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6835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表Word文件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周秀英

韩喜平

30

40

专业课

0322802029

0322802030

0322802031

0322802032

0322802033

032280203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研究中共党史专题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阅读

宋连胜

杜君

韩广富

刘洁

吴自聪

陈方南

讲授

作业

0322802035

0322802036

0322802037

0322802038

0322802039

0322802040

0322802041

重大前沿理论问题研究

国外社会主义流派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国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动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韩广富吴自聪陈方南阎少华盛海英

张淇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学时:

40学分:

2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

韩喜平王为全教师职称:

教授

课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形态、实践形态和制度形态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既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必然,也是实现在马克思主义者的创造和自我反思、与种种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之中。

因此,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仅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践运动、制度形态的发展一般过程,而且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史、教育史和自我捍卫史。

教学大纲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对象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特点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历程

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方法

五、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价值

第一专题工人阶级立场的形成和唯物史观的创立

第二专题对资本主义的整体性批判

第三专题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探索和研究

第四专题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引发的论战

第五专题俄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纷争

第六专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捍卫

第七专题列宁与“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八专题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九专题其它国家革命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十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十一专题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第十二专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第十三专题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

第十四专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和流派

第十五专题马克思主义运动在国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周秀英教授孙秀云副教授

教师职称:

课程简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阐述了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总结和学习,可以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历史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认清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这是一门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必修课,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将彰显马克主义的当代意义!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专题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专题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专题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专题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五专题 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第六专题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七专题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韩广富教师职称:

《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这门课讲述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列宁的社会发展理论,毛泽东的社会发展理论,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现代化的概念涵义,世界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等。

这门课程40学时,2学分,授课方式为课堂讲授,考核方式为论文写作。

第一专题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第二专题列宁的社会发展理论

第三专题毛泽东的社会发展理论

第四专题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

第五专题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

第六专题第6专题现代化的概念涵义

第七专题世界现代化的总体进程

第八专题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第九专题现代化理论

第十专题依附理论

第十一专题世界体系论

        课程名称:

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研究

40  学分:

2   开课学期:

刘洁教师代码:

296131教师职称:

本课教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掌握中外政党制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西方政党制度的差异和特点的专题研究,从而进入本学科的研究前沿,为硕士论文的选题和撰写作指导。

本课教学主要从当代政党和政党制度的理论学习入手,就中外政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执政党权力运作机制、政党制度的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就新世纪政党和政党格局的发展作一分析,深刻认识我国执政党建设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利害关系。

教学对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第一专题当代政党与政党制度的理论依据

第二专题中外政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之比较

第三专题中外政党制度的公共权力运作机制之比较

第四专题中外政党制度的政治文化任同之比较

第五专题中外政党制度的功能之比较

第六专题新世纪世界政党格局的发展与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再思考

实践性环节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研究生开展课堂专题讨论和社会调查等活动。

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研究生具备有关中外政党制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素养。

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周淑真:

《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

梁琴:

《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

杨爱珍: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

王长江:

《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萧超然等主编: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朱汉国:

《中国政党制度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王长江等:

《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

采用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研究能力。

考试方式:

学期论文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阅读

陈芳南教师职称:

副教授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阅读这门课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点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该课程一共9篇文献,包括:

《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南巡谈话》、《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

内容十分广泛,思想极其丰富。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是通过学习、讲授这些文献,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刻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极端重要性,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充分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意义。

二是通过学习、讲授这些文献,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科学理解它们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阅读共包括九篇文献:

第一专题、《新民主主义论》

第二专题、《论人民民主专政》

第三专题、《论十大关系》

第四专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五专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第六专题、《南巡谈话》

第七专题、《十五大报告》

第八专题、《十六大报告》

第九专题、《十七大报告》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吴自聪教师职称:

本课程从发展史的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

本课程主要讲解四个方面内容: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

(3)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4)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

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萌芽

第二专题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三专题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

第四专题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第五专题十六大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研究

宋连胜教师职称:

本课程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科学体系、历史地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重大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研究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回答、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重大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群众所关注的迫切问题的过程中,推进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

引导研究生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等进行学习和研究,以科学认识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基本规律。

第一专题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条件。

第二专题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历史进程。

第三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内容、地位。

第四专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思想、社会建设思想。

第五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六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第七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

考核方式:

撰写论文

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宋连胜主编

《毛泽东选集》

《邓小平文选》

《江泽民文选》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共党史专题

杜君教师职称:

一、课程简介:

中共党史专题是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受教育者深入探索共产党革命规律、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为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服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二、教学大纲:

本课程授课时数为40学时,共分为八讲:

第一专题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二专题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

第三专题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第四专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第五专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第六专题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第七专题“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第八专题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要使受教育者全面了解我们党90年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充分认识我们党90年带领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学习领悟我们党90年中所培育的时代精神,牢牢记取和把握我们党90年所获得的经验教训。

选修课

刘洁教师职称:

本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旨在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几个较为热门的理论问题作一解析,引领学生进入本学科的理论研究前沿。

本课教学主要从我国社会转型入手,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解读当前的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现象。

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重要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能脱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深化和完善。

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研究

第二专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三专题中国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四专题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及和谐民族关系建设研究,

第五专题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研究生开展课堂专题讨论。

研究生具备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素养。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何龙群: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雷国珍: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论与实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

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张淇教师职称:

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形成而建立起来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对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保障社会长治久安的作用日益显现,当今世界上所有现代化国家都把实施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国策,从而《社会保障学》这门课程也成了各国高等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或专业理论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保障的涵义、特点、功能;

了解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了解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对世界主要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一个概略性的了解,并能对不同制度类型的保障制度进行比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构成及其制度框架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进程有清晰的认识,是学生对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有一个科学分析的理论武器;

绪论

教学内容:

一、社会保障学的学科性质

二、社会保障学的基本框架

三、研究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方法

第一专题社会保障的一般理论

第二专题社会保障相关关系

第三专题社会保障水平

第四专题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五专题社会保险制度

第六专题社会救助制度

第七专题社会福利制度

第八专题社会优抚制度

第九专题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第十专题社会保险关系

第十一专题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与法制建设

1.孙光德、董克用主编:

《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曾湘泉、郑功成著: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3.康士勇主编:

《社会保障管理实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4.郑功成著:

《中国社会保障30年》,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胡晓义主编:

《走向和谐: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60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

6.焦艳芳编著: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国外社会主义流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这门课讲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民主社会主义,基督教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欧洲共产主义,西方学者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讨论,国外社会主义流派述评等。

这门课程30学时,1学分,授课方式为课堂讲授,考核方式为论文写作。

第一专题民主社会主义

第二专题基督教社会主义

第三专题国家社会主义

第四专题生态社会主义

第五专题市场社会主义

第六专题女权社会主义

第七专题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八专题欧洲共产主义

第九专题西方学者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讨论

第十专题国外社会主义流派述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

阎少华教师职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是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它通过介绍和阐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程及具体运用,辅助其他课程的学习,并使学生加深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曲折历程和复杂的主、客观原因、如何在中国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今天还要大力倡导全党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等一系列问题。

本课将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及其在世界各国的传播情形,重点介绍和阐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和具体情形,延伸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

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既有一般的普通的原因和条件,又有具体的、特定的因素,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本课的基本方法是史论结合,基本理念是追溯历史、探索真理。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战问题

本课总学时:

40学时

教学大纲:

前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是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说明马克思主义是舶来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成功传入中国。

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形对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第二专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专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续传播与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吴自聪教师代码:

299046教师职称:

本课程在梳理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生、发展、形成及其演变过程的基本脉络,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权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质以及相互关系和根本区别。

第一专题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

第二专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

第三专题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政治制度

第四专题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

第五专题中国革命根据地政治制度

第六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

实践性环节:

组织学生到政府机关调研

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原理分析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预备知识:

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政治学原理、中国政府与政治

王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