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4403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5页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5页
亲,该文档总共1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高考地理纠错试题分析Word下载.docx

D.c地气流流向b地

2.若图示曲线为1月等温线,则b地位于

A.北半球大陆上 

B.北半球海洋上

C.南半球大陆上 

D.南半球海洋上

易错点2地形剖面图判读不清

【典型例题】下面沿甲图中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此回答

(1)-(3)题。

(1)该地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2)①地比②地

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 

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

(3)③地位于④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错因分析】该题组出错的原因一是看不懂剖面图,不能根据乙、丙图中地势的起伏变化判断地形,缺乏空间想象能力;

二是对图中各点定位不准确。

E—F剖面线海拔逐渐降低,M—N剖面线海拔存在一个最高点,两者相结合可判断该地地形为山脊,E—F为脊线,M—N为过脊线上O点作的剖面。

①、②两地位于E—F脊线上,从两点的位置看①地海拔高,结合E—F剖面线的起伏状况可以判断①地坡度更小。

③地在E—F脊线上,④地在M—N剖面上,可以看出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纠错心得】剖面图的判读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复习时不能只在等高线图上进行分析,要根据剖面图、示意图的形状借助空间想象能力来解决该题中出现的剖面图组合的问题。

根据等高线图沿着不同方向作出几种常见的地形剖面图进行比较,从而掌握其剖面的起伏特征。

判断剖面图的基本方法如下:

①仔细阅读图例、比例尺(包括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剖面线方向和经纬度位置、注记及图示说明;

②根据剖面图上的地势起伏状况,对应的垂直比例尺读出沿剖面线各点的海拔高度,分析海陆分布和地形分布特征;

③确定剖面线所在的大洲、大洋、国家或地区位置;

④确定地形剖面图所表示的地区以后,将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势起伏状况、海拔高度、地貌类型及地形特征等与该地区进行对照,判断地形区名称;

⑤根据该地形剖面图所示位置及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判断其气候类型、自然带类型等与该地区剖面图密切相关的各种地理事象,通过读图观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纠错体验】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MN两点之间连线的地形剖面图为

易错点3不清楚经纬线的长度变化

【典型例题】读图完成

(1)~

(2)题。

(1)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

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2)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

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D.乙处比例尺最小

【错因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经纬线长度变化的特点不清;

二是不能正确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甲、乙、丙三地与l80度经线都相差了5个经度,但甲、乙、丙三葩的纬度位置不同,虽然经度间隔相同但纬线长度不同,相同经度间隔的纬线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因而乙地船速度最快。

纬度相差一度的经线长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的面积是乙大于丙,丙大于甲。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代表的实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从而可以判断三地的比例尺是甲处大于丙处,丙处大于乙处。

故第

(1)题选B,第

(2)题选D。

【纠错心得】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对经纬线特点的掌握可采用两者相互比较的方法进行,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理论上讲为赤道长度的一半。

而纬线的长度则是从赤道想两极递减,赤道最长,南北纬60°

的纬线圈为赤道长度的一半。

比例尺的大小要根据起定义进行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是分数值的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数值越小,比例尺越小。

【纠错体验】读下面四幅图,回答4~5题。

4.图中①~④四地位于北京(116°

E,40°

N)东南方向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

5.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面积最大的是

B.乙C.丙 

D.丁

易错点4经纬网图判读不清

【典型例题】读以下两幅经纬网图,完成

(1)~(3)题。

(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在乙的东南方向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

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

(2)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 

8时整,则

A.甲地处于昼半球范围内 

B.乙地的区时为17时

C.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 

D.丁地的地方时是11时20分

(3)若6月22日在丙地观测太阳并做记录,则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A.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当太阳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23.5°

C.正午时太阳在天顶位置 

D.当地0点时,太阳高度为3.5°

【错因分析】该题组出错的原因一是不会在经纬网上辨别方向;

二是对太阳视运动、日期判断等知识理解不透;

三是对有关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等的计算错误。

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南半球,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

丙、丁位于北半球,丙位于丁的东南方向;

丁位于东经40度,甲位于西经130度以西,因而丁在甲的东北方向;

乙位于西经130度以东,因而乙在丁的西南方向。

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整,甲地大约为3月20日23时,应位于夜半球;

乙地位于西9区,区时为3月20日23时;

丁地的地方时为l0时40分;

丙地为21日12时,从而可知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

6月22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丙地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正午时太阳在南方的天空,正午太阳高度为43.5°

该日丙地出现极昼现象,当地0点时,太阳高度为3.5°

【纠错心得】解答有关经纬网判读的试卷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地球自转的方向无论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两点间判读方向要取最短距离,即两点间的劣弧段,看两点的经度和是否大于180°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出现极昼现象的地点都是正北日出、正北日落,其他地方为东北日出、西北日落(除极夜区),出现极昼的地点在地方时0时时,太阳高度为一天中的最小值,该太阳高度的数值加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除以2为直射点的纬度数。

【纠错体验】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6~7题。

6.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是

A.一直沿正东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7.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l小时20分钟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地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地间的距离

易错点5对地球公转、自转理解不清

【典型例题1】读下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幅图中都有明显画错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正。

(2)分别在甲、乙两幅图中适当位置标注二分日、夏至日。

(3)将甲图中代表地球公转不同位置的字母a、b、c、d按要求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北半球昼短夜长 

②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③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 

④南半球白昼越来越长 

⑤北京昼长夜短,昼渐长 

【错因分析】此题组出错的原因一是不清楚地球公转的方向;

二是对二分二至日与近、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掌握不清;

三是不清楚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地球公转位置的对应关系。

甲图是北半球上空俯视图,公转方向是逆时针;

乙图是南半球上空俯视图,公转方向应是顺时针。

从春分日至秋分日为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在夏至日这一天昼达到最长;

由秋分目至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在冬至日这一天昼达到最短。

南半球则相反。

【参考答案】

(1)甲图地轴倾斜方向错了,应改为向右倾斜。

乙图地球公转方向错了,应改为顺时针。

(2)标注略。

(3)c、d 

a、b 

a

【纠错心得】地球的公转方向危自西向东,不过在南北极上空观察时分别呈顺时针与逆时针,因观察位置的差异,二分二至的位置在不同的公转轨道图上是不同的。

地球运动到近日点时北极点附近应出现极夜现象,运动到远日点时北极点附近应出现极昼现象。

在做此类涉及地球公转运动的试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地球公转的方向;

②太阳的位,区分近日点与远日点;

③当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时,北极点出现极夜现象,从而可判断地轴的倾斜方向。

【典型例题2】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 

回答

(1)~

(2)题。

(1)甲图中M点的纬度、乙图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A.30°

1月 

B.60°

7月

C.60°

D.30°

(2)当公转速度为N时

A.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B.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C.松花江畔银装素裹 

D.悉尼处于雨季

【错因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地球公转、自转的速度变化特点理解不清,不能利用图形进行表达;

二是对选项中提到的一些知识点不理解,像“白夜”、新西兰南部出现冰山的季节、原因等。

M点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可以推断其纬度约为南北纬60°

由N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可以推断其位于远日点附近,时间为7月初。

7月初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此时漠河地区白昼为一年中最长的时期,称之为“白夜”。

【纠错心得】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在南北纬60°

处为赤道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

/小时。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其平均速度为30千M/秒。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同样是在不断变化的,近日点最大,远日点最小,其平均角速度为1°

/日。

复习中识记一些主要的地理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如二分二至赤道、回归线、极圈的中午太阳高度数值或昼夜长短等,会非常有利于一些题目的分析。

【纠错体验】下面左图中阴影部分既表示黑夜,又表示西半球,P地日期为某月22日,据此完成8~9题。

8.昏线所在的经线是

A.0°

经线 

B.160°

E经线

C.180°

D.20°

W经线

9.此刻,地球位于上右图中公转轨道的位置和北京时间分别为

A.甲22日15时20分 

B.丁23日15时40分

C.甲21日15时40分 

D.丙22日15时20分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图示区域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11.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12.调查资料显示,c点降水远比d点多,原因可能是

A.c点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B.c点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c点位于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c点气温高,多对流雨

易错点6光照图判读能力差,缺乏空间想象能力

典型例题1 

右图所示区域为地球某日的夜半球,A为圆心。

读图回答

(1)~(3)题。

(1)A点的坐标和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A.10°

N,80°

80°

B.10°

S,80°

70°

C.10°

N,100°

80°

D.10°

S,100°

(2)此时北京时间是

A.2点40分 

B.14点40分

C.13点20分 

D.1点20分

(3)P在Y的

A.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错因分析】此题出错的原因一是空间想象能力不足,不能进行正确的图形转化;

二是对图中各点发生的地理现象不明确;

三是不明确图中所示半球为夜半球;

四是在具体计算的时候粗心大意。

图示半球为夜半球,结合赤道的弯曲情况可以判断此时北纬80°

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XY所在直线为过南极点的两条经线,Y点所在经线为西经100°

则A点所在经线为东经80°

,A为圆心则其纬度为南纬10°

此时太阳直射北纬10°

、西经l00°

,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70°

,北京时间为2点40分。

从图中可以看出P在Y的北方,P点在昏线上,因而P点又在Y的东方。

【纠错心得】在解答有关光照图的问题上,一要准确把握图中各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等)、线(晨昏线、太阳直射经线、0时所在经线等)、面(赤道面、晨昏圈所在平面等)的准确含义及其隐藏的条件(太阳直射的半球、太阳直射点可能运动的方向、季节的信息等) 

二要能把不常见的光照图转换成平时常见的侧视图或俯视图,这样有助于对问题的分析。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常见的光照图进行不同形式的转换,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典型例题2 

右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

(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2)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

(3)此时

A.开普教炎热干燥 

B.北半球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D.地球自转速度最快

【错因分析】此题出错的原因:

一是对图中信息提取不足,如地球自转方向;

二是对晨昏线概念及特点理解不透;

三是对日期分界线理解不到位,对图中阴影部分的理解不准确。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半球为南半球,日期的分界线为0时所在经线与l80°

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经线为0时或l2时所在经线,由此可以判断过极点与P点的经线为0时所在经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NO为晨线。

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此季节温和多雨。

过Q点的经线为180°

经线,过P点的经线为西经60°

,从而可知北京时间为7日12时。

【纠错心得】有关日期的问题要注意区分日期的分界线:

0时所在的经线和180°

经线。

从0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180°

经线为日期较早的1天,从0时所在的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日期较晚的1天。

过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的经线为0时或12时,如果该经线大部分位于昼半球则为12时所在经线,若大部分位于夜半球则为0时所在经线。

在今后的复习中要加强对概念的理解,通过一定的练习来进行运用。

【纠错体验】下图所示区域在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黑夜;

甲、乙两点所在经线为120°

E,甲点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

读图回答13~15题。

1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l20°

E,20°

S) 

B.(60°

W,20°

S)

C.(120°

E,23.5°

S)D.(60°

W.20.5°

14.若图中乙点此时太阳高度是10°

,则乙点的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

A.76.5°

37°

B.80°

10°

C.76.5°

D.80°

30°

15.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先东南后东北 

D.先东北后东南

易错点7 

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不清

典例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

据此回答

(1)-(4)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7时 

B.15时C.17时 

D.21时

(2)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①<

③ 

B.①=②C.②=③ 

D.①>

A.PM为昏线,PN为晨线 

B.新一天的范围约占1/8

C.新一天的范围约占7/8 

D.全球昼夜平分

(4)此时Q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

【错因分析】此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等太阳高度线的知识理解不透,不能根据等太阳高度线确定太阳直射点:

二是对极点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不了解,

(1)根据图中经纬度变化的规律,结合等太阳高度线的分布规律,可以确定此时太阳直射23°

26′N、45°

E,直射点的时间为12时,北京时间为17时。

(2)①和②两点经度相同,但此刻①点为直射点;

②和③两点纬度相同,但此刻②点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

(3)图中MPN为晨昏线,但PM为晨线,PN为昏线;

地球上日期的分界线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和180°

经线,且I80°

以西为新的一天,以东时间上迟一天,据图计算新一天的范围是135°

W向东到180°

约占7/8。

(4)Q点为北极点,处于极昼时期,太阳直射某经线时,这条经线上的太阳高度就是正午太阳高度,由于极点是所有经线的起点和终点,它的太阳高度都是正午太阳高度,故一天内太阳高度都是23°

26′。

【纠错心得】等太阳高度线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在等太阳高度线图中等太阳高度线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时;

通过该点的纬线即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

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判断:

一是最外侧的大圆为0°

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所示半球为昼半球,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昏线;

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

等太阳高度线,也就不是晨昏线,此图是昼半球的一部分。

如果图中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一般最外侧的大圆上的太阳高度为0°

,即晨昏线。

由于太阳直射的经线南北跨度为180°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则相反。

【纠错体验】下图中a、b、c三点表示P地二分二至日某时的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P地位置在圆心处,同心圆上的数值表示太阳高度),据图回答16~18题。

16.P地的纬度大致是

A.23.5°

B.42°

C.66.5°

D.42°

N

17.若太阳位于b点,国际标准时间是当日4时16分,则P

地的经度是

A.180°

B.116°

C.20°

D.160°

E

18.当太阳位于a点时

A.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大规模南迁B.渤海沿岸附近海水盐度处于一年中最低时期

C.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D.开普敦地区天气干热

易错点8 

不理解太阳的周日视运动

典 

例 

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会员展示了各自所在地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

(1)~

(2)题。

(1)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地区来说

A.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北方上中天 

B.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南方上中天

C.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

D.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

(2)下列关于昼夜长短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日,乙、丙、丁三地昼长为一年中最大值

B.此日在乙地向北L,昼越来越长

C.在一年中.丙地的夜长一直短于丁地

D.在一年中,甲、乙、丙三地不可能同时出现昼夜平分的现象

【错因分析】此题出错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