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446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docx

高支模支撑架方案

河南心连心A2000空分装置土建

压缩机基础顶板脚手架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石化工建设有限公司

2012年9月3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河南新乡心连心A2000空分装置

工程建设地点:

河南新乡心连心化肥厂内

建设及管理单位:

空气化工产品(新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河南创思特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石化工建设有限公司

压缩机基础底板长31.51m、宽14m、厚2m,底板砼面标高为100000(mm)。

压缩机基础顶板长为27.25m、宽为16.7m(部分9m宽)、厚为2m,顶板砼面标高为120000(mm)。

单层钢筋砼框架结构总高度为10.9m,模板支撑架高度为8.9m(最高处为9.7m)。

模板支撑架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

模板支撑架支设于浇筑完毕的底板混凝土上,部分支设在处理过的地基上(见压缩机基础平面图中的阴影部分)。

压缩机基础底板与顶板间由8根钢筋砼柱子来支撑,柱子截面为1800mm×1800mm。

平台模板支撑架的搭设采用Φ60.2×3.2钢管,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横距均为1.20m,横杆的步距最大为1.50m(计算时取1.50m)。

支撑架搭设至顶板砼平台边往外0.6m,支撑架的外围尺寸为长28.2m,宽17.4m(部分宽10.8m)。

模板采用15mm竹胶板,小楞采用100mm×100mm方木,小楞中心间距140mm。

支撑架立杆承重连接方式采用可调托座,支撑小楞的托梁采用18a槽钢。

平台模板的侧模其背部支撑由内、外两层龙骨组成。

模板:

采用15mm竹胶板;内龙骨:

采用40mm×85mm方木,水平设置,中心间距286mm;外龙骨采用Φ48×3.5(计算时取Φ48×3.0)钢管,竖向设置,肢数为2肢,中心间距为600mm;组装模板时,通过对拉螺栓(M14)将模板与整个钢筋网架拉结成整体,每个对拉螺栓成为外龙骨的支点,对拉螺栓中心间距为6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方法:

混凝土用汽车泵泵送,从中间开始往四周均匀泵送;每层浇筑300厚,每层浇筑完毕后2小时之内在层与层冷缝形成之前进行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

压缩机基础平面图如下:

第二章编制依据

业主提供的施工蓝图及相关技术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GB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盘销式脚手架检测报告》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

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

第三章施工计划

第1节施工进度计划

压缩机基础顶板平台施工进度计划表:

序号

任务名称

工期(d)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1

地基处理

5

2012.9.7

2012.9.12

2

支撑架搭设

12

2012.9.13

2012.9.25

3

柱钢筋绑扎

8

2012.9.7

2012.9.15

4

柱侧埋件预埋

5

2012.9.15

2012.9.20

5

支设柱模板

8

2012.9.24

2012.10.1

6

柱混凝土浇筑

1

2012.10.2

2012.10.2

7

铺设平台模板

8

2012.10.3

2012.10.10

8

平台钢筋绑扎

7

2012.10.11

2012.10.17

9

平台埋件施工

3

2012.10.18

2012.10.20

10

平台砼浇筑

2

2012.10.21

2012.10.22

11

砼养护、测温

28

2012.10.23

2012.11.19

12

模板、支撑架拆除

4

2012.11.20

2012.11.23

说明:

第12条模板、支撑架拆除必须根据同条件砼试块试压强度达到100%时才能开始。

第2节

材料计划

压缩机基础顶板平台模板和支撑架施工材料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等级、型号

单位

数量

1

钢管

Φ60.2×3.2

m

2898

2

横杆

Φ48.21.2m

m

4360

Φ48.20.9m

m

367

3

方木

100mm×100mm

m

2400

4

胶合面板

18mm厚

m2

1080

5

木脚手板

50mm厚、200mm宽、4m长

160

6

托梁

18a槽钢

m

384

7

可调支托

1850

第3节劳动力计划

压缩机基础顶板平台模板和支撑架施工劳动力计划表

工种

管理人员

木工

架子工

辅助工

总计

人数

8

12

18

10

48

第四章压缩机基础顶板平台模板和支撑架施工

第一节支撑架的搭设

一、材料要求

压缩机基础平台模板支撑架钢管采用Φ60.2×3.2钢管,钢管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3793-2008《直缝电焊钢管》或GB/T3091-200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中的要求,其质量符合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中Q235-A级钢的规定,钢管表面平直光滑,不得有裂痕、结巴、分层、硬弯、毛刺,钢管外经与壁厚偏差小于0.5mm,钢管表面锈蚀度不大于0.5mm,钢管的弯曲应符合规范要求,钢管上严禁打孔。

扣件采用可煅铸铁扣件,其质量符合GB15831-2006《钢管脚手架扣件》规定,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

构配件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焊接钢管尺寸(mm)

外径60.2

壁厚3.2

-0.5

-0.5

2

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

1.70

3

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

≤0.50

4

钢管弯曲

a、各种杆件钢管的端部弯曲l≤1.5m

≤5

b、立杆钢管弯曲

3m

4m

≤12

≤20

c、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

≤30

2、支撑架搭设尺寸

支撑架的搭设:

立杆的纵距、横距均为1.2m,横杆的步距最大为1.50m,支撑架的高度为8.9m(最高处为9.7m),支撑架搭设至顶板砼平台边往外0.6m,支撑架的外围尺寸为长28.2m,宽17.4m(部分宽10.8m)。

三、支撑架搭设顺序

支撑架的搭设由基础的东侧开始往西逐排推进,并且先搭设底板基础上的支撑架,待底板基础外的地基处理完成后,再开始逐列补上底板基础外的支撑架。

支撑架搭设顺序如下:

1、底板基础上支撑架搭设顺序:

支撑架搭设放线?

摆放底托?

逐根竖立杆?

安装横向扫地杆?

逐步安装纵、横向水平杆(同时设剪刀撑)?

安装可调托座?

安装托梁。

2、底板基础外支撑架搭设顺序:

地基处理?

支撑架搭设放线?

摆放木脚手板及小钢板?

摆放纵向扫地杆?

逐根竖立杆?

安装横向扫地杆?

逐步安装纵、横向水平杆(同时设剪刀撑)?

安装可调托座?

安装托梁。

四、支撑架搭设构造要求

1、立杆基础:

地基处理,以石灰土回填,每层厚300mm并逐层夯实(密实度=93%),然后从最外侧立杆中心往外250mm范围内铺设150mm厚的碎石混凝土,上铺10mm厚钢板。

详见下图:

2、立杆的搭设要求:

立杆接头必须完整无损坏。

3、扫地杆的设置:

模板支撑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扫地杆必须和立杆连接牢固。

基础底板上支撑架的扫地杆延长至地基处理过部位的支撑架最外侧。

4、纵、横向水平杆的设置:

纵、横向水平杆接长采用销锁件连接。

各个水平杆必须和立杆连接牢固,不得有松动,并需要逐一检查。

5、顶部可调支托与托梁间以小木楔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保证上下同心。

托梁的布置见下图:

Φ60.2×3.2圆钢管托梁垂直方向以钢管相互连接,并且与支撑架的连接成整体。

6、剪刀撑的设置要求:

在支撑架的立杆中间和两排水平杆之间设置剪刀撑,纵横向相邻的两竖。

7、本工程先浇筑柱子混凝土,支撑架与柱子的连接,在每层水平杆位置,柱子四周每边加设两道顶杆,顶杆为2.5m~3m长钢管,与柱子模板接触端采用顶托加短木方来顶紧,顶杆与相交的每道立杆或水平杆以扣件连接,扣件与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150mm。

在顶层水平杆处,以6m长钢管把柱子箍起来与支撑架连接成整体。

详细设置方法见下图:

8、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2/1000。

9、确保每个连接件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

10、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11、立杆搭设过程中需要轻拿轻放,以免砸伤底部基础混凝土。

12、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5、支撑架检查与验收

质量检查小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组长:

陈亮

组员:

耿荣华、刘建涛、贺怀平、秦君华

(1)、构配件的检查与验收

1、新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详见第四章第一节材料要求中构配件的允许偏差。

2、木脚手板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木脚手板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腐朽的木脚手板不得使用。

3、对于旧脚手架材料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当锈蚀程度超过规定时不得使用,新旧扣件必须做防锈处理。

(2)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1、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搭设至设计高度后;架子上施加荷载前;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与大雨后。

2、脚手架应检查下列项目: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符合规范要求;地基是否积水,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

3、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包括:

立杆的垂直度、支撑架的水平偏差、水平杆的高差、支撑架的间距(纵距、横距、步距)等均须符合规范要求。

4、在使用中,发现有显著的变形、杆件被拆除以及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整改。

5、支撑架自检合格后,向业主、监理提出混凝土浇筑验收申请,验收合格方可进行浇筑使用。

6、对业主、监理验收时提出的问题,需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申请复验,直至合格为止。

第二节平台模板铺设及侧模安装

托梁安装并调平以后,在其上安装用于支撑胶合面板的小楞。

小楞采用100×100mm方木,小楞中心间距为200mm。

然后再铺设模板面板,模板面板采用15mm竹胶板。

模板面板用铁钉固定在方木上。

待平台钢筋绑扎完成后,开始侧模的安装。

平台模板的侧模其背部支撑由内、外两层龙骨组成。

模板:

采用15mm竹胶板;内龙骨:

采用40mm×85mm方木,水平设置,中心间距286mm;外龙骨采用Φ48×3.5(计算时取Φ48×3.0)钢管,竖向设置,肢数为2肢,中心间距为600mm;组装模板时,通过对拉螺栓(M14)将模板与整个钢筋网架拉结成整体,每个对拉螺栓成为外龙骨的支点,对拉螺栓中心间距为600mm。

对拉螺栓与钢筋网架的连接详见下图:

相互对应的对拉螺栓与钢筋网架中的同一根钢筋焊接,该钢筋通长绑扎的接头须焊接牢固。

第三节模板安装和要求

1、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允许偏差如下: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螺杆中心线位置

2

预埋螺杆外露长度

+10,0

预留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和现浇混凝土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层高垂直

全高<5m

6

全高>5m

8

相邻两板表面高底差

2

表面平整(2m长度上)

5

第四节模板和支撑架的拆除

1、模板和支撑架的拆除措施应经技术主管部门或负责人批准。

2、拆除模板的时间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平台混凝土底模的拆除必须满足下面的要求:

同条件试块抗压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混凝土内外温差降低到250C以下;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在200C以下。

平台混凝土的侧模由于同时起保温的作用,故与模同期拆除。

3、关键工序确定:

平台侧模拆除→分段调低支撑架顶部可调托座→分段拆除托梁、最上层的纵横向水平杆及上端水平剪刀撑→分段拆除小楞(方木)及胶合面板→分段逐层拆除纵横向水平杆、可调托座、立杆、剪刀撑→拆除立杆及扫地杆→清除立杆底部铁板及木脚手板→基础清理干净。

4、模板和支撑架的拆除过程中,必须拉好警示区域围护,禁止非拆除人员进入。

并且有专职安全员全程看护。

高处拆除模板和支撑架时,应符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

5、拆模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有效和可靠,扳手等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或系挂在身上,并应检查拆模场所范围内的安全措施。

6、模板和支撑架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

作业区应设围栏,其内不得有其他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

拆下的模板、方木、钢管及各零配件严禁抛掷,并应运到指定地点分类堆放。

7、模板和支撑架拆除的顺序和方法:

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按指定地点堆放。

8、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信号或行动,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人员应站在安全处。

9、拆除底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

10、拆模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拆松动、悬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进行临时支撑牢固或相互连接稳固。

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

11、遇6级或6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

雨、雪、霜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方可进行工作。

12、拆除有洞口模板时,应采取防止操作人员坠落的措施。

洞口模板拆除后应及时进行围护。

13、柱模拆除采用分散拆除,拆除拉杆、自下而下拆除柱箍、拆除竖楞,自上而下拆除配件及模板,运走并分类堆放,模板及方木需拔钉并清理干净。

14、平台模板待分片、分段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允许将模板、支架、零配件等按指定地点运出堆放,并进行拔钉、清理、整修。

第五章安全管理

1、从事模板作业的人员,应经安全技术培训。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2、在高处安装和拆除模板及支撑架时,周围应加设防护栏杆,并应设警示牌及派专职安全员看护。

3、安装和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戴防护眼镜、系安全带、穿防滑鞋等规定的劳保用品。

安全帽和安全带应定期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4、模板及配件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或当年的检验报告,安装前对所用部件(立杆、楞、梁、扣件等)进行认真的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

5、模板工程应严格按施工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规定进行施工。

在安装、拆除作业前,工程技术人员应以书面形式向作业班组和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操作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包括:

工艺要求、操作要点、安全技术要求等。

作业班组应对照书面交底进行上、下班的自检和互检。

6、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立柱底部基土应回填夯实;

(2)基底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3)立柱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4)立杆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5)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的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应可靠;(6)各种安全设施应符合要求。

7、作业时,模板和配件不得随意堆放,模板应放平放稳,严防滑落。

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临时堆放的模板不宜超过3层,连接件应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不得散放在脚手板上。

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其设计值。

8、搭设材料应有合格证,对所用扣件应采用扭矩扳手按规定进行抽检,达到合格后方可承力使用。

9、多人共同操作时,必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互相呼应。

10、施工用的临时照明行灯及机电设备的移动线路应采用绝缘橡胶套电缆线。

所有电缆线必须与架子绝缘。

11、有关避雷、防触电和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并应制定夜间施工的安全措施。

施工用临时照明和机电设备线严禁非电工乱拉乱接。

同时还应经常检查线路的完好情况,严防绝缘破损漏电伤人。

12、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13、模板安装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运,严禁抛掷。

严禁将模板与外围脚手架或操作平台支成一体。

14、支模过程中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模板或支架连接稳固,不得浮搁或悬空。

拆模中途停歇时,应将已松扣或已拆松的模板、支架等拆下运走,防止构件坠落或作业人员扶空坠落伤人。

15、作业人员严禁攀登模板、斜撑杆、拉条或绳索等。

16、模板施工中应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报告有关人员处理。

当遇险情时,应立即停工和采取措施,待修复或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

17、在大风季节施工时,模板应有抗风的临时加固措施。

18、当遇大雨、大雾、沙尘、大雪或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5级及以上风力时,应停止高空吊运作业。

雨、雪停止后,应及时清除模板和地面上的积水及冰雪。

19、使用后的模板、木方应拔除铁钉,分类进库,堆放整齐。

20、拆除后的钢管及其各种配件应及时清理,并分类堆放整齐。

第六章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本工程防灾减灾工作,规范和提高防灾减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建立防灾减灾运行机制,保护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确保迅速、准确、有效的开展防灾工作,充分发挥各相关管理部门的合力作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1、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自然灾害以及施工现场安全事故。

2、应急预案的工作原则。

必须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

二、预案的启动条件

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急预案开始启动,各成员小组按各自职责和分工立即开展工作:

1、气象台发布台风T3级警报;

2、气象台发布黑色暴雨警报;

3、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

4、发生地震时;

5、发生火灾时。

三、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特点,经过研究分析,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下述几种常见的重大危险源;

1、自然灾害:

是指发生台风、暴雨以及地震时。

2、物体打击:

是指高处作业时的坠落物可能发生的砸伤、碰伤等伤害。

3、高处坠落:

在高处及楼面施工作业中,由于作业人员的失误和防护措施不到位,易发生作业人员的坠落事故。

4、坍塌事故:

模板支撑不到位、堆弃物位置不当及脚手架失稳,突然发生变化而未相应改施工方法等造成的塌方。

5、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违章驾驶或机械故障未被及时排除,易发生绞、碾、碰、轧、挤等事故。

6、起重伤害:

在吊装作业中,由于起重设备使用不当或支撑不稳或连接物强度不够或由于人为的操作失误、指挥不当,捆绑不牢或操作人员精力不集中就很有可能适成人身伤害。

7、触电伤害:

施工现场用电不规范,如乱拉乱接;对电闸刀、接线盒、电动机及其传输系统等无可靠的防护;非专业人员进行用电作业等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8、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用品也是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

9、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对所从事的作业规程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容易想当然做事而发生安全事故。

10、火灾事故:

是指在现场进行动火作业不按要求作业所产生的安全事故。

四、紧急救援系统的建立

施工现场发生自然灾害以及安全事故通常会发生人员伤亡及财产的严重损失,因此紧急救援系统的建立是减小人员伤亡及财产的损失的有效措施。

紧急救援系统包括下列几项:

1、紧急设施

A.报警系统

当自然灾害以及安全事故发生时,现场用于救助的报警装置。

报警系统必须与工地的办分区、值班室、门卫等主要岗位相连。

B.紧急救援工具

(a)主要是用于清除坍塌物的起重的切割机具。

如千斤顶、起重葫芦、吊素具和金属切割机等。

(b)交通工具。

C.应急照明

用于事故现场紧急停电时以及救援时的照明。

D.紧急医疗工具

用于紧急医疗救护的基本器材,如急救药箱、担架等。

E.紧急灭火工具

用于紧急灭火措施的基本器材,如灭火器、铁铲、砂堆等。

2、紧急联络与通讯

发生事故需要外部救援时,除起动工地报警系统外,应拨打119报警和医疗救护120。

同时按预案规定的通讯方法向有关部门联络。

3、紧急撤离方法

撤离时以人员安全为主,不要急于抢救财物,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有序地向安全区域撤离。

4、紧急工作组

紧急工作组的组成目的是对工地内可能发生的重大险情作出响应。

其工作宗旨是减少人员伤亡,并关注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经过紧急医疗救护和事故预案等紧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能熟练掌握和运用。

紧急工作组应经常组织和学习。

(1)、紧急工作组的组成和职责:

A.救援组:

主要负责人员和物质的抢救、疏散,排除险情及排险救援障碍,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B.事故处理组:

按事故预案使用各种安全可靠的手段,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

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向救援组提供相应的救援方法和必要的施救工具及条件。

C.联络组:

负责事故报警和上报,以及现场救援联络、后勤供应,接应外部专业救援单位施救。

指挥、清点联络各类人员。

D.警戒组:

主要负责安全警戒任务,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劝通或撤离现场围观人员,禁止外人闯入现场保护区。

5、救援的一般原则

以确保人员的安全为第一,其次是控制材料的损失。

紧急救援最关键的速度,因为自然灾害以及安全事故都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救援时间就是生命。

此外各成员小组要有正确的处险意识,凡发现险情要立刻使用事故报警系统进行通报,紧急救援响应者必须是紧急工作组成员,其他人员应该撤离到安全区域,并服从紧急工作组成员的指挥。

6、知识和技术

施工现场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做到:

(1)、服从领导,团结协作,争分夺秒,全力抢救。

(2)、努力学习和掌握现场救护技术,把伤亡减少到最低限度。

(3)、分清轻、重、缓、急,在处理伤亡时,沉着、果断、准确、细致,还要保护现场,以便事手调查和分析。

(4)、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亡搬运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

五、应急预案的启动

一旦气象部门发布灾情警报或者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即启动。

项目负责人对施工现场防灾救灾工作全面负责,在预案启动后要暂停施工,各成员小组应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报告工地情况及防范措施,同时要与本工程监理单位及业主单位取得联系,并对重点防范的区域按照以下内容进行重点检查治理:

1、加强工地临时建筑、临时设施安全管理

对工地存在安全隐患的临时建筑,要落实迁移措施和避险方案,防范暴雨可能造成的危害。

现场的临时建筑、临时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