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5032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5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沂市地理中考题Word文档格式.docx

B.

点评:

本题考查地球是球体的实例,牢记即可.

 

2.(2分)本次月食发生时,地球运行在图乙中所示的(  )

 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

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本次月食发生时(2014年10月8日晚)位于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与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在图乙中所示的③段.

C.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属基础题.

(2015•临沂)2015年4月25日14时,位于喜马拉雅山区的尼泊尔(28.2°

N,84.7°

E)发生8.1级地震,强震使交通受阻,珠峰登山队员出现死亡,并被迫撤离.结合图片,完成3﹣4题.

3.(2分)关于此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在亚欧板块内部

 B.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内部

 D.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尼泊尔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

4.(2分)地震能诱发许多次生灾害,本次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

①雪崩②滑坡③暴雨④台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

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

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

震后流行瘟疫;

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由于地震诱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

流等地质灾害属于次生地质灾害.

次生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如地震引起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尼泊尔4月处于旱季,不会发生暴雨、台风灾害.

A.

本题考查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理解,为基础题.

(2015•临沂)2015年5月8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并于当地时间9日上午10时出席观看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阅兵式.结合如图,完成5﹣7题.

5.(2分)有关俄罗斯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

 C.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

 D.主要位于北寒带

俄罗斯的领土跨越欧亚两洲.

俄罗斯领土170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其工业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俄罗斯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故A错误;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属于欧洲国家,故B正确;

俄罗斯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故C错误;

俄罗斯主要位于北温带,故D错误.

本题考查俄罗斯的地形、位置等,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6.(2分)俄罗斯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本着因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图中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有(  )

 A.煤炭、钢铁B.服装、电力

 C.电子信息、玩具D.新能源、新材料

俄罗斯主要工业区和工业部分及其分布.

俄罗斯是重要的工业大国,能源、钢铁、机械、化学、航空航天等部门地位突出.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莫斯科工业区是俄罗斯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圣彼得堡是重要的重工业中心.在乌拉尔一带,建有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的乌拉尔工业区.在西伯利亚地区,则以石油、机械、森林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主要燃料基地有西西伯利亚(秋明)油田、伏尔加﹣乌拉尔油气田、库兹巴斯煤田.

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能源、冶金、机械、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部门占据突出地位.其中,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有:

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等.根据题意.

本题考查了俄罗斯的工业分布情况,属基础题.

7.(2分)5月9日,莫斯科和临沂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莫斯科晴转多云B.莫斯科多云转阴

 C.临沂多云转阴D.临沂晴转多云

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

根据常用的天气符号作出判断即可.

由图可知,莫斯科的天气状况晴,临沂的天气状况是多云转阴.

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天气符号与天气图,此题比较简单,只要牢记这些符号就会迎刃而解.

(2015•临沂)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完成8﹣9题.

8.(2分)甲农业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温较高②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③城市和人口密集④多高原山地,降水稀少.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美国主要农产品和农业带的分布.

美国的农业非常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专门化.

读图知,甲是美国的乳畜带,该地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

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故选项D符合题意.

D.

本题考查美国乳畜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9.(2分)乙、丙两农业带分别是(  )

 A.玉米带、混合农业带B.小麦区、玉米带

 C.棉花带、玉米带D.小麦区、棉花带

(1)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都相当高,玉米、小麦、大豆、棉花、肉类产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由于农业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经常面临农产品过剩等问题.

(2)美国每个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重点发展一种和几种农产品的专门化生产,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带,这充分体现了美国农业的地区专业化特点.

美国每个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重点发展一种和几种农产品的专门化生产,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带.读图可知,图中乙是位于中央平原北部和中部的小麦区,丙是位于中央平原的玉米带.根据题意.

本题考查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属于基础题目.

(2015•临沂)读“巴西略图”,完成10﹣11题.

10.(2分)巴西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亚马孙平原地区B.巴西高原上

 C.河流沿岸D.东南沿海地区

巴西的人口分布和城市.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和中部,东临大西洋,海岸线长7400多千米.面积851.5万千米2,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一半.

巴西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北部亚马孙平原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人烟稀少.南部巴西高原人口密度多在100人/km2以下.人口分布具有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巴西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其中,以东南部人口最为稠密.

考查巴西的人口分布,要理解记忆.

11.(2分)亚马孙河流分别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该热带雨林因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其开发与保护一直备受世界关注,该雨林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有(  )

①提供大量木材,增加收入②调节全球气候③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④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分别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亚马孙热带雨林,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消减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此题主要考查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

(2015•临沂)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图1)和“澳大利亚牧羊带图”(图2),完成12﹣13题.

12.(2分)据图可知,影响澳大利亚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C.地形D.纬度

澳大利亚的中部被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图中所示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多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地区.

图中所示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多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地区,所以影响澳大利亚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13.(2分)下列图片中的动物属澳大利亚特有的是(  )

 A.

B.

D.

澳大利亚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又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绵羊,B图所示的是袋鼠,C图所示的是企鹅,D图所示的是北极熊,其中袋鼠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动物,读图解答即可.

(2015•临沂)读“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图”,完成14﹣15题.

14.(2分)图中i、ii、iii、iv四个半球分别是(  )

 A.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D.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和160°

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

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

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读图可得,图中i、ii、iii、iv四个半球分别是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其中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读图解答即可.

15.(2分)图中经线①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经线是(  )

 A.20°

EB.160°

WC.20°

WD.160°

E

东西半球以20°

E经线为界,即20°

W向东到160°

E之间为东半球,160°

E向东到20°

W之间为西半球.

读图可得,图中的①是20°

W经线,该经线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

本题考查半球的分界线,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015•临沂)读“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2分)我国大型水电的分布特点是(  )

 A.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一阶梯上

 B.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二阶梯上

 C.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三阶梯上

 D.主要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地带

水能资源.

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中国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大型水电的分布在阶梯交界地带.

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要理解记忆.

17.(2分)大型水电站在图示地区集中分布的原因(  )

 A.河流落差大,水流急B.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C.经济发达,用电量大D.地形平坦,利于电站建设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我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等.

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我国大型水电站大都分布在阶梯与阶梯交界处,如三峡位于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界处.

本题考查我国水电站的分布,理解解答即可.

(2015•临沂)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8﹣19题.

18.(2分)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特点是(  )

 A.普遍高温B.普遍低温

 C.西高东低,气温差异大D.南高北低,气温差异大

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我国冬季(1月)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考查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19.(2分)影响我国一月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

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1月),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气温低.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

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

考查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要理解记忆.

(2015•临沂)读“中国主要畜牧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完成20﹣21题.

20.(2分)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纬度的差异B.东西温带的差异

 C.东西干湿的差异D.南北干湿的差异

影响农业的因素.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为旱作区,以南为水田区.我国四大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四大牧区受降水的影响,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

我国农业生产呈“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条件;

东西干湿的差异,是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根据题意.

本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21.(2分)东部地区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B.人工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

 C.沿海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D.南方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旱作农业区

我国农业的发展.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降水较多,故A正确;

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东北林区,故B错误;

我国的沿海地区海水渔业发达,淡水鱼业发达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故C错误;

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是水田,故D错误.

本题考查我国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的分布,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2015•临沂)读“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图”,完成22﹣23题.

22.(2分)图中阴影部分A省区的简称、B省区的行政中心分别是(  )

 A.黔、南昌B.赣、长沙C.湘、贵阳D.黔、长沙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读图可得,A是贵州省,B是湖南省.

贵州省的简称是贵或黔,行政中心是贵阳,湖南省的简称是湘,行政中心是长沙.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简称、行政中心及位置,读图解答即可.

23.(2分)暑假期间小明乘高铁从上海到昆明旅游,沿途看不到的景观是(  )

 A.成片的稻田B.漫山遍野的茶园

 C.小桥流水村落D.荒漠、戈壁、草原

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

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

读图可知,沪昆高铁途径我国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有成片稻田、遍野的茶园、小桥流水村落.大漠与戈壁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特色.

本题考查了沪昆高铁及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属基础题.

(2015•临沂)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于11月在北京举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4﹣25题.

24.(2分)材料体现了北京的一项重要职能是(  )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国际交往中心D.交通中心

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

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北京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

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于11月在北京举行,是北京国际交往中心职能的体现.

本题主要考查北京市的城市职能,要理解记忆.

25.(2分)基于北京城市的主要职能,适合在北京城区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煤炭工业B.高新技术产业C.化学工业D.钢铁工业

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目前,北京积极发展新型产业部门,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汇集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

本题主要考查北京市的城市职能及经济发展状况,要理解记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

26.(2015•临沂)(9分)临沂某中学八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在“五一”期间对A山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A山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B两山顶标有数字440(米)、480(米),这两个数字指的是      (海拔或相对高度).

(2)登山路线规划有①、②两条,为安全起见,兴趣小组选择了①路线,请解释理由.      .

(3)兴趣小组测量出甲村到登山路线①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千米.

(4)登上A山山顶后,兴趣小组发现B山在他们的      方向.

(5)兴趣小组在考察中发现该区域农业部门的布局非常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原则,那么甲村周围和山上的农业部门分别是什么?

(6)兴趣小组考察发现,甲村为图示区域最大的聚落.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1)读图可得: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B两山顶标有数字440(米)、480(米),这两个数字指的是海拔;

(2)选择了①路线,理由是此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甲村到登山路线①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根据比例尺计算得出,则实地距离是2千米.

(4)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方,在这幅图中,兴趣小组发现B山在A山的西南方向.

(5)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甲村周围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应该大力发展种植业.山上适合发展林业;

(6)甲村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靠近水源,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故答案为:

(1)海拔;

(2)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2;

(4)西南;

(5)种植业、林业;

(6)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靠近水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27.(2015•临沂)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_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缓解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图1)、“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和“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状况比较图”(图3).

(1)图中所示的铁路线是      .

(2)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生产生活用水现状等方面,谈一谈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3)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