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6839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原简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11、哲学是()

A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C科学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科学化、理论化的方法论

D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又是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论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关系问题

1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

 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

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14、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

 A客观存在的

B人的意识创造的

 C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

D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的

1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C个人与群众的关系问题

D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关系问题

1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在回答()

A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

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

C世界是怎样被认识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

D世界是怎样被改造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

1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真实性B客观性C物质性D客观实在性

18、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这是对运动的()

A唯心主义理解B直观唯物主义理解

C辩证的唯物主义理解D庸俗唯物主义理解

18、运动是物质的()

A根本属性B唯一特性C外部现象D内部本质

20、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句话说明了()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句话说明了()

2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A它的存在性B它的物质性

C它的可知性D它的矛盾性

2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

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有能动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25、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物质性B客观性C现实性D可知性

26、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实践是指()

A人们的一切活动

B人们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C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

D人们的精神活动活动

27、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这说明实践活动具有()

A被动性B历史性C物质性D能动性的

28、人类存在的方式是()

A社会活动B社会生产C社会斗争D社会实践

29、全部社会生活()

A在本质上是真实的B在本质上是客观的

C在本质上是物质的D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B辨证否定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

3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和场所的变化

3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3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事物发展的全部内容

35、辩证矛盾的含义是()

A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交叉关系

C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冲突关系

D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依赖关系

36、辩证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指()

A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

B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平衡性

C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

37、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

A相互离异、相互排斥B相互反对、相互否定

C相互分离、相互转化D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38、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

A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B矛盾体系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C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D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39、下列观点中反映规律的根本特点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C不废江河万古流D人定胜天

4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

A按客观规律办事

B通过实践这一基本途径

C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D具有更多的创造性

41、认识的主体是指()

A感性存在的人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现实存在的个人D实践所指向的人

42、认识的客体是指()

A客观物质世界B客观事物

C客观自然界D主体实践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4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D普遍联系的观点

44、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是()

A只要参加实践B只要刻苦读书

C既要参加实践又要认真读书D依靠灵感和机遇

45、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

A内部联系B本质联系C全部联系D外部联系

46、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

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性、间接性D形象性、直接性

4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48、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

A表面联系B本质联系C直观联系D外部联系

49、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

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性、间接性D形象性、直接性

50、理性认知的特点是()

51、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因为()

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都根源于实践

B理性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

C没有感性认识就不会有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还有缺陷和不足

52、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因为()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根源于实践

B理性认识把握事物本质,可以指导实践

C离开理性认识就不会有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没有把握事物本质,不能指导实践

53、真理是()

A在现有知识条件下的正确认识

B永恒不变的正确认识

C客观规律

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54、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这表明真理的()

A正确性B科学性C一元性D客观性

55、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

A正确性B科学性C一元性D真实性

56、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上的()

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机械论

57、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种属性

58、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

A多数人的意志B先进思想C社会实践D逻辑推理

59、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实践的()

A唯一尺度B价值尺度C真理尺度D客观尺度

60、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是实践的()

A唯一尺度B价值尺度C真理尺度D客观尺度

61、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

A探索精神和诚实精神B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献身精神

C务实精神和奋斗精神D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6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63、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

A先进的历史观和落后的历史观B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C前进论和倒退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64、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方面是()

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

65、生产力是指()

A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力量

B人们解决相互之间矛盾的实际力量

C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客观物质力量

D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

66、生产资料包括()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

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一切劳动产品

67、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主要是()

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的高低

B劳动产品质量的好坏

C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

D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68、生产力诸要素中的最活跃的因素或主导因素是()

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D科学技术

69、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

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70、在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产品的分配关系

C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生产、分配和交换

7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

A生产要素的总和B生产资料的总和

C物质要素的总和D生产关系的总和

7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

A基本经济制度B基本政治制度

C基本经济体制D基本政治体制

73、国家的实质是()

A社会各项事业的管理工具

B安定社会秩序的保卫工具

C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工具D阶级统治的工具

74、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

A前者作用于后者,后者也作用于前者

B前者决定后者,后者也决定前者

C前者服务于后者,后者也服务于前者

D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服务于前者

75、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决定于()

A经济基础B政治制度C国家政权D意识形态

76、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

A客观规律的决定性B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C领导人的决定性D领导人的选择性

77、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是()

A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的矛盾、社会与环境的矛盾

C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78、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A生产关系的发展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D经济基础的发

79、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指()

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C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

D只是经济领域内的阶级斗争

80、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集中表现在()

A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

B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成社会形态的发展

C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成社会形态的发展

81、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83、人的现实本质是()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

C一切社会关系总和D一切生产关系总和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5.马克思说:

“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竟争机制实现的

  10.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

11.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

  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

  1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14.资本集中的方式是()

  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5.资本主义地租是()

  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

  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

  16.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

  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17.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20.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

21.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2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

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D.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23.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

  24.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

  25.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

  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

  26.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当家作主

  27.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28.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学、艺术和宗教

B.道德、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哲学、历史

判断题

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2.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4.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5.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6.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7.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8.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9.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1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11.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12.资本循环和周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13.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社会管理。

14.私有制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第一个基本原则。

1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16.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

 

复习题5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3.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

A.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

B.金融寡头的统治

C.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

D.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

  5.金融资本是由()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

  7.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8.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

  A.国有垄断资本B.资产阶级国家

  C.私人垄断资本D.资本输出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11.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12.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