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491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docx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docx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与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汇编

县长在县委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良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XX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可完成20.6亿元,同比增长10.2%;财政总收入完成2.31亿元,同比增长13.2%,绝对额增收2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78元,同比增长6.8%。

各项指标增长均衡,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重点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煤炭产业狠抓骨干矿井建设,**四个年产15万吨以上矿井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从今年后半年起将陆续建成投产,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冶铸产业坚持冶炼铸造同步推进,培塑**四个规模企业,初步搭起了新的产业链条;化工行业引进**化工,6个新产品试产运行,传统二硫化碳企业通过整合形成“四区三厂”3000吨产能,化工产业集聚效能初步显现;**水泥运行良好,一批新型煤矸石烧结砖项目建成试产,建材行业基本完成了升级改造。

与此同时,“两区”项目推进顺利,第一轮11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争取上级部门启动资金XX余万元,贷款贴息1100万元。

目前,1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7个项目一期工程投产,3个正在建设之中,累计完成投资10.72亿元,处于全省领先位置。

三是百村环境整治措施有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坚持把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以“三清两化一建”为目标,对142个农村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对上万户沼气用户进行跟踪服务,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善;继续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与市场的对接程度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组织各类农民培训3.8万人次,有效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1万人,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四是着力打造发展平台,县城建设成效显著。

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我们坚持不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磨河供水扩建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公路如期竣工通车,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基本完成,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高新高速公路奠基开工。

特别是县城建设空前高涨,在完善县城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实施了群众梦寐以求的城市“三供”,集中供水覆盖范围达到县城居民的80%,集中供热受益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集中供气基本具备输供气能力,同时,**南路城中村改造、**公园、**街景改造等一批城市重点工程也圆满完成,大大增强了县城的承载能力,提升了县城的品味。

五是生态文明建设势头良好,环境保护深入人心。

以生态旅游开发为主导的旅游经济持续升温,**四大景区建设日臻完善,**山庄被评为旅游四星级酒店,**村被评为第一批“**省十大旅游名村”,旅游业的带动力、影响力越来越明显。

以**山绿化、县城进出口绿化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不断拓展,以“蓝天碧水”工程、“环保专项行动”为重点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XX年,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突破300天,达到302天,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六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再上水平。

围绕“高中县城化、初中城镇化、小学寄宿化”战略目标,大力推进教育资源整合,**一中、**三中、**中学等一批教育重点工程投入使用,教学条件大为改善,被省政府授予“科教兴县先进县”。

大力实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县中医院病房楼、县妇幼院、县医院综合医技楼主体建设,10个乡镇卫生院和63%的村卫生所达到标准化建设,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全县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平安**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件实事全面完成,让群众共享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与此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扬老区人民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举全县之力支援汶川地震灾区,同心同德为北京奥运做出了应有贡献。

成绩来之不易,时艰凝聚合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开拓进取、狠抓落实的结果,更是在座各位恪尽职守、身先士卒、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县四大班子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县的党员干部一年来辛勤努力的工作,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XX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施全县“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面临困难最大,挑战最为严峻的一年。

刚刚结束的县委十届五次全会深刻分析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提出了XX年的工作思路,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三大战略,抢抓中央扩大内需和**“两区”开发的重要机遇,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社会建设,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安全发展、各项事业和谐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努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大好机遇,准确把握政策导向,主动出击,超前谋划,对口跟进,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力争在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上取得新进展,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势增长,拉动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不断强化“工业强县”理念,持之以恒地做好传统产业巩固、提高、升级文章,重点抓好煤炭骨干矿井的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抓好冶铸龙头企业建设,扩大化工优势产业规模,提升建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切实有效地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公共财政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建设投资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升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措施,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下大气力推进特色服务业发展,以生态旅游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景区开发和市场促销力度,努力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旅游区群众在旅游链条上的直接收益。

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引导扶持发展一批现代物流、科技网络、信息咨询、休闲度假等新型产业项目,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县城经济中的比重。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在水利、电力、交通、生态建设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新成果,有效破解水、电、路等方面存在的瓶颈制约;继续抓好县城“集中供水、供暖、供气”后续工程,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市政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县城的承载能力,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动摇,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着力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

要始终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切实加强矿山、道路、森林、危化行业、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和安全整治,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同志们,朋友们,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中心,始终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应对时艰,抢抓机遇,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和睦,万事如意!

县长在县委集体学习会讲话

以XX年1月10日召开的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为标志,拉开了“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的序幕。

为全面了解全市近四年“强工兴城”的巨大成就、基本经验,以及在全市所处的位置,今天我们召开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诚挚邀请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同志为大家作“强工兴城”专题辅导报告。

刚才,秘书长站在全市的高度,结合的实际,从全市近四年“强工兴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付诸艰苦卓绝的努力、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三个大方面,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辅导报告。

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内涵丰富、分析透彻,既有对全市近几年来“强工兴城”的经验总结,又有深入基层调研后的理性思考;既有理论上的深刻感悟,也有实践中的升华提炼,使我们了解了全市、清醒了头脑,更加坚定了“强工兴城,奋起赶超”的信心和决心。

秘书长的授课:

一是讲到了近四年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二是通过发展成就分析了近四年来破解难题、攻坚克难的方法与路径。

钟书记到任职时的见面会上讲了四句话,即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操作决定成败、共识才能共为,这四年来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三是对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满着希望,充满着憧憬,充满着潜力。

我们听后,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受益匪浅。

下面,我结合对报告精神的学习理解,谈四个方面的意思:

一、成绩来之不易

应该说,近三年来,我们跟着市里干、学着市里干,以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召开为标志,拉开了“强工兴城”的序幕。

刚才,秘书长的授课对我们近三年的实践和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点评,正如市委主要领导所说的:

近几年的发展是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几年,我们的城区和园区的框架迅速拉大,城区建成面积由6.9平方公里拓展到20平方公里,园区面积由1.5平方公里拓展到8.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三年政府投入30个亿,总投入完成了100个亿;工业园区项目由30个增加到139个;财政收入实现了“三年翻番”,由XX年的5.5亿元增长到10.6亿元;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也实现了100个亿。

在全市XX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评中,我县荣获全市综合二等奖,九个单项奖我们得了七个,成为全市获得奖项最多的县(市、区)之一,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今年7月16日至18日,全市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在我县隆重召开,是近几年来全市在召开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会议。

钟书记用四个方面、殷市长用“五个好”总结了我县的发展经验和做法,对我们是莫大的鼓舞和极大的鞭策。

二、发展任重道远

成绩的确来之不易,但对照全市的情况来看,我们面临的压力和差距是巨大的,我们的发展还任重道远。

我们这次请熊秘书长来授课,一是让我们全县的同志了解全市的发展情况,二是清醒地认识我们所处的位置、所面临的压力,三是坚定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从目前情况而言,尤其是工业发展上我们压力巨大。

刚才,熊秘书长讲到,有很多50至100亿的大项目,我们大项目少;开发区、、瑞昌、、武宁都有特色产业,我们产业还没有集聚,没有形成块状经济;从总量上来看,钟书记在全市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说“区直逼、直逼瑞昌、直逼区”,这对我们的触动非常大。

我们一直提出“综合实力位列全市第一方阵,人民群众总体过上小康生活”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财政收入XX年在全市率先过了5个亿,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项目实现的税收和效益下滑,加之我们是“一枝独秀”,减收2个多亿,而其他产业、其他企业又无法支撑,XX年我们的财政收入只净增XX万,XX年净增3000万,实现5.5亿元,到XX年我们才实现7.5亿元,三年时间我们财政收入总量由全市第一位下降到第五位;XX年区的财政收入只有2.7亿元,去年实现了11个亿,我们只有10.6个亿,净超我们4000万元。

我们的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虽然实现了100个亿,但整个工业指标,在全市排第8、第9、第10位,离第一方阵仍有很大差距。

从目前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来看,去年全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而我县42.5%,比全国平均水平少7.5个百点,比全省低了5个百分点;全省工业化率为48.4%,全市49.2%,我县是37.4%,比全省少11个百分点,比全市少11.8个百分点。

这些就是我们目前的差距。

所以说我们的发展是恢复性发展、变化是恢复性变化、增长是恢复性增长,同我们既定的目标和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去年7月23日召开的县十六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了未来五年的目标,一是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20亿元,而开发区的目标是60亿、是50亿、30亿、区是30亿、是25亿,由此看来我们第一方阵的目标难以保持;二是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45%以上,力争达到500亿元,而开发区、等县(市、区)提出要过千亿元,我们只有他们的一半;三是规模企业达到300家以上,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的企业5户、超过10亿元的10户、超过5亿元的10户。

四是力争园区面积拓展到15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5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利税80亿元。

五是城市建设力争投入50亿元,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50个,将县城建成面积达30平方公里、人口达30万的环境优美、商贸活跃、宜居宜业的生态园林城市。

六是农业产业化力争全县投产桑园达到10万亩,年产茧20万担;优质高产茶园10万亩,年产茶1万吨;年饲养生猪120万头、山羊50万头;打造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创建国家级品牌2个、省级品牌10个。

实现这些目标,我们仅剩四年时间。

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清醒、坚定、奋进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

全市的发展水平,全市的发展态势,全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刮目相看。

当然,我们这几年的发展,也是外界关注、各方认可,但这个时候不是我们能松懈的时候,也不是我们有骄傲资本的时候,更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等一等的思想。

三、信心务必坚定

㈠保持好当前来之不易的好局面。

贯彻落实市委钟书记提出的“坚持好思路,保持好势头,珍惜好机遇,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

我们这几年所取得的成绩,我们自己总结:

一是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重点。

二是班子精诚团结,合力共为。

这几年我们从违章建筑的综合整治、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月、教育改革与发展、矿业秩序整顿、安置8年拆而未安的拆迁户、非法营运专项整治、林业秩序整顿、连续两年抗洪救灾等方面,破解了难题,经受了考验。

三是直面矛盾、敢于担当。

四是我们有一支敢于操作、能打硬仗、乐于奉献的干部队伍,涌现出7天没回家、半年没有穿过一次皮鞋、父亲去世只请半天假、儿子出生半年没见面等一批特别优秀的干部。

这就是我们最根本的优势。

㈡切实增强赶超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赶超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我们仍然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稍一松劲、稍一松懈,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被兄弟县市咄咄逼人的态势所超越。

㈢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不动摇。

就是要继续坚持把“强工兴城”的发展战略向前推进。

应该说,我们在“强工兴城”中有三条是值得总结的。

1.有条件。

的国土面积全省最大、占全市的四分之一,人口全省第六、占全市的六分之一,但我们的经济总量所占的份额相差甚远,加之我们的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低,所以我们发展的潜力和空间相对较大。

最近我到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去招商引资,我在推介时说有这么几个优势:

①区位优越的优势。

我们处在三省九县的中心,最近李克强副总理在湖北视察调研时提出打造以中部湖南、湖北、三省为核心的“中三角”的概念,我的理解是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水平到了一定层次,目前关键是要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这个时候中国发展的重点往何处走高层领导就会考虑这个问题。

因为“中三角”的核心区域承东启西,必将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重点区域。

今年上半年岳阳、咸宁、又签订了一个“小三角”合作协议;前不久,通城县的书记、县长分别率党政考察团到、平江签订了“金三角”合作协议,这对我们的发展是一个利好消息。

②交通便捷的优势。

年底之前,以为中心的“三纵三横”的高速公路即将联网,南北向的有福银高速、大广高速、京珠高速,东西向的有杭瑞高速、永武高速,目前我们想从至平江修一条高速,省里已经立项,正在积极争取国家立项;同时还有昌铜高速、昌浏高速。

昨天我们与凤凰集团成功签订了总投资20亿元的良塘新区商业综合体项目。

林福来老总XX年就想来投资,合同签了但决策层通不过,因为太偏远、交通不便。

这次林总来是一路高速,特别是看到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更是信心倍增,在来的路上有股东建议把五星级酒店降至四星级,可节约投资4000多万,目前林总决定必须做五星级,而且要把上海的合作伙伴希尔顿落户。

③成本的优势。

④环境的优势。

⑤资源的优势。

⑥人力的优势。

现在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很好,我们有83万人口,36个乡镇,远离大中城市,在历史上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消费习惯,人真正把县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而永修县、县、德安县无法做到,因为它们离、南昌太近,医院、商业都不可能做大。

同时,我们周边九县有400多万人口,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迅速崛起,通过交通条件的改善,就能把周边县的人吸引到来;如果到处破破烂烂,人都说不好,你说别人还会来吗?

农村的人还会想到县城来居住、来就业吗?

所以,我们要加快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从而搞活城市商贸,聚集城市人气。

2.有基础。

基础来源于我们同市里学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

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崛起,靠的是国家的政策。

改革开放之初,它们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时,土地资源不受约束,既没有卫片检查,也没有专项整治,要多少国家就给多少,而且可以先用后批;要资金从银行贷款,出现呆账银行上市时全部剥离。

加之区位条件好,靠近香港、台湾,大量的台资、港资进入内地,所以珠三角、长三角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刚才,秘书长讲到一个地方的发展有三个条件,即土地、资金、争取国家重大项目,离开这三点一切都是空谈。

这几年这所以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解决了船和桥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欠发达地区要发展靠什么?

我们正在走一条以适度超前的城市建设带动相对滞后的工业发展,由城市建设积累的资金支持工业发展。

城市建设原来是把土地一征、房子一拆就卖地,地价只有15万/亩、25万/亩、35万/亩,项目越做越少,越做越小,做着做着就熄了火,那还有更多的钱去发展工业。

我说,我们的城市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

XX年以前,以土地换基础设施,这样造成了三个问题,政府的成本太高,土地升值部分和建设基础设施的利润部分都给了投资商;规划难监管;质量难到位。

别人垫资修路,下浮的比例政府控制不了,贷款来搞基础设施。

而现在我们坚持先做环境后卖地,变卖地筹资为储地融资,把土地资源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

所以说钟书记对最大贡献就是把全市干部的观念转变了,发展氛围形成了,找到了一条经营城市的路径。

这条路我们是走得非常成功的,XX年全县土地出让平均价为63万/亩,去年涨到178万/亩,一亩净增100万,这就是转变观念带来的财富。

近三年,我们向上级争取各类土地指标1.5万亩,土地出让收益达到19.63亿元。

为什么我们能做这么多事,城市建设“完善老城区、提升南城区、决战良塘区”投入10多个亿;3条出境主干道,总投资14个亿元,市里支持9个亿,我们自筹了5个多亿;工业园投入9个多亿;两年洪灾的灾后重建投入1个多亿;良塘核心区的征地拆迁全部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老板才会有信心来投资。

良塘商业综合体项目包括包括4万平方米写字楼、5万平方米的五星级酒店、14万平方米的商业购物体,我们打造三省九县边贸中心就靠这样的大项目来支撑。

我们目前在银行融资8个多亿,良塘还有XX多亩净地,按100万元/亩计算,就是20多个亿,但有人会担心卖不掉。

大家想想,做这样的大型商业的土地都在100万/亩,搞单纯的房地产开发没有150万/亩是绝不会放地的。

我们要赶上全国的平均水平,实现50%的城镇化率,发展空间还很大。

因此,我们要迅速拉大城市框架,形成“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的“大”框架。

我们提出良塘新区“一年打基础、三年成规模、五年基本建成”的目标,目前已经走了三步:

路网;学校、车站、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五大专业市场的建设。

下步就是五个市场要尽快繁荣,要布项目、强功能、优环境、聚人气,带来就业1万人,聚集人口4万人;第五步就是商业综合体、几家银行、房地产项目的跟进,五年内可以把良塘新区建成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中心。

市里提出要建成3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按照这个要求,就要把黄田里和竹坪、征村部分村组纳入进来,以良塘新区为中心,以修河、山口河为景观带,以老城区、南城区、东城区、黄田里、竹坪征村两乡部分村组为重点,着力构建“一心、两河、六组团”的“大”发展格局。

主要一是便于明确各组团之间的功能定位,用快捷的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连接起来。

黄田里建成高档住宅区;竹坪建成交通枢纽,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征村建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南城区为行政办公、教育、一般的商业;老城区主要是居住。

框架形成之后,不管谁来当主要领导都要按照这个思路来做,避免城市建设东一块、西一块,没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是便于城区交通组织,姜家渡大桥只是一条二级公路,如果几个市场全部繁荣起来了,良塘的交通会水泄不通,所以必须启动秋湖里大桥、南圳大桥建设。

有利于储备土地,增强发展后劲,特别是凸显良塘“核心”地位,促使良塘土地升值。

三是便于土石方的开挖和回填。

所以框架拉开了,按照不同的功能布项目,我们的城市会越做越大、越建越好、越建越快,步入良性循环,这就是我们赶超发展的基础。

3.有机遇。

龙永图说中国的城市化还要搞40-60年。

我们外出务工人员有20多万,农村还有富余的劳动力。

解决“三农”问题,要跳出“三农”抓“三农”,要致富农民就是要减少农民,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目前,在温州务工和创业的有10万人,其中搞卫浴的138家,搞锁业的100多人,两项可安排就业1万人,潜力和希望就在这里。

加之他们目前在外地发展的空间受限,土地成本高,还经常限电,不能正常生产,都有回家创业的强烈愿望。

现在关键看我们如何去引导他们。

我们发展工业,除矿业、农副产业精深加工、()工业园之外,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些在外打拼多年,积累了一定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的成功创业人士,把他们引回来,形成产业集聚和块状经济,的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就会迅速提高。

所以说,我们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有条件、有基础、有机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