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6540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准备及初始状态评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获得组织最高管理者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的认同与承诺是前期准备阶段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在最高管理者认识到建立HSE管理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组织才有可能在其决策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另外,HSE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资源的投入,这就需要最高管理者对改善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行为做出承诺,从而使得HSE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得到充足的资源。

实践证明,高层管理者的决心与承诺不仅是组织能够启动HSE管理体系建设的内部动力,而且也是动员组织不同部门和全体员工积极投入HSE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

在此阶段,特别需要高层管理者:

1、明确HSE管理应为组织整个管理体系的优先事项之一,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纳入组织管理决策的重要议事日程中;

2、认识到建立HSE管理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3、理解实施HSE管理体系对组织成本效益、公众形象、HSE管理、组织管理功能方式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4、承诺为建立HSE管理体系及有关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保证。

(二)管理体系实施范围的确定

1、组织自身管理机构的特点

确定体系管理范围时应考虑组织是否包括多个行政相对独立、不同的运作部门或分公司,是否包括多个现场,是否某些部门或分公司受到特别压力要尽快通过健康、安全与管理体系认证。

标准要求建立管理体系的部门要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和自身职能,能对管理体系相关的危险源、风险及其影响、后果和所有的环境因素负有责任,有权决定目标、指标、方针和管理方案的实施,有权分配和管理一定的资源。

2、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涉及的范围

组织活动必须包括所从事的主营活动或相关的辅助活动,对于从事专业技术服务的组织,不论其现场位于何处,都应纳入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范围之内。

对于固定场所的生产制造组织或生产服务组织,其范围主要包括生产或服务场所及辅助设施,包括任何与原材料、副产品、中间产品、产成品和废弃材料的存贮区域、相关承包方活动场所、所需的设备或基础设施等。

(三)调整组织机构,明确责任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不应从“零”开始,组织不应该专门针对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要求再造组织机构,而是应该在现有组织机构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调整、充实人员、明确责任,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融入组织的整个管理体系之中,只有这样HSE管理体系才能切合组织的实际和需要,才能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1、成立跨部门的决策和协调机构

实施Q/SY1002.1-2007标准不能仅仅依靠原来的健康、安全和环保职能部门,应在组织内成立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委员会,有最高管理者担任主任,组织内各职能部门的领导作为成员,领导和协调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作。

其主要任务是负责HSE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组织协调,如HSE管理体系建立的总体设计规划,制定HSE方针、目标,提供人、财、物的支持等。

2、任命管理者代表

按照Q/SY1002.1-2007标准,在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组织过程中,最高管理者应在最高管理层中指定-名成员作为管理者代表,并规定其职责和权限,以确保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正确实施。

管理代表是组织中HSE管理体系建立实施的直接领导者。

其至少应被授予如下职权:

①按照标准规范要求建立、实施和维护HSE管理体系;

②向最高管理者汇报体系的运行情况和绩效,供管理层评审,并为体系的改进提出建议;

③负责与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由于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的范围广,涉及组织的各个部门、全体员工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管理者代表应由组织中具有相当级别,并且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技术、工艺流程乃至行政管理工作都较为熟悉的人担任。

(最好由主管组织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工作的副职担任。

3、组建工作小组

最高管理者应授权管理者代表组建一个精干高效的工作小组,其主要任务是初始状态评审及建立HSE管理体系。

工作小组的组成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①由于体系涉及面广,工作小组的成员应来自组织内部各个部门,通常包括组织中综合办公室、安全、环保、生产调度、质量设备、财务等主要部门的人员。

②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是组织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遵循共同的管理原则,因此工作人员具备管理体系的思想十分重要。

③工作小组成员应具有安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环境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能力,从事安全环保管理的人员可作为最佳人选考虑。

视组织的规模、特点的不同或HSE管理体系建立的需求和进展状况,必要时还可以引进相应层次上的专门人才加入。

在调整组织机构的同时,组织应明确各职能部门和各级人员的职责,以动员组织全体员工的力量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

(四)宣传和培训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是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健康、安全与环境意识,统一组织对实施HSE管理认识的过程。

为此,组织应进行宣传和教育活动。

另一方面,实施HSE管理体系本身也要自始至终地开展宣传教育,以促进组织各部门和广大员工的响应、支持和积极参与。

宣传和培训时应注意重点突出、划分层次、循序渐进、采取多种方式进行。

体系建立的组织机构在开展工作之前,首先应接受HSE管理体系标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

同时,当组织依据标准所建立的HSE管理体系文件正式发布后,需要对全员进行文件培训。

另外,组织体系运行需要的内审员,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

在准备阶段,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1)促进组织全体员工对管理体系的认识了解;

(2)向组织员工表明实施管理体系的意图和行动;

(3)克服推行管理体系过程中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针对上述要求,宣传培训的内容应主要围绕管理体系的建立来安排。

它可包括:

国内外HSE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Q/SY1002.1-2007标准概况;

HSE管理体系发生发展背景、基本内容;

组织建立HSE管理体系的目的、意义;

全体员工在HSE管理体系建立实施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要求等。

根据组织推行管理体系工作的需要,宣传培训依照管理层次不同,内容要有所侧重。

高层管理者,即决策层。

结合Q/SY1002.1-2007标准和HSE管理体系发展背景说明本组织建立实施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明确决策层领导在体系建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和主导作用等。

管理层,主要是健康、安全、环保、生产、技术、经营等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负责人,以及在建立HSE管理体系中承担具体重要工作的有关人员。

这一层次的人员是建立、实施和完善HSE管理体系的骨干力量,应全面接受HSE管理体系标准有关内容的培训,真正掌握和理解HSE管理体系标准的内容、原理、原则以及内涵。

执行层,主要是指HSE管理体系所涉及的一般人员和广大员工。

对这一层次人员的宣传与培训重点在于HSE管理体系一般知识的普及,提高他们对本岗位活动与HSE管理体系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发挥自身作用的认识。

在具体宣传培训中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深刻理解和掌握Q/SY1002.1-2007标准中7个要素的逻辑内涵。

“领导和承诺”是核心,“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是导向,“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是基本资源支持,

“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实现事前预防的关键,“策划、实施和运行、监测”是实现过程控制的基础,“审核和管理评审”是纠正、完善及自我维护的保障。

标准体现了以领导和承诺为核心,以方针、目标等要素为支持,以审核和评审实现自我监督与持续改进的整体思想。

(2)结合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突出整体思维观;

把“领导和承诺”与“一把手负责制”结合起来;

把强调风险评价和事前预防结合起来;

把“策划”及“实施与监测”和强调生产作业现场的“人、机、环”协调运行结合起来;

把“审核与评审”与传统的监督检查结合起来。

(3)结合本组织的实际学习标准。

学习标准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与本组织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掌握标准的内涵,理解其实用价值。

(课件)HSE管理体系宣传和培训工作流程图

五、制定实施计划

[实例]实施计划举例(附表)

初始状态评审是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了解组织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现状,为组织建立HSE管理体系搜集信息并提供依据。

通过初始风险评价,识别出主要的危害、危险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获取适用于组织的HSE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总结组织原有的管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探讨风险和机遇,统一认识,为组织建立切实可行的HSE管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始状态评审的内容

根据建立HSE管理体系的需要,初始风险评价可包括如下内容:

(1)明确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并评价组织的HSE行为与各类法律、法规等的符合性;

(2)识别和评价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危险因素,特别是重大环境因素、危险因素;

(3)审查所有现行HSE活动与程序,评价其有效性;

(4)对以往事件、事故调查以及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调查与评审;

(5)评价投入到HSE管理的现存资源的作用和效率;

(6)识别现有管理机制与标准之间的差距。

(二)初始状态评审的策划

1.确定评审范围

组织进行初始状态评审的范围与建立HSE管理体系的范围紧密相关。

如果组织为了在某一范围内实施HSE管理体系,那么初始状态评审的范围至少应覆盖拟定体系的范围。

确定体系的范围应考虑如下原则:

(1)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组织的整体、部分或结合体;

(2)地理上相对独立(但组织的运行区域可以流动);

(3)如果是组织的一部分,应在健康、安全与环境意义上可与其他部分分开,即它的HSE行为可以相对独立地予以评审。

在保证覆盖范围的前提下,应重点关注那些产生重要环境影响、重大危险、危害和在未来体系中具有关键功能的部门。

2.组成评审组

评审组可由组织的员工、外部咨询人员或双方共同组成,这取决于初始状态评审的范围、复杂程度和组织的资源。

评审组的主要人员应是体系建立工作组的骨干力量。

组成评审组还应考虑:

(1)最高管理者任命评审组长并授权负责初始状态评审的全过程;

(2)评审组成员应具备必要的技术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具备识别相关数据或信息,并有效地分析和评估这些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3)具备相关的评审技巧和能力,如研究、面谈、数据分析、文字工.作等;

一般内部人员熟悉本组织情况,而外部人员则有较深的评审技巧,并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审组组成以后应经过适当的技能培训,并使每个成员了解初始状态评审的目的和其担当的角色和责任,以确保每人都能胜任工作。

3.现场评审前的准备工作

(1)收集和评估数据和信息。

大部分数据和信息将在评审过程中收集,但有些数据和信息则需要事先识别和获取。

如适用于组织的HSE法律、法规及其要求。

这是进行初始状态评审的基础。

获取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信息的主要途径有:

①国家和地方HSE立法、执法机关;

②出版社或其他发行机构;

③公共图书馆;

④专业机构,如咨询组织;

⑤公共媒体。

(2)初始状态评审方法的选择。

进行初始状态评审需要一定的方法,从而使其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初始状态评审一般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询问与会谈;

②检查表和调查表;

③审查和测量;

④评价;

⑤记录评审;

⑥与类似的组织比较。

此外,对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的识别还需要一些比较专业的方法,这里就不详述了。

(3)制定计划。

为了使评审过程有序、高效地进行,组织必须预先制定评审计划。

评审计划应根据组织的类型、规模有针对性地制定。

(三)实施评审

1.信息收集及分析

主要任务是收集组织过去和现在的有关HSE管理状况的资料和信息等。

如组织的HSE管理机构、人员职能分配与适用情况;

组织的HSE管理规章;

组织适用的国际公约以及国内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其执行情况;

组织的HSE方针、目标及其贯彻情况;

近年来组织的事故情况和原因分析等。

2.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环境因素是HSE管理要考虑的基本对象。

确定环境因素是组织HSE管理的基础信息,组织应全面系统地分析,找出全部环境因素。

识别环境因素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检查涉及以下问题的活动、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这些问题包括:

(1)向大气的排放;

(2)向水体的排放;

(3)废物管理;

(4)土地污染;

(5)原材料使用和自然资源的利用;

(6)对局部地区和社会有影响的环境问题;

(7)一些特殊问题。

[实例]环境因素风险识别与评价表

此外,组织所在地是否处于环境敏感区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环境因素的识别不应仅局限于生产经营活动排放的污染,以及能源资源使用等问题。

组织的管理方式、员工的培训、组织的外部变化等也应引起注意。

重大环境因素评价及目标、指标、方案制订

1.评价矩阵2.提出控制目标、指标及方案3.目标、指标、方案制订

技术经济环境可行性分析:

1.确定重点方案2.进行市场调查3.进行技术评估4.进行环境评估5.进行经济评估6.推荐可实施方案

环境因素的识别应尽可能细致、全面,不要遗漏。

通常,绘制工艺流程图,采取简单的物质平衡分析是一种识别污染,掌握废物产生、排放的有用工具。

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会对许多环境要素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可以是积极或消极的、整体或局部的、轻微或严重的,应结合每一个被识别的环境因素,多方面地考虑其环境影响。

如:

(1)正常、异常及紧急运行状态下的环境影响;

(2)与过去、现在及将来操作相关的环境影响;

(3)可控制和不可控制(如供方原材料的变更)的环境影响;

(4)直接的或间接的环境影响。

为了体现生命周期的思想,实施全过程污染预防措施,在识别环境因素、确定环境影响时,以产品周期分析、评价为指导,对于组织系统认识其内部过程环节的环境贡献是非常有益的。

为了有效地减小或消除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组织环境管理的重点应建立在认识与其活动、产品或服务相关的重大环境影响的基础之上。

因而通过环境影响严重程度的评价,进行重要环境因素的筛选、确定,是组织制定方针、目标和行动方案的重要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是A个运用多学科知识较为复杂的技术分析过程(可参考有关资料)。

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选取何种可行方法,组织不刻意追求繁杂的技术方法和详尽细致的影响分析。

主要问题在于通过环境影响程度的排序,为组织规划HSE管理行动提供决策支持。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包括:

(1)环境影响的规模范围;

(2)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小;

(3)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

(4)环境风险的概率。

上述评价过程的定量化将有助于对分析结果的判别。

此外,以下因素也是经常考虑的重要评价内容:

(1)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2)控制改变环境影响的难度;

(3)改变环境影响的资源代价;

(4)相关方的关注程度;

(5)组织的社会形象;

(6)进行环境影响控制对组织其他活动和过程可能带来的影响等。

3.危险和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通常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分为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体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有时,对两者不加以区分,统称为危害因素。

客观存在的危险、危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可能成为危害因素。

事故隐患泛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通常通过检查、分析可以发现,察觉它们的存在,本质上是属于危险、有害因素的一部分。

所有危险、有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有害后果(伤亡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物的损坏等)均可归结为存在能量、危害物质和危害物质失去控制两方面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危害物质泄漏、散发的结果。

因此存在能量、危害物质的失控是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

1)识别和评价的范围

(1)组织在生产、运行、生活、服务、储存中可能产生的重要危险、有害因素。

(2)周围环境对本组织员工危险、有害因素及影响,其中包括自然灾害、地方病、传染病、易发病、气候危害等。

2)识别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1)组织的地理环境;

(2)组织内各生产单元的平面布置;

(3)道路运输状况。

包括:

路况、季节天气影响、人员等;

(4)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5)主要生产设备装置;

(6)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危害作业的部位;

(7)管理设施、应急方案、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3)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评价的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目的性和应用范围。

下面只列举几种常见的评价方法:

(1)安全检查表;

(2)类比法;

(3)预先危险性分析;

(4)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

(5)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6)事故树法

总之,风险评价技术是一门复杂的、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其方法多种多样,参加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

[实例]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4.初始状态评审报告

1)初评信息的归类

完成初始状态的现场评审后,应认真全面地整理、分析和归纳初始状态评审所获取的大量信息。

经处理的信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现存的组织机构和职责,特别是关于HSE的管理;

(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清单;

(3)环境因素、危险、有害因素、重大风险清单;

(4)现有文件,包括规定、制度、程序、作业指导书等;

(5)其他信息,如事故调查报告、数据和记录等。

2)编写初评报告

将初始状态评审所完成的工作,编制成初始状态评审报告,会更有利于HSE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与保持。

初始状态评审报告应篇幅适度、结构清晰。

报告应涵盖初始评审的主要内容,并对改进有关事项提出建议。

初始状态评审报告可采用如下编写格式:

(1)评审目的、范围;

(2)组织的基本概况;

(3)环境因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

(4)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包括获取途径、内容、登录等);

(5)HSE管理方面的评审(包括事故经验、管理方面的得失);

(6)现存管理体系与标准之间的差距分析;

(7)急需解决的优先项问题;

(8)建立、保持HSE管理体系的有关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