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5826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5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湘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③④

(2)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主要危害是(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健康

地震、火山发生的频率上升 

海洋污染加剧

6.关于气温的说法错误的是(  )

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状况

北半球的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份

气温一般是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一个地方的气温年较差就是指该地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的差

7.(xx•烟台)根据下列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推断四地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8.(xx•昆明)如图中,降水量季节变化属于夏多冬少的是(  )

9.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是的( 

陆地 

海洋 

河流 

云区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应的是(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植被特征 

水文特征

11.以下天气状况不适合到滨海公园观海的是(  )

12.下列语句中,属于描述气候的是(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明天大风降温 

东边日出西边雨 

一年四季如春

13.小龙爸爸11月初去香港特别行政区出差.出发前,小龙为爸爸查阅天气状况,如图所示,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北京市均属季风气候,降水的共同特征是(  )

全年多雨 

常年干燥 

夏季多雨 

冬季多雨

14.在CCTV—1的天气预报中,表示霜冻的符号是( 

15.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昆明四季如春

十堰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极洲终年严寒

16.台风“凤凰”21日10时在台湾恒春半岛南部登陆。

此时,在我国的卫星云图上,台湾上空呈现出的颜色是( 

绿色 

白色 

蓝色 

黄色

17.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明天大风降温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18.关于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南部高、北部低 

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夏天同一纬度上海洋高陆地低 

山脚低、山顶高

二、填空题(共5题;

共18分)

19.世界各地降水分布 ________ 

 (均匀/不均匀).

20.读下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纬度位置最低的是________ 

地。

(2)四幅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 

地,差值约为________ 

℃。

(3)具有明显的夏季高温多雨特点的是________ 

(4)据图描述C地气候特征:

________ 

、________ 

(5)B地气候分布在大陆________ 

岸,C地气候分布在大陆________ 

岸。

21.________和________是气候的基本要素。

2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________。

(填高或低)

23.读某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气温最高的点是________ 

点,最低的点是________ 

点。

⑵E点和F点气温________ 

(相等、不相等)

⑶在B处形成了一个低温中心,这里的地形可能为________ 

(山顶或盆地)。

⑷若C点附近有座高山,山顶气温为零下4℃,则该山顶与地面C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 

米。

⑸若B,C两处都在南半球,而且是1月份,则B、C两处为海洋的是________ 

三、问答题

24.某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的四名同学,在对亚欧大陆气候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

(1)菲菲发现甲图中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①、②、③三地的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

由①到②到③,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出递减趋势。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晶晶也发现一奇特现象,⑤地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雪峰连绵。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团团需要了解莱州市的气温和降水情况。

乙图A、B、C、D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有一幅能说明莱州的气候状况,这幅图是?

请你尝试从这幅图的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莱州市的气候特点。

(4)圆圆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意大利(图中④地)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

说明理由。

25.绘一绘(根据我国某地全年气温分布资料,绘出该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回答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7.6

9.5

12.6

16.1

18.9

19.6

19.7

19.1

17.5

15.0

11.3

7.9

四、综合题

26.读美国洛杉矶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完成下列各题。

(1)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2)根据所绘图像,说出气温和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主要特点。

(3)说出该地气候类型名称,指出它的一般分布规律。

2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意观察图中等温线的变化,世界气温从纬度分布来看大致由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

(2)北半球等温线比较________(弯曲或平直),表示同纬度地区间的气温差异________(大或小),这是由于北半球海陆分布变化________(大或小).

(3)南半球等温线比较________(弯曲或平直),表示同温度地区间的气温差异________(大或小),这是由于南半球海陆分布变化________(大或小),大面积为海洋.

(4)在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________(高于或低于)海洋.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温出现在________洲,世界年平均气温最低温出现在________洲.

28.读“四城市降水量各月分配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__,我国年降水量在东部季风区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

(2)从分析四城市降水量各月的分配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降水量在季节分配上的特点是:

降水量季节分配________,集中在________季节。

(3)通常我们把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看作进入雨季,分析四城市雨季长短可以得出四地中最早进入雨季的是________,最晚进入雨季的是________我国南方雨季比北方雨季________。

(4)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知道哈尔滨和北京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武汉和广州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是: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东部主要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亚洲南部主要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亚洲气候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2.【答案】A

【解析】【分析】纬度是影响气候的最主要因素,日本南部纬度低,太阳辐射强,获得的热量多,北部纬度高,太阳辐射弱,获得的热量少,樱花开放时间迟.

故选:

A.

【点评】日本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但领土狭长,南北所跨纬度较大,各地气候差异显著.日本四季分明,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

3.【答案】A

【解析】【分析】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降水有迎风坡和背风坡之分.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西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东部背风坡降水稀少,故选项A符合题意。

A。

【点评】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

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4.【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气的含义。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在时刻变化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气候。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天气很气候的知识,天气是时刻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区一段时间或者一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5.【答案】

(1)A

(2)A

【解析】【分析】

(1)①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

②用大量石灰水吸收C02此方法不现实;

③禁止生产含氟冰箱,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

④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

⑤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

⑥控制白色污染不能控制“温室效应”;

⑦不要乱扔垃圾不能控制“温室效应”,故选A。

(2)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由题,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故选A。

6.【答案】B

【解析】【分析】A、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即大气的冷热状况,故A正确;

B、北半球的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份,故B不正确;

C、受纬度因素影响,气温一般是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故C正确;

D、一个地方的气温年较差就是指该地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的差,故D正确.故选:

B.

【点评】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

①从纬度位置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从海陆位置看: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

③从海拔高度看: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答案】B

【解析】【分析】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看出,甲地终年多雨,乙地一年分旱雨两季,降水集中,丙地全年湿润,降水均匀,丁地全年少雨。

故选项B符合题意。

B

【点评】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说出上述四地的气候类型名称。

8.【答案】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图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B图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

C图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

D图的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选项C符合题意。

C

【点评】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

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9.【答案】D

【解析】【分析】在卫星云图上,通常有白色、绿色和蓝色三种基本颜色,它们分别表示不同含义:

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表示降水概率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

蓝色表示海洋.

【解答】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程度的浓与淡,代表相应地区不同的多云、阴或降水等情况.

D.

10.【答案】A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有: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

向阳坡比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要多;

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丰富.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上由于温度较低造成了花开较晚,这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故选:

【点评】许多诗词中都蕴含着自然规律,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和理解.

11.【答案】B

【解析】【分析】A表示小雨;

B表示雷雨;

C表示晴天;

D表示多云,根据题意,只有选项B不适合。

【点评】根据常用的天气符号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天气符号,牢记这些符号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明天大风降温”、“东边日出西边雨”描述的是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属于天气;

“一年四季如春”描述的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属于气候。

【点评】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北京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

香港气候特征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京市和香港的共同特点为夏季多雨.根据题意.

C.

【点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4.【答案】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表示大雨,B表示霜冻,C表示小雪,D表示雾。

故B正确。

B。

【点评】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识别,读图牢记即可。

可利用形象记忆的方法识记。

15.【答案】A

【解析】【分析】天气:

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它是时刻变化着的;

气候: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天气的两个特点:

①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

②不同时刻,同一地方的天气也可能不相同,所以A为天气,BCD为气候。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卫星云图的颜色与天气: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蓝色绿色区域都为晴天;

白色是云雨区,白色愈白云层愈厚,降雨的概率越大。

风向和风力与风向标:

①风向是指风的来向②风力是指风的强弱,用风级表示,有1~12级风③风向标宽的一头表示风向,箭尾指向风的去向,即大头吹小头④风尾在风杆的右侧。

天气预报:

预报阴晴、风雨、气温等。

天气符号。

空气质量:

了解空气质量的内容;

明白空气质量的意义;

认识空气质量的指数、级别及状况等。

16.【答案】B

【解析】【分析】台风是气流旋转上升,容易成云致雨,因此云量较多。

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绿色表示陆地;

蓝色表示海洋。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台风以及卫星云图上云区的表示。

要求学生两方面都要掌握,而且还要懂得知识的运用,有点难度。

17.【答案】D

【解析】【分析】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明天大风降温、东边日出西边雨表示的都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故D符合题意.

【点评】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18.【答案】B

【解析】【分析】南部气温高,北部气温低,叙述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得到的热量多,气温应该高,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到的热量少,气温应该低。

故B符合题意。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叙述中没有指明季节。

故C不符合题意;

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应该降低。

故D不符合题意。

根据题意,故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理解回答即可。

二、填空题

19.【答案】不均匀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不均匀。

【点评】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20.【答案】D;

B;

30℃;

A、B;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东;

西

【解析】【分析】A为热带季风气候,B为温带季风气候,C为地中海气候,D为热带雨林气候,

(1)纬度位置最低的是D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地区;

(2)四幅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B地,差值约为30℃。

(3)具有明显的夏季高温多雨特点的是A、B地。

(4)据图描述C地气候特征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5)B地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C地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因素、②海陆因素、③地形因素;

世界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最集中。

(2)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两侧,非洲最广、南美次之、澳大利亚较广。

(3)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部中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

(4)热带季风气候:

只在亚洲南亚和中南半岛。

(5)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北纬35°

~60°

之间一月0℃等温线以北地区。

(6)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0°

~35°

大陆东岸,一月0℃等温线以南地区。

亚洲、北美、澳大利亚东南部。

(7)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纬度内陆地区,亚洲、北美分布最广,南美局部。

(8)地中海式气候:

南北纬30°

~40°

之间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也因此而得名。

(9)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

~60°

之间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分布最广(10)寒带(极地)气候:

极圈内高纬度地区。

(11)高山气候:

高山高原地区。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

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出二氧化碳;

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

世界的雨极在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的干极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

21.【答案】气温;

降水

【解析】【分析】气温与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深刻,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气温;

降水。

【点评】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

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

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例如,在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

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

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气温变化剧烈;

等等。

本题考查了气候的基本要素,知识点简单,牢记即可。

22.【答案】高

【解析】【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等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由于海陆性质差异大,夏季陆地比海洋吸热快,气温最先升高,因而同纬度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