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5201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下载.docx

♂黑身白眼的后代只出现灰身红眼,说明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A正确;

因为组合②的后代中,雌性个体只有红眼,雄性个体只有白眼,因此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组合①的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4×

1/2=1/8,C错误;

D、组合②的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4×

1/2=1/8,D正确。

3.人类精子发生和受精作用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受精作用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

【分析】

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经过減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減数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

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

【详解】人精子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在減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产生染色单体,且染色单体可达到92条,A正确;

一般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应该相同,若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B正确;

基因重组发生在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精卵细胞的结合没有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4个精子,但只有2种,即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D正确。

【点睛】来自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的子细胞,染色体组成是相同的,来自不同的次级性母细胞的子细胞,染色体组成是互补的。

4.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和EF段染色体数目相等,均包含N对同源染色体

B.AB段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CF段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FG段细胞的名称是精子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一直不变

D.染色体数目变异只发生在FH阶段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中A~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

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

D~E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

E~H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未

期、精细胞及其变形后产生的精子。

【详解】AB段和EF段染色体数目相等,AB段包含N对同源染色体,EF段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

AB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CG段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H细胞的名称是精细胞,B错误;

AB段初级精母细胞时期,染色体组数一直不变,是2个染色体组,C正确;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数目变异是BC段、DE段和GH段,D错误。

【点睛】BC段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减半,DE段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的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GH段精子细胞形成,含有一半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5.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①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可能是精原细胞

B.一般情况下,将要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细胞②

C.细胞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之比为1∶2∶2

D.细胞④产生的子细胞与③相比,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都减少了一半

【答案】D

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減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精原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精原细胞,A正确;

细胞②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

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之比为1:

2,C正确;

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细胞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子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2个DNA分子,D错误。

6.某种品系的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杂交

亲本

后代

杂交A

灰色×

灰色

杂交B

黄色×

黄色

2/3黄色、1/3灰色

杂交C

1/2黄色、1/2灰色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

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B后代中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由题意可知该毛色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杂交B中亲本都是黄色,后代中出现了灰色,说明黄色是显性性状,灰色是隐性性状,B正确。

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都是纯合子,A正确。

杂交B后代中黄色毛鼠:

灰色毛鼠为2:

1,说明黄色显性纯合致死,C错误。

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7.下列关于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测交实验结果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部分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D.艾弗里实验的思路是设法将各类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观察它们的作用

本题考查与遗传有关的经典实验,对实验原理、方法、过程、结果的正确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的假说,推测测交的预期结果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部分,而测交实验结果属于验证内容,A错误;

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培养,需要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的宿主大肠杆菌,噬菌体侵染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即可得到被标记的噬菌体,B错误;

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C错误;

艾弗里实验的思路是设法将S型细菌中的各种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观察它们的作用,D正确。

【点睛】假说—演绎法的流程: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提出假说)→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演绎推理)→测交(验证假说)→归纳总结分离定律(总结规律)。

8.在下列DNA分子结构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DNA分子的结构的特点:

1.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2.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

B中两条链是同向平行(依据两条链上脱氧核糖判断),C.D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方式错误;

故选A。

9.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上任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

B.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基因的唯一载体

C.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试题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DNA分子上有无效片段,A错误;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另外还有线粒体,B错误;

遗传信息就是指DNA分子上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C正确;

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D错误。

考点:

基因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0.某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

下列有关此DNA在连续复制时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A)个

C.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D.在n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2n(m-A)个

在双链DNA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恒等,数量等于碱基总数的一半。

故A+C=m,DNA分子含C=(m-A)个。

复制一次,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m-A)个,A正确。

第二次复制增加了2个DNA分子,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m-A)个,B正确。

第n次复制增加的DNA分子数为2n/2=2n-1,需要2n-1(m-A)个,C正确。

在n次复制过程中,共增加的DNA分子数为(2n-1)个,需要(2n-1)(m-A)个,D错误。

本题考查DNA结构特点及复制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1.信使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

A.转运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B.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核糖体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DNA的遗传信息决定了RNA的遗传信息。

【详解】因为信使RNA是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的,所以信使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即碱基的排列顺序是由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又因为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的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所以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即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A、B、C错误;

D正确。

12.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表达遗传信息。

下列关于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过程所需酶的种类相同B.三个过程发生的场所都是细胞质

C.复制和转录的模板都是DNAD.复制和翻译的过程中都有A-T,A-U配对

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表达遗传信息,这是细胞生物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病毒的信息传递还有逆转录、RNA的复制。

【详解】三个过程合成的物质不同,所需要的酶的种类不同,A错误;

DNA的复制、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只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B错误;

DNA的复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模板都是DNA,C正确;

复制过程中没有A-U配对,D错误。

13.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一切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与环境因素无关

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的遗传信息可通过转录和翻译传递到蛋白质得以表达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基因又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控制生物性状。

【详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A错误;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B正确;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C正确;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基因的遗传信息可通过转录和翻译传递到蛋白质得以表达,D正确。

14.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B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以发生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都发生染色体复制,受诱变因素影响,可导致基因突变;

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因此选B。

1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B.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可能遗传给后代

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性状

D.染色体变异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是产生新基因的根本途径,故A正确。

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配子中,可随配子直接遗传给后代,故B正确。

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型控制的重组性状,也可以是原有的性状,故C正确。

染色体变异不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如倒位,只是基因的位置颠倒但结构不改变,故D错误。

本题考查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16.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全过程称为_____,图B所示的复制方式称为_____,图C中_____链表示mRNA。

(2)图D生理过程与图A中相对应序号是_____,此过程称为_____。

(3)图E所示分子的功能是_________,它呈三叶草形的原因是_____。

(4)图B、C、D中的生理过程依据的原则是_____。

(5)能完成图A中③、④的生物是_____。

【答案】

(1).中心法则

(2).半保留复制(3).C(4).⑤(5).翻译(6).转运特定的氨基酸,并通过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7).tRNA内部特定区段互补配对,不能配对的区段凸出成三个环形(8).碱基互补配对原则(9).RNA病毒

由题可知图A:

①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

②表示转录过程;

③表示逆转录过程④表示RNA分子复制过程;

⑤表示翻译过程。

图B:

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可见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图C:

表示转录过程。

图D:

表示翻译过程

图E:

tRNA的三叶草结构

【详解】

(1)有分析可知图A所示称为中心法则,图B所示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图C中A链与B链解旋,以A链为模板合成C链,故C链为mRNA。

(2)图D表示翻译过程,与图A中相对应序号是⑤。

(3)图E为tRNA,tRNA的作用是转运特定的氨基酸,并通过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它呈三叶草形是因为其内部有些区段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

(4)图B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图C表示转录过程,图D表示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③表示逆转录过程,④表示RNA分子复制过程,这两种信息专递方式只发生在RNA病毒的增殖过程中。

17.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

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

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1)这两组杂交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第1组F2的所有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组F2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2中的红花个体与粉红花个体随机杂交,后代开白花的个体占________。

(4)从第2组F2中取一红花植株,请你设计实验,用最简便的方法来鉴定该植株的基因型。

(简要写出设计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ABB、aaBB

(2)红花∶粉红花∶白花=3∶2∶3

(3)AAbb或Aabb1/9

(4)让该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花色。

(1)由题干信息知,白花的基因型是A-BB,aaBB,aabb,红花的基因型是A_bb,粉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

由第1组F2的性状分离比1∶2∶1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2)第1组F2的基因型为1/4AABB(白花)、1/2AABb(粉红花)、1/4AAbb(红花)。

所有个体自交,1/4AABB(白花)和1/4AAbb(红花)的后代还是1/4AABB(白花)和1/4AAbb(红花),1/2AABb(粉红花)自交后代为1/8AABB(白花)、1/4AABb(粉红花)、1/8AAbb(红花)。

所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3∶2∶3。

(3)由第2组F2的性状分离比3∶6∶7(即9∶3∶3∶1的变式)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第2组F2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粉红花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

只有当红花个体基因型为Aabb,粉红花个体基因型为AaBb时,杂交后代才会出现开白花的个体,故后代中开白花的个体占2/3×

2/3×

1/4=1/9。

(4)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常用自交的方法鉴定其基因型,如果后代出现开白花的植株,说明亲本基因型是Aabb,如果后代都是开红花的植株,说明亲本基因型是AAbb。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8.我校高二年级同学开展了“群体中单基因遗传性状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

表1:

十对相对性状在全级同学中的分布情况调查

序号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表现

男生

女生

总人数

总人数

眼睑

双眼皮

257

230

487

单眼皮

52

89

141

2

耳垂

有耳垂

228

251

479

无耳垂

84

72

156

3

酒窝

有酒窝

102

83

185

无酒窝

210

238

448

10

前额发尖

“V”形发际(美人尖)

64

105

169

平发际(无美人尖)

244

207

451

(1)根据全级的汇总数据推断:

显性性状是否具有普遍性?

_____。

(回答“是”或“否”)

(2)从表中数据我们可以推出各性状的遗传方式吗?

为什么?

因为_____。

(3)某同学对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很感兴趣,找到一个血友病家系作为研究对象。

一个血友病男孩,父母都不患病,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患病,只有舅舅(妈妈的弟弟)和他一样是患者。

后经检测男孩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

请你帮他画出三代家庭成员的系谱图,并据图回答问题,并标出含致病基因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

(4)调查中一般不选择唇裂、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多基因遗传病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禁止近亲结婚外,你还会提出怎样的建议来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否

(2).不能(3).遗传方式要通过家系的遗传系谱图来推断(4).

(5).多基因遗传病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呈家族聚集现象又易受环境影响(6).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如要调查某疾病的发病率需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但要分析疾病的遗传方式应在家族系谱中的观察患者与正常个体的关系来判断。

(1)有调查结果可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显隐性状,人群中会有显性性状个体也会有隐性性状个体,而且有些性状隐性性状个体的数量多于显性性状个体,故显性性状不具有普遍性。

(2)从表中数据我们不可以推出各性状的遗传方式,因为遗传方式要在家族遗传系谱图中,分析亲子代的遗传关系才能得出。

(3)遗传系谱图正常的特征是用“□”表示男性,“○”表示女性,男女患者分别用“■”“●”,世代关系用符号“Ⅰ、Ⅱ、Ⅲ”表示,由题意可知,该同学调查的家族有三代,第一代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患病;

第二代父母都不患病,舅舅患病;

第三代男孩患病,可知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致病基因为b,舅舅与男孩的基因型为XbY,男孩的母亲即外祖母都为携带者为XBXb,在系谱图相应个体下注明基因型。

(4)唇裂、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呈家族聚集现象又易受环境影响,不便于分析并找出遗传规律,故一般选用单基因遗传病作为调查对象。

(5)预防遗传病的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还要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19.如图是有关生物变异来源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的含义包括_____。

④的含义是_____,此过程发生在_____时期,即下图中_____细胞所处时期。

(2)以上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_____,B、C两图中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原因是_____。

(3)细胞D有染色体组_____个,最终能形成_____个成熟生殖细胞。

【答案】

(1).替换、增添、缺失

(2).交叉互换(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4).A(5).A和B(6).2:

1(7).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8).2(9).1

由题意生物变异来源有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图A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图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是初级精母细胞;

图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图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次级卵母细胞。

(1)图中③表示发生基因突变的原因即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