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455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定稿文档格式.docx

幼体生活在水中,有鳃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青蛙、蝾螈、大鲵、蟾蜍等。

15、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

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蛇、鳄鱼、龟、鳖等。

16、鸟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羽;

前肢变成翼;

有喙无齿;

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17、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18、鸟类的骨骼适于飞行的特点是:

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少体重。

胸骨上高有龙骨突,发达的胸肌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19、鸟类排便频繁,其原因是直肠短,粪便随时排出,有利于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20、鸟类、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

2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

胎生,哺乳;

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和哺乳。

22、门齿的作用是切断食物;

犬齿的作用是撕咬或撕裂食物;

臼齿的作用是磨碎食物。

23、动物的食性:

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杂食性(如人)

24、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25、动物行为: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

26、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

其中关节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

27、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一组肌肉总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28、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人体内骨骼肌有600多块。

29、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30、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31、脱臼:

关节头从关节窝内滑脱出来的现象,就叫做脱臼。

32、使关节牢固的结构:

关节囊,及关节内的韧带。

使关节灵活的结构:

关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震动)、关节囊分泌的滑液。

3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34、按照行为的获得方式可分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如:

鸟类的育雏行为、蜜蜂采蜜、老鼠打洞等。

(2)学习行为:

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鹦鹉学舌、小狗做算术、海豚表演、猴做花样表演等。

35、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

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36、社会行为的特征:

(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37、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蝶娥类昆虫可用性外激素通讯。

通讯:

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5、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

在农田间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虫之间的通讯,使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即:

(1)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

(2)制造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8、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39、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仿生:

飞机——鸟的翅膀薄壳技术——乌龟的背甲雷达——蝙蝠的回声定位荧光灯——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宇航服——长颈鹿的脖子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40、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制作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41、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

较小;

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多呈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

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多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有的还呈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

42、细菌和真菌的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

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

(有的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43、细菌的发现者是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

巴斯德。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实了

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细菌的形态:

球状、杆状、螺旋状。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有的有鞭毛和荚膜。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细菌的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速度快)

细菌的营养方式:

异养(腐生和寄生)。

44、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落在适当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45、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

霉菌(引起食物发霉的真菌为霉菌)、食用菌、大型真菌为多细胞真菌。

大型真菌有香菇、银耳、木耳、牛肝菌等。

霉菌包括青霉(发霉的橘子)和曲霉(面包发霉)。

枯叶杆菌(发霉的梨和香蕉)。

46、真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

真菌的营养方式:

异养。

真菌的繁殖方式:

孢子生殖。

细菌、真菌、动物和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细菌细胞

真菌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不同点

有细胞壁、无叶绿体;

只有DNA集中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有时能形成芽孢。

有细胞壁

有细胞核

无叶绿体

无细胞壁

有叶绿体

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营养方式

异养(靠吸收现成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方式)

自养

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47、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营腐生生活);

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营寄生生活);

(3)与动植物共生(营共生生活):

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根瘤(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能固氮)。

48、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酵母菌——无氧时,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如酿酒。

有氧时,

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如制馒头、包子、面包等。

乳酸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

制酸奶、泡菜等。

49、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他们的生长和繁殖。

乳酸菌——制泡菜;

青霉菌——产生青霉素;

苏云金杆菌——细菌杀虫剂;

甲烷菌——净化污水;

酵母菌——制作馒头,面包;

枯草杆菌——引起水果腐烂;

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炎;

根瘤菌——固氮作用。

50、④食品的保存(原理:

杀死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使食品不致腐败。

保存食品的几种方法:

脱水法——干蘑菇;

腌制法——咸肉;

烟熏法——腊肉;

真空包装法——袋装肉肠;

巴斯消毒法——盒装牛奶;

渗透保存法——果脯;

罐藏法——罐头;

冷藏和冷冻——肉类,鱼类。

51、净化环境:

厌氧菌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

好氧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第五章 

病毒

52、病毒的发现是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

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53、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的不同,将病毒分成:

(1)动物病毒;

(2)植物病毒;

(3)细菌病毒。

病毒的结构:

蛋白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的繁殖: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54、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抗生素。

第六单元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55、植物的分类比较形态结构,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动物的分类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

细菌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也需要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

56、每个界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从大到小依次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57、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8、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60、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

(1)乱砍滥伐;

(2)乱捕滥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生物入侵。

6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62、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

7.1.1植物的生殖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有性生殖: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

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3.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

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4.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zhēn]木。

嫁接的关键:

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状。

例如,将甜桃嫁接到毛桃树上,接穗长成的新枝上会结出甜桃。

苹果、梨、桃等果树常进行嫁接繁殖。

扦插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一部分茎、叶或根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的方法。

甘薯、葡萄、菊、月季等进行扦插繁殖。

5.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组织培养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组织培养可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培养脱毒植株。

〖练习〗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有一个芽眼,理由是有一个健壮饱满的芽,才是繁殖成功的关键。

芽可以成长为新的个体。

没有芽的马铃薯小块,在土壤中会很快腐烂,很难实现繁殖的目的。

7.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在发育过程中要蜕皮4次。

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填写下表。

时期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幼虫

身体柔软,具有环节,胸腹部有8对足

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

化蛹前吐丝结茧

成虫

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

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

体表光滑,体型呈椭圆柱状

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

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

卵→若虫→成虫。

举例:

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蝗虫的发育:

受精卵→若虫(又叫跳蝻)→成虫。

若虫蜕皮5次后才能发育成成虫。

〖练习〗列表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家蚕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特点: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2.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受精卵→蝌蚪→先长后腿→后长前腿→尾逐渐消失→成蛙

(求偶)

雄蛙鸣叫的意义:

吸引雌蛙

3.蛙生殖发育特点: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4.列表比较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早期蝌蚪

成  蛙

外形特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四肢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

头部

感觉器官不发达,头后两侧有鳃

视觉、听觉敏锐,无鳃(有肺),适于陆地上生活

躯干、四肢、尾

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动

后肢强大,前肢短小,适于陆地上跳跃。

后肢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5.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而成体则需在陆地上生活。

这样就使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的地区。

环境变迁也是影响两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

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是导致两栖类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5亿~2.25亿年

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展的繁盛时期。

气候温暖湿润,水域分密布,食物丰富。

2.25亿年至今

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小。

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气候干燥。

3)科学家根据地理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推断,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下表。

7.1.4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卵白对胚有营养和保护作用。

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在卵黄外面包裹着卵黄膜。

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

已受精的卵,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

2.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

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3.鸟类生殖特点:

体内受精,卵生(有性生殖的一种形式)。

4.

生物种类

发育方式

昆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

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

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

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7.2.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性状: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2.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基因超级鼠)。

4.生物遗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5.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

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2.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请你简略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5.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

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6.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7.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8.为什么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之间十分相像呢?

这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状况有关吗?

无性生殖过程都不涉及性别,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参与,也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新生的个体是由母体直接产生的。

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备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无性生殖的后代能够较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个体之间十分相像,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状况无关。

9.请用图解、表解或漫画等方式,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控制

生物性状的特定片段叫基因,基因位于染色

体上。

10.玉米、水稻和马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20、24和64条,它们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多少条?

还成双成对吗?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

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由于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且具有明显的相对性状,因此,被孟德尔选作杂交实验材料。

孟德尔将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种下去,进行人工控制的传粉杂交,得到高茎的杂交豌豆种子。

然后再把这种高茎杂交豌豆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不过矮的要少得多,约占1/4。

2.孟德尔对杂交豌豆实验现象的解释:

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杂交一代中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②隐性性状控制基因组成为:

dd;

显性性状控制基因组成为:

DD或Dd

③基因组成是Dd的,d(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d(隐性基因)和D(显性基因)互不影响,各自独立遗传。

DD×

dd

d

D

Dd×

Dd

D、dD、d

DDDdDddd

1:

2:

1基因型比例:

DD:

Dd:

dd=1:

2:

1

表现型比例:

3:

3.我国婚姻法规定: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

从自身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均为晚辈直系血亲,是与自己同一血缘的亲属。

而兄弟姐妹、伯伯、叔叔、姨母和侄、甥等这些平辈、长辈、晚辈,都是旁系血亲。

所谓三代内的旁系血亲,是指从自己上溯至同一血缘的亲属,再向下数三代。

凡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以及姑侄舅甥女等均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均禁止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

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

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生育的子女得遗传病的机会越多。

近亲结婚的后代中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机会比随机婚配的后代要高许多倍。

7.2.4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染色体,因男女而有差异,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男:

44+XY女:

44+XX)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

1

XX:

X

女性在两次月经之间,会排出1个含1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22+X);

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的,一种是含X染色体(22+X)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22+Y)的,在生殖活动中,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即形成染色体为(44+XX)和(44+XY)的受精卵的机会均等。

因此,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图解如下:

XY:

女:

XX

男:

XY

Y

“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并称为20世纪科学史上著名的三大计划。

7.2.5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

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因为有可遗传的变异,就能不断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就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由此可见,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高产奶牛的选育——人工选择

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请你尝试说明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不同品种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