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4903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卫生学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

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青光眼

15.循证医学中,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结局事件发生减少的百分比的是

A.相对危险度B.相对危险减低

C.绝对危险降低率D.绝对危险增高率

16.睫状肌麻痹下经屈光矫正所获得的最好视力叫做

A.正常视力B.戴镜视力

C.最好矫正实力D.远视眼

17..由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又称

18.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一定数量单位抽取一个对象的方法是

19.循证医学研究中,系统综述又称

A.系统评价B.文献综述

20.收入的理论又称

C.卫生经济学D.药物经济学

21.最早研制出统计数据分析软件的国家是

A.中国B.日本

C.意大利D.美国

22.循证医学治疗组与对照组结局事件危险度差值是

23.新生血管性AMD发生的启动因子是

24.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称为

A.总体B.样本

C.统计量D.参数

25.Glass首先提出荟萃分析的时间是

A.1976年B.1977年

C.1978年D.1979年

26.双眼或单眼未矫正视力小于0.8的眼视为

A.正常视力眼B.低常视力眼

C.最好矫正实力眼D.远视眼

27.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可预防的致盲眼病是

A.白内障B.沙眼

C.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D.低视力

28.变异系数又称

A极差B.相关系数

C.方差D.离散系数

29.筛查试验在无病的人中正确地确定非患者的能力,这句话指的是

A.灵敏度B.准确性

C.特异度D.真实性

30.偶然误差又称

31.配有眼镜者再戴用原有眼镜时的远视力是

32.筛查试验在实际有病的人中正确地确定患者的能力,这句话指的是

33.发达国家20到70岁人群中致盲的第一位原因是

C.白内障D.低视力

34.与经验医学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A.循证医学B.临床证据

C.临床经验D.荟萃分析

35.在大型调查时常用的抽样方法是

A.多级抽样B.系统抽样

36.循证医学表示试验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事件发生率绝对差值的是

37.从全球来说,白内障手术的数量计划到2020年的目标是

A.3000万例B.3100万例

C.3150万例D.3200万例

38.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英文缩写是

A.DRB.PIOL

C.DCCTD.AMD

39.对样本中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依据观察值所得出的样本统计指标叫做

40.医学中常用的几何均数简记为

AMB.G

C.SD.D

41.一组数据中最大和最小观察值之间的差值称为

A极差B.中位数

42.SAS系统被正式推出的年份是

A.1840年B.1960年

C.1970年D.1976年

43.以单个经济单位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的经济学概念称为

44.SPSS被创建于

45.在医学研究中,常用的表示一组同质变量值的集中趋势的量是

A极差B.平均数

46.受检者在日常屈光状态下的视力称为

C.最好矫正实力D.日常生活视力

47.在收集资料时,由于偶然原因使同一对象的多次检查结果不完全一致,没有倾向性也不可能避免的是

48.循证医学试验组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事件发生概率的绝对差值是

49.患者摄入锌,病程进展得到延缓的是

A.白内障B.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50.几率又称

A.概率B.发病率

C.患病率D.死亡率

51.一个理想的筛查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好均为

A.70%B.80%

C.90%D.100%

52.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感染性眼病是

C.白内障D.急性结膜炎

53.算术平均数简称

A极差B.均数

54.与循证医学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A.经验医学B.临床证据

55.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是

C.方差D.离散系数

56.盘尾丝虫病又称

A.白内障B.河盲

C.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D.青光眼

57.计量资料统计中,“G”表示的是

A几何均数B.中位数

58.市场经济学又称

59.先将研究的总体按不同特征进行分层,然后分别在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是

60.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性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称为

61.双眼未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8者视为

62.在睫状肌麻痹下等值球镜度大于或等于+2.00D的眼是

63.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称为试验的

C.特异度D.可靠性

64.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又称

C.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D.白内障

65.为适应大范围调查的需要,抽样时不是以个体为抽样单位,而是以群体为抽样单位的方法是

66.循证医学试验组结局事件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结局事件发生概率的比是

67.河盲又称

A.白内障B.盘尾丝虫病

68.食用水果和蔬菜,下列疾病的发生可能性降低的是

69.通过统计量估计所得的总体平均数、总体标准差或总体率等总体指标称为

70.各种原因造成的观测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叫做

A.误差B.样本

71.样本具有代表性的保证是

A.随机抽样B.系统误差

72.方差的算术平方根称为

A极差B.中位数

73.社会科学统计程序包被创建于

74.统计分析系统被正式推出的年份是

75.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

A.信息采集B.医疗中心

二、多选题

1.在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时,数值离散程度的指标有

A.标准差B.极差C.算数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E.方差

2.眼保健和防盲治盲资料的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信息资料的

A.发放B.采集C.回访

D.整理E.分析评估

3.常用的表示疾病分布的指标有

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

D.病死率E.罹患率

4.评价疾病筛查试验真实性的基本指标包括

A.灵敏度B.特异度C.综合度

D.可靠度E.实用度

5.为了便于分析,在“儿童屈光不正研究”的项目中,确定采用的标准包括

A青光眼B.弱视C.最好矫正视力

D.正常视力E.近视眼

6.在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时,数值集中趋势的指标有

D.几何平均数E.中位数

7.社区眼视光服务的特点有

A.时效性B.一致性C.范围性

D.广泛性E.综合性

8.对于疾病筛查试验的评估主要有

A.真实性B.光房型C.综合性

D.可靠性E.实用性

9.眼病现况调查的设计包括

A.确定调查地点B.确定调查的时间C.确定样本量

D.确定调查的目标人群E.确定抽样方法

10.为了便于分析,在“儿童屈光不正研究”的项目中,确定采用的标准包括

A儿童盲B.戴镜视力C.最好矫正视力

D.正常视力E.低常视力

11.常用的相对数的指标主要有

A.率B.构成比C.方差

D.比E.动态数列

12.目前,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患病人群的事项主要有

A.年龄B.性别C.职业分布

D.发病时间E.地区分布

13.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主要有

A.试验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E.发放资料

14.为了便于分析,在“儿童屈光不正研究”的项目中,确定采用的标准包括

A.屈光不正B.戴镜视力C.最好矫正视力

D.低视力E.远视眼

15.记性结膜炎发病增加的环境因素包括

A户外高温B.户外高湿C.灰尘

D.太阳辐射E.不良个人卫生

16.社区眼视光服务防治常见眼病的方式主要有

A.走访B.视力检查C.验光服务

D.提供眼镜E.培训眼保健的人力资源

17.可以使低视力患者了解到用于低视力康复的助视器不同于普通眼镜的宣传方式有

A.广播B.电视C.报纸

D.训练E.杂志

18.影响统计工作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因素有

A回访资料B.试验设计C.收集资料

D.整理资料E.分析资料

19.记性结膜炎发病增加的环境因素包括

20.为了便于分析,在“儿童屈光不正研究”的项目中,确定采用的标准包括(ABCDE4-2-75掌握)

D.正常视力E.远视眼

21.眼保健教育内容可以涉及的方面有

A.白内障B.青光眼C.屈光不正

D.眼表疾病E.小儿常见眼病

22.流行疾病分步的方式主要有

A.散发B.流行C.大流行

D.爆发E.地方性

23.为了便于分析,在“儿童屈光不正研究”的项目中,确定采用的标准包括

A.未矫正视力B.戴镜视力C.最好矫正视力

24.感染性角膜炎的危险因素包括

A地理B.环境C.年龄

D.职业E.社会

25.眼保健教育方式根据听课人员的数量和授课内容,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

A.筛查B.集体会议C.讲座

D.小组座谈E.咨询

三、填空题

1.屈光服务是服的主要内容。

2.青光眼的严重危害性在于其所致盲的。

3.儿童发生低视力的的原因主要与疾病有关。

4.在国际疾病分类中,将盲分为双眼盲和。

5.1998年,我国正式成立中国医学中心及Cochrane中心。

6.参加临床试验的各医疗中心必须采用统一的随机、对照和。

7.参加临床试验的各医疗中心必须采用统一的、对照和盲法。

8.眼保健和防盲治盲资料的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信息的采集、分析评估和。

9.科学地制定和认真实施防治眼病的项目是搞好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10.卫生经济学评价应该进行分析。

11.当施行药品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时,参加试验的各医疗中心要接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

1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的资料显示,全世界未矫正屈光不正是导致视力损伤和的第二位原因。

13.数据采集收集资料的项目和内容要明确,以便于。

14.低视力康复工作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

15.2006年,国家16个部委联合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

16.屈光不正是常见的。

17.全球盲和视力损伤的人数随着人口数增加和加剧会继续增加。

18.卫生经济学评价有一定的。

19.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临床决策已经从原来给予专家的意见转向基于。

20.女性白内障患病率男性。

21.当施行药品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时,参加试验的各医疗中心要接受药品部门的视察。

22.眼视光学服务主要是指。

23.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1997年与国际狮子会确定在我国合作展开“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大型项目。

24.眼保健和防盲治盲资料的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信息的分析评估、整理和。

25.近用助视器的使用类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26.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的的致盲性眼病。

27.我国于年公布了视力残疾的国家标准。

28.微观经济学也称经济学。

29.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首先进行了多中心的临床随机。

30.在低视力康复中,眼科医师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循证医学实践中证据的来源可以是经系统评价的二次研究资料,也可以是的研究资料。

32.社区眼视光服务具有综合性和的特点。

33.眼保健和防盲治盲资料的数据采集来源包括各级公立和非公立医院的眼科、眼科诊所或。

34.目前,防治盲和视力损伤已是我国和全球的主要课题之一。

35.对于低视力的患儿应当测定。

36.创建全国无障碍县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视力残疾康复实施方案的重要任务之一。

37.青光眼的类型中,最为常见的是青光眼。

38.视力残疾包括盲和。

39.循证医学实践中证据的来源可以是原始的研究资料,也可以是经系统评价的研究资料。

40.参加临床试验的各医疗中心必须采用统一的随机、和盲法。

4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的资料显示,全世界未矫正屈光不正是导致盲和的第二位原因。

42.眼保健和防盲治盲资料的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信息的采集、整理和。

43.眼病流行学调查表明盲和低视力患者主要见于。

44.我国致盲的最常见原因是。

45.目前,葡萄膜和病变在我国已成为主要致残眼病。

46.比较公认的引发白内障的病因是。

47.大多数眼病会导致视觉器官的损伤和。

48.宏观经济学被称作就业理论或的理论。

49.社区眼视光服务具有广泛性和的特点。

50.眼保健和防盲治盲资料的数据采集来源包括各级公立和非公立医院的眼科、或眼科专科医院。

四、明词解释

1.统计量:

对样本中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依据观察值所得出的样本统计指标。

2.变异:

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两个患者或研究群体间都会存在差异,表现为各种生理测量值的参差不齐。

3.概率:

是指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度量,取值范围是0≤P≤1。

4.信息偏倚:

是指在收集资料阶段调查暴露史时,病例组和对照组所用的标准不一致或有缺陷,而导致两组结果不一。

5.队列研究:

比较一组具有危险因素的暴露组和另一组无这种危险因素的对照组在经过一定时间后某种特定疾病的发生情况。

6.系统误差:

在收集资料时,由于仪器的不准确、检查者掌握标准过高或过低等原因,致使观察结果出现方向一致性地偏离真值。

7.全距:

一组数据中最大和最小观察值之间的差值。

8.总体: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9.暴露:

是指曾经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

10.混杂偏倚:

是指研究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关系时,由于其他元素所产生的效应干扰研究因素,造成研究的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关联性的性质或强度改变。

11.误差:

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观测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12.几率:

13.选择偏倚:

是由于研究对象与研究总体的对象特征具有系统差别所产生的误差。

14.可靠性:

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15.极差:

16.参数:

通过统计量估计所得的总体平均数、总体标准差或总体率等总体指标成为参数。

17.偶然误差:

是指在收集资料时及时仪器准确、检查者掌握标准一致,但是由于偶然原因也可以使同一对象的多次检查结果完全不一致。

18.标准差;

用来表示资料的离散程度。

19.现场试验:

是以未患病的人作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方法。

20.病例对照研究:

由果及因的回顾性研究,是对临床基基础研究中形成的病因假设进行检验的方法。

21.样本: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称为样本。

22.随机测量误差:

23.临床试验:

研究对象是以患者为单位进行试验分组的试验方法。

24.社区试验:

是以人群作为整体进行试验观察,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进行考核或评价。

25.抽样误差:

由于总体中每个个体间存在差异,使得抽样研究中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间,样本均数与样本均数之间存在差异。

五、简答题

1.简述疾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形式。

(1)散发;

(2)流行;

(3)大流行;

(4)爆发;

(5)地方性;

(6)输入性。

2.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提出检验假设;

(2)确定检验水平;

(3)选定检验方法和计算统计量;

(4)确定概率P值;

(5)判断结果。

3.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

(1)研究少见的暴露因素时效率不高;

(2)回顾性收集资料的可靠性较差;

(3)不能研究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时间顺序,难以确定暴露因素和疾病之间因果关系;

(4)选择病例组和对照时产生偏倚的几率很大;

(5)通常只限于研究一个暴露因素;

(6)不能得到有关疾病患病率、发病率和发病相对危险性的结果。

4.简述影响筛查试验可靠性的因素。

(1)试验本身或试验的条件有所变化;

(2)观察者的变异;

(3)受检者自身生物学差异。

5.简述多中心临床测试的设计原则。

(1)随机对照试验;

(2)确定试验的对象;

(3)干预措施;

(4)观察指标。

6.简述疾病筛查能否实施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筛查的疾病应当是无明显症状的;

(2)这种疾病在人群中患病率比较高,是重要的卫生问题;

(3)这种疾病是可以明确诊断和进行治疗的。

7.简述统计工作的步骤。

(1)试验设计;

(2)收集资料;

(3)整理资料;

(3)分析资料。

8.简述循证医学的基本特征。

(1)最佳临床证据;

(2)临床经验;

(3)患者的具体情况。

9.简述现况调查设计样本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预期的患病率;

(2)对结果精确度的要求;

(3)评价的指标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10.简述卫生经济学中卫生服务成本的内容。

(1)直接成本;

(2)间接成本;

(3)无形成本;

(4)机会成本;

(5)边际成本。

11.简述可能导致AMD发病的因素。

(1)年龄;

(2)性别;

(3)遗传因素;

(4)生活方式与环境;

(5)眼部因素;

(6)全身因素

12.简述影响筛查试验实用性的因素。

(1)筛查试验的灵敏度;

(2)筛查疾病的患病率;

(3)多相筛查;

(4)筛查的频率;

(5)参与筛查和随诊的积极性。

13.简述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来源。

(1)准确的诊断性临床试验;

(2)安全有效的治疗、康复、预防措施研究;

(3)预后指标的强度研究。

14.简述循证医学的目的。

(1)解决临床问题;

(2)注重疾病预防;

(3)疾病的正确合理的治疗及应用确有疗效的措施;

(4)判断疾病预后和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5)合理地使用药物;

(6)促进卫生管理及决策科学化。

15.简述成本-效果分析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该研究的经济学评价角度;

(2)每项方案的成本种类;

(3)选择的主要测定结果和终点指标;

(4)除测量结果外,有无其他测定结果;

(5)测定结果的方法;

(6)进行敏感性分析需要测定的参数。

16.简述在统计学上,两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形式。

(1)人为的联系;

(2)间接的联系;

(3)因果关系。

17.简述影响筛查频率准确性的因素。

(1)每种疾病都有其自然病史;

(2)不同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是不同的;

(3)每个人发生疾病的危险性是不同的。

18.简述卫生经济学中产出测量的内容。

(1)效果;

(2)效益:

1)直接效益

2)间接效益

3)无形效益

(3)效用。

19.简述临床决策分析—决策树模型分析过程的步骤。

(1)明确决策问题,确定备选方案;

(2)作出决策的基本结构;

(3)明确各种结局可能出现的概率;

(4)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