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6658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语文文档格式.docx

A.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似乎非常不同,但在结构上却十分相似,即大致都具有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层面。

B.科学与人文形而下的层面是倾向于外部世界的实证的和功利的层面,形而上的层面是倾向于内心世界的思想的和精神的层面。

C.科学和人文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贯通,能让我们领悟到它们活生生的生命以及二者之间的深刻关联。

D.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科学观、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和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等影响了人们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学与人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无数具有极高品位和素养的人参与,不能简单地依靠实证和功利。

B.科学活动中大量的实验、论证、数学推导和演算等都属于形而下的技术层面,是显性的,容易引起人们重视。

C.尼采与海德格尔从形而上层面来理解艺术,没有关注到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对艺术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D.无论是对于科学还是对于人文,形而下都是体,形而上都是魂,正是这种体和魂高度有机的结合,才使科学和人文充满生命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只有认识到科学和人文各自具有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面的辩证关系,才能对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有深刻理解。

B.因为形而下层面在很大程度上追求技术的精湛和高超,所以形而上层面就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精神的深奥和高远。

C.如果没有技术性很强的实证的和功利的层面,仅有思想的和精神的层面,那么艺术就不可能成为艺术。

D.强调科学具有形而上的层面、人文具有形而下的层面,这是对科学与人文中容易被忽视的层面的强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弘,沛国相人也。

起家太子门大夫,累迁宁朔将军、监幽州诸军事,甚有威惠,寇盗屏迹,为幽朔所称。

以勋德兼茂,封宣城公。

太安中,张昌作乱,弘率前将军赵骧等讨昌,自方城至宛、新野,所向皆平。

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

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

弘表曰:

“盖崇化莫若贵德,则所以济屯,故太土立德,其次立功也。

顷者多难,淳朴弥凋,臣辄以征士伍朝补零陵太守,庶以惩波荡之弊,养退让之操。

臣以不武,前退于宛,陶侃、皮初戮力^致讨,荡灭奸凶,若不超拔,无以劝徇功之士,慰熊罴之志。

”论平张昌功,应封次子县侯,弘上疏固让,许之。

弘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百姓爱悦。

弘尝夜起,闻城上持更者叹声甚苦,遂呼省之。

兵年过六十,赢疾无襦。

弘愍之,乃谪罚主者,遂给韦袍复帽,转以相付。

时益州刺史罗尚为李雄所败,遣使告急,请粮。

弘移书赡给,而州府以运道悬远,欲以米五千斛与尚。

弘曰:

“天下一家,吾今给之,则无西顾之忧矣。

”遂以米三万斛给之。

尚赖以自固。

于时流人在荆州十余万户,羁旅贫乏,多为盗贼。

弘乃给其田种粮食,擢其贤才,随资叙用。

河间王颗使张光为顺阳太守,南阳太守卫展说弘日:

“彭城王前东奔,有不善之言。

张光,太宰腹心,宜斩光以明向背。

”弘曰:

“宰辅得失,岂张光之罪!

危人自安,君子弗为也。

”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

弘乃解南蛮,以授蒋超,统江夏太守陶侃、武陵太守苗光,以大众屯于夏口。

又遣何松领建平、宜都、襄阳三郡兵,屯巴东。

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或有间侃者,弘不疑之,乃以侃为前锋督护。

敏竞不敢窥境。

弘卒于襄阳,士女嗟痛,若丧所亲矣。

(节选自《晋书·

刘弘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幽朔所称称:

称道。

B.庶以惩波荡之弊惩:

阻止。

C.无以劝徇功之士徇:

追求。

D.又同岁举吏举:

科举。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弘功勋德行的一组是(3分)

①甚有威惠,寇盗屏迹②戮力致讨,荡灭奸凶

③应封次子县侯,弘上疏固让④劝课农桑,宽刑省赋

⑤给韦袍复帽,转以相付⑥乃解南蛮,以授蒋超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弘通晓军事,屡立战功。

张昌作乱,他率赵骧等讨伐,所向披靡;

陈敏侵犯扬州,他统领蒋超、何松等率部御敌,使之不敢进犯。

B.刘弘遏制歪风,树立正气。

当时国家多难,淳朴之风衰落,他大胆提拔贤才,以此倡导谦虚退让之风,勉励朝臣尽忠报国。

C.刘弘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他按照功德大小,根据才能补授官职;

他任用张光,不为离间所惑,让他做了顺阳太守。

D.刘弘体恤民众,受人爱戴。

他怜悯打更老兵,供给荆州流亡百姓耕田、种子和粮食;

他去世时百姓都像失去亲人一样悲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弘移书赡给,而州府以运道悬远,欲以米五千斛与尚。

(2)宰辅得失,岂张光之罪!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

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

8.第二联所写景物有什么特点?

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5分)

9.请从虚实角度对全诗作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论语·

学而》)

(2)故不积跬步,;

,无以成江海。

(《苟子·

劝学》)

(3)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头像林斤澜

画家老麦气色红润,为人圆通,又走好运,同行拿“脉通”来开玩笑,老麦索性拿”麦通”当

了笔名。

这天他从人民礼堂出来,手提包里装着刚得的奖品。

他骑上车,美滋滋地回味着……

老麦的确好运道,十年浩劫没有伤着元气,眼下又青云直上。

前年画了张武斗场面,闯了“禁区”,热辣辣得了奖。

去年评奖说要点叫人愉快的,他就画了张五只小猫,像小孩子那样互相抓挠着,鲜活极了。

今年得奖的是“夜行军”:

一个十几岁的女兵,军帽下边戳着两根辫橛子,背一把二胡。

革命传统教育、军事题材,一下子名列前茅……

怎么拐到胡同里了?

呀,梅大厦!

十分熟悉又经常想不到的名字跳了出来。

再拐两个弯不就到梅大厦家了吗?

这位姓梅的跟老麦是老同学,学的是雕塑。

三年了,老麦忙于来信,来访,来约稿;

梅大厦却连逢年过节都没露过面。

他在干什么?

美术界不大听说他的名字了。

老麦把车推进一个没有门扇的门洞,叫道:

“梅大厦!

”就听见屋里叫:

“吃饭没有?

正好,给你下挂面。

”三年不见,劈头还是三十年前穷学生的口吻。

老麦进里屋坐下——只有里屋才有凳子。

除了角落的单人床,屋里全是架子,架子上全是雕塑。

梅大厦头发花白、乱蓬蓬的,细眼睛挂红丝,小个子还驼点儿腰。

只有两只手肌肉鼓胀,是灵活的年轻的手。

趁这年轻的手专心地下挂面,老麦把架子浏览一番。

书架上是陶瓷,有的古色古香,有的土里土气,造型、使釉、神态,都着力继承民族传统。

货架上是石雕,显然追求现代派的表现方法。

钉起来的架子上,全是木雕,有的还是半成品,看来都是近作了。

老麦行家的、安闲的、挑剔的眼光不安起来了。

这些木雕不是从庙堂、寺院的雕塑里来的吗?

不是从民间的泥娃娃、面人儿脱胎的吗?

可是又吸收了外国现代方法呀!

这么个杂院的破屋,这么个泥瓦匠般的老同学,有探索,有创造……

老麦看见书架顶板上撂着一个女兵,辫橛子,身背二胡,军帽上肩膀上落了不薄的尘土……这个烧瓷女兵是三年前见过的,和自己的画稿有没有关系呢?

倒也难说。

不过,平心而论,这个女兵是一般化的,自己画的那个有个性,有人物的心灵……老麦吃着面,斟酌着说:

“得有个人照顾了!

”“我没有时间。

要命的是,我那几年只做了几件,你看——”梅大厦指一下那个一身尘土、背着二胡的女兵,“现在看都懒得看一眼,这么不经看。

”老麦心里一沉,但又平和地说:

“你这个女兵是一般化了些。

梅大厦走到货架前,年轻的手倏地转到一块淡绿的玉石上。

“漂亮吧?

从人家废料堆里捡的,我小心极了,耐心极了,慢慢磨出来的。

你看,春天了,叫太阳晒化了,摊在淡绿的水面上,身底下的颜色,是水……”老麦这才领悟,这是一只白天鹅。

长长的脖子弯弯地贴在背上,是刷洗羽毛?

是刚从梦中苏醒?

是尽情享受大地春回?

……不觉叹道:

“可惜,这些东西眼前是无名无利。

”“管那个做什么。

”梅大厦两手一拍,劳动布的工作服飞起粉尘。

“现在是我一生工作最好的时候。

思想上自由,生活上自由,艺术上我觉着看得见自由王国了。

”梅大厦细小挂红丝的眼睛,闪着一种不那么正常的光芒。

老麦暗想:

这样的光芒自己是没有的,不,是自己欠缺的。

梅大厦的手往钉起来的架子上一排排黄杨木人物那里扫过去,好像将军指点他的士兵。

老麦的眼睛顺着他的手,停在了一个不大的头像上。

这是一块黄杨树顶,留着原树皮,只上尖下圆地开出一张脸来。

原树皮就像头发,脸是少妇型长脸。

老麦立刻看出来,那比例是不写实的。

头发下边露出的尖尖脑门,占全脸的三分之一。

弯弯的眉毛,半闭的眼睛,从眉毛到眼睛,竟有一个鼻子的长度。

端正的鼻子、紧闭的嘴唇是写实的。

没有这样的脑门和这样长长的眼皮,仿佛思索盘旋不开。

哦,头像,是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老麦再看看那些陶瓷,那些玉石,更加明白老同学在着力民族传统之后,追求现代表现之后,探索着一个新的境界。

他感叹:

“三年不见,你的进展很快呀!

”梅大厦细小挂红丝的眼睛里,射出了光亮。

“就是要做,赶紧做,现在是我一生最好的时候。

”梅大厦年轻的手,抓着花白衰老的头发,扯了两扯。

老麦坐不住了,心思活跃,想为梅大厦另找一处房子,想请一些专家来,想组织一个像样的展览会……

老麦骑上车,为自己的发现和将要实现的计划兴奋起来,胡同里,他把铃铛打得山响。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写了老麦和梅大厦之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善于捕捉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文笔细腻而深刻。

B.同行拿“脉通”开老麦的玩笑,老麦索性拿“麦通”作笔名,表现出老麦不拘小节、圆通随和的性格。

C.同题材的女兵作品,老麦的获了大奖,梅大厦的却被摞在一边,这让老麦既为老同学惋惜,又为自己庆幸。

D.小说细节描写细腻传神,梅大厦蓬勃的艺术创造力就是通过他那双年轻灵活、肌肉鼓胀的手表现出来的。

E.小说结尾呼应开头,意味深长:

老友的托付,自身的责任,时代的催促都回响在老麦打得山响的车铃声中。

(2)小说中的梅大厦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3)小说第三段写了老麦的“好运道”,有什么作用?

(4)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坚守良知的翻译家草婴

自1942年始,草婴就与苏俄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50年代末,中苏关系的变化波及到苏俄文学的译介工作。

解放日报社社长张春桥从苏联访问回国后,在文学界的一次会议上说:

“即使在苏联,肖洛霍夫的作品也是有争议的。

”这句话倾向性很明显,嗅觉灵敏人士开始改变言论,往日对肖洛霍夫的称赞都变成了贬斥。

草婴的朋友劝草婴改弦易辙做别的工作,别惹火烧身。

但草婴不为所动,不改初衷,先后翻译了肖洛霍夫的《新垦地》《顿河故事》《一个人的遭遇》等作品。

在他看来,文学是沟通两国人民心灵的桥梁,何罪之有?

后来,作为肖洛霍夫作品的中文译者,草婴被当作“帮助对象”,在批判会上接受“教育”。

1957年“反右”时,要给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傅雷“戴帽子”,要求草婴写文章批判他。

草婴认为傅雷翻译态度严谨,对国家有贡献,一个字也不写。

草婴说:

“我做人有一个原则,人活着,不能说违心话,做违心事。

60年代中期,草婴计划翻译托尔斯泰的全部作品。

但很快“文化大革命”开始,草婴被定为“苏修特务”,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草婴坚决放弃出版社的领导岗位,执著于托尔斯泰作品的翻译。

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滋育了几代中国人,鲁迅、茅盾、瞿秋白、巴金等作家先后介绍过托尔斯泰的生平、哲学思想、人生观等。

托尔斯泰几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也有了中文译本,但大多是从英语转译的,从俄语直接翻译的不多。

托尔斯泰的作品采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思想深刻,特别是作品中对人的精神世界细致而深刻的探索与草婴的气质特别契合,语言文字不崇尚华丽,风格也与草婴比较接近。

1978年至1998年,历时20年,草婴以一人之力完成了400万字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的翻译。

除了草婴,世界上还没有哪个翻译家译完了博大精深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

“20年翻译托尔斯泰小说,最大的收获是让我触摸到了一个高尚的心灵。

”1987年苏联作家协会授予草婴“高尔基文学奖”。

草婴是唯一获此奖的中国作家。

可以说,草婴是中国读者了解俄罗斯文学的一扇窗户。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许多年轻人也加入到翻译的行列。

但有些人常常仅拿到一部分书稿就开始翻译,翻译速度惊人,一本30万字的书不到半年就译好了。

还有一些人,翻译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找出许多已有的版本,东抄一句,西抄一句,就完成了译作。

草婴认为,作为一个翻译家,首先要耐得住寂寞。

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几本外语书、几本词典、几张稿纸、一支笔,在这样的环境里,不是过一天两天,不是一个礼拜两个礼拜,而是终身,因此一定要培养这方面的精神力量。

二是要认真。

在翻译之前要先把原著读透了,了解原著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包括作品产生的历史环境、当地的风俗习惯等等。

在读原著的同时考虑这部作品值不值得翻译,适不适合自己翻译。

在他看来,翻译家就是原著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必须时时想到原著作者和译文读者,并对二者负责。

草婴翻译每部作品,总是逐字逐句地把原著译成中文并对译文进行检查与通读。

在完成译稿之后,又仔细阅读译文,看有没有脱漏、误解之处,并逐一加以更正。

之后,再从中文表达的角度来审阅译稿,务求译稿流畅易读。

最后才把译稿交付编辑审读。

根据编辑所提意见,认真考虑,做必要的修改。

即使是经过这样严格的步骤完成的译稿,在校样出来后,草婴仍坚持自己至少通读一遍。

作家王西彦先生说草婴在翻译的时候“有一种忘我的虔诚态度和傻子精神”。

2003年,草婴80大寿,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柯富安致函草婴:

“您是连接两个邻国伟大人民心灵的桥梁,您介绍了托尔斯泰、肖洛霍夫这样的世界大师的作品,凭着您的才华,这些名著不只属于俄罗斯。

(摘编自柯琳娟、杜雅萍《草婴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解放日报社社长张春桥从苏联回国后说肖洛霍夫的作品也是有争议的,但草婴缺乏政治敏感,仍然埋头翻译肖洛霍夫的作品。

B.草婴用了20年的时间独立翻译400万字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不仅让中国人民深入了解了托尔斯泰的作品,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C.许多年轻译者在不熟悉原作的情况下,翻译速度快得惊人,对这种急功近利的翻译态度,草婴提出了严肃批评,并以自己的行动教育他们。

D.苏联作家协会授予草婴“高尔基文学奖”,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柯富安向草婴致函祝寿,这说明草婴在传播俄罗斯文化方面贡献卓越。

E.本文撷取草婴人生的若干片段,生动描写他60年执著于俄罗斯文学翻译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翻译家的高尚品格。

(2)草婴为什么选择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

(3)草婴在文学翻译工作中的认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说明。

(4)草婴的“坚守良知”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面对来势汹汹的雾霾,政府该做些什么?

前不久,各大城市相继开始公布PM2.5指数的实时监测数据,与以前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B.《舌尖上的中国》是优秀的国产纪录片,创作理念是既展示美食,又借助美食表现乡土人情,这种左右逢源的思想给影片增色不少。

C.“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九个第一”,看到报道,老林一下笑出声来,纠缠他多日的大大小小的病痛涣然冰释。

D.多读书少应酬,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作风,也是领导干部应该努力做到的,但有些干部却打着“盛情难却”的幌子,对小恩小惠却之不恭。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平安河南”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起到了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社会正气,推动政法干部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B.尽管中国奶业屡陷信任危机,但由于越来越多消费者重视奶制品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情况下,市场需求仍旧呈现扩大趋势。

C.作为独领风骚的新兴媒体,微博积聚的大量人气自然成为商家青睐的营销对象,其营销优势使得诸多行业广泛使用微博来进行产品促销。

D.2019年伊始,周口16岁少女沈玉琼用如花的生命诠释了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给“老人倒地该不该扶”的检视道德观的大讨论以有力回答。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

,。

①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神秘的宗教意义

②取材于自然,琢磨于宫苑的玉制品被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③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④因此,玉是东方精神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⑤把玉的自然品质作为“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

⑥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

A.①③⑤②⑥④B.②⑥①⑤③④C.④⑤②③①⑥D.⑤②⑥①③④

16.请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它与上下文构成完整的文段。

每处不得超过30个字。

对艺术工作者而言,“源于生活”,强调的是加强实践,体验生活;

“高于生活”,强调的是学会思考,善于突破升华。

实现从“源于生活”到“高于生活”的转变和提升,读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因为书籍中有生活,有智慧,有思想,通过阅读,可以把生活中的角色,。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雨借着芭蕉或屋瓦,敲打出柔肠寸断或满怀激情。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几个摄影家决定给一棵100多米高的红杉树拍照。

因为是在森林中,从远处只能拍到一个树冠,而靠近拍摄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广角镜头。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他们决定先分段拍摄,然后剪接合成。

但这又有很大难度,要寻找一个支点,架设可升降的拍摄点,还要把相机固定在一个架子上,又必须遥控快门。

同时,还得让四个人分层站在树枝上,以衬托这棵树的高度。

不知道用了多少天,来回跑了多少路,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钱,他们终于拍摄成功,剪接也天衣无缝。

后来,并没有听说这照片获了什么奖,好像也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提起这事他们仍然兴高采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C(对“它们”和“二者”理解不当)2.B(“都属于”“重视”不当)3.B(无因果关系)

二、(36分)

4.(3分)D(举:

推举)5.(3分)A(②是陶侃等人的功勋,⑥是刘弘的战略部署)

6.(3分)C(“任用张光,不为离间所惑,让他做了顺阳太守”不当)

7.(10分)

(1)(5分)刘弘转达文书要求供给他们,但州府认为运输的路途太遥远,想运五千斛米给罗尚。

(大意3分,“移”“赡给”各1分)

(2)(5分)宰辅的过错,哪里是张光的罪过!

损害别人来使自己安宁,君子不做这样的事。

(大意3分,“得失”“危”各1分)

8.(5分)不畏寒霜,富有生机。

深秋时节,霜林木落,群山争出,野菊竞放。

(3分)昂扬向上,豪放达观。

(2分)

9.(6分)前三联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

实写轩中与郡僚小饮之事和眼前深秋景物,虚写来日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

(4分)虚实结合,拓宽了意境,丰富了情感。

10.(6分)

(1)为人谋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