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5146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届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不锈钢碗

C.

塑料盆D.

玻璃茶壶

【解析】试题分析: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不锈钢碗属于合金。

故选B。

考点:

金属材料

5.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过滤B.

处理废弃固体药品

检查气密性D.

读液体体积

【解析】A、过滤时,要依据“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没有玻璃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实验室中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此装置用此方法检查气密性,无法进行验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6.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风的校园中能闻到梅花的芳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解析】A、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无风的校园中能闻到梅花的芳香”就是花香的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故A正确;

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的体积不变,故B不正确;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C不正确;

D、冰融化成水是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故D不正确。

故选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7.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工具。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H2O和H2O2中O的化合价相同B.KMnO4和K2MnO4中有相同的原子团

C.Fe2+和Fe3+都属于铁元素,核外电子数不同D.

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C

【解析】A、H2O中O的化合价是-2价,而H2O2中O的化合价是-2价,故A错误;

B、KMnO4中MnO4的化合价是-1价,而K2MnO4中MnO4的化合价是-2价,故B错误;

C、Fe2+和Fe3+都属于铁元素,核外电子数不同,故C正确;

D、质子数为2的是氦,化学性质稳定;

质子数为12的是镁,化学性质活泼,故D错误。

8.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洗洁精洗涤餐桌上的油污

B.用活性炭净水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用硝酸铵溶于水放热的原理为“即食即型快餐”提供热能

D.用干冰营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

【解析】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液体小珠滴,易于洗涤餐具上的油污能洗去,故A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净水时,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

C、用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的原理不能提供热能,故C不正确;

D、干冰升华时会降温,会使周围的水变成水蒸气,故D正确。

9.发射“神州十一”号飞船的长征2F运载火箭的推进剂是偏二甲肼(C2H8N2)。

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偏二甲肼中共有10原子

C.偏二甲肼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

2:

7

【解析】A、偏二甲肼中C、H、N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

2):

(1×

8):

(14×

2)=6:

7,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偏二甲肼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故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D、偏二甲肼中C、H、N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

7,故正确。

10.根据铜锈蚀生成铜绿(Cu2(OH)2CO3),某同学猜想:

铜锈蚀时除要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参与。

为证明铜生锈“必须有二氧化碳参与”,需要进行下图所示实验中的

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丁D.丙和丁

【解析】甲试管的铜片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接触发生了锈蚀;

乙中的铜片与二氧化碳和水接触,没有锈蚀,说明铜的锈蚀与氧气有关;

丙中的铜片与二氧化碳和氧气接触,没有锈蚀,说明铜的锈蚀与水有关;

丁中的铜片与氧气和水接触没有锈蚀,说明了铜的锈蚀与二氧化碳有关;

由以上分析可知,通过实验甲与丁的对比得出:

铜的锈蚀必须有二氧化碳参与。

11.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甲物质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甲的化学式可能为CH2O

...............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分析甲的元素组成,根据氧化物的定义结合乙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乙的属类,根据物质的质量比计算,据此逐项分析。

12.如下图所示,集气瓶中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和一氧化碳,当插入灼热的薄铜片,一会后再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剩余气体。

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验证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B.图B的现象是:

受热部分的铜片由亮红色变为黑色

C.图C实验一段时间后振荡,只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D.图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瓶口可能出现蓝色火焰

【解析】A、趁热将图B所示的薄铜片插入到图A所示的装置中,氧化铜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所以观察簿铜片的颜色变化,现象是由黑色变成红色;

振荡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这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故正确;

B、图B中,薄铜片受热时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故正确;

C、趁热将图B所示的薄铜片插入到图A所示的装置中,氧化铜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所以观察簿铜片的颜色变化,现象是由黑色变成红色;

故错误;

D、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这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故正确。

1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

5

C.t2℃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t3℃降温至t2℃,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

(溶解度+100g)×

100%。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指名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即每100克溶剂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有20克溶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t2℃时,甲、乙的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将等甲、乙的两种物质在等质量的溶剂里形成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3℃降温至t2℃,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不是饱和溶液,或者溶剂的量不等时,析出甲的质量不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选B

14.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验

装置

目的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比较Zn和Fe的

金属活动性强弱

 

A.AB.BC.CD.D

【解析】进行探究实验,必须控制变量,当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时,才可探究出该条件对实验是否有影响。

A、所给两种物质,应该一种物质具有可燃性,一种物质不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B、必须溶质相同,溶剂不相同,或溶质不相同,溶剂相同,不符合题意;

C、左边试管中的铁钉,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右边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可探究出铁钉生锈时氧气是否参与反应,符合题意;

D、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必须锌、铁的状态相同、质量相同,所用盐酸的浓度相同、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15.下列各组物质中,存在如图所示的一步转化关系的是

【解析】A、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存在如图所示的一步转化关系,正确;

B、碳在不充分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碳酸,错误;

C、四氧化三铁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氧气,错误;

D、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水和氧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气,错误。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____,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图1中的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5)在制取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对照实验中,用数字检测仪分别测得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关系图如图2。

据图分析,二氧化碳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

(1).集气瓶

(2).检查装置的气密(3).B(4).CaCO3+2HCl=CaCl2+H2O+CO2↑(5).Zn+H2SO4=ZnSO4+H2↑或Zn+2HCl=ZnCl2+H2↑(或其它合理答案也可)(6).能

【解析】

(1)图1中①仪器名称为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属于固液不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4)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锌、氢气制氢气,化学方程式是:

Zn+H2SO4=ZnSO4+H2↑;

(5)由图二可知,二氧化碳能采用排水法进行收集,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7.如下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NO3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计算:

用托盘天平应称量________gKNO3。

(2)称量:

若称量KNO3固体时指针向左偏转,则应____(填字母),直到天平平衡。

A.增加砝码  B.移动游码  C.减少KNO3固体  D.增加KNO3固体

(3)量取:

量取水时,应选择________(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

(4)溶解:

若KNO3已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将硝酸钾研碎②用热水溶解③加入更多的水④用玻璃棒搅拌

【答案】

(1).7.5g

(2).C(3).50mL(4).①②④(有错或少均不给分)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5%的KNO3溶液50g,需KNO3的质量=50g×

15%=7.5g;

(2)在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过程中,步骤应该是:

先调好砝码和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固体物质;

若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说明固体物质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故应减少KNO3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3)需要水的质量=50g-7.5g=42.5g,即需要水的体积为42.5ml,故应选择50mL的量筒;

(4)将固体研碎、用玻璃棒搅拌、提高水的温度都能加快固体溶质的溶解速率。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19分)

18.金属材料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合金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将硬铝片和铝片互相刻画,________(填“硬铝”或“铝”)片上留下明显划痕。

(3)“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4)C919大飞机制造中,用纯铝太软,在铝中加入了少量的锂(Li)等金属熔成合金,这样既轻便,又能增强它的______和抗腐蚀性。

(5)锂电池广泛用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

锂-氯化银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式为:

Li+AgCl=LiCl+Ag,可知Li的金属活动性比Ag的_______(填“强”或“弱”)。

(6)回收利用废旧的铁锅、铝锅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7)钢是铁的合金。

取11.4g钢样,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氢气0.4g(不考虑钢样中其他成分与稀硫酸的反应)。

计算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混合物

(2).铝(3).隔绝水和氧气(或空气)(有错或少均不给分)(4).硬度(或强度)(5).强(6).节约金属资源或保护环境(7).98.2%

(1)合金是由金属和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组成,属于混合物;

(2)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将硬铝片和铝片互相刻画,铝片上留下明显划痕;

(3)“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涂上防锈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隔绝水和氧气(或空气);

(4)合金比纯金属硬度大、耐腐蚀等;

(5)据化学方程式:

Li+AgCl=LiCl+Ag,可知Li的金属活动性比Ag的强;

(6)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2

x0.4g

x=11.2g

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100%=98.2%。

19.2017年5月4日《光明日报》报道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取高辛烷值汽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该成果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2)通过如下图示意的I、II、III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

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该反应中,氢气夺取了二氧化碳中的部分氧元素,二氧化碳发生了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氧化铟是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的成分之一。

元素周期表中,铟(In)元素与铝元素位于同一族,写出氧化铟的化学式___________。

【答案】

(1).ABD(有错或少均不给分)

(2).CO2+H2

CO+H2O(3).还原(4).In2O3

(1)“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你认为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

有效降低CO2造成的温室效应、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

CO+H2O;

该反应中,二氧化碳中的部分氧元素被氢气夺去,二氧化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3)铟(In)元素与铝元素位于同一族,在化合物中显+3价,故氧化铟的化学式为:

In2O3。

20.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中国成为全球最先掌握海底可燃冰试采技术的国家。

通过对海底可燃冰矿藏进行降压使可燃冰分解,再通过沙、水、气分离技术获得连续稳定的天然气。

(1)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沙、水分离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3)研究表明甲烷的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因此可燃冰开采应注意________。

【答案】

(1).CH4+2O2

CO2+2H2

(2).过滤(3).控制好CH4的收集,防止CH4逸到空气中(答到防止泄漏即可)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2)沙是固态的不溶性固体,所以沙、水分离可采用过滤的方法;

(3)研究表明甲烷的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因此可燃冰开采应注意:

控制好CH4的收集,防止CH4逸到空气中。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1.如下图中的A~I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九种物质,是由C、H、O、Fe、Cu五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氧化物,其中C、F、H、I为氧化物,且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B、H为红色固体;

通常D→B是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F—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用途是_________。

(3)写出D→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答案】

(1).Fe2O3

(2).3CO+Fe2O3

2Fe+3CO2(3).(高炉)炼铁(4).Fe+CuSO4===Cu+FeSO4(5).置换反应(必须有反应二字)

【解析】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是由C、H、O、Fe、Cu五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氧化物,其中C、F、H、I为氧化物,且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通常D→B是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所以H是氧化铁,C是氧化铜,B是铜,所以D是铁,氧化铜会与F反应,F会转化成B,所以F是一氧化碳,A、G是碳或氢气,E是氧气,I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H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

此原理应用于炼铁;

(3)铁在溶液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

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2.镁是20世纪才发展起来的年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船舶、通讯电子和国防工业等。

兴趣小组同学对金属镁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有关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探究

兴趣小组同学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知道金属镁能与O2、稀盐酸和CuSO4溶液反应,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以下实验用镁条、镁条均已除去氧化膜)。

(1)兴趣小组同学把镁粉轻轻洒在酒精灯的火焰上,观察到火焰上跳动闪烁着点点银色火花,如绽放的美丽烟花。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同学探究镁与稀盐酸的反应,除观察到预期现象外,还观察到有灰白色沉淀生成的“异常”现象。

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1】向4份相同体积与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一定长度的某种镁带,现象如下:

实验组别

镁带长度

1cm

2cm

3cm

4cm

沉淀量

无沉淀

少量沉淀

沉淀较多

沉淀很多

【实验结论1】据表分析,____________是实验出现“异常”的因素之一。

【实验2】向4份相同体积与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一定长度的某种镁带,现象如下:

【实验结论2】对比实验1和实验2,____________是实验出现“异常”的因素之一。

(3)兴趣小组同学取一支试管,放入一根镁条,加入一定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镁条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且有黑色物质生成。

同学们对此实验的现象感到意外和困惑,于是查阅到了相关资料:

资料1:

硫酸铜溶液在配制时加入了少量稀硫酸;

资料2:

当金属粉末颗粒很小时,容易成为黑色;

资料3:

生成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Cu中的一种或两种。

①镁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可能为_______(写化学式)。

②同学们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黑色物质的成分,请在下表中补全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将黑色物质过滤、晾干后,分成两份

/

将其中一份装入硬质玻璃管中,向其中通入CO后,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____________

黑色粉末中

含有CuO

将另一份置于坩埚中,称其质量为m1,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其质量为m2

m1____m2(填“>”、“<”或“=”)

含有Cu

通过以上探究,兴趣小组同学确定了黑色物质为Cu和CuO两种。

(二)有关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组成的探究

【发现问题】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久置的镁条总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

(1)灰黑色“外衣”的成分是碱式碳酸镁晶体,化学式为:

xMgCO3•yMg(OH)2•zH2O;

(2)Mg(OH)2: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2)MgCO3: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受热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