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4469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new1Word下载.docx

主要是根据各级户政部门的职能,以及制证过程所需的辅助功能,对制证业务进行划分为:

接收,采集,比对,质检,上传,反馈,调度等业务,各级职能部门能够根据自身的职能进行组合。

●信息调度:

主要针对多个制证所之间进行制证信息分配的一种处理策略;

3.基本设计思想和处理流程

●基本设计思想

1总体设计思想

从基层用户需求调查报告和公安部的三个文档可以看出,地市级的业务需求繁杂,三级职能和同级不同地区业务需求各有不同,另外由于制证系统与人口系统是有紧密关系的两个系统,各地对人口系统的应用水平不尽相同。

因此为了适用不同级别和同级不同地区的业务需求,系统设计过程中考虑采用如下设计实现策略和设计思路:

类型

实现策略

业务

业务流程可灵活配置

各业务能够灵活组合

业务模块中显示给用户数据信息由用户自定义

各业务模块中日志文件信息由用户自定义

业务模块能够进行并行处理

各业务模块能够进行中断处理

异地办证设计思想

数据库

数据库建库策略

与上级数据库制证信息和人口信息交互策略

地市系统内部各级制证信息和人口信息交互策略

界面

界面框架统一性设计策略

界面友好性策略

界面方便性策略

A)业务总体设计思想

1、业务流程可灵活配置

举例描述:

某个地市业务流程如:

接收—比对—上传—反馈,而另外某个地市业务流程可能为:

采集—接收—比对—质检—上传—反馈;

解决方法:

1、系统中各业务(信息采集,信息接收,信息比对,信息质检,信息上传,信息反馈)工序建立一个业务工序信息表,包括业务工序序列号,业务工序名称,业务工序类型(请见数据库设计中代码表)等;

2、系统中业务流程(如:

采集—接收—比对—质检—上传—反馈)建立另外一个业务流程表,包括业务流程处理标志序列号,业务流程处理标志名称,业务工序序列号,后续业务工序序列号,业务流程处理标志类型(请见数据库设计中代码表)等;

3、以上的业务流程表与业务工序信息表通过业务工序序列号相关联,其中业务工序类型是对各个业务进行判定。

(建议业务工序类型在程序中不固定,从数据库中读取,再在程序中进行判断提取处理即可)。

流程描述:

1、首先根据自已的业务工序确定自已的工序类型(详见业务工序类型代码表);

2、根据自已的工序类型和处理标志类型(详见业务流程处理标志类型代码表),从Tcode_ProcessFlag信息表中读取自已的开始处理标志,结束处理标志,重新处理标志,异常处理标志。

其中处理标志类型是不变化的。

2、各业务能够灵活组合

某个地市所需的业务为:

接收、比对、上传、反馈,而另外某个地市所需的业务可能为:

采集、接收、比对、质检、上传、反馈;

根据系统管理员对用户设置的权限进行控制处理;

3、业务模块中显示给用户数据信息由用户自定义

信息比对业务中显示待重证号比对信息数据项,可由用户在业务属性设置中定义,某分局的显示数据项如:

身份证号,姓名,民族,行政区划等,而另外某分局的显示数据项为如:

身份证号,姓名等;

1、用户对各业务模块中用户显示数据项进行自定义设置;

2、对于数据窗口中的SQL语句可通过动态生成与执行,这样提取的数据项则可通过外部文件读取用户自定义参数即可。

其中比对业务外部文件参数编码详见外部文件设计中文件编码规则的“用户数据信息显示”。

4、各业务模块中日志文件信息由用户自定义

信息上传业务中上传成功日志文件数据项和上传失败日志文件数据项,用户可在业务属性设置中进行定义,某派出所的上传成功日志文件数据项如:

身份证号,姓名,性别,民族,住址等,而另外某个派出所上传成功日志文件数据项如:

身份证号,姓名,住址等;

1、户对各业务模块中日志文件数据项进行自定义设置;

2、对日志文件所需的数据项,SQL语句应通过动态生成才行,同时提取的数据项则可通过外部文件读取用户自定义参数编码详见外部文件设计中文件编码规则的“日志文件数据信息”。

5、业务模块能够进行并行处理

信息上传过程中,某县局甲操作员在上午9:

00进行信息上传,同时乙操作员也可在同一时间上午9:

00进行信息上传,上传信息不会重复;

对于各业务功能可采用ORACLE数据库记录锁机制进行处理,即在提取数据时使用forupdate,再通过数据库提交和回滚进行解锁。

至于SyBaseAnyWhere数据库是否具有记录锁机制,有待测试。

对于数据窗口提取的数据,可通过受理号和处理操作状态进行forupdate,这样同样可进行加锁并行处理。

6、各业务模块能够进行中断处理

某分局操作员正在进行信息反馈,同时有某件紧急事件要做,需停止正运行的业务模块。

在各个业务处理过程中,需要长时间进行工作时,应允许程序能够接收用户发送的消息,并对发送消息进行判断,并且接收用户消息应在一条信息处理完成后方可进行中断处理。

7、异地办证设计思想

●异地办证数据流程如图所示:

 

黑色箭头表示异地办证信息接收

蓝色箭头表示审批单位依据反馈信息,生成本地存档信息

红色箭头表示审批反馈信息逐级上报

绿色箭头表示制证反馈信息(包括制证不成功反馈信息)

●当为异地办证时,填写申办人户口所在地的公安局为签发机关,填写异地办证受理登记单位为受理单位,如一个长沙天心区(430003)的人在深圳办事处(4300008888)申请办理身份证,则受理单位=4300008888,签发机关=430003(长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通过证件类别=异地办证。

另外,异地办证下级审批后再上报时,重新生成一条新申请信息,ID号重用异地办证受理时的ID号。

●异地办证流程说明

1、异地信息接收流程:

●首先异地办证单位采集到信息,再将信息上传到省厅数据库中的接收表(专用表);

注意:

初始化操作状态,签发机关,受理登记单位,上报单位(为省厅级4300008888);

●省厅手工接收本级(长宁浏望4301)具有审批权的信息,则将信息新增到本级办证表中,经过本级比对,质检,调度;

同时将不属于本级审批权的信息手工指定到下级(地市级);

(若没有地市级,则根据签发机关进行批量更新上报单位);

●地市根据本级单位(本级单位前6位+8888)接收省厅的接收表中的异地办证信息,若本级具有审批权,则将信息新增到本级办证表中,经过本级比对,质检,上传(包括比对不合格,质检不合格)时只更新上级接收表中处理标志;

若没有审批权,则更新下级接收单位分县局(如:

4305238888);

●分县根据本级单位(本级单位前6位+8888)接收地市(或省厅)的接收表中的异地办证信息,若本级具有审批权,则将信息新增到本级办证表中,经过本级比对,质检,上传(包括比对不合格,质检不合格)时只更新上级接收表中处理标志;

若没有审批权,则更新下级接收单位派出所(如:

4305230001);

●派出所根据本级单位接收分县的接收表中的异地办证信息,将信息新增到本级办证表中,经过本级比对,质检,上传(包括比对不合格,质检不合格)时只更新上级接收表中处理标志和上报单位为上级单位;

2、异地信息反馈流程:

制证中心反馈的不合格或者合格信息都应向下级和受理单位进行反馈处理,反馈操作主要是将合格信息转移到标准表,不合格信息转移到错误表中,同时更新接收表中处理操作状态。

若审批权是下级,则应向下级继续反馈。

●制证中心的反馈信息(不合格或者合格)应更新省厅本级审批权的信息操作状态,并生成一条反馈信息,同时将合格信息转移到标准表,不合格信息转移到错误表,最后更新接收表中处理操作状态(反馈成功);

●异地办证单位根据接收表中处理操作状态(反馈成功)接收反馈信息;

●地市根据本级单位从上级反馈表中接收异地反馈信息,同时对本级办证信息表进行操作处理(合格信息转移到标准表,不合格信息转移到错误表),最后更新本级接收表中操作状态;

●分县根据本级单位从上级反馈表中接收异地反馈信息,同时对本级办证信息表进行操作处理(合格信息转移到标准表,不合格信息转移到错误表),最后更新本级接收表中操作状态;

●派出所根据本级单位从上级反馈表中接收异地反馈信息,同时对本级办证信息表进行操作处理(合格信息转移到标准表,不合格信息转移到错误表),最后更新本级接收表中操作状态;

B)数据库总体设计思想

1、数据库建库策略

地市级系统数据库建库总原则数据地市集中,其中第一情况是地市系统内部各级制证数据与人口数据分开建库;

第二种情况是地市系统内部各级制证数据与人口数据一起建库。

2、与上级数据库制证信息和人口信息交互策略

地市系统的制证信息与人口信息向上级交互应在同一个事务中一条一条进行传输,同时制证信息和人口信息传输能够进行配置处理。

3、地市系统内部各级制证信息和人口信息交互策略

地市系统内部各级制证信息与人口信息向上级交互应在同一个事务中一条一条进行传输,同时制证信息和人口信息传输能够进行配置处理。

C)界面总体设计思想

1、界面框架统一性设计策略

界面总体采用IE风格加向导式,为达到界面的统一性,必须在编码前对界面进行规划,规划规则:

第一界面用对象进行封装处理;

第二界面尺寸采用编码的形式进行控制;

2、界面友好性策略

界面的友好性主要在编码前对界面使用的字体,界面的控件布局,颜色搭配协调一致等方面。

3、界面方便性策略

界面的方便性主要根据用户操作习惯能够提供多种快捷键。

以上设计思想主要是解决用户繁杂的业务需求,同时减少系统的版本增加和缩小系统的规模。

说明:

1、基层用户需求调查报告详见湖南省各市县《无底卡系统需求调查》文档;

2、公安部的三个文档是: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管理总体框架(讨论稿)》、《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管理需求报告(讨论稿)》、《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管理概要设计》;

3、三级是指派出所级,分县局级,地市级;

2业务模块设计思想

业务类型

信息采集

一代证和二证同时采集设计思想

信息采集来源的策略

用户缓冲表重复登记第二条信息策略

照片采集时对文件大小控制策略

第一代证和第二代证默认值策略

界面操作方便性策略

文字信息合法性检验策略

信息采集中从信息来源读取策略

信息采集流程处理策略

信息接收

制证信息预览策略

信息接收传输方式策略

接收信息撤出缓冲策略

信息接收过程中处理策略

制证信息完整性检验项目和检验处理策略

信息比对

比对类型(重证号比对和CCIC比对)由用户进行配置

比对项目和比对业务规则由系统维护人员进行配置

信息比对结果处理策略

信息比对中比对业务规则实现策略

信息质检

照片质量检查策略

文字信息的完整性方面和正确性策略

信息预览条件的设计思想

信息质检过程中处理策略

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类型选取,由用户进行配置

信息反馈的操作过程策略

信息反馈结果的处理策略

上下级反馈信息的交割策略

信息上传

信息上传两步操作先后和上传信息类型策略

第一代证和第二代上传策略

信息上传传输方式策略

信息上传过程中处理策略

上传信息撤出缓冲策略

系统参数

系统参数总体设计思想

代码维护

代码维护设计思想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设计思想

系统更新

系统更新设计思想

信息查询

查询条件策略

查询结果项目策略

查询类型策略

A)信息采集

1、一代证和二证同时采集设计思想

首先确定第一代身份证信息是第二代身份证信息的子集,在一个界面上采集第一代证信息的同时,也可采集第二代证的信息,只是将一些采集项允许登记即可。

2、信息采集来源的策略

在进行采集第一代证与第二证之前,首先确定好信息采集来源,再进行信息读取;

采集来源一般分为:

人口信息,错误存档信息,标准存档信息和直接登记。

3、用户缓冲表重复登记第二条信息策略

在用户登记一条制证信息后,反馈信息没有接收,需再登记同一条信息,此时应显示此条信息给用户。

其中判断同一条信息条件是身份证号。

4、照片采集时对文件大小控制策略

在采集机读和视读照片信息时,对于第一代证应控制在小于等于18K,而对第二代证应严格按照公安部的要求,机读照片控制在小于等于1K,视读照片控制在小于等于20K;

若超过最大尺寸,则需重新进行裁切处理。

其中照片大小尺寸由程序开发人员进行控制。

5、第一代证和第二代证默认值策略

在显示第一代证界面时,应调用第一代证默认值设置参数,在显示第二代证界面时,应调用第二代证默认值设置参数。

其中第一代证默认值设置参数为民族,证件类别,制证依据,办证理由,优惠理由,印章区划;

第二代证默认值设置参数为民族,证件类别,收费类别,签发机关,申领原因。

6、界面操作方便性策略

用户进行文字信息采集时,应让用户输入的信息尽量少,减免误差和提高录入速度。

提高方便性项目为:

中英文切换(即在需输入中文地方自动切换到中文状态),在采集界面能够立即调用默认值设置参数模块进行参数设置,一些采集项目可由程序进行控制,如性别,出生日期由用户输入的身份证号进行判别,签发日期取系统日期;

数据字典能够提供输入数字,显示描述。

7、文字信息合法性检验策略

用户输入完每项信息后,应进行真伪性和项目最长长度进行检验,项目检验为:

身份证号,姓名,民族,印章区划等;

8、信息采集中从信息来源读取策略

用户通过人口信息,错误存档信息,标准存档信息中读取信息,应提供身份证号和姓名进行查询。

因在现有的人口信息即鸿达信息,只提供了身份证号和姓名索引。

9、信息采集流程处理策略

申请人到某分局办理身份证,首先填写申请单,受理员根据申请单从人口信息中读取信息,同时打印受理单,申请人根据受理单进行照片处理,受理员根据受理单进行信息合成。

1、受理员根据申请人填写的申请单,从人口信息中读取申请人文字信息,同时打印受理单(受理单应用受理号,并将受理号形成条形码);

2、申请人持受理单到照相处进行数码照相,同时照相操作员在受理单上写入标记(顺序码);

3、照相操作员根据受理单中标记与登记文字信息进行匹配;

B)信息接收

1、制证信息预览策略

用户操作员能够分别预览第一代证信息、第二代证信息和上次接收失败信息,并且还能够按证件类别、收费类别和送制单位进行预览,同时能够对前面的全部信息进行预览。

预览条件由用户进行选择。

2、信息接收传输方式策略

将信息接收的三种方式(下级上传,移动采集,信息报盘)集中在一个功能模块中实现。

同时能够对数据库中信息按送制单位、证件类别和收费类别进行接收处理。

移动信息接收过程中应与缓冲表中信息进行重证号比对处理。

3、接收信息撤出缓冲策略

当接收信息撤出缓冲是根据用户设置的参数处理,第一种情况是设置接收异常标志;

第二种情况是立即向下级形成反馈,同时将记录信息转移到错误信息中,再将该记录与之相关信息删除处理。

4、信息接收过程中处理策略

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当信息为第二代证信息时,其中制证信息、户籍变动信息、证件挂失信息、证件收交信息、人口信息应作为一个事务一条一条进行处理。

同时当信息接收失败时,应设置失败标志。

C)信息比对

1、比对类型(重证号比对和CCIC比对)由用户进行配置

某分县操作员对信息比对业务属性进行设置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情况是设置了只有重证号比对类型,第二种可能情况是设置了只有CCIC比对类型,第三种可能情况是即有重证号比对,又有CCIC比对。

将用户设置的信息比对类型形成字符串参数传递到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中包,算法如下:

IfSubStr(In_CompareType,1,1)=’Y’Then

执行重证号比对存储过程;

EndIf

IfSubStr(In_CompareType,2,1)=’Y’Then

执行CCIC比对存储过程;

EndIf;

更新本级数据库中处理流程标志;

注意事项:

1、重证号比对和CCIC比对存储过程应写成独立的过程;

2、比对流程作为一个流程,若有一个比对不进行比对,则根据用户设置;

3、参数在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中判断处理;

2、比对项目和比对业务规则由系统维护人员进行配置

将现有重证号比对项目(身份证号和姓名)改为身份证号、姓名和民族进行比对,或者将现有CCIC比对项目(身份证号和姓名)改为身份证号、改名和性别进行比对。

比对业务规则中重证号比对是与本级数据库进行比对,还是与本级人口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以及CCIC比对与CCIC数据库比对的连接怎样修改;

由程序开发人员将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中包进行修改,加密后由系统维护人员进行更新处理。

由上一级系统维护人员将数据库配置ini文件进行修改,加密后再进行更新处理。

3、信息比对结果处理策略

重证号比对结果流向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由下道业务流程(质检)进行手工处理;

第二种情况是发现重证号后,由信息反馈业务流程进行反馈处理;

CCIC比对结果流向有三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发现为CCIC后,由信息反馈业务流程进行反馈处理。

第三种情况是发现为CCIC后,不进行任何处理,同不是CCIC信息一样进入下道业务流程。

在进行重证号比对或CCIC比对之前,系统程序对业务流程进行判断,若有质检业务流程,则由质检业务进行处理;

若没有质检业务流程,同时对CCIC比对需提取用户参数设置进行判断(是由信息反馈业务处理(CCIC第二种情况),还是不进行任何处理(CCIC第三种情况)),若参数为JUNIOR,则不进行任何处理,若参数为GRANT,则由信息反馈业务进行处理;

若没有质检业务流程,同时对重证号比对需提取用户参数设置进行判断(是由信息反馈业务处理(重证号第二种情况)),若参数为GRANT,则由信息反馈业务进行处理;

4、信息比对中比对业务规则实现策略

a、比对业务规则主要由后台的存储过程进行实现,以便以后能够进行修改处理;

b、信息比对中后台存储过程的输入与输出主要是:

输入参数采用信息中受理号和比对类型参数,输出采用:

重证号比对结果判断(字符串‘Y’表示重证号,‘N’表示不是重证号)和重证号信息(若不是重证号,则返回空字符串,否则返回与之相重的信息);

CCIC比对结果判断(字符串‘R’表示红色警报,‘Y’表示黄色警报,‘B’表示蓝色警报,‘N’表示不是CCIC);

D)信息质检

1、照片质量检查策略

首先调整制证中心与地市系统的照片显示框大小一致,使之显示效果一致;

再确定上下对照片检查方面进行统一,比如第一代证中照片的灰度等方面进行的检查处理。

2、文字信息的完整性方面和正确性策略

文字信息的完整性方面和正确性方面主要由操作员进行控制处理。

3、信息预览条件的设计思想

对于质检的信息预览条件应提供第一代证、第二代证,送制单位,证件类别、收费类别进行信息预览,并且条件可以是多个,使之增强灵活性。

4、信息质检过程中处理策略

在制证信息质检过程中,将质检合格信息置为质检合格标志,质检不合格信息置为质检不合格标志。

同时应能够提供批量审批质检合格和质检不合格。

E)信息上传

1、信息上传两步操作先后和上传信息类型策略

某分局操作员进行信息上传操作,将制证信息、户籍变动信息、证件挂失信息、证件收交信息、人口信息发送后,同时接收上级的反馈信息。

对于信息上传过程中两步操作(信息发送和接收上级反馈信息),其操作的先后顺序应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设置,并且信息发送的信息类型(制证信息、户籍变动信息、证件挂失信息、证件收交信息、人口信息)和接收上级反馈类型(制证质量反馈和制作反馈)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设置。

2、第一代证和第二代上传策略

某县局操作员登记的信息有第一代身份证信息和第二代身份证信息,在信息上传过程中可能需要对信息进行第一代与第二代信息区分,也可能在不进行区分。

用户信息预览的信息类型能够通过用户设置进行控制,以达用户的要求,使之增强灵活性。

设置级别为系统管理员级。

3、信息上传传输方式策略

某分局操作员在网络正常的时候,能够直接进行信息上传处理;

当网络不正常时,能够通过拔号方式进行上传处理;

并且还能通过报盘方式进行上传处理。

将信息上传的三种方式集中在一个功能模块中实现,并且能够对拔号连接在程序中进行设置。

同时能够对报盘信息按日期(报盘日期)和证件类别(第一代证和第二代证)进行分开存储。

4、信息上传过程中处理策略

在信息上传过程中,当信息为第二代证信息时,其中制证信息、户籍变动信息、证件挂失信息、证件收交信息、人口信息应作为一个事务一条一条进行处理。

同时当信息上传失败时,应设置失败标志。

5、上传信息撤出缓冲策略

当上传信息撤出缓冲是根据用户设置的参数处理,第一种情况是设置上传异常标志;

F)信息反馈

1、信息反馈类型选取,由用户进行配置

某分局操作员可以选取上级反馈合格信息、上级反馈不合格信息、本级接收异常信息、本级重证号反馈信息、本级CCIC反馈信息、本级上传异常反馈信息中一项或多项;

根据用户设置的反馈类型参数,以及业务流程(与信息比对结果处理策略相统一)来进行信息反馈。

2、信息反馈的操作过程策略

信息反馈操作过程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处理上级反馈,第二部分是对处理后上级信息和本级不合格的信息进行反馈;

其中第一部分又可分为合格上级反馈,不合格上级反馈,第二部分又可分为合格反馈,不合格反馈。

3、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