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38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训诂学》真题.docx

自考《训诂学》真题

2015年4月《训诂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唐代释慧琳完成的训诂著作是()。

A.《水经注》

B.《世说新语注》

C.《论语义疏》

D.《一切经音义》

【答案】D

【解析】唐释玄应和慧琳的《一切经音义》是汇集这类双语研究成果的训诂专著。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学的深入与拓展期——魏晋隋唐

2.训诂的方式除了有互训、义界之外,还经常使用的有()。

A.转语

B.推因

C.以形索义

D.浑言

【答案】B

【解析】常见的训诂方式有互训、义界和推因。

【考点】注释原理

3.提出“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这一说法的是()。

A.许慎

B.孔颖达

C.段玉裁

D.黄侃

【答案】D

【解析】黄侃认为,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考点】绪论——训诂名称的由来及含义

4.李善注释《文选》主要是()。

A.注明出典

B.考证人名、地名

C.考核史实

D.阐明哲理

【答案】A

【解析】《文选》多引据经典,李善便集中力量注明出典,其次才兼及释义。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5.体例中具有“连篆为句”现象的著作是()。

A.《方言》

B.《说文》

C.《尔雅》

D.《释名》

【答案】B

【解析】《说文解字》的解说以篆文为主体。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目的、性质和意义

6.下列词语中不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当今

B.因果

C.法宝

D.现在

【答案】A

【解析】因果、庄严、法宝都是来自佛教用语,并且受到了汉语的融化。

【考点】训诂考证的工作与材料——考释与证明综述

7.训诂术语“某,某也”表示的是()。

A.以一般释特殊

B.以具体释抽象

C.某一词当解释为另一词

D.同义词间的关系

【答案】C

【解析】直训就是用单字相训,用一个词解释另一个词。

【考点】注释原理——直训与义界的关系

8.“周烈王崩,齐后往,周怒,赴於齐。

”句中“赴”乃“讣”义,指“报丧”

“赴”与“讣”的关系是()。

A.通假字

B.古今字

C.雅俗字

D.繁简字

【答案】B

【解析】此为改换偏旁的古今字。

“赴”本义为急速、趋向,引申义为告丧,此

为“讣”义。

“赴”古同“讣”,为古今字。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内容

9.《孟子章句》的作者是()。

A.许慎

B.高诱

C.赵岐

D.马融

【答案】C

【解析】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每篇按文章分为若干章,每章末以“章指”

概括全章旨意。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体式

10.《春秋经传集解》的作者是()。

A.杜预

B.范宁

C.何晏

D.裴松之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魏晋隋唐

11.“凡文字有义,有形,有音。

《尔雅》以下,义书也。

”提出这一说法是()

A.黄侃

B.郑玄

C.段玉裁

D.王念孙

【答案】C

【解析】段玉载提出:

“凡文字有义,有形,有音。

《尔雅》以下,义书也。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清代

12.先秦有六经,秦以后只有五经,亡佚的是()。

A.易

B.书

C.诗

D.乐

【答案】D

【解析】先秦有六经,秦以后只有五经,亡佚的是《乐经》。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的产生期——先秦两汉

13.从事训诂必须特别重视()。

A.不信故训

B.依从故训

C.相信今人今注

D.批判继承故训

【答案】D

【解析】从事训诂工作的人,对待古注必须客观的对待,批判继承。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14.“传”指的是()。

A.补充毛传B.阐明经义C.提出不同于毛传的意见

D.解释音义关系

【答案】B

【解析】“传”本指古代驿站传递古文的交通工具,引申为由此达彼之义,因而

传递古今语言也称作“传”。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体式

15.唐代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成就最高的是()。

A.《匡谬正俗》

B.《经典释文》

C.《后汉书注》

D.《周礼注疏》

【答案】B

【解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唐代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中最为著名的一部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16.表明被解释的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训诂术语是()。

A.貌

B.之貌

C.言

D.之为言

【答案】A

【解析】“貌”在训诂中用来表示事物的某种形态,有描写的作用,相当于现代

汉语的“⋯⋯的样子”。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内容

17.古人最初的辞书式的训诂实践的成果是()。

A.毛诗诂训传

B.尔雅

C.经典释文

D.经籍纂诂

B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大约成书与战国末年。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目的、性质和意义

18.以下训诂著作属于总释群书语义的是()。

A.《说雅》

B.《选雅》

C.《小尔雅》

D.《埤雅》

【答案】C

【解析】《小尔雅》属于纂集式的词书,属于总释群书语义。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魏晋隋唐

19.从事理或文理上去分析、判断而订正古书,这一校勘方法称为()。

A.对校法

B.他校法

C.文物校书法

D.理校法

【答案】D

【解析】理校法就是从事理或文理上去分析、判断而订正古书的方法。

【考点】训诂学的应用——应用于古籍整理

20.《庄子》郭象注与成玄英疏的内容主要是()。

A.注明出典

B.考证人名、地名

C.考核史实

D.阐明哲理

【答案】D

【解析】《庄子》的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郭象注与成玄英疏的主要内容是阐

明哲理

【考点】训诂学的应用——应用于古籍整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

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荀子·正名》: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

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

这段话揭示了音义关系的()。

A.合宜性

B.偶然性

C.约定性

D.通用性

E.回授性

【答案】BC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名称本来就没有合适不合适,而是人们约定起的名,

约定被大家接受时间久了就可以说它是合适的,与大家约定的名称不同就叫做不

合适。

”从而说明了音义之间的关系是偶然的、约定的。

【考点】训诂考证的方法——因声求义

22.我国大型丛书包括()。

A.《四部丛刊》

B.《四部备要》

C.《永乐大典》

D.《册府元龟》

E.《四库全书》

【答案】ABE

【解析】《册府元龟》与《永乐大典》属于类书的范畴,《四部丛刊》、《四部备要》

与《四库全书》属于丛书。

【考点】训诂学的应用——应用于古籍整理

23.清朝乾嘉年间的训诂学主要派别有()。

A.吴派

B.苏派

C.浙派

D.皖派

E.北派

【答案】AD

【解析】清朝乾嘉年间的训诂学主要派别皖派和吴派。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清代

24.音义兼注的专著包括()。

A.《说文解字》

B.《慧琳音义》

C.《经典释文》

D.《匡谬正俗》

E.《群经音辨》

【答案】BCE

【解析】《说文》集中体现因形求义的训诂方法,《匡谬正俗》是一部刊正误解字

义和误读字音的书。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目的、性质和意义

25.刘熙《释名》的内容包括()。

A.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去解释词义的来源

B.探索词的命名的意义

C.解释字词本义

D.综合和分辨各地的方音发音部位和方法

E.探讨文字的形体

【答案】ABD

【解析】《释名》这部书是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的由来,从而去探索词

的本义。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

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6.“句读”一词最早见于所著的《春秋公羊传注》。

【答案】何休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内容

27.“乌鲁木齐”义为“美丽的牧场”,来自语。

【答案】维吾尔族

【考点】训诂考证的工作与材料——考释与证明综述

28.魏代张揖的《》是继承《尔雅》而较著名的训诂著作之一。

【答案】广雅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魏晋隋唐

29.清代的训诂学派的代表是段玉裁和他的《说文解字注》。

【答案】注释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清代

30.从实际语言材料里把“语言单位”抽出来,分门别类来说明词义体系,这一

注释工作以《》为最早。

【答案】尔雅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31.段玉裁说:

“凡字有本义,有、假借之余义焉。

【答案】引申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清代

32.《方言》的作者是汉代的。

【答案】扬雄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33.《十三经注疏》本《毛诗正义》收录了汉代毛亨的传、汉代郑玄的笺、唐代

的释文、唐代孔颖达的正义。

【答案】陆德明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34.流传至今最早为《尔雅》作注的,是晋人作的《尔雅注》。

【答案】郭璞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魏晋隋唐

35.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是《》。

【答案】汉书·艺文志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11小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36.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答案】头发斑白的老人。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37.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答案】更加。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38.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答案】佛教寺院所订的规则和戒律。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39.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答案】通“畏”,畏惧、担心。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40.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答案】冶铁。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4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答案】角落。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42.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答案】身体筋肉聚结的地方。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4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历史的记载。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44.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答案】通假字,通“苗”。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45.塞【向】墐户。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46.鱼价今年逐渐【强】,偶因换酒到山乡。

【答案】便宜。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47.疏不破注

【答案】唐代义疏遵循的原则,它强调“学有宗主”,对于旧注可以有引申生发,

但不能另立新说,只能墨守旧说。

【考点】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体式

48.义界

【答案】训诂学术语,指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词义。

黄侃说:

“凡以一句解一字

之义者,即谓之义界”;陆宗达加以发挥,说“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

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这种方法叫做义界”。

【考点】注释原理——直训与义界的关系

49.《说文解字》

【答案】作者许慎,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篆文为主,合以古籀,收

字9353个,重文1163个。

分540部,正文14篇,加叙凡15篇。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0.宋代理学家注释古书,有哪些“可取之处”?

【答案】

(1)善于阐明义理;

(2)敢于创发新义;

(3)对音义关系有一定认识;

(4)对语法现象有进一步了解;

(5)能利用金石学的成就为训诂别开生面。

【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宋元明

51.说明“因声求义”的条件、重要轨道。

“凡声同、声近、声转之字,其

义多存乎声”。

根据音义关系的偶然性与约定性,一些特征类似的事物语音可能

相同或相近;同时,“因声求义”也必须以古音为标准来进行。

重要轨道:

通假借、明方言、寻语源。

【考点】训诂考证的方法——因声求义

52.什么是“词义褒贬”的语言因素?

【答案】由于语言内部本身的因素造成词义褒贬变化的内在原因或主体用词指导

思想的原因,常见有:

(1)词义的变迁;

(2)上下文的感染;

(3)修辞手法的影响。

【考点】注释原理——字与词的关系

53.简要说明前人对“训”与“诂”的解说。

【答案】“训”字《说文》解释为“说教”,段玉裁注说“说教者,说释而教之,

必顺其理”。

“诂”字《说文》解释为“训故言”,段玉裁注:

“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

言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

除许慎的《说文解字》之外,历来给“训诂”作解的还很多,共同点是以训诂为

“解释”的别名。

唐代孔颖达综合多人的说法,定义为:

“训诂者,通古今之异

词,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考点】绪论——训诂名称的由来及含义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4.说明历史上对《尔雅》的注释情况。

【答案】注释《尔雅》的:

自东汉至晋,有汉代刘歆、樊光、李巡、孙炎等十余

家。

而流传到现在的,只有晋代郭璞的《尔雅注》。

宋代刑昺《尔雅疏》与郭璞

注合为《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本)。

清代研究《尔雅》的人很多,成就最大的是邵晋涵和郝懿行两人。

邵晋涵的《尔

雅正义》着重校正文字,采录古注,以古书证《尔雅》,对郭注邢疏有所补正。

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着重以声音贯串训诂,用“因声求义”的方法破除文字障

碍,探求词源。

王念孙作《尔雅郝注刊误》。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55.论述音义关系的具体特征。

【答案】“音”和“义”分别是语言的形式和内容,语言实际中反映出音义关系

的特性有如下方面:

(1)音义关系的偶然性。

同一个声音可以表达多种完全无关的意义,而相同或

相反的意义完全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

(2)音义关系的约定性。

音义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但存在着与现实的联系,

这种联系是由使用语言的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经约定就获得了某种规定性。

(3)音义关系的回授性。

先产生的词的音义关系在由它派生发展而来的新词上

表现出的回授性,使由意义上的相承及于语音上的相承,“约定”之前音义无关,

“俗成”之后音义往往相联系。

(4)音义关系的延展性。

同一事物名称的不同地方变体,在音义结合关系上有

脉络可寻。

如《尔雅·释诂》:

“契,绝也。

”郭注:

“今江东呼刻断物为契断。

“刻”与“契”古为双声。

(5)音义关系的类聚性。

如:

从“攸”声的“悠”、“修”等都含“长”义。

(6)音义关系的多元性。

某一音素或音位所允许联系的意义不是单一的,某一

意义单位也允许由不同的语音形式负载。

如“斑”、“班”同音而意义无关;“哉”、

“元”共有“始”义而无语音联系。

【考点】训诂考证的工作与材料——考音与考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