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431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9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集

 

 

保德县实验小学

 

位置与方向(第1 课时)

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

(2分钟左右)

1.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四个方向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位置与方向。

2.揭示目标

1 会辨认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可以根据自身所在方位来准确辨认东、南、西、北的方向。

2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8分钟左右)

自学探究一: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14  分钟左右)

独学:

自学课本例1

1)看图,说说图中的情境。

2)  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互学: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群学:

方法探究:

四个方向两两相对,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

在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时,我们只要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就可以知道其他方向了。

反馈练习:

让其中的一位同学站在教室中间,説出他四个方向分别是谁。

自学探究二: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14分钟左右)

独学:

自学课本例2

1) 看图说说图中的意思。

2)  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3)试着填写下面的空。

互学:

1)说说你是怎样填写的。

为什么?

群学:

1地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一般平面图上要用“”标出方向。

2观察物体时,先要确定观察点,在观察点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确定位置。

三、达标测评,拓展提升。

(10分钟左右)

1.效果检测(10分钟左右)

课本3、4页的做一做。

2.拓展提升(2 分钟左右)

课本5页的1题。

附: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四个方向两两相对,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

地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先要确定观察点,在观察点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确定位置。

 

位置与方向(第 2 课时)

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

(2分钟左右)

1.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方向问题。

你们知道四面八方表示什么意思吗?

2.揭示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 培养观察力和主动探究意识。

独学: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4分钟左右)

自学探究一:

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10 分钟左右)

独学:

自学课本第7页例3。

1)  看图,理解图中的情景。

2)   晓明为了辨别方向带来了指南针,指南针上有几个描述方向的词语?

3)你能用箭头表示出这八个方向吗?

4)   试着填空。

互学:

1)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2)说说以晓明为观察点和以存车处为观察点的不同思路。

群学:

辨别方向先要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确定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自学探究二:

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14  分钟左右)

独学:

自学课本例4

1)看图,说说图中描述是什么。

2)  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3)   试着帮小平和文文解决问题。

互学:

1)说出你的解题思路。

      2同桌互相提问,试着解决。

群学:

规范方法:

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要到达到地点所处的方向,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在描述行走路线时每到一个地点就要以这个地点为观察点去辨认下一个目的地的方向。

三、达标测评,拓展提升。

(14分钟左右)

1.效果检测(10分钟左右)

1)课本第7页做一做。

2)课本第10页6题。

2.拓展提升(4分钟左右)

 课本第10页7题。

附:

板书设计

    位置和方向

       北

西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东南

                               

 

 在描述行走路线时,要按照图中所给的方向标志,先确认出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然后确定目的地所处的方向,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再用“先向……再向……最后向……”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笔算除法(第1 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

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

(2分钟左右)

1.引入课题

2.揭示目标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学会竖式的书写格式和验算方法。

   2)培养认真认真计算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0分钟左右)

自学探究一: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20  分钟左右)

独学:

自学课本15页例1。

   1)看图,说一说图中描写的情境。

   2)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3)试算。

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互学:

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几棵?

怎样列式?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几棵怎样列式?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群学:

1)算理的理解

  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1,把四个十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2个十,再把2个1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个1。

2个十和1个1合起来是21。

      52里面有5个十和2个1,把5个十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2个十,还剩一个十,再把2个1和剩下的1个十合起来是12,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6个1。

2个十和6个1合起来是26。

      2)竖式的写法及验算方法。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如果求出一位商后还有余数,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个位落下来的数合并后继续除。

三、达标测评,拓展提升。

(18分钟左右)

1.效果检测(15分钟左右)

1)课本16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要说出算理)

2.拓展提升(3分钟左右)

课本19页2题。

附:

板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42÷2=21棵)        52÷2=26(棵)

竖式        21        26            242 25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22页。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位置的确定。

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

(2分钟左右)

1.引入课题

2.揭示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会验算。

  2)在探究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化归思想,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2分钟左右)

自学探究一:

商是三位数的除法( 10 分钟左右)

独学:

自学课本17页例3。

  1)看图,理解题意。

  2)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3)列式试除。

互学:

说说你的算法。

群学:

1)理解算理。

      2)竖式的书写和验算方法。

      3)解决商的有关问题。

   商是几位数?

商的最高位是什么位?

最高位上的数是几?

小结归纳: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得的商写在百位上;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合并,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自学探究二: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12  分钟左右)

独学:

自学课本18页例4。

  1)看图,理解题意。

  2)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3)列式试除。

互学:

说说你的算法。

群学:

1)理解算理。

      2)横式和竖式的书写和验算方法。

      3)解决商的有关问题。

   商是几位数?

商的最高位是什么位?

最高位上的数是几?

    4)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小结: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当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要将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看成几十几个十来计算,因此商的首位应写在十位上,然后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三、达标测评,拓展提升。

(16分钟左右)

1.效果检测(13分钟左右)

   课本17--18页的做一做。

2.拓展提升(分钟左右)

   课本20页的7题。

附:

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56÷2=128(张)       256÷6=42(页)……4(张)

    128             42

2 256      6  256

     2                    24

     5               16

4               12

   16                4

        16               

         0

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商。

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口算除法(第 1 课时)

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

(2分钟左右)

1.引入课题

1)说说下列各式是怎样算的。

8÷4    35÷5      40×2   9÷3   24÷6     500×6 2)填空:

80里有( )个十,400里有( )个百.

240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700里有( )个十和( )个一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口算除法。

2.揭示目标

1).学会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

2)培养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口算商是整十,整百的一位数除法。

             

教学难点:

提高商是整十,整百的一位数除法的能力。

独学: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4分钟左右)

自学探究一:

整百、整十、整千数除以一位数( 10 分钟左右)

独学:

自学课本例1。

1)  读题理解题意。

2)   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

3  试算。

互学:

说说你的算法。

群学:

方法探究。

1)看成几个十、几个百来除。

整百、整十、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自学探究二:

几百几十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14 分钟左右) :

独学:

自学例2、3题。

1) 读题理解题意。

2)试算。

3)理清解题思路。

互学:

说说你的想法。

群学:

1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用被除数的前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除以一位数,把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十位数字;再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除以一位数,把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个位数字。

三、达标测评,拓展提升。

(14分钟左右)

1.效果检测(10分钟左右)

  1)课本11页做一做。

   2)课本12页做一做。

(说出算法)

2.拓展提升(4分钟左右)

课本14页9题。

附: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603=20   6003=200

1203=40  663=22

 

商中间有0的除法(第1 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24页。

教学重点:

掌握’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的算理。

教学难点:

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

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

(2分钟左右)

1.引入课题

1)口算:

28÷2  240÷8   36÷3    84÷7 

48+0   0×12   32-0      14×0

42×0      0+25     29+0 9×0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0的有关运算。

  

2.揭示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 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2分钟左右)

自学探究一:

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得0(10  分钟左右)

自学课本例5

独学:

1)读题,理解题意。

      2)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

      3)试算。

互学: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群学:

1)理清思路明确算理。

      2)归纳总结: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0不能作除数,0作除数无意义。

自学探究二:

商中间有0的除法(12  分钟左右)

自学课本例6。

独学:

1)看图描述图中的情境。

      2)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

  所求问题:

       3)怎样列式?

       4)试算。

(首先要明确商是几位数)

互学: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群学:

1)明确算理。

   

      2)竖式的简便写法。

      3)  规范写法。

小结:

笔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上写0占位。

    在求出了商的最高位上的数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三、达标测评,拓展提升。

(16分钟左右)

1.效果检测(13分钟左右)

   课本24页做一做。

2.拓展提升(3分钟左右)

 课本27页的6题。

附:

板书设计

           商中间有0的除法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0不能作除数,0作除数无意义。

208÷2=104(元)         216÷2=108(元)

104                   108

  2 208                2 216

    2                      2

        8                    16

       8                     16

        0                       0

 

答:

中国古典名著每套104元。

世界名著每套108元。

 

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28页。

教学重点:

掌握的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0在商中的占位作用。

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

(2分钟左右)

1.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笔算除法。

2.揭示目标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占位的道理。

     3)在探索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5分钟左右)

自学探究一:

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15 分钟左右)

自学课本25页例7。

独学:

1)看图描述图中的情境。

      2)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

所求问题:

      3)列式,试着解决。

互学:

说说你的解法。

群学:

1)算理的理解。

      2)竖式的书写方法。

 小结:

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有两种情况:

(1)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商0就可以了;

(2)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又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直接在个位商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落下来作为余数。

三、达标测评,拓展提升。

(23分钟左右)

1.效果检测(20分钟左右)

  1)课本25做一做。

  2)课本28页10题。

2.拓展提升(3分钟左右)

 课本28页14题。

附:

板书设计

              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650÷5=130(根)  245÷8=30(根)……5(元)

  130                   30

5 650               8 245

5                    24

  15                       5

15

    0

除法解决问题(第2 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5页。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估算策略。

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

(2分钟左右)

1.引入课题

  看图引入。

2.揭示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除法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经历用不同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的重要性,培养估算意识。

  3)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8分钟左右)

自学探究一: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估算(14  分钟左右)

自学课本29页例8。

独学:

1)观图,读图,获取数学信息。

      2)理解题意并列式。

      3)想一想是要准确数还是要估算。

      4)怎样估算?

试着算一算。

互学: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群学:

1)探究估算方法。

      2)检验估算的合理性。

小结: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能整除),然后按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口算出结果。

自学探究二:

用不同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14 分钟左右)

自学课本30页例9。

独学:

1)观图,读图,获取数学信息。

      2)理解题意并列式。

      3)想一想是要准确数还是要估算。

      4)怎样估算?

试着算一算。

互学: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群学:

 1)探究估算方法。

      2)检验估算的合理性。

小结:

在用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灵活选择估算的方法,也可以和精算相结合。

总结:

估算是为生活实际而服务的,所以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估算。

三、达标测评,拓展提升。

(10分钟左右)

1.效果检测(8分钟左右)

课本31页1、2、3、4题。

2.拓展提升(2分钟左右)

课本32页8题。

附:

板书设计

            除法解决问题

 

  267÷3≈100(元)    267÷3≈90(元)

  300              270

答:

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元。

 

  18≈20 20×8=160(个)160<182

答:

不够装。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复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并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

 1.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并作些复习巩固(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并复习巩固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学指导1:

(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1)请学生把书本从13页看到34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

3)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还有什么问题?

合作探究:

1)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

2)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还有什么问题?

自学指导2:

 1.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⑴这块草地有一间教室那么大,它一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我们三年级有120人,要多少块这样的的草地?

⑵丁晓林家到学校有45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

⑶三年级的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人一样多,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

2.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这三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3.小组讨论:

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4.你是怎么想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

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2.汇报:

你是怎么想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三.达标检测,拓展提升:

  1.达标检测

  商的位数估算的结果准确值

   876÷3      242÷4     896÷8 

  735 ÷5   417÷6      644÷7 

  2.拓展提升

  36页2、3题。

 板书设计:

             整理复习

 

复式统计表(第1课时)

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

(2分钟左右)

    1.引入课题: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指出:

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

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2.揭示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8分钟左右)

自学探究一:

倍的认识 ( 分钟左右)

独学:

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互学:

你能统计并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群学:

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

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

    1、谈话:

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

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

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

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小结:

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6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

学生讨论后揭题。

(板书课题)

三、达标测评,拓展提升。

(10分钟左右)

1.效果检测(8分钟左右)

1)出示37页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2)第37页“做一做”

2.拓展提升(7 分钟左右)

练习八第1题。

   作业:

练习八  2、3、4题。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便于比较

        复式统计表  简洁

                      丰富

 

 

两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

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

(2分钟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