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6083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 溴氯海因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1【兽药名称】

【通用名】:

溴氯海因粉

【英文名】:

BromochlorodimethylhydantoinPower

【汉语拼音】:

XiuluhaiyinFen

1.2【剂型】粉剂

1.3【性状】:

本品为类白色、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

有次氯酸的刺激性气味。

1.4【作用与用途】:

用于养殖水体消毒,防治鱼、虾、蟹、鳖、贝、蛙等水产动物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细菌引起的出血、烂鳃、腐皮、肠炎等疾病。

1.5【用法与用量】:

使用时用1000倍以上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

治疗一次量每1m3水体0.03~0.04g(以溴氯海因计)每天1次病情严重时连用2天

预防一次量每1m3水体0.03~0.04g(以溴氯海因计)15天1次

1.6【含量规格】:

24%

1.7【包装包装】:

500g×

30袋/桶

1.8【有效期】:

二年

1.9【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2.处方及依据

2.1处方

溴氯海因(折百后)43.2㎏

无水硫酸钠至180kg

2.2依据《兽药国家标准汇编》第一册

第2页

3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

3.1生产工艺流程:

见下图所示

消毒剂(固体)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般生产区

第3页

3.2环境区域划分

3.2.1工艺卫生

各生产工序应经常进行工艺卫生检查(生产人员卫生、生产现场卫生),并

填写《工艺卫生检查记录》。

3.2.1.1消毒剂车间为一般生产区。

3.2.1.2与药品接触的容器、设备必须清洁、干净,无杂质。

3.2.1.3没有与药物起反应的化学物质。

3.2.1.4生产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口罩。

3.2.1.5生产废弃原料必须回收,不能随意排放。

3.2.2环境卫生

3.2.2.1地面整洁,门窗玻璃、墙面、顶棚无污迹、灰尘。

3.2.2.2设备、容器整齐光洁、无灰尘、无跑、冒、滴、漏。

3.2.2.3设备、容器、工具按规定放置。

3.2.2.4生产场所严禁吸烟,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

3.2.3环境卫生处理

3.2.3.1每日

清除并清洗废物贮器;

擦拭地面,桌椅柜及设备外壁;

擦去门窗、水池及其他设备上的污迹。

3.2.3.2每周

冲洗门窗、水池及其他设施;

刷洗地面、废物贮器、地漏、排水道及墙角等处。

3.2.3.3每月

对墙面、顶棚、照明及其它附属装置除尘;

全面清洗工作场所及生活设施。

3.2.4工作人员更衣程序:

3.2.4.1进入非洁净区工作人员穿衣程序:

工作人员→进入车间首先在更鞋室更换工作鞋→再到普通更衣室脱下外衣→更换好非洁净区工作服→用皂液将手洗净烘干→进入各自工作区。

3.2.4.2非洁净区工作人员退出工作区时脱衣程序:

工作人员→离开各自工作区→用皂液将手洗净烘干→进入普通更衣室脱下工作服放入更衣橱穿好外衣→更鞋室换下工作鞋。

第4页

3.2.5人净标准

区域

清洁标准

清洁部位

一般区

常规

常规

3.2.6工作服标准

衣、裤、帽

手套

处理方法

浅灰色工作服

蓝球鞋

清洗

3.2.7个人卫生制度:

3.2.7.1所有员工至少每年体检一次,合格后方可参与生产操作与管理。

3.2.7.2要养成良好的操作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自觉保持卫生清洁。

3.2.7.3进入生产区域要穿戴好规定的工作服,严禁带手饰、耳环、不得抹化妆品,勤洗手。

3.2.7.4工作服要保持清洁,无污迹,油泥等,纽扣全部扣齐,内衣、头发不得外露,工、用具、设备及时擦洗。

3.2.7.5在洁净区工作还必须遵守卫生要求和无菌制度。

3.2.8无菌制度

3.2.8.1除遵守“个人卫生制度”及有关工艺卫生要求外,还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3.2.8.2严格体检,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进入洁净区操作。

3.2.8.3严禁携带一切私物,杜绝留长指甲。

3.2.8.4保持个人卫生。

3.2.8.5工作时保持肃静、不准大声喧哗。

4、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

4.1生产前的准备

生产操作开始前,操作人员必须对工艺卫生、设备状况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为:

4.1.1生产场所卫生是否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

4.1.2是否取得“清场合格证”。

4.1.3设备是否处于“合格”状态,是否挂有已清洁状态标示卡。

4.1.4对计量容器、度量衡器进行检查、校正、对生产用的测定、测试仪器仪表检查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调试。

4.1.5设备、工具、容器清洗、是否符合标准。

4.2领料

4.2.1生产部经理下达生产指令单。

4.2.2按生产指令单计算所需、原辅料、包装材料、标签。

第5页

4.2.3按计算所需物料数量从物料仓库核实领取,并填写好生产领料通知单。

4.3称量

4.3.1称量人在磅秤上依次准确称取溴氯海因、无水硫酸钠,置入指定器具中,并立即封好剩余的原辅料,封存,并清洁量具。

4.3.2复核人仔细核对溴氯海因、无水硫酸钠的重量。

4.3.3核对无误后,填写《领料岗位称量操作记录》。

4.4混合

将溴氯海因、无水硫酸钠,上料到多力矩圆型混合机中混合,混合15分钟。

操作中须严格按照《多力矩圆型混合机安全操作规程》、《混合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将料放出装入备用的容器中,送入中间站待检。

4.5中检

混合完成后,质控部QA取样进行半成品检查,按半成品内控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法进行,合格后方可分装。

如不合格应及时报质控部作出适当的处理。

4.6分装、称量

配料混合经检验合格后,先用内包装袋进行分装,每袋大约500g。

然后将已装好药的内包装袋放在已调节好的托盘秤上进行准确称量(准确值为500g)。

具体操作:

4.6.1用内包装袋进行装袋操作,所装量略高于标准值。

4.6.2装量完毕,清理剩余尾料。

4.6.3检查托盘秤砝码,托盘是否配套,是否清洁。

4.6.4用100g砝码调试托盘秤,使之能正常工作。

4.6.5调试正常后的托盘秤可进行称量,将游码打到要求刻度,然后将药品连袋放在托盘上进行称量。

4.6.6用小勺对袋内药物进行增减,直到托盘秤保持平衡。

4.6.7称量人应经常清除秤盘中的粉末,确保装量符合差异标准要求。

4.6.8称量准确的药物转入下一工序,清理托盘上的残留物(尽量不存在残物)进行下一次称量。

4.6.9称量完毕后,清理托盘秤,并作好记录。

4.7内包装袋封口

4.7.1本机不用电源开关。

把交流电源线插入插座,根据要封接的材料的厚度,调整加热时间。

将塑料袋放在封接面上,然后按下手柄,电路即自动控制加热时间。

指示灯熄灭时,电源即被自动断开。

约1—2秒后,放开手柄,就封接

第6页

好了。

4.7.2万一封接时封接处出现破损,那是因为加热时间太长,请将旋钮向反时针旋转,缩短加热时间。

4.7.3如果封接不牢,那是因为加热时间太短。

请将旋钮向顺时针旋转,延长加热时间。

4.7.4如果塑料袋粘在橡胶压板上,说明冷却时间不够,必须延长指示灯熄灭后的冷却时间。

请稍迟一点放开手柄。

4.7.5加热时间调整好以后,在使用时应保持不变。

在连续使用时不必再作任何调整。

4.8打码

4.8.1检查热打码机状态标志,核对号码是否与所需号码一致。

4.8.2接通电源,将温度设置调到最高挡位,预热10分钟。

4.8.3取一包装袋,进行试打码,查看字迹是否清晰。

a如果全部模湖,则需继续预热,直到全部清晰为止。

b如果有几个字或一个字的某个角落不清晰,则需调换字模。

4.8.4检查后,将温度设置调到中间挡位,开始打码,号码必须打在正确位置。

4.8.5打印好的包装袋分开放置,避免混淆。

4.8.6打完后,关闭电源,清理好现场,作好记录。

4.9装外袋、封口

将内包装袋装入已进行打码处理、检验合格的外包装袋中,将外包装袋放在

多功能塑料薄膜封口机上进行外包装袋封口、清理并检验。

4.9.1将封口机按通电源,打开启动按钮

4.9.2调节转速按钮,调整适合自己操作的转速。

4.9.3调节温度控制按钮到200℃对机器进行预热。

4.9.4待温度达到设置温度后取一空袋,吹入空气,进行封口操作,然后压迫袋中空气。

如果封口处裂开,则慢慢调高设置温度,直到封口处不裂开为止;

如果封口处被胀破且封口处发生卷曲,则慢慢调低设置温度,直到不发生卷曲为止;

如果封口处不胀破,且封口处不发生卷曲,则封口机可投入使用。

4.9.5封口机调试完成后,开始封口操作。

4.9.6封口完毕后,断开电源,清除封口机上残存粉末。

4.10外包

4.10.1贴签

(1)验明标签与药品品名、规格、生产批号等是否一致;

第7页

(2)端正地逐个塑料桶贴于桶中央的指定位置;

(3)残损标签不得使用,应退库销毁;

(4)剩余标签,如新打印了批号和生产日期应与残损标签一起退库销毁;

(5)检查标签领用数与残损及剩余数、使用数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应查明原因。

4.10.2装桶

验明药名、规格、批号等是否与桶一致。

4.11入库

将成品搬运入库,放在成品仓库指定待验区,经检验合格后转移至合格区。

4.12消毒剂车间清场

4.12.1消毒剂车间各工作室清洁按《一般生产区清洁规程》进行。

4.12.2收集剩余原料,存放于指定地点。

4.12.3清理剩余标签、包装袋、包装桶,完整者返回仓库,破损及不能使用,都交QA处理。

4.12.4清扫生产设备上的粉末。

4.12.5断开生产车间电源。

4.12.6经QA检查合格取得清场合格证后,人员才能离开,并作好记录。

5本产品工艺过程中所需SOP名称

拼箱管理规程

生产中不良品、尾数、残料回收料、重加工料处理程序

剩余包装材料处理操作规程

清场管理规程

物净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装袋、称量岗位检查规程

原辅料备料、称量岗位操作规程

领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脱外包装岗位操作规程

混合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外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打码岗位操作规程

封口岗位操作作规程

内袋封口岗位操作规程

生产现场QA岗位操作规程

结退料操作规程

第8页

一般生产区清洁规程

人员进入一般生产区更衣规程

人员进入洁净区更衣规程

物品进出一般生产区清洁规程

一般生产区容器具清洁规程

工具清洁灭菌规程

多力矩圆形混合机安全操作规程

多力矩圆形混合机维护保养规程

多力矩圆形混合机清洁规程

HP-241B型热打码机操作规程

HP-241B型热打码机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HP-241B型热打码机清洁操作规程

托盘秤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托盘称清洁操作规程

托盘秤操作规程

FR-900自动塑料薄膜连续封口机操作规程

FR-900自动塑料薄膜连续封口机清洁操作规程

FR-900自动塑料薄膜连续封口机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溴氯海因粉半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铝塑复合袋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标签、合格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包装桶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6.1原料质量标准见《溴氯海因粉质量标准》

6.2辅料质量标准见《无水硫酸钠法定质量标准》

6.3半成品质量标准见《溴氯海因粉半成品质量标准》

6.4成品质量标准见《溴氯海因粉成品质量标准》

6.5贮存注意事项:

第9页

7.1见《溴氯海因粉半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7.2半成品的控制

工序

质量控制点

质量监控项目

质量监控标准

频次

质量监控方法

原辅料

性状、异物等

合格

每批

原辅料内控标准及检验方法

配料

称量

品种、数量、重量

与批生产指令

相符

1次/班

混合

混合时间、

外观、含量

符合工艺规定

产品工艺规程

内包装

装量、外观、密封。

数量准确,

封口严密,

外观规整。

随时/班

外包装

数量、

批号

数量准确,批号

正确。

装桶

合格证、箱体外观

数量准确,合格

证的检查。

类别

序号

名称

主要验证内容

设备

1

圆形混合机

混合均匀度

卫生

残留量

工艺

产品工艺

混合时间、装量

9包装袋、标签、包装桶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及储存

9.1包装袋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9.1.1包装袋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铝塑复合袋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9.2标签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9.2.1标签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标签、合格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9.3包装塑料箱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9.3.1包装桶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包装桶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9.4贮存方法:

各种包装材料均存放于专用包装材料库(区),由专人保管领用和发放,帐物要相符。

包装材料库应通风、干燥。

包装材料一律码放在垫板上,

第10页

按品种规格分别存放,不可混存并有明显标志,注明存放数量,应建立入库、出库帐目。

帐、物、卡应相符。

10.1物料平衡:

工序物料平衡标准

工序

平衡收率标准(%)

备注

99.5—100.0

收率=收料量÷

投料总×

100%

内包

98.5—100.0

收率=实际分装数÷

理论分装数×

外包

100

收率=〔准入库数+取样数〕÷

内包实际分装数×

10.2成品率:

98.0—100.0%

成品:

指生产过程终结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

理论值:

按照所用的原料量,在生产中无任何损失或差错的情况下得出的最大值。

10.3原辅料、包材消耗定额(每批180Kg)

原辅料名称

消耗定额

溴氯海因

43.2kg

无水硫酸钠

136.8kg

铝箔袋

360个

塑料桶

12个

桶签

12张

设备编号

设备名称

台数

生产能力

备注

SB-GX-01

多力矩圆型混合机

200kg/批

SB-GS-006

FR-900自动塑料薄膜连续封口机

0~12m/min

SB-GS-004

HP-241B热打码机

40r/min

第11页

12.1技术安全:

在生产中,为了保证操作人员、设备、财产安全,防止和消除伤亡事故,电器采取了可靠的接地保护(三相五线制)并有短路、过流保护装置;

蒸汽进口装有安全阀、减压阀,各种压力容器配有安全阀、压力表;

消防系统设有安全指示标识、消火栓及灭火器等,操作人员要认真了解有关安全设施、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严格按岗位操作法、设备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机械设备、电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专业维修人员排除,严禁私自拆卸,设备的减压阀、压力表要定期校验,严禁违规使用,开启耐压设备一定要将设备内的压力降至零时方可开启,消防设备、灭火器要定期检查,确保完好,并要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12.2劳动保护:

为了保护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易产生粉尘的设备、工段均装有捕尘的装置。

车间设有中央空调系统,各工种根据其相应的生产技工,配有相应的劳保用品。

操作人员应根据各岗位要求穿戴好工作衣、帽、鞋、口罩、手套等,生产操作中有些地方用到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时应小心操作,若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必要时到医院治疗。

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岗位

人数

混合岗位

2人

打码岗位

1人

装袋岗位

称量岗位

封口岗位

外包岗位

管理人员

合计

10人

第12页

14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有捕集措施,无废气、废水、废渣污染。

长度以m(米)表示,或以其分数单位表示:

dm(分米)=0.1米;

cm(厘米)=0.01米;

mm(毫米)=0.001米;

µ

m(微米)=0.000001米;

nm(纳米)=0.000000001米。

容积以L(升)表示,或以其分数单位表示:

ml(毫升)=0.001升;

l(微升)=0.000001升。

质(重)量以kg(公斤)表示,或以其分数单位表示:

g(克)=0.001公斤;

mg

(毫克)=0.001克;

g(微克)=0.000001克。

温度以℃(摄氏度)表示。

时间以h(小时)表示,或以其分数单位表示:

min(分钟)=

小时,s(秒)=

滴定液的浓度以mol/L(摩尔/升)表示。

百分比用“%”符号表示,系指重量的比例;

但溶液的百分比,除另有规定外,系指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g;

此外,根据需要采用下列符号表示:

%(g/g)表示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g。

%(ml/ml)表示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ml。

%(ml/g)表示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ml。

%(g/ml)表示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g。

100%系指99.5~100.4%,100.0%系指99.95~100.04%,其余类推。

压力以Pa(帕)表示:

kPa(千帕)=1000Pa;

1atm(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3kPa;

1mmHg=133.322Pa;

1Pa=7.5×

10-3mmHg;

1kPa=7.5mmHg。

批准文号

规格

有效期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