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6833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

《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齿轮泵检修规程汇总Word下载.docx

5.5

2CY-7.5/25-1

3/2

7.50

8

1.3结构简述

2CY型齿轮泵,主要零件包括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主动轴、轴承、泵体、前后泵盖以及轴封装置等组成。

二、检修质量标准

1、零、部件

1.1主、辅机的零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理求。

1.2仪表、计器和各种安全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压力表一年校验一次。

1.3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接紧固、齐整,符合要求。

1.4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标志分明,符合要求。

2、运行性能

2.1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实行“五定”,“三过滤”。

2.2无异常振动、松动、杂音等现象。

2.3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65℃,滚动轴承不超过70℃,压力、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要求。

2.4密封渗漏符合要求。

2.5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3、技术资料

3.1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3.2有设备履历卡片。

3.3有安装,使用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

3.4易损配件有图样。

3.5有运行缺陷记录。

3.6设备运转时间记录准确。

3.7设备操作规程,检修规程,维批保养规程齐全。

4、设备及环境

4.1泵体清洁,表面无灰虫、油垢。

4.2基础及底座整治,无破损部位。

表面及周围无废油、废液、环境整齐、清洁。

4.3泵体及附属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无鼓泡脱落现象。

4.4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端盖等处接合面均无泄漏。

三、设备的维护

1、日常维护.

1.1严格执行岗位操作法,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1.2定时检查各部轴承温度和油压。

每班检查润滑油液面高度。

1.3每班检查一次密封部位是否有渗漏现象。

1.4每班做好设备的整洁工作。

2、定期检查内容

2.1定期监测轴承振动状况,振幅不大于0.15mm。

2.2每月对润滑油质作一次分折,检查油的粘度,水分、杂质等是否符合要求。

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2。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不足

或压

力不

1.吸入高度不够

2.泵体或入口管有漏气

3.入口管线或过滤器有堵塞现象

4.液体憋度大

5.齿轮轴向间过大

6.齿轮径向间隙或齿侧间隙过大

1.增高波面

2.更换垫片,紧固螺栓、修复管路

3.清理

4.液体加温

5.调整

6.调整间隙或更换泵壳、齿轮

1.液体赖皮过大

2.完体内进杂物

3.轴弯曲

4.填料过紧

5.联轴器不同轴

度超差

6.电流表出现故

7.压力过高或管

路阻力过大

1.加温

2.检查过滤器消除杂物

3.更换

4.调整

5.找正

6.修理或更换

7.调整压力,疏通管路

1.中心线编斜

2.轴弯曲

3.釉颈磨损

4.轴承间隙过大

齿轮振动剧烈

5.填料树质不合

要求

6.填料压盖松动

7.填料安装不当

8.密封圈失效

1.找正

2.调整或更换

3.修理或更换

4.更换轴承

5.重新选用填料

6.紧固

7.纠正

8.更换

1.液位低、液体吸不上

2.轴承磨损间隙过大

3.主动与从动齿轮轴不平行度和,主动齿轮轴与电动机轴不同轴度超标

4.轴弯曲

5.泵完内进杂物

6.齿轮磨损

7.键槽松动或扎坏

8.地脚螺栓松动

9.吸入空气

1.增高液位

2.更换轴承

3.找正

4.更换

5.清理杂物,检查过路器

7.修理或更换

8.紧固

9.消除漏气

1.油温过高

2.轴承间隙过小或过大

3.齿轮径向、轴向、齿侧间隙过大

5.出口阀开度过小造成压力过高

6.润滑不良

1.冷却

2.调整间隙

3.调整或更换

5.开大出口阀降低压力

6.更换润滑油脂

4、紧急情况停车必须紧急停车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紧急停车:

a.泵内发生异常的严重声响和振动突然加剧;

b.轴承温度突然上升超过规定标准;

c.泵流量突然下降;

d.电流超过额定值,继续上升不降。

四、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一)、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表3。

检修类别

小修

中修

检修周期

(月)

4~6

12

当本单位状态监测手段已经具备开展预知维修的条件后,经请示本单位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不受4.1条的限制。

(二)、检修内容

1.小修

1.1清洗油箱和管路、过滤器。

1.2更换填料和密封垫圈。

1.3检查或更换联轴器的弹性胶圈和柱销。

1.4消除日常维护检查中查出而求消除的缺陷。

2.中修

2.1包括小修项目。

2.2调整齿轮端面与端盖的间隙。

2.3泵与电机找正。

2.4校验压力表及安全阀。

2.5修理或更换齿轮、齿轮轴、端盖。

2.6检查修理或更换轴承、联铂器、壳体和填料压益。

2.7机体防腐。

2.8电机检查,修理,加油。

五、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泵体与端盖

5.1.1泵体铸件不得有气孔、砂眼、夹渣、裂纹等缺陷。

5.1.2泵体加工面应光滑无伤痕和沟糟,如有轻微拉毛和擦伤时,可用半圆型油石研磨修理;

内孔中心线与两端面垂直度为0.02‰。

5.1.3水压试验为工作压力的1.5倍,保持5分钟不漏。

5.1.4端盖、托架表面不得有气孔、砂眼、夹渣、裂纹等缺陷,加工表面粗糙度为。

5.1.5测量端盖两孔轴线平行度,应不太于0.01%;

孔和中心距偏差为±

0.04mm。

检测端盖两孔中心线与加工端面垂直度,其值不大于0.03%。

5.1.6组装时,紧固螺栓用力对称均匀,边紧边盘动转子,如转子不动时,应松掉调整间隙,重新紧固。

5.2齿轮

5.2.1用涂色法检查齿的啮合接触面积,要求接触斑点均匀分布在节园线的上下接触面积沿齿宽应大于60%,沿齿高应大于45%

5.2.2两齿轮宽度应一致,测量单个齿轮宽度,误差不超过0.03%。

5.2.3用千分尺等检测齿轮端面与端盖的轴向间隙,要求间隙为0.04-0.08mm,组装时,可用端盖与泵体之间的密封垫片的厚度来调整。

5.2.4检测齿顶与壳体的径向间隙,一般为0.10-0.20,但必须大于轴颈与径向间隙,超过0.20mm应报废。

5.2.5用压铅法、千分表等土具,检测齿轮啮合侧间腺,其值见表4。

表4(单位mm)

中心距

安装间隙

磨损极限间隙

<

50

51~80

0.07~0.085

0.095~0.105

0.20

0.25

81~120

121~20 

0.115~0.130

0.150~0.170

0.30

0.35

5.2.6测量齿轮两端面与轴中心垂直度,其值不超过0.02/100。

5.3轴与轴套

5.3.1轴颈表面不得有伤痕,粗糙度为,最大磨损量为轴颈的10%。

5.3.2轴套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为Φ0.005mm。

5.3.3检查轴与键的配合情况,要求公差为H7/h6。

5.4轴承

5.4.1滚动轴承

5.4.1.1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应无坑疤、锈斑等缺陷,保持架完好,接触平滑,转动无杂音。

5.4.1.2检查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和轴承座的尺寸,应符合图样规定。

5.4.1.3轴承压盖与滚动轴承端面问间隙应不大于0.1mm;

轴的膨胀侧轴承压盖与滚动轴承端面的间隙,应根据两轴承轴的长度和介质温度确定,留足间隙。

5.4.1.4折装滚动轴承应使用专用工具。

不得用锤立接敲缸。

装后轴承内圈端面应与轴肩靠紧。

5.4.1.5用加热法装轴承时,应将轴承放到油温不超过120℃的机油中加热15-20分钟,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

 

轴直径

轴瓦顶间隙

转速<1000r/min

转速>1000r/min

50~80

80~120

120~180

0.06~0.14

0.08~0.16

0.10~0.20

0.1~0.18

0.12~0.21

0.15~0.25

5.4.2.1轴承与瓦壳的结合应牢固,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和伤痕。

5.4.2.2与轴颈接触角度在下瓦中部60-90º

范围,接触均匀用涂色法检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3-4块色印。

5.4.2.3检查轴瓦的油道,油孔是否畅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5.4.2.4轴瓦顶间隙按表5选取。

5.5填料密封

5.5.1填料密封衬套和压盖与轴的径向间隙一般为0.40-0.50mm,四周间隙均匀。

5.5.2填料密封压盖与填料箱内壁一般采用H11/d11配合。

5.5.3填料对口应开30º

斜口,每圈接口应互相错开120º

,填料不宜压装过紧。

5.6联轴器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两轴的对中偏差及端面间隙,应符合表6标准

表6

联轴器

外径

端面间隙

对中偏差

外径

径向位移

轴向倾斜

径向

位移

71~106

30~190

0.04

0.05

0.2/1000

224~250

315~400

5

0.08

六、试车与验收

6.1试车前的准备

6.1.1检查机座的地脚螺栓及机座与泵、电动机之间的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

6.1.2检查电机与泵的联轴器连接情况。

6.1.3检查轴承内润滑油量是否适宜。

6.1.4检查轴向密封装置是否压的过紧和过松。

6.1.5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溢流阀是否灵敏好用。

6.1.6进、出口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6.1.7清除泵座及周围一切工具和杂物。

6.1.8拆除联轴器拄销、检查电机转向是否正确。

6.1.9装上联轴器柱销,准备试车条件,接通电源便可启动开车。

6.2试车

6.2.1空负荷试车

6.2.1.1检查各部响声是否正常,有无摩擦异常振动等现象。

6.2.1.2检查各部轴承是否有不正常现象。

6.2.1.3检查密封处是否有渗漏。

6.2.1.4检查空运转电流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6.2.2负荷试车

6.2.2.1检查滑动轴承温度不高于65℃,滚动轴承温度不高于70℃。

6.2.2.2检查运转有无异常振动和噪音,机体振幅值不超过0.15mm;

6.2.2.3检查电流是否超过额定值。

6.2.2.4检查流量、压力是否平稳,达到铭牌出力或满足生产需要。

6.2.2.5加负荷运转时压力应逐步升高。

6.2.2.6试运转时间不小于2小时。

6.3验收

6.3.1设备经负荷试车,运转情况良好,各主要操作指标达到名牌能力或设计要求。

6.3.2检修质量达到规程要求。

6.3.3检修记录齐全,准确即可按规定程序办理交接手续,交付生产使用,

七、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制度。

7.1.2启动设备前要先详细检查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

7.1.3设备在运行中,不准擦拭运转部位。

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设备检修前要做好设备及管线的清扫处理工作,关闭进、出口活门或加堵盲板,与系统隔绝。

合格后办理检修交出手续。

7.2.2设备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经复查后,在电源处挂上“禁动牌”标志,方可开始检修。

7.2.3检修工具,拆卸,清洗,更换的零部件,要放在规定的地方,摆放要整齐、做到文明施工

7.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7.3.1试车工作应设专人负责,并在统一指挥下进行。

7.3.2开停车由专人负责操作,操作者应持有本岗位“安全作业证”。

7.3.3设立明显的试车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试车现场。

7.3.4试车前,先检查驱动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旋转方向正确后,联接联轴器,装好防护罩,方可试车。

7.3.5严格按照泵的启动程序开车。

7.3.6试车中注意泵的运转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振动和声响,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应立即停车检查处理,消除后再行试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