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6019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Word文档格式.docx

”根据全教会和《决定》精神,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下称职成教司)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上,开始研究规划面向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把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突出任务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

1999年8月10日,职成教司在北京召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重点研讨德育课程改革问题。

会议决定成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问题研讨小组,就德育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草案。

同年10月,成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2000年1月,在北京召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会议听取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问题研讨小组前一阶段工作汇报,重点研讨了小组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草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初步方案》。

之后的几个月中,多次修改《课程设置初步方案》,同年8月,最后设置必修课程确定为: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

至此,新课程设置方案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初步确定。

2000年12月,教育部职成教司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召开课程教学大纲审定会,审定通过了四门德育课必修课程教学大纲。

2001年2月22日,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试行)的通知》,标志着德育课新课程设置方案正式出台。

2001年3月——4月,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受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编写组的邀请,郑效其、许国根、曹宏、李剑、郎岸青等10位教师参加了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詹万生教授主编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编写,该校的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德育高级教师、杭州市职教德育学科教研大组组长郑效其还赴北京参加该教材的统稿。

2001年6月,教育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部编国家规划教材。

(见附件1)

2.德育课实施面临的困难

2001年2月,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下称《意见》),这个《意见》明确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性质和主要任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纪律法制教育,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总原则,同时规定了具体的内容,其中提出各地要做好省级和地市级培训工作,各学校也要通过集体备课、听公开课等方式组织校内培训。

该《意见》还明确指出,各中等职业学校在执行新方案中要积极探索德育课新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广泛使用,切实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为了贯彻落实《意见》精神,2001年8月,杭州市职教德育学科大组下发《关于举办杭州市职教文化课新教材师资培训班的通知》(见附件7),组织德育课教师新教材培训。

大组邀请了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版)副主编李书华,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思想政治课研究会理事长、特级教师徐安德和杭州市教委教研室政治教研员、特级教师胡柏富等专家对杭州地区(含七县市)的全体政治教师进行培训。

在培训期间的考卷统计中显示,绝大多数的教师希望新教材有配套的教学资料,可帮助自己更好地教授德育课新教材。

开放与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源,成为推动新课程实施的内在需求。

(二)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的要求

2000年7月,杭州市职教政治学科大组(当时还称政治学科)建立2001年度省级立项课题《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见附件5)。

2001年3月,杭州市职教德育学科大组下发《关于开展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现状调查的通知》(见附件4),在杭州地区抽样10所学校进行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涉及国家级重点职高2所,省级重点职高4所,一般职高4所。

抽样调查的方法和对象为每校随机抽取3名分管行政干部,3名政治课教师,50名抽样学生。

问卷分干部卷、教师卷、学生卷(见附件6),内容涉及到干部对政治课认识,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学生素质和目前德育课地位的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德育课地位的基本看法等诸多因素共68项。

全市下发问卷589份,收回问卷587份,其中有效问卷566份。

有效问卷中学生卷有504份,干部卷30份,教师卷32份。

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政治课教学目标和实际达成的落差明显。

在教学实践中,政治课教师发现教学最大的困难不在于学生知不知上,而是在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上。

如何把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德育任务的艰巨性与政治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成为一大课题。

2.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供需矛盾突出。

主要表现在:

第一,学生关心时政,关注社会热点,希望能对社会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和分析,渴望得到学法上的指导,渴望掌握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虽然清楚学生的要求,但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这种渴求,主要原因是传统教法已经适应,已经习惯,要改变,有惰性;

加上工作负担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新资料和学习新知识。

第二,学生希望政治课教学不要过于死板,多让学生参与讨论,希望多搞社会实践,让自己在实践中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但限于条件与传统,绝大部分教师不能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要。

第三,目前政治课教材内容多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但教材中所选的例子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材料的时效性不强,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得不到满足。

3.政治课教学现状集中表现为“无用、无力、无位”。

无用,即不能为学生有效接受,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学生思想品德和内在需要,因而不能真正有效的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无力,即指政治课面对社会变迁和学生思想变化中出现的新问题束手无策,不能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实际问题;

无位,即指政治课在学生心中无地位,调查显示学生认为政治课排位居各门课之末。

长期以来,政治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表现为弱,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大组在研究分析政治课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和寻找相应对策时,其中对策之一就是如何集中一线教师的力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共同开发相关的德育课教学资源库,使学生主动探索社会和人生的奥秘,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自觉的道德行为,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使德育课的抬头率和满意率全面提高。

(三)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研究的要求

德育课新课程设置方案的推出与实施,给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新课程设置方案与现行的课程设置方案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和特点:

一是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将过去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更名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使课程名称与课程内容更加相符。

二是课程门数进行了必要的精简。

过去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课程共设置《经济政治》、《世界观人生观》、《法律》、《国情》、《职业道德》等5门必修课,加上两年制中专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财经类专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常识》和政法类专业的《哲学基础》等,各类必修课共达门之多。

新课程设置方案在对过去课程设置方案进行综合精简基础上,设置4门必修课程,其他根据专业不同、学制不同需作调整和补充的课程内容,由各地适当调整或列入选修课程。

三是注意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设置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充实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内容。

四是注意了德育课课程设置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结合,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并给各地一定的安排课程教学的自主权,增强德育课的适应性。

另外,新课程设置方案着眼于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注重与其他教育的纵向衔接和横向照应,既考虑了其他教育相关课程内容的设置,又努力突出和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课程设置适应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的变化和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特点,强调德育课教学要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倡课堂教学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紧密结合。

根据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杭州市职教德育学科大组适时地下发了《关于2001年秋季职业高中德育课教材订阅通知》(见附件7),规定了杭州地区德育课教材使用的起用时间和版本,为教研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001年10月,大组下发《关于开展杭州市职高政治学科教师优质课、论文,学生小论文(调查报告)评比的通知》(见附件9);

2002年10月大组下发《关于开展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说课、积件比赛的通知》(见附件10),这两项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奠定了较为厚实的基础。

如何使面向杭州7县市的大组教研活动有效开展,如何使已经积累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需要有一个提供交流信息的平台,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成为摆在大组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二、教学资源库的开发

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是指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基础,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进行组合的素材资料的集合。

主要有文本素材、图形素材、图像素材、动画素材和音频、视频素材,其中文本素材占主体地位,包括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参考资料、学习资料、教案、各类习题以及学生调查报告、小论文习作等。

(一)教学资源库开发的指导思想与依据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系统论、积件思想、教育传播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作为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现代教育强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

它强调学习是外部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

强调认知主体对学习的能动作用;

提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强调学习环境对有效形成意义建构的作用。

提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的四大属性。

在此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不仅仅是帮助教师教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且是用来创设情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工具。

2.积件思想

积件,本源是从幼儿教育中的积木演变而来的。

积件与课件比较有所不同,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它的形式和内容是固定的,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

因此,不少教师在使用中感到它不适用于自己的教学实际。

而积件则不同,它是教学者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组合运用教学信息资料的教学系统。

自由选择和组合教学素材资料是积件的基本属性,即积件的基元性。

课件大,积件小(当然小的课件也是一个积件);

课件繁,积件简;

课件死,积件活;

积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上的一个飞跃,它更好地解决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从学生需要出发、从教师的教学需要出发的根本问题。

3.教育传播理论

现代教学借助计算机传播教学信息,教学设计就必须依托教育传播理论。

教育传播理论认为教育传播的知识、技能、思想意识等信息是由预定的教育目标和确定的教育对象所制约的。

因此在进行教学资源库开发和利用时,必须仔细研究教育传播的特定对象——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来设计教学情景。

如高一学生对知识的关注点、兴趣点、及认知能力均有明显的不同,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利用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具有针对性。

4.系统论

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媒体等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

根据系统方法论原理,一个有机整体的功能效果大于部分功能效果之和。

教学要处理好教学过程各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形成

开发教学资源库的目的,既是为了支持“教”,也是为了支持“学”。

新教材德育课具有理论鲜活性、内容针对性和体例新颖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用通俗生动的具体素材资料、新颖的教学设计来说明马克思主义观点、原理以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才能使抽象的理论观点、道德行为规范具有征服人们心灵的魅力。

教学资料库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变化发展的新事实、新材料、新观点,克服教材的滞后性,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1.开发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对具体教学内容和素材类型选择和描述必须是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如对“知识经济”、“基因科学”、“克隆技术”的描述,应正确和反映其真实面貌,符合现代科学精神。

网上的“小道消息”式材料不可入库。

(2)开放性原则。

德育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素材资料的各个部分需要不断增添新内容,以提供更具时效性的教学信息资源,这是内容的开放性;

同时,素材资料是以可独立使用的基元方式入库的,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添加、删减和重组,体现了使用方式上的开放性。

(3)目的性原则。

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是德育学科的显著特点,因而材料的选择、编写(辑)应紧紧围绕教材知识点,具有典型性、有说服力、有实用价值的素材资料应首选入库,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这个根本目的服务。

(4)系统性原则。

知识点是选编素材资料的基本依据,应按教材主要知识点的顺序有系统地编排各类素材,这样才能做到具体教学内容不遗漏,保证素材资料的覆盖率,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求,也有利于使用时检索。

(5)生动性原则。

多媒体网络技术本身就是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

德育课的资源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将使教学的方法手段发生深刻变革,彻底摆脱德育课中的“上课记笔记,考试背条文”的题海战术以及形式上的单一化、简单化、学科化的倾向,将教学内容由静态的文字题海,变成情境模拟的动态多媒体软件。

学生通过软件的操作,可以真切地感受精心设计的评价内容,产生强烈的道德觉醒。

(6)仿真性原则。

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大多起源于精彩的游戏。

电脑游最大的特点是其仿真性。

游戏中有多种结局,孩子操纵着游戏的主角,进行多种尝试,最后沉浸在由自己操纵下的结局之中。

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就是要借用游戏的这种仿真性。

我们可以针对教材某一章节的德育点,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学生进入其中活动。

活动者在不同道德观念支配下的不同行为反应将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

一些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去尝试的问题,都可通过仿真模拟,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去感悟道德,反思行为,使传统教学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网络中得以解决。

(7)主体性原则。

“人是价值判断建构的主体”,因此,资源库设计要体现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特点,努力发掘师生自身多方面的潜能,促使他们成为自身全面素质发展的主人。

而借助于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以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现教学过程,并形成学生之间一对一、多对多和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一对多、多对一的双向交流、多向互动,就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使本门课程的教学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成为激励他们主动选择和主动建构的自我认识过程。

(8)创新性原则。

资源库的设计,突出地强调要有创意。

创意是教学内容表述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集中体现,是对静态的教材内容进行动态加工的创造性冲动,更是对教材各章节德育点重新展现的一种严肃的责任心。

教学资源库开发过程中的交互设计和学生参与的多种方式设计,创意成分就更大。

当创意真正物化到每一板块设计之中时,该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会有质的飞跃。

资源库开发要求充分调动参与者的智慧潜能,对不同的教学过程,采用不同的设计,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手法,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充分体现本项成果的诊断、反馈、激励和导向的功能,从而推动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

2.资源库的构成

在建构德育课教学资料库的实践中,从建库的规范性与实用性两方面综合考虑,我们的教学资料库内容有(如图示):

核心部分是德育课教学资源库网站,在网站上有德育课的教学参考资料、学习参考资料,有教师的教案集、积件集,有德育课考评方案,有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集(见附件13)等。

当然还有包括教师论文、教学课件,以及更广泛的德育课教学资料,如家庭教育教材、杭州地方性德育综合教材、浙江省百万职工、百万农民德育教材等等。

 

(1)教参、学参的编写

在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编写的基础上,杭州市职教德育学科大组积极主动要求参加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和学生配套学习参考的编写。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再次被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邀请,郑效其、许国根、曹宏、李剑、郎岸青等10位教师仍然参加了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詹万生教授主编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学习参考的编写,郑效其副校长还参加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学参考书的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分别于2001年6月和8月相继出版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学参考书和学习参考书。

(见附件2、附件3)

这两本书指导思想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强调的“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的教育改革方向,依据教材编写大纲的要求,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和“教、学、做合一”的教材特色,并强调教法与学法并重,从学生的学法出发,考虑教学的合理步骤,为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实验探索的载体。

(2)教案的汇编

2002年杭州市职教德育学科大组在全市德育课教师中开展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科版)的说课比赛,全市有35位教师报名参加,大组将该教材分成若干节,由参赛教师抽签决定顺序,保证每一章节都有教师参与说课,也就保证了最后能汇编一本完整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科版)的教案集。

实践证明,在杭州市职教德育课教师说课比赛的基础上,大组成功汇编了第一本新教材教案集,并制作成光盘。

(见附件11)这个教案集最大的特点是规范,因为在征集教案时,大组在德育课教学资源网站上发布了规范的《教案参考格式》(如下表),

教案参考格式

课题

授课人

课时数

学情

地情

分析

认知目标:

了解、识记、理解(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能力目标(含方法能力、操作能力等):

初步掌握、掌握、熟练掌握

情感目标(含社会能力、关键能力):

初步体验(感受)、体验(感受)、深刻(感受)

教学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手段

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案例

设计意图

教学后记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同时,该教案集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第一,根据杭州大市各县市的差异,专门设计了“学情、地情分析”栏;

第二,教学目标中比较完整地提出了“认知目标:

了解、识记、理解(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能力目标(含方法能力、操作能力等):

初步掌握、掌握、熟练掌握,情感目标(含社会能力、关键能力):

初步体验(感受)、体验(感受)、深刻(感受)”;

第三,在教学后记中列出了“教学的成败得失,学生的信息反馈,今后的教学建议”三要素。

(3)积件的开发

在学习积件思想的基础上,杭州市职教德育学科大组率先在杭州各学科中开展德育课教师的积件比赛。

德育课新教材如何与实现信息技术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这在2001年的大组教学工作意见中已经提出。

2002年,大组成员一致认为,这个课题应该摆在大组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上,不仅是思考与规划,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开拓。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有机结合,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

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2002年下半年,大组下发了《在杭州市各中等职业学校中开展积件比赛》的通知(见附件10)。

首先发动好教师,要对教师提出要求,要把提高学科素养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起来。

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要考查德育课教师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不仅要看上课时是否运用信息技术,还要看教师是否利用网络收集有关提高德育课教育质量的资源。

制作积件是一个很实用又有效的载体。

大组仍然是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科版)做文章,报名、分节、抽签、比赛、汇编。

大组在全市德育课教师积件比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积件修改要求(如下框)挂到德育课教学资源网站上,让教师们对照相对规范的积件修改要求,保证全市有一个有一定质量、完整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科版)积件集,该积件集已刻络成光盘。

(见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