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5775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

《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步练习《盛唐气象》人教Word文档格式.docx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5.以下不能体现唐朝陶瓷业生产水平高的是 

 

(  )

A.越窑青瓷

B.邢窑白瓷

C.唐三彩

D.河南汝窑青瓷

6.如图是唐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

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

该文物最能说明唐朝文明的时代特征是(  )

A.艺术繁荣

B.胡汉交融

C.制瓷发达

D.创新发展

7.以下关于唐代社会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妇女以穿胡服、男装、戎装为时尚

B.流行以胡饼为礼物相互馈赠的习俗

C.所有人都可以大造豪宅,不受限制

D.骑马出行已非常普遍而且富于情趣

8.下列不能够体现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图片有(  )

A.

B.

C.

D.

9.近代以来,在中亚地区广泛出土过“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货币,在西安等地的唐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阿拉伯金币、东罗马查士丁尼二世的“索里德”金币。

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

A.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10.唐诗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刻批判和揭露了社会现实。

这首诗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11.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妇女地位相对较高。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许多妇女受过诗书、音乐方面的教育

B.许多妇女经常骑马出行

C.许多妇女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

D.射箭、弈棋等娱乐活动中常见女子倩影

12.唐代时,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叫作( 

A.皇城

B.宫城

C.外郭城

D.大明宫

13.唐朝诗人陈陶的《陇西行》“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其中的“胡”人生活的地域可能在下图中标注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盛世,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盛世,出现这种文学繁荣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繁荣的经济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统治者的个人爱好

D.社会的稳定

15.阅读下列材料:

7世纪时,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做了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建都逻些(今拉萨)。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臣到唐都长安,请求通婚。

640年,唐太宗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

次年,文成公主由江夏王李道宗护送,率领庞大的随行人员和车队,从长安出发,松赞干布则亲自到柏海(今青海扎陵湖)迎候。

迎亲仪式结束后,李道宗回朝复命,由于道路险阻,松赞干布先起程回逻些,文成公主带来的汉族工匠也先行出发,与吐蕃人民一起为公主平整道路,开设驿站,开通一条连接唐蕃的驿道。

文成公主到达逻些后,受到吐蕃人民的热烈欢迎,大婚之日成了吐蕃人民的欢乐节日。

下面请你追踪一下当年文成公主入藏的路线,重温汉藏两族的友好传统。

(1)文中的“吐蕃”是哪个民族的祖先?

(2分)文成公主为什么要入藏?

(1分)文成公主入藏说明了什么?

(2分)

(2)请列举西藏与文成公主有关的一个建筑物。

(1分)

(3)直到今天,文成公主为什么仍深受藏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

(4分)

(4) 

目前,部分国际反华势力支持西藏分裂势力,企图将西藏从中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你认为他们会成功吗?

为什么?

(2分)

16.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________考试的途径获得的;

武则天时,该制度有哪些创新?

探究二经济篇

(2)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唐朝历史上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的两个例子。

探究三文化篇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探究四启示篇

(4)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 

2.D 

3.A 

4.C 

5.D 

6.B 

7.C 

8.A 

9.A 

10.B 

11.C 

12.B 

13.A 

14.A 

15.

(1)藏族;

原因: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人到长安请求通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说明了:

文成公主入藏,说明唐朝统治者对吐蕃的友好、善意及其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2)布达拉宫。

(3)因为文成公主入藏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不会成功。

历史证明西藏很早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人民是不会同意分裂西藏的行为的,这种违背民心的做法是不会成功的。

(意思对即可)

16.

(1)科举制;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曲辕犁、筒车。

(3)唐诗。

(4)启示:

维护国家统一;

发展先进科技;

重视文化教育;

坚持改革开放,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一生写下了不少讴歌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题干诗句中能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故选C.

本题以唐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能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诗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诗的相关史实.

2.李白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李白激昂奔放,自我肯定的精神境界,盛唐时期无所羁束和激昂豪迈的精神风貌以及李白怀才不遇和渴望入世的复杂感情.从诗句中不能看出唐代社会不重视人才的现象非常突出.

故选D.

本题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为依托,考查李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3.题干给出的时间为唐朝,而“禾苗待我灌醉.”可知是一种灌溉工具.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

故选A.

本题以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筒车.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灵活运用唐朝筒车的相关史实.

4.据材料“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但唐朝鼎盛时期是唐玄宗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本题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为切入点,考查开元盛世相关知识.

本题掌握开元盛世等相关知识.重点分析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

5.依据课本知识,唐朝陶瓷业最著名的三个代表是越窖的青瓷、邢窖的白瓷和唐三彩.所以ABC是体现唐朝陶瓷业生产水平高的代表,D选项不是.

故选D.

本题以体现唐朝陶瓷业生产水平高的代表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盛唐的社会气象.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的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

6.题目的给出的关于这个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的介绍中涉及西域人说明当时胡汉交融,具有开放的社会局面.而乐舞俑说明艺术繁荣,这个精美的唐三彩也能反映当时手工业的发展,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盛唐社会气象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选择性.

本题通过对唐三彩的分析,考查的是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隋朝时,隋炀帝经常出游,随从官员为了方便,喜欢穿戎装.受这种影响,天下部分贵贱都爱穿戎装.进入盛唐后,“士女皆竟衣胡服”,戴胡帽.那时的女装,流行袒胸窄袖,反映了唐代比较开放的社会风尚.唐朝饮食比前代更加丰富多样,流行以胡饼为礼物相互馈赠的习俗.唐朝的文娱活动也很丰富,有打马球,竞渡、荡秋千、斗花草等.尤其是春深时节,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门,出现玩耍.所以ABD是唐代社会生活的正确的观点;

C选项不符合唐代社会生活的实际.

故选C.

隋唐时期,由于边疆与内地交往频繁、中外交流也多,各族各国的生活习俗渗入中原地区,这导致了唐朝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兼容并蓄、多姿多彩、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8.B和C分别曲辕犁和筒车,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和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是唐朝著名的唐三彩,也是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体现.A反映的是铁器的使用,是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工具.

故选A.

本题考查唐朝的盛世经济,知道唐朝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和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唐三彩也是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体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封建王朝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掌握唐朝繁荣与开发的政策、认识唐太宗等著名帝王对历史的贡献.

9.本题考查了唐朝的出土文物,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选项可知,在中亚地区出土了唐代的货币和西安等地出土了波斯、阿拉伯、东罗马的货币,表明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对外关系密切,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了盛唐社会气象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

1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

故选B.

本题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依托,考查杜甫.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杜甫的诗以及诗歌特点.

11.本题考查唐朝社会风气开放的表现。

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妇女地位相对较高,表现有:

许多妇女受过诗书、音乐方面的教育,射箭、弈棋等娱乐活动中常见女子倩影;

还有许多妇女经常骑马出行;

但妇女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所以ABD可以作证题目的观点,但不合题意;

C不能作证题目的观点,但符合题意。

故选C。

12.本题考查唐代都城长安。

唐代长安城宏伟富丽,分为三部分,即宫城、皇城、外廓城。

宫城是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皇城是政府机关的所在地,外廓城是居住区和商业区。

故选B。

13.本题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后来,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派使者请求唐朝赐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讲述的就是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其中的“胡”指的是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所以①符合题意,故选A。

14.本题考查唐朝文化繁荣的最主要的原因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可知:

唐朝时期唐太宗、武则天及唐玄宗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到唐玄宗前期唐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经济的繁荣为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最主要的素材。

在这个基础上,承袭并突破了魏晋南北朝的隋唐文化,博大清新、辉煌灿烂,蔚成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尤其是唐朝诗歌出现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

(1)本题主要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的相关内容。

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几次向唐求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2)本题主要考查西藏与文成公主有关的建筑物。

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根据已学知识可知,西藏与文成公主有关的建筑物是布达拉宫,这是641年,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特意在拉萨的红山上修建的宫室。

(3)本题主要考查文成公主深受藏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的原因。

主要考查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因为文成公主入藏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历史证明西藏很早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人民是不会同意分裂西藏的行为的,这种违背民心的做法是不会成功的。

16.

(1)本题考查科举制。

根据所学知识,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获得的;

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本题考查唐朝的农业工具。

唐朝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发明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这些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本题考查唐诗。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4)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根据上述tm的解答可知,国家的繁荣富强首先要维护国家统一,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大力发展先进科技,依靠科学技术创造生产力;

统治者要重视文化教育;

统治者要有开阔的胸怀,坚持改革开放。

解答本题要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