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5085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围堤造田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3交通利用现有的隔堤道路2.4通讯本工程与外界可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进行联系。

陆域基地与作业船舶以及作业船舶之间的通讯联系采用移动电话和VHF高频电话实现话务通讯。

第3章工程进度计划安排与措施3.1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3.1.1编制依据1、施工招标文件;

2、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目标;

3、现场实地考察掌握的有关资料;

4、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5、拟投入本合同的资源情况及实际施工能力;

6、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发的有关现行技术标准和规范。

3.1.2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控制工期,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进度,确保总工期按时或提前完成;

2、合理安排开挖与填筑的施工强度,并与施工方法相协调,对不可预见的因素留有充分的回旋余地,在施工中力求实现均衡生产、文明施工。

3.2施工总进度计划总工期270日历天,拟于2012年4月18日正式开工,2013年1月18日全部完工,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

开工日期2012年4月18日正式开工;

第一节点至2012年5月8日完成1660m编织袋吹填充填土。

第二节点至2012年5月25日完成东沙大道路基吹填及恒力所用的300亩;

第三节点2012年7月30日完成分隔堤编织袋充填土。

第四节点2012年12月30日完成吹填Ⅰ区吹填土方。

第五节点2013年1月10日完成吹填区内降水沟渠开挖。

第六节点2013年1月10日完成配套水系河道开挖;

第七节点2013年1月15日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3.3施工进度保证措施3.3.1加强组织管理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本工程,工地项目经理部直接受公司领导,以做到政令畅通,技术和施工工艺有保障,人、财、物、设备优先投入,切实解决现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做到施工进度和质量使业主满意。

3.3.2加强计划管理根据本工程施工所在区域自然条件,我们已制定了一套总体施工计划,在开工同时编制详细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批准,同时,我们将根据业主对本工程管理的要求及时调整本工程施工计划,动态管理。

根据总体施工计划,制定每月、每周以及每天的具体施工进度计划,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工段、各施工船舶,将施工任务落实到每一个施工员、每一个施工点、每一个作业面,确保本工程施工按计划进行。

3.3.3加强设备投入,提高设备完好率为确保本工程施工,我们将根据本工程自身特点配备足够的船机、设备,投入充足的吹填砂、水利开挖、土方运输船和吊安等施工设备,包括二艘大、中型绞吸挖泥船、GPS定位仪等设备,各工序的施工能力均有一定的富裕量。

同时做好施工设备的管、用、养、修,确保施工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施工状态。

现场设备部门经常组织工人利用施工间歇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养护、扩大自修,组织工人进行技术比武,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配备数量充足的易损件、关键配件,确保施工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施工状态。

我公司另有1000m3/h和其它型号的绞吸船,万一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挖泥船因故障不能继续施工或施工进度滞后,将及时安排其它绞吸船替换。

3.3.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是工程施工的主战场,工序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决定了工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合理地组织各段各工序的施工是保证工程总体进度的关键。

为此,我们将合理安排好施工工作面和施工流水节拍,既保证施工进度,同时又抓好施工质量。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部每日施工安排对本工序施工做出具体部署,落实所需材料。

施工中加强巡视检查,施工进度、质量一起抓,当进度与质量发生矛盾时,以质量为第一位,出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立即向项目部汇报。

现场安全员在日常施工中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检查,做到生产不忘安全。

3.4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表见表。

第4章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4.1施工优势条件分析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的具体特点,我公司对本标段工程的施工具有如下有利条件1、熟悉本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熟悉本工程所在地的社会情况2、我公司是通州区本地企业,对本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周边环境及社会情况比较熟悉。

同时在很多年当地工程的建设中,我公司与有关部门已经建立了比较直接的联系,便于处理外部关系,有利于减少工程外部环境对施工的影响,使工程顺利施工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我公司与本工程有关的海事、环保、海洋、渔业、边防、公安、消防等部门建立了的业务联系,有助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施工经验丰富、设备齐全、创新能力强我公司是国家特级施工资质企业(水利水电施工二级),拥有较强的技术力量、适应本工程的专业设备力量和众多的施工经验丰富的管理、技术、施工人员,能为本工程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4、通过众多类似工程的施工,我公司在充灌砂袋和大型陆域吹填施工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

不但拥有“新海豹”等大型施工船舶及施工设备,同时也有“航绞1008”等中型专用设备,均可适应无遮蔽条件下的近海施工工况,且具有一定的抗风浪能力,较适合本地区水域施工。

我公司有一批专业的具有丰富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可确保工程及时、优质施工。

我公司将组织优秀的管理人员,发扬“团结、勤奋、严格、开拓”的精神和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本工程项目施工任务。

5、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多年以来,我公司在上海、珠海、安徽及本地施工了较多的类似工程,积累了可用于本工程的丰富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

特别是在2011年成功的完成了通州区海洋滩涂围垦工程(北区)垦区吹填土工程,受到了通州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4.2本工程特点及应对措施4.2.1本工程的特点1、吹填船舶的进点难度较大。

2、围区面积大。

3、吹填管线较长。

4.2.2应对措施根据本标段工程的特点,我们应对措施如下针对吹填量大,施工强度高及取砂区狭小等特点,我们将为本工程投入目前较先进的大型绞吸挖泥船“华源003”号。

该船抗风浪能力强,有利于提高作业时间,同时该船施工效率高,能确保施工进度,此外可减少取砂区船舶数量,减少互相干扰。

4.3施工总体流程根据本工程情况,我们在施工安排上首先进行排水河道的开挖及编制袋充填土格埂施工,同时要根据排水要求设置相应的排水管道,待排水河道形成,马上开始吹填土的施工。

排水河道的施工流程测量放线围堰施工排水管道布设河道开挖。

在围堤施工的同时进行管线(沉江管和浮管)的布设,为吹填创造条件,管架头开始布设在吹填Ⅰ区的东南角附近。

吹填总体施工顺序为由南向北,吹泥管出水口为南北方向,这样既有利于分块形成陆域,又有利于减少流失,同时减小对围堤的影响。

4.4施工技术方案4.4.1施工准备为满足本工程施工要求,在合同签订后即着手准备本工程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组织管理体系的准备、技术准备、设备准备、物资准备等。

1、施工组织管理体系的准备我们将选派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历、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该工程的项目经理,同时组合有该地区施工经历,施工经验较丰富的管理、技术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设立项目管理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建立严密的施工管理体系。

项目部目前已经成立,主要人员已经到位。

2、技术准备组织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和掌握现场施工条件,参加设计技术交底,进一步明确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并向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技术、标准交底,及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施控制措施,做好各工序技术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

3、设备和物资准备本工程的实施必须具有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发电机组、袋装砂充灌设备、运输车辆等设备,目前,拟投入的主要施工设备“华源003”,“航绞1008”正从其它工程中撤离,进厂检修,以保证投入的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满足施工强度要求。

在开工准备阶段,做好相关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完好,并及时调遣就位。

4.4.2施工测量1、施工测量控制该工程的测量分为东沙大道等路基的平面坐标、高程测量,排水河道及降水沟渠的坐标、高程测量及吹填区域的高程控制测量。

(1)平面及高程控制1)平面控制a测量方法。

由于本项目工程量大、工期紧,为确保施工测量的精度与速度,平面控制测量拟采用测量精度较高、速度较快、技术较为先进的RTK-DGPS测量方式进行。

根据业主提供的两个以上的高等级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布设GPS控制网。

整个过程严格执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GPSC级网的技术要求。

b施工控制点布设。

控制点的点位应满足施工测量和沉降监测需要,并与相邻控制点通视。

所有控制点均应牢固布设,并有明显标识。

施工控制点的埋设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c控制点(施工控制网起算点)的验证。

对业主提供的高等级的两个以上的平面控制点及两个以上的高程控制点进行实地验证,以确定控制点的适用性,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d平面控制测量。

利用双频GPS接收机按同步静态观测方式进行(同步观测时间大于45min),GPS观测数据处理采用德国Geogenius基线解算及网平差软件进行。

WGS-84坐标系至北京1954坐标系之间的转换采用专用的坐标转换软件求取两坐标系间的七参数。

2高程控制高程控制测量。

使用莱卡公司生产的高精度数子水准仪DNA03型按水准测量方式进行,测量及平差过程严格按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

(5)GPS基准站建立a基准站站点的选择。

基准站点选择在卫星遮挡最小、远离高压线、磁场较小、高度较高并能使信号覆盖整个施工区的固定区域。

b基准站建立。

在要设立基准站的点上造埋1.2m三角钢标架,将DSNPSK型双频GPS架设在三角钢标架上固定,采用静态基线法精确测定其WGS-84坐标及大地高。

并将其坐标值输入GPS主机中进行实时差分传送。

c定位精度的校验。

为检验GPS基准站坐标及坐标转换参数的正确度,使用背包式双频GPS移动台将GPS天线精确架设于业主提供并经验证的控制点上,在RTK-DGPS工作方式下实时测定已知控制点的三维坐标。

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及GPS基准站建站结果以书面报告形式及时上报工程监理部,经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6测量仪器的检定施工前均按规范要求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自检,在工程开工后,向监理工程师及时提交在工程中使用的所有测量仪器检定报告。

为了防止错误和检测仪器精度,所有GPS接收机应在监理现场监督下在已知点上进行比对测试,经校核无误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比对测试报告。

2、施工测量施工测量包括路基施工测量和围区吹填测量两部分。

(1)路基施工测量路基测量分为路基的坐标轴线控制及每层路基的高程控制。

1)平面放样测量本工程的施工放样采用法国DSNP6502双频GPS背包进行,在RTK工作模式下进行。

在每次放样之前必须将进行GPS比对,确认无误后可实施放样。

放样点设置明显标志。

放样成果以书面形式报监理工程师签认。

2)施工高程测量围堤施工标高的控制主要分为前期控制和后期控制两方面。

前期控制为粗控过程,主要针对袋装砂的标高控制。

因该施工阶段处于水域中,未与陆基贯通,不能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高程传递,故使用RTK-DGPS方式进行测量。

后期控制为精控过程,主要是针对吹填区域施工标高的控制。

3)路基稳定性观测在路基吹填土稳定性观测中主要对路基编制袋充填土断面进行沉降观测。

a观测方法采用水准测量的方式,遵照交通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b断面及测点布设根据本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要求,拟布设三个观测断面,分别在东侧侧堤6000处、西侧堤与北侧堤相交的圆弧处处及北侧堤处布置分层沉降管和地面沉降板进行沉降观测。

拟在每个观测断面的堤顶、外坡平台、内坡平台及镇压平台处分别设1个沉降观测点。

分层沉降管和地面沉降板在吹填前安放在软件排上,地面沉降板及各测管随吹填及棱体的加高加高。

2围区吹填施工测量1)吹填标高杆的布设。

为有效控制吹填施工的平整度,将根据施工进度,在吹泥管排出口附近布设标高杆。

使用GPS进行高程测量。

吹填控制标高在标高杆上用红漆标注。

2)吹填区沉降观测。

每700700m2布置一个地面沉降板的要求进行。

3吹填区的沉降板观测。

利用莱卡公司生产的高精度全站仪(1″级)按三角高程测量的方式进行。

3、施工监测施工监测主要包括三部份施工控制点的复测、路基吹填监测及堤外滩地水深测量。

(1)施工控制点的复测控制点的复测包括高程复测及坐标复测。

1)高程复测使用C32水准仪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对各施工控制点的高程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上报监理,对于个别控制点高程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并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复意见对个别控制点进行高程调整。

2)坐标复测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按要求定期对各控制点的坐标进行复测。

坐标复测采用GPS静态观测或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

对于个别控制点坐标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并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复意见对个别控制点进行高程调整。

必要时予以重新造埋并联测。

3)控制点的复测周期复测时间的长短或复测的频率(即观测周期)取决于变形发展的速度与变形量的测量精度,只有当两次观测期间沉降量大于2倍的测量中误差时,才认为高程控制点存在沉降,否则只认为是测量误差。

复测周期参照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确定,或按下式进行计算确⊿t4m/v式中⊿t为复测周期;

m为最弱点的测量中误差;

v⊿x/⊿t1为变形速率(⊿x为第一与第二次之间的变化量,⊿t1为第一与第二次之间的时间间隔)。

5、施工测量主要仪器设备配备施工测量主要仪器设备配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DSNP6502SK双频GPS套1GPS基准站2DSNP6502MK双频GPS套2GPS移动台3莱卡DNA03电子水准仪套14C32自动安平水准仪套15铟钢尺把263M水准尺把27LeicaTC1800全站仪套11″级,12ppm*D4.4.3编织袋充填土施工1、编织袋充填土体施工编织袋充填土施工是本工程的主要分项工程,其施工质量和进度是工程的关键。

(1)施工准备专业测量人员现场测量放样,标识出每层编织袋边线,加工好的充砂袋通过人工运至现场。

(2)铺设和充灌本工程中编织袋充填土施工应错缝堆叠,阶梯式推进。

(3)吹填土堤芯每层两侧编织袋施工完毕后即开始路基中心沙土填芯施工,待填芯土完全固结完毕后开始下一层编制袋充填土的施工。

(3)编织袋充填土施工工艺流程袋装砂施工工艺流程见图测量放样袋体铺设取砂灌袋堤芯吹填砂下一层袋体施工(4)袋体制作与保存1)袋体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土工织物袋可根据填筑尺寸在厂家在车间加工成型。

采用工业缝纫机缝制,缝制先应采用尼龙线,强度不得小于230N;

土工织物袋缝合宜采用“包缝”或“丁缝”;

沙袋布设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

袋的缝制做到叠接到位,线脚顺直,均匀牢固。

2)土工织物袋充填口布置在袋体表面,充填口数量应充填料粒径和充填能力确定,一般按每1620m2布置一个为宜;

充填管袋做到随铺随充,且采用阶梯式推进。

3)土工织物袋在运输、储存和施工过程中,均不能长期暴露在太阳光下,以免老化变脆、强度降低。

特是在施工中,上一层袋体不能及时充填覆盖,坡面未及时相应铺护时,应及时覆盖和保护。

(5)模袋的铺设与定位1)织物袋充填沉放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

直接铺放的土工织物袋,应将基层可能有损织物的凸出物、杂物清除。

2)土工织物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土工织物袋应垂直与围堰轴线铺设,上、下袋体应错缝铺设;

同层相邻袋体接缝处土工织物袋铺设时应预留收缩量,确保充填后两袋相互挤紧,袋体不得有贯通缝隙,如有应做相应处理;

水下铺设应设定位桩。

3)模袋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施工或认为破坏,一旦发现模袋被破坏,应立即报告发包人和监理人并按照监理人的指示更换破损部分或进行补强。

(6)模袋连接与街头处理1)第一块模袋在模袋纵向两边打边桩定位,以此固定模袋;

2)在进行从第二块模袋开始的其他各模袋的连接时,应依次将后埔设的模袋的纵(横)向边上的搭接带与已经铺好的模袋纵(横)向边上的搭接带栓牢。

3)接口处以上游模袋放在下游模袋的搭接布上为宜,并与河底紧密相贴。

7模袋充填1)土工织物袋充填施工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采用水力方法造浆和充填,浆液浓度宜为2045,泥浆泵的出口压力根据生产性试验确定,一般宜为0.20.3MPa;

充填工序宜按充填→迸浆→二次充填→袋内土体密实及厚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次序进行,袋装砂充填饱满度不大于85,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充填后的干土重度达到14.5KN/m3以上。

2)土工织物袋充填所用泥浆泵和高压水泵,应根据充灌速度、袋体大小、输送距离等要求进行选择。

袋体未脱水固结前,不得在其上部充填另一只袋体。

3)模袋砂袋体充填排水固结后,禁止一切机械在上行走,防止破坏。

8堤芯吹填堤芯吹填采用吸砂船在长江采砂在通过泥驳船运至施工区域,在采用水利冲挖方式将沙土填至充填袋中间。

充填过程中注意人工捣实,待沙土固结后才能进行下一层充沙袋的施工。

9船机设备及人员配备编织袋充填土施工设备配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1泥浆泵组37KW台套202变压器315kv台33吸砂船1200马力艘54运砂船1000方艘10人员配备表序号工种人数1施工员12技术员13测量员24施工工人805电工210施工工效分析本工程袋装砂及填芯土约50万m3,施工作业时间按24小时计。

每台泥浆泵每小时最低效率可充灌30m3/h,每天每台泥浆泵至少可完成720m3以上,正常情况下20台泥浆泵泵施工强度不低于14400m3/d,35天即能完成所有编织袋充填土及堤芯吹填砂施工,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4.4.4吹填施工1、施工设备配置根据本标段工程取砂区域小、吹填排距远、工程量大及节点工期紧等特点,结合对当地自然条件、取砂区砂质及施工组织条件的分析,拟投入800m3/h大型斗轮绞吸挖泥船2艘承担本标段工程吹填施工任务。

为保证本标段工程按质、按期、安全完成,另配备相应的辅助设备及测量仪器。

(1)主要施工设备性能、尺度及特点800m3/h斗轮绞吸挖泥船性能及主要尺度总长97.80m满载吃水3.50m绞刀功率4800马力全船总功率6000马力型宽17.00m型深4.75m扬程98m最大排距5000m最大挖深27m吸泥管直径φ900mm排泥管直径φ700mm

(2)大型绞吸挖泥船的特点①挖掘切土能力强,泥泵排距远、扬程大,生产效率高,适宜远距离取砂和吹填施工。

②锚缆短,占用施工水域小,采用钢桩定位,船位控制方便,在拖轮或锚艇协助下移动灵活。

③具有挖、吸、排泥连续作业的性能,单船可完成疏浚及吹填任务。

④抗风能力相应较强,适应沿江施工作业。

(3)绞吸船扬程验算在本标段吹填最长排距情况下,排泥浆所需的扬程(H)和绞吸船扬程(H绞)相比较,若H绞H,则选用的绞吸船能满足本工程吹砂需要,反之,则不能满足需要。

排泥浆所需总扬程(H)采用下列公式计算H=γ泥H水式中γ泥泥浆比重H水排清水扬程H水=Hf+ΣHj+Z+V2/2g式中Hf从绞吸船吸口到吹砂管线排出口的管线全程摩阻水头损失(m);

ΣHj从绞吸船吸口到吹填管线排出口所有局部水头损失之和(m);

Z自水面起算至排出口的地形高程差(m);

V2/2g流速水头损失(m);

其中沿程摩阻水头损失Hf按达西-威士巴赫(Darcy-Wisbach)公式计算Hf=λ·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