习例文,领会写法。

1、有位同学家里喂养了几只鸽子,由于看得多,看得仔细,所以他笔下的鸽子很有情趣。

我们先来看这幅图(出示书中插图),图中画了一个怎样的情景?

(一个小男孩在观察鸽子)

2、小作者是怎样写鸽子的外形的?

指名读例文片断。

交流。

(小作者先写头部,再写身子,最后写尾巴,并写出了不同部位所具有的不同颜色特征。

3、说得好,写动物的外形就要抓住其外形的特点,有顺序、具体地写。

那么小作者又是怎样把鸽子活动的情况写出来的呢?

指名读有关片段。

(小作者写了鸽子飞行起来的优美姿势,抓住了鸽子的动作特点,连用四个“时而”写出了“帅鸽”飞得轻快灵活。

4、同学们分析得好,无论是写外形,还是写动作,都要写清楚,写详细,写得有顺序,同时还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这位小作者文章的这两段又是如何衔接的呢?

5、出示过渡句:

它不但有一身亮丽的衣服,而且飞行起来姿态优美。

指名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承上启下,写出来的文章完整,前后连贯。

6、小结:

写好过渡句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之一,让我们一起把这篇习作片断读一遍感受小作者笔下那可爱活泼的鸽子形象吧!

三、师生交流,构思习作。

  1、认真读习作提示,弄清习作要求。

 

2、说一说。

   你的动物朋友有什么特点,能介绍一下吗?

(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以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2、师生共同归纳习作要点。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的动作特点,如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要写清它的活动形态和过程。

  (3)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恰当使用过渡句。

  4、小组交流:

对于你喜欢的动物,最让你难忘的事是什么。

  5.交流体验,表达情感。

  同学们那么喜爱动物,一定和动物有过动人的有趣的故事。

我们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指名学生介绍,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选择好发言的对象,确保观察、描写要点的指导落实。

每位同学讲完后(相机在相应的条目后面板书动物名称及观察的要点)

,然后问倾听的学生:

你听明白了吗?

你听了以后还有什么疑问?

四、当堂练笔,及时反馈。

1、谁能在同学们动笔之前再给大家点建议?

2、交流。

(观察和写作要点)

3、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视课堂,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课后完善:

你可以再观察小动物,把你的新发现补充进你的习作,让作文更加生动。

习作2写一种动物

写外形:

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

写动作:

写出活动形态和过程

过渡句的使用

(第二单元)练习2

平溪中心小学吴高华

1、 

了解歇后语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歇后语,丰富语言表达。

2、 

写好钢笔字,注意行款的整齐与美观。

3、 

读背名人名言,通过诵读理解名言的深刻含义,进行词汇积累。

4、 

学会看图,联系前后图意,合理想象,能用连贯的语言将连环画描绘的故事经过说清楚。

5、 

学写毛笔字。

重难点、关键:

语文与生活、想想说说。

(教师)准备一些趣味的练习,以及用歇后语串讲的小故事。

(学生)搜集一些歇后语,通过查工具书或向大人了解书中歇后语所包含的故事。

教学安排:

3课时。

一、教学“语文与生活”

1、听老师读短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有趣吗?

为什么?

讨论:

这篇短文为什么有趣?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歇后语生动幽默的作用)

短文中运用了哪些歇后语呢?

出示小黑板,读一读歇后语。

2.介绍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

  

(1)自由读五个歇后语,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

(本题中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意思,而且往往还有深层次的意义)

  

(2)交流你所知道的歇后语小故事,思考:

从这些小故事中你又明白了什么?

教师注意引导。

  (3)请同学共同配合,一人说前半句,另外一人说后半句;

也可以采用男女生及师生间对句的方式读,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歇后语的特点。

  3.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句子,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歇后语。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生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

  4.拓展。

  平时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看谁说得多。

  你能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吗?

(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5、趣味练习。

(将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用线边起来)

韩信点兵千篇一律石膏做冰糕一场空

扁担挑水多多益善水中捞月没指望

猪八戒照镜子看到底守着公鸡下蛋顽固不化

八股文的格式心挂两头拿着鸡毛当令箭冷言冷语

玻璃杯沏茶里外不是人王婆卖瓜尽是白字

西施脸上出天花打上前去三九天谈心小题大做

孙悟空闹天宫美中不足石灰浆写字自卖自夸

二、教学“诵读与积累”

1、自由练读句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默读名人名言,说说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4、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5.拓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说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

   

(2)让学生联系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作业。

选择两个歇后语各写一句话。

读背名人名言。

一、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进一步明确行款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装满昆虫的衣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