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5158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代史简答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段三重压迫与剥削,革命性的最强。

(2分)

(2)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3)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42.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弱点和局限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分)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2分)(3)脱离人民群众。

43.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主要原因。

(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2

4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3)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

45.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是一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2)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四、论述题4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尽管经过长征,革命的力量遭受严重损失,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47.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3分)前者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

(4分)这一学说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3分)

201410

三、简答题41.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只注重西法练兵和办企业,而不去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洋务派企图仰仗西方列强来达到“求强”、“求富”达到目的地,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派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

42.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民族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2分)

(2)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分)(3)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

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收,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43.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以磅礴的气势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44.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是什么?

(1)秋收起义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的旗号,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

旗帜。

(2)秋收起义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45.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是什么?

(1)两个联盟:

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

(1分)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有时还包括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这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

(2)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

(1分)(3)巩固扩大革命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权,率领同盟者对敌人斗争取得胜利;

(1分)给与同盟者物质福利并给以政治教育;

(1分)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1分)

四、论述题46.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毛泽东如何论述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1)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

(2)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

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

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

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

(3)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

因此,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

47.中共八大如何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1407

三、简答题41.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42.中共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保证中国革命的继续向前发展。

(2)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3)毛泽东在发言中着重阐述了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

43.一二.九运动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1)华北事变后,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求救亡游行,史称一二.九运动。

(3分)

(2)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4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1)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2分)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5.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是什么?

等效的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2分)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人事问题,(2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四、论述题46.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及其胜利进军的原因。

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1分)首先以主力进军两湖,消灭吴佩孚;

(1分)然后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

(1分)最后,北上解决张作霖。

北伐战争得以胜利进军的原因在于:

(1)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和共青团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

(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北伐战争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正义的革命战争,实现国家独立和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47.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1)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2)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3)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4)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5)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201404

三、41.辛亥革命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发动了哪些主要斗争?

(1)发动二次革命

(2)组织中华革命党3)发动护国战争(4)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5)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42.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1)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个挽救,一个转折)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3)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具有自身纠错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不断地把党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

43.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44.简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中共中央在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5.简述《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历史地位的评价。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实事求是的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这是决议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内容。

决议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46.试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2012年7月)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两对矛盾之间的关系:

(1)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

(2)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特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镇压特别残酷时,

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战争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47.试述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指导方针。

(2012年1月、2011年1月)

(1)经济建设方针,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重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2)政治建设方针大会,要求继续加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加强国内各民主的团结,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逐步制定完备的法律,建立健全的法制。

(3)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201310

三、41.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意义是什么?

3-46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具有重要的意义:

(1)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2)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文学的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42.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和战略方针是什么?

4-70~71

一、北伐的直接目标是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二、北伐军在以加伦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

1、首先以主力进军两湖,消灭吴佩孚;

2、然后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

3、最后,北上解决张作霖。

4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118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4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新中国经济工作方针是什么?

7-142:

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工作方针。

《共同纲领》规定:

“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国家应调剂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45.1952年我国开展的“五反”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8-153

1952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四、46.怎样认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12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到了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或多或少有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中,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47.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

10-199

一、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为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三、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决定:

1、鉴于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会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明确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3、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201307

三、41、19世纪末,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2-35~36

(1)第一,要不要变法。

(2)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论战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比较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

通过这场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开始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42、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4-57

(1)第一,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以磅礴的气势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2)第二,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第三,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4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及争取中间势力的条件。

6-112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

(1)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

(2)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

(3)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4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7-130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45、毛泽东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9-194

(1)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四、46、试述1912年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3-48

(1)第一,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

(2)第二,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47、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

8-166/167

(1)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以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建立起来了。

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

(2)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